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志昶 《新建筑》2010,(6):64-67
回顾了中国近代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渐进式"的传播历程,从教学的角度辨析了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以东南大学(原国立中央大学)早期40年建筑教学为例,分析了中国"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现代主义建筑的教学特征。指出,"学院派"建筑教育与中国"渐进的现代主义"相结合是以一种改良的姿态成为特殊的现代主义背景下的"学院派",其表现是"学院派"指导下的"渐进式现代主义"的教学模式,其结果导致中国建筑界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误读。  相似文献   

2.
蔡志昶 《新建筑》2010,(4):71-74
中国近代高等建筑教育体系中"学院派"建筑教育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探讨了"学院派"建筑教育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特点,同时指出,"学院派"建筑教育能够成为主导中国近代高等建筑教育的统一模式,其原因包括两个方面:"学院派"建筑教育自身的特点为其内因,当时社会历史的局限为其外因。  相似文献   

3.
试将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体系大致分为尊崇"学院派"的"宾大体系"和以土木工程技术及包豪斯为背景的"非宾大体系",此种划分旨在对两种建筑教育模式的师资背景、课程设置、教学体系、培养目标等诸多方面进行相互参照;作为一种初步的尝试,对于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体系的深入研究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土”文化的典型代表窑洞建筑的特色的分析,指出了它所具有的内在的逻辑与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精粹。窑洞建筑的构筑形态蕴涵着许多值得注意的机制,它涉及到一系列当代建筑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近代时期建筑师创作为例,探讨对待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不同着眼点,由此思考创作中国建筑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东北大学1928-1931年间的建筑教育史实为研究对象。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方面论述教育主体的构成特征;评价其教学体系上的"学院派"学缘传承及"中国化"探索;明确东北大学早期建筑教育在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史上的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7.
建筑教育应兼容并包。中国建筑教育走向:初步必走正路;着重空间环境;加强手头渲染;摆脱流派偏见;走出美学误区。中国正规建筑教育早于西方,希望出现一部完整的中国建筑教育史。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关于“中国建筑为何用木构”的讨论出发,揭示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的西方古典建筑理论框架的局限性,认为中国建筑应该寻求新的诠释。建构作为一种较为客观的研究方法,是研究中国建筑体系的一个合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赖德霖 《建筑师》2009,(6):55-64
“文法”和“词汇”是梁思成中国建筑历史研究和中国风格建筑创作思想表述中的一对概念。他不仅用它们来说明中国建筑法式与结构构件和造型要素之间的关系.还由此发展出其中国风格建筑创作的方法,即”建筑可译论”。因此这对概念可以说是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研究与中国风格建筑设计理论的原点.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将两个概念置于梁所受的学院派建筑教育背景中进行考察。作者认为这项研究不仅可以帮助理解梁的《营造法式》研究.他在1935年所编纂的《建筑设计参考图集》和在1950年代所提出的“建筑可译论”思想的理论基础.还可以进一步厘清学院派建筑教育对中国的影响.并在更大的范围内揭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许多“中国风格”建筑的设计方法论本质.从而贡献于中国的建筑学术史以及建筑设计思想史。这是因为.在作者看来.无论是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中国古典复兴式建筑.还是1950年代“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新创作.甚至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古都风貌式”以及所谓的“欧陆风格”设计都有着相同的方法论来源,这就是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构图”与“要素”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10.
刘元 《安徽建筑》2001,8(4):1-2
本文结合“现代建筑理论”的一些思想,从国内、国际的社会变革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中探寻了“欧陆风、产生的原因,具体分析了欧陆风对我国建筑文化的影响及其存在的意义,并指出了对“欧陆风”进行客观审美评价和正确借鉴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构建本民族建筑精神文化的基础。在全球一体化时代,我们自身所拥有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深厚,对外来文化的承载力和选择能力就越强,更利于构建出中国建筑的文化精神。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确立了"以传统文化为基石"的教学原则。每个年级设置一个传统文化承继和发展的专题课程,探求传统文化对景观建筑教育品质的提升。其中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是综合性最为突出的课程,引导学生体验传统文化内涵与空间架构的关联,以及推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延展,进而提升教学品质等方面进行了较有成效的探求。  相似文献   

12.
程世卓  赵晓龙 《新建筑》2023,(4):118-124
中国近代“非学院派”海归建筑师作为我国第一代建筑师,与“学院派”建筑师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建筑探索活动的脊梁。他们接受了海外成熟的现代建筑教育,归国后致力于中国建筑现代性的垦荒式建设,呈现出多元、多向的现代性探索。在世界现代建筑视域下,对该群体进行谱系式的观照,有助于厘清中国建筑现代性早期探索与世界现代建筑之源流关联,证实近代时期中国现代建筑活动为世界现代建筑谱系的有机分支。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中介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把结构主义相对层级间转换介入的“中介空间”概念应用于中国传统建筑,并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建筑不同结构层级中的“中介空间”所呈现的形态及其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中国建筑的发展状况“欧陆风格”建筑进行了归纳和描述,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的大潮让很多城市变成了毫无个性的都市空间,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本文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探讨应如何看待当代中国现代建筑中的传统文化延续。扬州古城的建筑改造,更是很好的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完美的融合并发展,成为众多城市建筑中的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16.
以迪庆藏族传统民居为例 ,提出了发展地区主义建筑必须从传统民居中找寻其“自然之根”和“文化之根”的论点。  相似文献   

17.
李冰  王晓 《建筑与环境》2010,(6):157-158
本文描述了“模糊空间”的来源,并以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庭院为例,描述了“模糊空间”在中国传统建筑的中的体现与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近代中国传统建筑复兴思潮影响下,陈嘉庚先生在集美学校与厦门大学的校园建筑设计中,吸收了西方建筑师“中国化”建筑的设计理念,并融入闽南地方建筑元素与技术工艺。通过深入解读历史资料,从经济实用观念、地方匠师的广泛参与、近代华侨的文化复兴意识等方面,分析嘉庚建筑地域性“民族形式”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中国近代大学传统复兴式建筑营建背景和风格特征的总结,确立了其在历史、科学、艺术、文化等方面的保护价值,并针对此类建筑遗产保护实践中的既存问题,提出建筑风貌分级保护策略、建筑空间可持续性保护与利用策略以及建筑环境意象整体性保护策略,旨在弥补当前相关研究的不足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沈阳近代建筑为例,否定了以"欧洲中心论"对待和评价中国近代建筑的片面思想,强调在近代建筑导入不同地区时,为适应当地条件而经历的本土化的变异、成长与发育过程,主张以"中国建筑的中国观"去看待中国的近代建筑,这对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建筑、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引进,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