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婵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5):154-156
OCDMA是未来高速全光网通信网络的备选方案之一,是目前通信研究领域的热点.其中光编解码器是OCDMA系统中的关健技术.研究表明,LPG以其插入损耗小、波长编码、无后向散射、不受电磁干扰、兼容于光纤等优点,在光纤通信和传感领城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基于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各种优势.针对OCDMA编解码器的设计,通过optis...  相似文献   

2.
依据频域编码的理论,分析和论证了基于光纤布拉格步进啁啾光纤光栅的 OCDMA 频域编/解码器的原理。通过对地址码做一映射变换,在步进啁啾光纤光栅上以相移的方式嵌入相应的多址码,实现了基于步进啁啾光纤光栅的光码分复用频域相位编/解码;文章给出了编/解码器的等效模型;对该编/解码器的仿真结果得到了很好的相关输出,证明了这种编/解码方法的可行性;并对影响基于此编解码器系统性能的参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光纤光栅的编解码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基于光纤光栅的光码分多址编解码方法,重点研究了基于均匀光纤光栅、啁啾光纤光栅、超结构光纤光栅编解码器的构造方法,总结了其最新发展动态,指出其应用于光码分多址系统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光纤光栅和二维编码的OCDMA分插复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基于布托格光纤光栅(FBG)和二维时域/频域编码技术的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应用二维叫时域/频域编码技术的OCDMA码分插复用器(ADM)单元。设计的ADM单元基于FBG的编解码器结构性价比高,可以简单地从网络巾取下相应码的数据同时向网络中添加本地数据。最后,把所提出的ADM单元应用于高速OCDMA系统进行模拟仿真,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基于扩展二次同余码/单重合序列(EQC/OCS),利用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和光纤延迟线作为编解码器,对二维非相干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进行系统仿真。通过软件仿真,实现了4个用户的EQC/OCS码字的解码相关输出结果。结果表明,低成本的FBG编/解码器实现了EQC/OCS码字的编码和相关解码,提高了二维OCDMA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一种时频域二维编码的OCDMA系统,采用码位重叠扩时跳频码、Bragg光纤光栅时频域二维编解码器及ASE宽谱编码光源的优化方案,实现了622Mb/s SDH信号光CDMA系统光纤传输110km,其实测误码率小于10-11.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长期稳定工作,同时具有性能优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等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7.
光源与编解码器的匹配关系是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时域相位编解码器的半边带应用问题,即:等效相移超结构光纤光栅(EPS-SSFBG)编解码器反射谱的半边带已包含了编解码器结构的所有信息,光源只需要覆盖半边带就能完成编解码功能.仿真分析了光源脉宽与编解码器反射谱的对应关系对编解码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半边带应用的可行性.在应用等效相移光栅编解码器的实验中验证了半边带应用的编解码性能,实验结果与半边带应用的理论规律相符.  相似文献   

8.
尹波  刘必晨  白瑶晨  唐敏  蒋东新 《半导体光电》2007,28(1):108-111,115
提出了一种二维时间/波长、大容量、可共享的光码分多址(OCDMA)解编码器,以很少的硬件实现多用户的应用.编解码器利用阵列波导光栅实现多用户的同时共享,通过可编程的结构对OCDMA的编程,实现对其他用户的再分配.该OCDMA系统利用二维时间/波长Reed-Solomon 码,降低了硬件的数量.运用VPI软件模拟该系统,得到了眼图和BER结果,验证了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几种基于相干光的光码分多址(OCDMA)相位编/解码器.分别给出了采用空间光调制器(SLM)、平面光波导(PLC)、超结构光纤布喇格光栅(SSFBG)技术的OCDMA编/解码器的工作原理及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基于SSFBG的编/解码器在产生超长光学码方面是最好的;平面光波导编/解码器由于可实现单片集成,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器件.  相似文献   

10.
OCDMA系统组网技术和核心部件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光码分多址(OCDMA)技术近年发展迅速,将成为宽带光纤通信网的主要扩频技术之一.详细分析了OCDMA系统网络的结构原理、组网技术、光交换技术;较为全面地论述和评价了几种主要的光编码器、光解码器的实现方案、技术特点和应用范围;重点讨论了基于布拉格光纤光栅阵列波导光栅的光编界解码器的编解码原理和实现技术.分析了OCDMA技术在现代光纤通信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光扫描来实现光码分多址OCDMA(Optical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编/解码的全新方案,可实现全光OCDMA扩频编/解码,文中给出光扫描编/解码的基本原理,并设计出了光扫描编/解码器结构,通过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光扫描编/解码方案可以在全光水平上实现扩频OCDMA编/解码,为摆脱光电转换的瓶颈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本方案容易实现OCDMA编/解码器的集成化并且变址灵活易控制.这种扩频方案的系统速率可远高于一般扩频方案的系统速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线性组合码的多速率光码分多址接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性组合码(LCC)具有码族容量大、误码率(BER)低等优点,是实现光码分多址(OCDMA)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改变组成线性组合码的子码字数可以实现多速率传输。利用基于线性组合码的二维时域/频域光纤光栅编/解码器,建立了多速率随机接入实验平台,成功实现了双用户发送和双用户接收的双速率光码分多址数据通信。线性组合码选用素数跳频码(PC)为子码族,实验中取素数为3的素数码控制时间扩频和波长跳频。实验验证了线性组合码多速率光码分多址接入系统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王守源  余重秀  张琦 《中国激光》2005,32(8):081-1085
在素数跳频码(PHCs)的基础上,研究了修正素数跳频码(MPHCs)的构造方法和性能,提出了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编解码实现修正素数跳频码这种二维地址码的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方案。并通过对素数跳频码和修正素数跳频码这两种码字误码性能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对于相同的素数P,当系统误码率(BER)B≤10^-9,P≥37时,修正素数跳频码所容纳的最大用户数大于素数跳频码;在光纤布拉格光栅阵列上修正素数跳频码所需要的编码光栅数相对素数跳频码减少(P一1)/2个,从而降低了光纤布拉格光栅阵列的制作难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全同弱反射光栅光纤的分布式传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弱反射光栅低反射率的特性,提出了基于全同弱布拉格反射光栅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方案。采用光波长时域反射解调技术,进行定位和解调,实现高密集度的准分布式传感。从理论上分析了光纤光栅反射率、光栅单元间隔以及传输损耗等对传感系统复用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光栅传感系统的复用容量,并降低信号解调成本。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系统复用了4个反射率为6%的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实现了单点、多点测量,温度测量的分辨力达到0.12℃。  相似文献   

15.
基于频域编码的光码分多址城域/接入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了基于频域编码的光码分多址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组网的网络结构,提出了基于频域编码的上/下路复用器的实现方案,比较了光码分多址和波分多址技术的优缺点,最后指出基于频域编码的光码分多址技术是实现光城域网和光接入网的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16.
李硕  Shou Guochu  胡怡红 《中国激光》2008,35(8):1195-1200
解释了超结构光纤光栅(SSFBG)作为脉冲成型滤波器的特性,说明SSFBG能够产生规则的时域矩形光脉冲,在频域上功率谱密度表现为sinc函数的形式.当光波道的频率间隔为码元速率的整数倍时,相邻波长的功率谱零点位于信号波长的中心频率处,频谱正交交叠.研究了一种基于SSFBG的正交波分复用(OWDM)系统,发送端用SSFBG进行脉冲整形,接收端采用窄带滤波器.给出基于理想窄带滤波器和高斯窄带滤波器两种接收机的串扰噪声模型,并得出了仿真结果.结果显示,两种窄带滤波器均可抑制严重的信道串扰,当接收机窄带滤波器通带足够窄时,接收机串扰比信道串扰降低约10 dB;理想窄带滤波器优于高斯窄带滤波器2~5 dB.  相似文献   

17.
基于超连续谱的光阈值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光阈值器件能够抑制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中多址干扰(MAI)噪声,增加用户数量。基于超连续谱(SC)的光阈值器件,对偏振态不敏感,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为克服放大器放大倍数和高非线性光纤(HNLF)长度对SC阈值实验研究的限制,本文提出通过改变输入脉冲占空比来改变峰值功率的方法。在通信波长为1 550nm的OCDMA系统中,基于SC的阈值时,最佳阈值脉冲峰值功率为6.195W,所需带通滤波器中心波长为1 558nm,带宽为5nm。  相似文献   

18.
A new family of space/wavelength/time spread three-dimensional (3-D) optical codes for optical code-division multiple-access (OCDMA) networks has been proposed. Two types of 3-D codes have been constructed: 3-D codes with single pulse per plane and 3-D codes with multiple pulses per plane. Both codes are based on the prime sequence algorithm and have shown improved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ly proposed two-dimensional (2-D) prime cod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3-D code has also been proposed.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requirement of fiber ribbons and multiple star couplers in space/wavelength/time spread 3-D code based optical networks, a wavelength2/time scheme has been suggested, in which the periodic property of an 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 (AWG) is used.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system performance can be maximized for given resources with a proper choice of the wavelength2/time scheme. Due to the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the 3-D code and the effective architecture of the wavelength2/time schem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OCDMA network is much enhanc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