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机场由交通场所向区域节点的跨越转变,临空经济区也随之相应地发生着变化,其产业和空间形态已由孤立的城市边缘空间向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转变。因此,需要对临空经济区的产生机理、空间布局规律和特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及展望。研究从梳理国内外临空经济区的文献出发,对临空经济区的概念和空间发展模式进行探讨。从机场与临空经济区的关系出发,研究临空经济区与机场、中心城市、腹地之间在产业和空间上的互动关系—集聚效应与分散效应,勾勒出临空经济空间布局演变过程:独立机场区—机场产业化区—空港都市区,结合临空经济区出现的新变化和特点,探索和展望临空经济区的未来发展趋势—航空市镇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艳菊  宋立志  赵亮  胡赵征 《规划师》2012,28(12):82-85
随着枢纽机场规模的扩张、客货运量的大幅增长及航线网络在全球的扩展,建设临空经济区已成为依托枢纽机场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作为三亚新机场临空经济区选址以及填海造地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海域论证的前期研究和基础性工作文件,研究以环境规划为先导,采用生态、科学的技术方法,将新填岛屿对海域可能构成的风险及实施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做出预判,最终确定以人工岛方式进行填海造地,既满足三亚临空经济区的用地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又将对海洋生态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3.
临空经济为山西省转型发展提供了新途径,以我国现状临空经济区发展为基础,提出规划思路,统筹太原武宿机场及周边区域用地、产业、交通等基本情况,从多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初步得出太原市设立临空经济区可行的结论,并建议未来申报临空经济示范区。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最初10年,世界范围内航空业的高速发展,让现代化机场的建设成为城市复合开发的热土,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率先加入了这股在机场周边进行商务区开发的热潮.探索城市商务区与机场结合过程中由城市规划要素引发的经济风险和收益,从枢纽机场周边地区的开发特征、城市商务区开发特征入手,指出在机场周边地区进行商务区开发时,其中一个关键矛盾在于空间开发强度中容积率的不一致性.研究中提出了4种容积率的概念:机场周边地区可开发容积率、最低开发容积率、最佳经济容积率、规划容积率.以4种容积率为风险分析的要素,建立临空商务区开发的风险与收益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化、工业化、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中,依托机场,特别是国际性的枢纽型机场所特有的要素集聚功能,各种世界性的经济发展资源向机场及其周边地区汇集,使得机场与其所在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融合,形成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进而形成特定的临空经济区.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确定临空经济区为首都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因此临空经济区将成为首都经济要素最活跃的地区,也将成为未来拉动顺义新城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临空经济区开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临空经济区的形成是航空经济在产业、空间、交通三要素协同演化下的结果,同时也是政府出于刺激经济发展目的下主动规划的产物。因此,从产业、空间、交通三要素协同的角度对临空经济区进行规划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激发其作为城市经济增长极的重要途径。研究从分析产业、空间、交通三要素的基本关系入手,提出了基于三要素协同发展的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技术体系,并分别对产业、空间、交通体系中的核心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航空运输业迅猛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布局和结构的变化,形成了一种依托于机场的新兴经济——临空经济。但是中国临空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大部分机场无法依托自身实力带动临空经济区的快速发展。本文从边缘城市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其在吸引产业、解决就业以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临空经济区的影响,并从区域发展的点轴效应、产业集聚、完备城市功能和政府政策等四个方面对边缘城市对临空经济区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大型机场与其所在地区经济发展融合而形成了临空经济,并对城市发展产生着日益显著的影响。本文阐述了临空经济区的产业类型及一般特征,并通过对国内外临空产业布局实践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了组团式圈层布局、组团式偏心布局、点轴线形拓展布局与混合型四种结构模式,为其它机场地区临空产业的空间布局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临空经济是在依托机场的特大人流、物流优势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形态,临空经济区是其空间载体。首先对临空经济的概念与内涵进行剖析,并结合国际经验提出培育临空经济区的时空结构模式;进一步以浦东机场周边地区发展临空经济为例,探讨功能定位、产业选择及空间布局等相关课题;最后,就国内方兴未艾的"空港城"建设热潮,提出若干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临空经济区作为要素流通的重要空间,其交通服务品质和运行质量对人和物的流通效率起到先导甚至决定性作用。文章以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为例,对不同空间尺度(航空港区、各功能组团内部、各功能组团间、周边城市区域)的交通供给现状进行探究并识别现存问题。借鉴国内外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成功经验,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慢行交通、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引入智能高效的运输系统以及规划与产业空间互联互通的区域交通网四个方面的交通发展策略,进而构建临空经济区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统,支撑临空经济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临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空铁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赋予空港城及其港前区新的发展动能。多航站楼+会展驱动的港-产-城融合模式已逐步成为中心城市枢纽机场建设的新趋势,利用机场枢纽打造新的增长极亦成为临空经济发展的主要探索方向。由于机场限高的影响,其城市空间向高度发展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因此,大力发展地下空间已成为航空港港前区高效集约建设发展的重要策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临空商务区业态功能、交通组织及地下空间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以广州空港新城地下空间概念规划为例,在地下空间开发模式、交通组织、设计策略、产业组合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研究及创新,以期为国际或国内大型航空枢纽港前区及城市大型地下空间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临空经济区已形成以一线大城市的国际枢纽机场为龙头带动,以省会或重点城市的区域枢纽机场为骨干,其他城市坚持特色发展为补充的基本格局,并呈现出系列新趋势。同时,我国临空经济区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规划定位不够明确、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资源配置不足和配套环境构建待改善等方面。因此,从战略定位、产业定位、空间布局以及组织实施4个方面对我国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对策问题进行研究,为我国临空经济区的未来发展提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凌 《规划师》2009,25(7):49-52
宁波栎社机场周边地区已基本具备发展临空经济的条件,宁波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根据临空产业的地域分布特征,通过研究临空产业的布局特点,明确临空经济的功能定位,将机场地区的开发纳入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中进行统筹安排,形成了优化产业结构、突出临空特色,加强区域合作、整合空间结构等两大产业与空间核心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以速度经济为核心价值的全球竞争体系下,临空经济区逐渐成为城市的重要增长极,带动辐射城市和周边地区的发展,如何做好临空经济区与周边区域的协调发展规划成为临空经济区规划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研究基于区域互动的视角,分析了临空经济区发展的互动要素和策略,并以哈尔滨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实践为例,提出临空经济区与城市在功能、产业、空间和交通四个维度的互动关系下的规划策略,以期为今后的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市环境设计》2017,(6):80-84
项目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中央公园西侧,紧临同茂大道(重庆临空经济区南侧区域、重庆临空创新经济走廊中部区域),距重庆市江北国际机场约5.5km,距重庆火车北站约12.5km,距朝天门码头约17.3km.该项目是未来中央公园建筑组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调节城市空间、调整高密节奏、提升整体形象的重任.F107-1地块是该区域的启动项目,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培育和发展总部经济,汇聚国内大型公司和跨国公司总部以及总部型分支机构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6.
临空经济区是指由于航空运输的巨大效益,促使在航空港相邻地区及空港交通走廊沿线地区形成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人口的聚集,从而形成20公里左右辐射范围的多功能经济区域。截至2012年底,我国共有27个省区市的51个城市先后提出54个临空经济区的规划与设想,临空经济已经成为继总部经济后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着力点。以北京为例,2012年,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实现增加值940亿元,占顺义区生产总值的8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3%,成为与中关村、亦庄开发区并列的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17.
北京新航城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璟珅  胡赵征 《规划师》2012,28(12):74-77
在当今以时间价值和速度经济为核心的全球竞争体系下,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对一国或地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做好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并发展临空经济,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借鉴国外知名航空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依据我国航空城的规划体系要求,结合新机场及区域的特点,从战略定位、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生态建设和交通体系等方面对新航城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发展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其他地区的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东海企业总部经济区在地块高强度开发的情况下,从满足企业总部经济区建设需要的交通出发,基于区域总体布局,利用其他相关总部经济区的成功经验,提出合理的交通组织规划。着重介绍了5项建议:建立轨交与普通公交为主的公交体系;加大路网密度;局部形成步行交通网络;严格控制停车位总量;形成地下停车系统。交通组织分析将为企业总部经济区项目建设提供设计条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孙天尧 《规划师》2021,37(20):88-92
基于航空运输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约翰·卡萨达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形态——"Aerotropolis",这种城市形态作为"航空大都市"概念被引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建设普遍使用"航空大都市"作为指导理念,但中国临空经济区建设在"航空大都市"的指导下,存在认知偏差,造成规划误区.文章紧扣"Aerotropolis"的内涵和特质,对过往概念进行修正,提出"航空都市"一词,并围绕用地、交通、产业等方面探讨了航空都市的规划策略.同时,通过对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航空都市的全面剖析,提出了中国临空经济区规划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临空经济是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临空经济的形成与演进有基本动力和支撑条件两种因素.其中基本动力又可以分为内外因两种作用.内因是指以枢纽机场为中心的临空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外因是指机场所在城市的推动与支持;支撑条件可以分为政策支持、发展战略、产业布局、生产要素、市场条件等方面.临空经济在演进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圈层,产业布局应按照不同圈层的特点来进行.临空经济的形成使以机场为中心的临空经济区从城市的地理边缘演化为城市经济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