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客家围龙屋的延续——"围龙食府"装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龙食府”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雁洋镇国家AAAA级旅游区——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内。是茶田度假村标志性建筑,围龙食府装饰工程于2003年9月10日竣工验收,10月1日开业,2005年7月获广东省勘察设计协会二等奖。[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李伟荣 《城市建筑》2023,(10):30-33
河源为古龙川县境,其客家民居形制除了堂横屋之外,有早至秦始皇时期就从赣南地区传入的四角楼,以及南宋时期从兴宁、梅州地区沿着东江流域传入的围龙屋。随着迁入人数的不断增多,客家人逐渐从河源北部向南部迁徙,在此过程中,四角楼及围龙屋的形态逐渐发生了变化。文章通过对比河源不同地区四角楼和围龙屋的来源、传入时期及传入地的区位和地理条件等因素,论证二者在河源境内由北到南呈现出从对比鲜明到趋于相似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杨星星  赖旻 《华中建筑》2012,(1):159-164
增城是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个广客民系杂居地。明末清初之际,粤东及其他地区客家人开始大规模迁入位于珠三角的增城地区。同时,客家人也将其原居地的民居形式——围龙屋带到了这里。在之后的几百年当中,增城客家围龙屋的后围龙发生着由半圆转为直线形的悄然变化,建筑装饰风格呈现广府化特色。该文基于对增城客家围屋广泛的田野调查资料,对客家围龙屋在增城的发展衍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围龙屋作为重要的中国传统民居,历史悠久,其传统建筑技术已成为重要文化遗产。本文通过走访老艺人获取原始资料,分别从立墙、屋顶和排水四方面对其传统建筑技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复原。  相似文献   

5.
车震宇 《华中建筑》2008,26(8):172-176
传统民居的装饰在历史中形成了特定的图像意义,这些复杂的意义所依附的题材,需要图像学的阐释与追寻。对于装饰图像意义的研究,应当基于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尝试确定整体图像在其发生期中所具有的从属或象征意义。“福”、“禄”、“寿”、“喜”、“财”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中的五大核心题材,其中隐含着深厚的中国吉祥文化内涵,它们是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的观念整体。追溯粤东客家围龙屋建造的那个时代及各种条件,我们才能够重新回到历史情境中去体验客家建筑的文化意义,尝试通过对历史的重构,实现对隐藏于建筑平面及装饰意义的图像学解释。解读意义是建筑史图像学研究的关键,意义不仅超越了建筑的功能,也超越了图像所表达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6.
刘语晨  陈岚 《建筑与文化》2022,(11):195-197
文章基于空间句法,通过构建三种句法模型对客家传统民居围龙屋的空间形态进行综合分析,提取出整合度、连接值和可视度三个变量,分析结果表明围龙屋建筑的空间形态特征如下:(1)防御性与渗透性结合的空间形态。(2)道路呈网络结构,外紧内松。(3)平面空间体系规则,功能分明。将其空间形态、构建逻辑等与社会生活习惯、文化风俗联系起来,对围龙屋建筑的文化空间结构进行分析,解读其空间形态背后蕴含的丰富的地域和社会文化,同时为现代的城乡规划及文化空间营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邬帆  刘飞鸣 《园林》2007,(6):16-17
记得在创作花艺之旅第一期江南系列的作品时,其中有一件作品因为有点离题而被剔出,就是这件《围屋》。当时觉得这件作品具有客家土楼的意韵而被搁置一旁留待后用。因为有了这次不经意的创作,自然对于奇异的客家围龙屋倍加关注与向往。  相似文献   

8.
围垅屋和堂横屋是梅州西部嘉应地区的主要民居形式,通过不同时空下的案例对比,论证两者的演变线索,并从祖堂设门的差异,分析嘉应各地堂横屋的特征与围垅屋之间的关联。围垅屋源于堂横屋的客观现象是存在的,围垅屋定型后又影响堂横屋的营建,其中梅县、梅江、兴宁、平远等地区两类建筑有共通的风水意匠,并且其堂屋进数受梅州客家民系发展及宗庙祭礼改制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围垅屋和堂横屋是梅州西部嘉应地区的主要民居形式,通过不同时空下的案例对比,论证两者的演变线索,并从祖堂设门的差异,分析嘉应各地堂横屋的特征与围垅屋之间的关联。围垅屋源于堂横屋的客观现象是存在的,围垅屋定型后又影响堂横屋的营建,其中梅县、梅江、兴宁、平远等地区两类建筑有共通的风水意匠,并且其堂屋进数受梅州客家民系发展及宗庙祭礼改制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周密 《华中建筑》2005,23(5):138-140
该文简要的阐述了成都东山地区客家人的历史,对成都东山地区现存的唯一的客家围龙屋——廖家祠的历史渊源以及建筑形态作了详细的介绍,并结合历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从建筑的选址布局,建筑的防御性,建筑的便用功能和称谓,建筑的合族聚居的特性等方面分析了廖家祠与广东地区客家建筑的继承关系,表明了成都东山地区早期的客家建筑是对广东客家建筑的较为完整的继承。  相似文献   

11.
“天人合一”的客家围龙屋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琴 《建筑》2012,(1):76-77,79
客家传统民居包含着中国传统朴素的生态观:“天人合一,物我同一”。它以自然为最高原则,强调人与物的同构效应,反映在民居上就是人、居所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以中国传统“风水”思想为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与自然景观的构成,然后择其吉而经营人居环境。如《宅经》中的这样—段话“宅以形势为骨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屋舍为衣服,以门户为衬节,若得如斯俨雅,乃为上吉。”  相似文献   

12.
以客家围龙屋为研究对象,包括其布局和特色, 其化胎的哲理意匠、化胎形态的历史演变,其五行石的形态和文化内涵,论述围龙屋体现了周敦颐《太极图说》的哲学思想,并研究了围龙屋适应山区环境营建的生态智慧。 得出如下结论:围龙屋是客家民居中最能适应山区环境的生态建筑,是能够有机生长的建筑,是最具深层文化内涵、 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及哲理智慧的建筑。  相似文献   

13.
客家建筑文化核心区,与客家建筑文化亚区[1]的客家民居已得到深入充分的研究。对同一民系不同区域间的建筑进行比较,已逐渐成为推进民居研究的主题之一,促使受客家文化辐射的区域,如粤东的惠州、河源,四川成都、广西贺州、柳州、博白等地[2]渐次开展地域比  相似文献   

14.
洪铁城 《时代建筑》1989,(4):27-31,16
东阳明清两代的住宅建筑,以木雕装饰精美绝伦而闻名于世,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独树一帜,熠熠生辉。为什么说它独树一帜呢?先说中国四大木雕中,福建的龙眼木雕和浙江的黄杨木雕均系园雕之类几案上的小摆设,唯有东阳木雕和广东潮州木雕才是与建筑结合着的大木雕。再说东阳木雕与广东潮州木雕虽然在雕刻技巧、选用木材、雕刻内容和构图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两者又有截然不同的风格:即前者雕刻制作完毕清水交活,最多施一层薄薄的桐油,暴露着木  相似文献   

15.
两种梅州客家传统民居自然通风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州现存有大量的传统民居,此类建筑冬暖夏凉,具有较好的室内热环境。而通风在岭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对建筑内部的热环境影响很大,本文通过模拟围龙屋和杠式屋这2种传统民居的室内、外通风情况,对不同类型民居的通风效果进行了分析,以期挖掘传统民居利于通风的建筑技术,为岭南民居建筑室内、外热环境的改善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梅州地区客家传统民居装饰内容与特点,对其装饰的发展和保存现状进行了分析.客家传统民居的装饰是其建筑风格的延伸,它的发展体现了客家人生存条件的改善与审美观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剡娟 《中国建材科技》2017,26(5):167-168
传统木雕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技艺和工艺美学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成就。木雕是我国比较常见的一种民间工艺形式,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按照工种分类,木雕属于木工中的精细木工。木雕艺术造型精美、工艺精湛、立意深远,富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值得我们去学习、继承和推广。本文阐述了木雕装饰艺术的起源、传承和发扬,以及木雕装饰艺术的价值和应用,讨论并总结了新形势下木雕装饰艺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福州古民居建筑的木雕广泛施用于木构件上,寓艺术于构件是福州民居建筑的一个优良传统。本文通过对福州古民居建筑中的木雕部位、木雕的风格、工艺做法和表现题材等各方面的介绍来说明福州古民居建筑中的木雕装饰艺术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何慧群  邹伟民 《山西建筑》2012,(35):244-245
对宏村建筑装饰中木雕的艺术形态进行了分析,指出主观写意性是它的艺术特征之一,表现方式源于绘画图式的再现,以儒家伦理为中心的美学思想已深深渗透于宏村古民居木雕装饰艺术中,形成与民俗文化的融合形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