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传统的通信技术原理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的灌输,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了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该文采用基于BOPPPS的教学方法,即导言、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总结;通过模型的6个元素实施课堂改革,拓展多种教学形式和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同时以实践为导向,对通信原理课程进行多维度的教学改革研究。实践结果发现,BOPPPS教育模式下的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提高,更积极地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并且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方面表现出更好的能力。说明基于BOPPPS的通信原理教学改革能够改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作为车辆工程学科下复合型汽车服务人才的主要培养专业,对其进行"新工科"建设改革已经成为目前开办该专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专业建设的目标之一。文中以"汽车服务实践"实训课程为研究对象,探究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进行实训教学改革:以工程认证标准为指导思想,结合新工科建设理念,在实训课程中引入多学科技术知识相关的教学内容;采用校企合作条件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库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以及课程持续改进的方案。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新工科改革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理论学时长、学生操作少等问题,以新工科建设和OBE教改要求为指导,研究了纸质模型在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创新实践中的应用,总结了纸质模型应用的优缺点和选材。在机械原理课堂理论教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和机械创新设计中采用了纸质模型辅助教学与设计。根据课程教学需求,通过教师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纸质模型制作,巩固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锻炼了学生设计计算、绘图、模型制作和创新设计等能力,提升了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为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结合新工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探索适合于机械原理课程特点的高阶教学模式,并结合课程中重要的知识点——运动副的分析与设计进行实践。实践证明:高阶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契合新工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工科学生的培养要求;高阶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最终达到“教为不教”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5.
流体力学在航空航天、汽车设计、内燃机零部件结构设计等方面应用广泛,课程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产出为导向,为了使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更好地服务于毕业要求的达成,基于互联网+和智慧教室对流体力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利用BOPPPS教学设计方法,使课程活动设计和课程考核紧密围绕显著性教学目标,不仅有效发挥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提高了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性,显著改善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效率,使流体力学课程教学能够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同时对推动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制造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新工科"的推出对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新一轮的挑战。为应对或呼应"新工科"新形势,遵从"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为增强学生对制造业发展趋势的了解和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从小知识点入手,在本课程教学中适当的尝试注入复合材料加工技术的相关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复合型、综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塑料模设计课程为例,研究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传统工科专业课程在新工科背景下的新的教学模式。新教学模式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线下理实一体化教学及项目教学法,将现代化的模具设计制造新新技术与传统理论知识交叉融合,理实一体,为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出具有一定视野、综合素质高的新工科专业应用型技能人才,缩短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与现代化行业需求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工程实践训练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的工程训练内容陈旧且模式单一,无法满足新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基于此,瞄准于当前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一种"目标驱动式"的综合创新实训教学模式,为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以自组装式3D打印机的装配与调试为教学内容,探寻符合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案;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的实训课程,推进工程实训教学的发展,完成工程训练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在北部湾大学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的机械工程专业参与工程认证的背景下,针对当前本科教育阶段教学以及传统线下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教学内容重复性强,学生学习枯燥没有挑战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薄弱”“实验教学设置不合理,毕业生能力不高”“考核评价方式单一,不能体现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等问题,对其各项潜在要因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提出如何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教学改革方法,该改革按照OBE和复杂工程问题的内涵核心为理念,通过实施“课程教学目标改革”“课程教学大纲改革”“课程教学设计改革”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逐步形成以学科竞赛作为平台,“以任务为导向,比赛引领”思路的“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并不断结合顺应时代教学步伐的混合教学模式为课程教学设计提供新活力,探索适合本课程与毕业阶段的教学目标点并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新机制,最终达到能够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为对象,提出通过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改革,提出基于问题、项目和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新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驾驭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性活动的潜能,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以课堂为研究田野,以超星学习通为教学平台,以分析学生课堂学习行为为研究视角,以促进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与改进,针对目前课堂教学现状与问题,对高职学生的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课程学习行为和学习特征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构建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课程隐性分类、动态分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为对象,提出通过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模式转变和教学活动实践探索等进行研究性学习,突出学生主体与自由探索结合,提高学生对机电产品的设计应用能力。此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机械精度设计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地方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基于BOPPPS的机械精度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针对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忽视学生主体、教材内容实时性差、学生主动性差、教学方法和模式不佳、考核机制不完善和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等问题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根据本专业定位和汽车工业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要求,优化了课程内容,改革了原有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出了基于试验台的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和“互联网+BOPPPS”教学模式。使用多种考核方式,进行了过程化考核。经过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高等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主导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并将这一模式贯穿于教育过程的不同阶段。而在各高校的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弊病,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和对问题的思考通常会跟着教师讲解的方向形成对现有知识的认知,很难产生创新思维。依托BOPPPS教学模型的课堂教学设计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激发学习热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解析BOPPPS模型的基础上梳理出引入、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6个环节中常用且有效的实施策略,既关注学生学习成果产出,也为教师的教学组织实施提供了具体遵循。以“液压锚机”课堂为例进行设计演示,紧密联系学生成长需求及未来发展能力培养,让学生回归课堂主体,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使学生能够掌握船艇辅助机械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具备正确操作、日常保养船艇辅助机械设备的能力,培塑精业敬业的意志品质,以期为高校课堂教学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工科背景下,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结合学院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在汽车构造课程上探索适当有效的教学模式。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重点阐述我校汽车构造课程的改革实施过程,通过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线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现代化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存在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实践和课程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改革新思路,包括重新提炼人才培养目标,更新部分陈旧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方法,将课堂教学和课程实践融为一体,积极探索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新工科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8.
课程建设是高校进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新工科建设对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方面明显提高,机械电子工程作为传统专业的升级版,在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方面改革势在必行。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建设进行了改革实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专业素养高、创新与综合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建立“知识+工程思维+创新能力”并重的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理念,课程建设中坚持以“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的教学理念,注重课程体系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从大一到大四不间断的多层级递进式创新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对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路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一系列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改革实践探索,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专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增强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车辆制造与修理工艺》是车辆工程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实践性强,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推进,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基本要求.本文简要探讨在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制造与修理工艺》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为了培养新工科背景下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文中调研机械基础课程的现状,探索实验教学创新模式,以课程教学互动APP、物联网实验教学系统、教学轨迹数据分析与评价系统为基础,打造一个集互动学习、实验台设计、虚拟仿真分析、实验台实物搭建、实验台控制与测试为一体的“虚拟—现实”场景,让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开展实验的过程中,充分理解现代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工业大数据分析等在工程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