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上海"静安寺站"和"中山公园站"为例,进行了轨交站域的人流和行为的现场调研。通过数据分析,从人流分布的角度对站域的商业和城市设计进行了探讨,揭示出轨交站域的空间组织、商业业态和面积规模对人流的影响,并提出了轨交站域城市设计的策略,提出了核空间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以高密度区轨交运量与城市密度指标关联度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经济发展到空间聚集再到"聚""散"争议后的密度值研究的理论线索,试图发掘轨道交通与城市密度的作用方式,并展望关联轨交运量与密度值域的函数模型探索,为未来城市设计中密度值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公共设施集聚程度不断增加,使得城市出现尺度巨大化和空间复杂化的变化趋势。针对这一现象,借助GIS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的功能,提出了以GIS平台为基础的大尺度城市空间形态的分析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基础数据分析、等值线分析、空间高度拟合分析、空间波动分析、聚类分析及核密度分析等。通过这些技术方法可以更为清晰有效地反映大尺度空间高度、密度和强度的变化规律,并有助于更为深入地掌握大尺度城市空间形态特征。此外,GIS作为一个开放平台,还有助于空间形态与人流、业态等数据的耦合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交及其沿线周边地区作为城市活跃度较高的区域,它的规划和建设促成了整个沿线地区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结合《宝山区区域地下空间总体规划(2002--2020)》,重点介绍了宝山区轨交及其站点周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方案,充分体现轨交对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和积极作用,并探索轨交站点及其周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杨俊宴  马奔 《城市规划》2019,43(9):95-106
城市空间的不均衡发展导致阴影区现象,这种现象包含了人群活动聚散、物质空间形态变化、服务业态布局在城市地理上的投影,并在形态特征、空间模式和内在机制上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本文在城市全域三维街坊建筑、人群活动手机信令、业态POI等多源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以上海为实证样本,从城市阴影区的空间界定入手,通过对其空间形态、用地结构、人群聚散变化、业态机构分布等进行量化分析,以解释阴影区的各项特征规律,分析城市阴影区的特征指标以及与城市土地价值、空间形态布局的关系,据此可探析城市阴影区的空间深层次规律,进而探讨城市空间要素集聚与扩散效应的叠合机制,阐明城市阴影区形成与演化机理。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轨交与地下快速通道一体化的集约布置模式以及关键技术,将轨交空间与机动车交通空间集约布局,同步实施,大大节约了城市地下空间,减少了投资,降低了后期工程的风险。随着城市轨交、地下快速路网络的发展,一体化的建设模式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以上海市东西通道项目的建设为依托,就地下快速路与轨交线路一体化总体设计技术进行研究,填补国内的空白,并对今后的一体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公共交通运载量日益增长的上海,轨道交通已然成为了公共交通的中坚力量,轨交站空间自然也成为了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满足轨交站自身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好轨交站与城市要素的协调与衔接,提升衔接空间的品质,并以此改善城市空间环境状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是现代大都市的重要任务。该文通过对上海市具有代表性的轨道交通枢纽站进行实地调研,从衔接空间围合界面的顶面、侧面、地面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近边主要的城市要素对其的影响,以期对上海乃至全国在建或筹建的轨交站设计和建造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指导。  相似文献   

8.
轨交站域已经成为带动土地利用效率的典型城市区域,区域内建设容量的合理强度值需满足城市系统配合效率,研究轨交站域的建设容量可以为未来城市区域集约化建设提供参照。文章以深圳密度一区内轨交站域为样本,对站域建成容量进行调研统计,并与相关规划标准进行比对,分析二者的匹配性及差异性,提出相关修正建议,以期为未来城市高密度区合理建设容量探索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研上海中心城区四个办公空间主导的轨交站域500 m范围内写字楼分布及使用状况,对工作人员通勤方式、空间使用饱和率、办公行业的水平分布及垂直分布四个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通勤方式的选择和办公业态关联度较大;甲级写字楼空间使用效率明显高于乙级写字楼。通过不同案例的比较,得出轨交站域办公空间分布及使用状况的规律,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出发于立体发展的高密度地区导控公共空间以同步兼顾增密、提质的需求,提出新的基面公共空间供应指标补足原有的密度与容积率为主的指标,来导控轨交上盖地块的立体公共空间的适度发展。根据文献总结、讨论了立体步行系统、综合体串联而成的轨交上盖地块基面公共空间供应规模及其相关密度指标之间互相组合计算方式及其相应优化值域理论。据此,公共空间模型对指标进行活力验证之后,进一步曲线估计以观察曲线峰值定义的优化值域范围。经检验,诸如地块面积、基面公共空间的密度与系数等指标都比传统建筑密度、开发强度有效且存在优化值域,故整理成优化值域指标以补足现有密度和容积率指标,供实践参考。发现规模及密度导控至适度与优化的范围,可以带来轨交站域地块对活力与流量的城市效益转化以及规避大而不当的负面开发。  相似文献   

11.
面对城市空间的高度集聚以及用地类型的日趋复杂,如何高效科学地识别大规模空间用地类型,成为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一大难点。基于此,本文从业态功能和城市形态学视角出发,交叉利用建筑形态及业态POI大数据,突破目前已有的业态赋权模型识别方法,在进行空间校准、TF-IDF变换和数据库建构的基础上,采用人工智能方法,对不同类型、规模、区位的城市进行系统性的有监督深度学习与智能识别,将城市用地精细识别至国标最小类。同时,从形态指标、布局形态、特殊形态等维度嵌入智能规则,并通过置信度标注、调研反馈和系统自优化等方法,来进一步提高识别的精细度与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以轨道交通车站为中心的“站城 一体开发”形成集约化发展的城市区域中 心,逐渐成为国内高速发展城市的重要结 构特征。本文通过其站点整合周边公共资 源促发城市活力的能力即站点整合力来考 量地区集约化发展效果,主要通过与轨交 站点直接连通的核心轨交综合体进行考 察。文章提出“空间效能”的核心概念,并 集中从“空间效率”及“空间品质”等方面 进行实证研究。研究采用案例分析和实地 调研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现场实验收集 的数据比较,归纳出站点整合效果的表现 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更多城市及地区站城 一体开发提供理论参考和开发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新建筑》2015,(4)
揭示一个城市公共空间自上而下不断显微的过程,观察上海中心区三个轨交站域中公共空间特性对停留性活动的影响。研究分别选取公共空间供应、微观品质的三个指标,分析它们对城市活力的影响。公共空间供应指标包括公共空间面积、公共空间密度和公共空间系数,微观品质指标包括空间围合性、商业界面和座椅。研究发现,公共空间供应和微观品质都对停留活动具有重要影响,都能很好地预测城市活力,二者在轨交站域这样高强度开发的环境中扮演着同等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大型复杂地下空间已成为城市开发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以南京玉兰路隧道为例,其与轨交3号线隧道在平面上交叉,竖向上隧道位于轨交之上。由于距离较小,两者须共同设计,即结构上为一整体。经安全性、经济性和进度等各方面论证,各参建单位统一意见先进行玉兰路隧道施工,待其通车后再对轨交3号线隧道进行施工。施工方案为玉兰路下方轨交利用既有工作井作为出料口进行盖挖法施工,其余节段采用明挖法施工。详述该复杂异型基坑的施工步序。  相似文献   

15.
“公园城市”是新时代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的新理念和理想城市建构的新模式。“公园城市”强调绿色空间作为基础性、前置性配置要素与城市建设空间在功能和用地等方面混合布局,即“公园化城”;也强调以绿色空间为载体,统筹生态、功能、景观、业态、活动组织等多维要素的共同营造城市氛围,提升城市的活力、吸引力和开放度,即“场景营城”。提出5种典型的公园化城绿混合单元类型;提出“生态嵌合、形态耦合、仪态契合、业态混合、活态聚合”“五态协同”的公园城市场景营造策略;并运用“五态协同”理念就5种典型的公园化城绿混合单元的具体营建运营策略进行系统梳理。  相似文献   

16.
全面梳理了城市空间结构和能源形态的发展与演变历程,深入剖析了其协同演进关系。从城市空间密度和土地混合使用2个角度,分析了能源需求侧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模式。在供给侧层面,分析了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以及低品位未利用能源的利用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关系。结合能源互联网、城市综合管廊、区块链等新兴理念,提出了未来城市能源供需体系的模式创新构想。  相似文献   

17.
汪芳  严琳  朱震峻 《华中建筑》2009,27(6):133-138
空间形态与功能更新均是城市历史地段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该文旨在探讨空间形态与功能更新间的对应关系,并对基于功能更新的整体空间形态模式进行了尝试性研究。根据案例地无锡惠山古街的地域环境和特定条件,从功能定位、目标市场以及业态设置等方面综合考虑,摸索出贯穿整个规划地段的“苑、院、坊”空间形态模式序列。  相似文献   

18.
路旭  李古月 《华中建筑》2020,38(8):95-99
在既定的由城市规划影响所生成的城市用地布局基础上,商业服务设施的分布由于居民日常出行范围而呈现出内在的发展规律。该文以沈阳浑南片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核密度法分析商业兴趣点数据的分布形态,同时利用空间句法分析城市的空间网络格局,在二者相关性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城市空间网络格局对城市商业服务设施分布的内生性影响机制,为科学规划和引导城市商业服务设施布局提供基础性参考依据。研究表明:城市商业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受到城市空间网络格局的显著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影响指标是空间构成效率,在全局效率较高的区位易于形成零售类、餐饮类的业态集聚,而局部效率较高的地段则有利于其他类型商业服务设施的分布。  相似文献   

19.
亚洲国际化城市大都具有人口高密度聚集的特征,且中心区存在着规模、等级及形态的较大差异,表现出一定的规模门槛规律,对我国城市化发展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本文在现状调研及数据矢量化的基础上,逐项定量剖析亚洲17个国际化城市29个中心区的空间形态,对其规模、等级及格局所涉及的用地规模、建设规模、开发强度、街区大小、道路密度等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探寻其间存在的门槛规律,并对其空间形态类型进行分类研究,提出相应的数据簇群;进而揭示在非市场经济因素限制的基础上,城市经济等级规模、服务产业业态结构以及交通方式的支持是促使亚洲国际化城市中心区形成门槛特征及不同形态模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城市规划调控的转型背景之下,增长主义的终结意味着中国城市分区开始由密度分区的经济价值单维度的控制,逐步走向形态分区的经济价值-美学价值双维度的控制.通过剖析城市密度分区的产生、发展与变革,总结出密度分区在城市规划及管控中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形态分区双维度控制的城市分区体系,归纳其既包含密度、基准高度、基准高度等内控指标,同时也包含轴线、天际线、视廊等外显特征,并进而提出城市空间形态分区的目标、工作内容和方法.城市空间形态分区共包含四个主要的步骤,分别是:基于公益性的城市空间形态保障底线划定;基于经济性的城市空间形态基准模型分区;基于美学性的城市空间形态设计修正;基于可操作性的城市空间形态分区管控.结论认为城市空间形态分区是新时期精细化城市管控的内在要求,也是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必然路径,应加强其在控规及城市设计工作中的实践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