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石油工程行业中,海洋石油工程无疑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于石油资源的需求变得十分迫切,所以我国加大了海洋石油资源的开采力度。在开采海洋石油资源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钻井机械及工具,为了提升石油开采效率,有必要加大对海洋石油钻井机械及工具现代技术要点的研究,从而保证海洋石油资源可以得到顺利地开采。因此,本文将重点对海洋石油钻井机械及工具现代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我国加大了石油资源勘查力度,同时也注重拓展海上石油资源的开采规模。在海上钻井过程中,由于海上条件复杂、多变,所以要额外增加石油开采成本,从而加大了海上钻井成本控制的难度。所以,在海上钻井过程中,为降低石油资源开采成本,需要加大成本管控力度,提升海上钻井的效率。基于此,本文分析影响海上钻井成本的影响因素,并给出科学的成本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逐步加大了海洋石油资源的开采规模,为了满足经济发展要求,石油资源则显得更加不可或缺。随着陆地石油资源开采愈加接近瓶颈,海洋石油成为了解决我国石油资源短缺问题的最佳答案。但是,由于海洋石油开采条件恶劣,对于石油机械来说,海水环境将会对机械的性能产生影响,导致石油机械的主体结构出现程度不等的腐蚀,如果防腐工作存在疏漏,将会直接影响海洋石油开采的效率。为此,加大海洋石油机械防腐蚀技术的研究力度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4.
加快石油资源开采速度,不断提升石油资源的开采效率,将会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各行各业发展速度持续加快,我国对于石油资源的需求更为迫切。所以,除了要不断增加石油资源的进口规模外,还需要加大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的研发投入,使我国石油资源开采水平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因此,为了推动我国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的发展,本文详尽分析了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以供专业人士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石油资源需越来越多。为了满足对石油资源需求,石油资源开采逐渐向海洋深水区域进行过渡。在深水石油资源开采中,对于钻井技术有比较高要求,所以需要加强对深水石油钻井技术研究,对深水石油资源进行开采。主要对深水钻井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内外石油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加,为解决现阶段石油市场中的供需问题,大部分石油企业都增加了钻井力度,与此同时钻井施工工作的难度也逐渐提升。随着石油行业的现代化发展,石油钻井工作不仅引用了大量的现代化开采技术,并使用大量先进设备,以保证石油钻井机械的顺利进行。石油钻井机械中的液压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应用,在钻井过程中发挥出了高可靠性与低故障率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了石油开采工作效率。本文从石油钻井机械中液压技术的应用角度出发,旨在推动石油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石油开采效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主体对各类资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尤其对石油资源的需求。在国家宏观政策的鼓励和石油研究工作者的努力探索下,我国石油钻井能力和开采技术大大提升,进而为石油资源的充足提供了辅助条件。但另一方面,石油钻井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一直是阻碍石油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探讨HSE管理体系在石油钻井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并分析其实际意义,以及在石油钻井安全管理应用的预期成果及展望。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石油等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我国加大了对石油资源的开采力度。在开采石油的过程中,使用最广泛的就是油田钻井技术。在钻井工作中,由于开采地区环境复杂、地质环境恶劣,因此需要合理应用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满足现代油田钻井工作中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大部分内陆地区的油田资源开采工作都已经进入了中后阶段,开采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高。这也让我国石油资源的开采行业将目光转移到了海上石油资源,海洋石油资源也在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而随着海洋石油工业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开采工作中也难免会出现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问题,严重地影响到了海水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目前,海洋石油生产活动中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限制海洋石油开采行业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进一步探究海洋石油平台污水处理的技术,也成为了推动海洋石油开采行业稳定前行和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主要是分析了海洋石油平台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且就海洋石油平台污水处理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推动海洋石油污水处理技术的提升、保障海洋石油开采之后海洋环境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石油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在其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为了满足现在社会对石油资源的需求,在保证石油质量的基础上必须加大对石油的开采量,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着石油开采的过程,目前,人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石油资源,这样开采石油的工作量也随之逐渐增加,同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这使得钻井工程技术遇到了障碍,阻碍了钻井工作的进行,所以应该引起人们对钻井技术的重视。本文从我国大力发展石油钻井技术的必要性出发,结合我国石油工程钻井技术的发展现状,对发展石油工程的发展趋势做了有关论述。  相似文献   

11.
钻井在地质工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钻井用途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地质勘探、石油开采、水文勘探等几种类型,目前我国的工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钻井技术已经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石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石油资源的开采力度也逐渐的增大,其中定向钻井技术取得了显著地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定向钻井技术的内容和特点,对定向钻井提速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有效促进了我国定向钻井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海洋石油钻井目前已经成为石油钻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石油开采范围的逐渐扩大,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到海洋石油钻井。海洋石油钻井与常规钻井相比,不仅在技术上存在差距,而且在石油钻井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为了提高我国海洋石油钻井技术,要从多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石油资源的需求日益加大,海洋开发成为全球新技术革命的重要部分。由于海洋石油开发技术难度大,不可预知因素制约对海洋石油资源的利用,需要研究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提高海洋石油钻井效率。为提升海上平台钻井设备自动化水平,本文查阅相关文献研究介绍海上平台钻井工艺流程,阐述海洋钻井平台自动控制主要技术。通过应用自动控制技术有效保证海上钻井平台工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提高海上石油开采安全管理质量,可以使海洋石油资源的开采技术得到大幅度优化,并保证海洋石油的应用价值得到充分显现。在当前我国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较高的情况下,实现对石油开采安全管理工作的调整创新,是保证石油资源价值得到充分开发的关键。本文首先对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海洋石油资源开发应用的实际需要,制定了提升石油开采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石油资源一直是我国宝贵的矿产资源类型,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高速的发展阶段,石油资源的需求领域和需求量也在不断的扩大。在这种背景下,石油的开采成为其有效利用的前提和保障。石油钻井技术是支持石油开采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现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石油是支撑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石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也显得更为重要。我国的石油钻井技术近些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石油的开采量十分可观。本文就主要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的石油钻井技术现状来寻找我国未来石油钻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都得到了一定意义上的快速进度和发展。对于钻井工程,为了能够在实际的勘探中获取很多的油气资源,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对于石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应用,不但需要在相关技术方法上进行钻研,并且还需要在每一个工作细节中加强重视。但是,我国石油企业在石油资源开采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能够对这些问题有效解决,以此对于传统的钻井技术能够创新和发展,这就需要不断加强钻井技术的开发力度,使得钻井的效率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8.
随着海洋石油的大力开发,钻井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阐述海上钻井发展及现状,我国海上石油钻井装备状况,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技术特点,以及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技术发展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海洋石油的大力开发,钻井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阐述海上钻井发展及现状,我国海上石油钻井装备状况,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技术特点,以及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技术发展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发展速度不断增快,我国石油化工生产需要的石油数量不断增长,除从俄罗斯、中亚及中东地区等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进口外,还加强了对国内石油资源的开采力度。我国领土中蕴含的石油资源总体而言并不丰富,陆地石油天然气资源大致分布在大庆、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川西等地,我国临海的石油资源开发仅处在初期,加强开发开采可提供一段时间稳定供给。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电气设备尤其是防爆电气设备部分在特殊环境中起到关键作用,所以需要稳定可靠的防爆电气设备保证石油开采安全。主要阐述和分析了防爆电气设备在海洋石油平台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