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CPT系统能量与信号混合传输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感应耦合电能传输(CPT)系统中的信号传输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通道的数字信号传输方法。该方法通过切换谐振逆变器开关管的软开关周期来对数字信号进行调幅调制,电能接收端在通过功率调节单元接收电能的同时,提取调制信号特征并进行信号复原,在不改变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主电路拓扑结构的情况下,实现了传输数字信号。介绍了信号传输原理,分析了功率与信号混合传输特性,以及和信号传输效率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2.
大量传感器被安装于电缆沟内用于监测输电线缆状态,智能电力盖板将传感器采集的输电线缆信息传输到云端服务器进行计算、分析。由于云端服务器距离电力盖板较远,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容易发生信号泄露,并且远距离传输需要增大智能电力盖板信号发射功率,产生庞大的网络能耗,因此针对智能电力盖板数据传输过程中信号安全和能量损耗问题,结合边缘计算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电力盖板终端数据低功耗安全传输方法。  相似文献   

3.
电力线载波中传输线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根据均匀传输线理论,建立了传输线模型,利用此模型对电力线载波收发器的传输特性进行了测试,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传输距离和负载对传输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距离的增加和电力线上负载的增加,信号传输的正确率降低,根据此实验结果,本文提出了收发器的优化设计方案:提高收发器的发射功率,降低其发射频率,该方案在实验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光信号可以运载数字信号、模拟信号,运载信号的基本特性与光的性质有关。光在一种媒体传输时,往往以直线形式传输;当光从一种传输媒体传输到另一种传输媒体时,光的传输速度发生了变化,会产生折射现象;在传输过程中,光会向各方向弥散,产生后向散射效应。类似这些的光特性都影响数字信号在光缆中的传输。由于光纤通信的容量很大,光缆线路的故障对用户的影响要比电缆大得多,所以非常有必要在光纤网络正常运行时对光纤进行测试。在~般的点对点光缆通信系统中,是采用OT-DR对光纤进行远程监视和测量的。基于光的反射特性,IF[AI…  相似文献   

5.
利用缆道与水体组成回路进行信号传输是实现水下至水上跨介质通信的有效方法,但此通信方式通信质量差且易受环境因素影响.为提升通信质量,对电信号在钢缆与水体形成的回路中的传输特性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根据水体特性提出通信信道等效电路,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电信号传输路径及电场分布,并且仿真计算通信距离、极板人水深度、水体宽度、极板...  相似文献   

6.
重点分析了搭载通信节点的直流信道的高频传输特性与阻抗特性,指出实际物理传输信道的特性是影响信号传输增益、有效传输距离及可靠性的关键,并利用信道结构的电路解析模型推导给出了不同通信节点配置情况下的高频信号传输增益计算式.在此基础上,搭建了总传输距离为8m的多节点直流载波通信实验平台,分别在1 MHz双节点与2 MHz多节...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感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能量传输通道实现数字信号实时、反向传输问题,基于S/LCC型谐振拓扑结构,提出一种高频载波注入式的无线能量与信号反向同步传输系统。首先构建系统模型,从理论上分析能量传输通道和信号传输通道中的电路特性与电压增益。其次对能量传输和信号传输之间的串扰进行分析,得到系统参数对系统传输特性影响的一些规律。然后从兼顾能量传输和信号传输的角度进行参数设计,最后,搭建传输功率为20 W的能量与信号同步反向传输系统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输出功率从10 W变化到30 W时,输出电压在额定电压的±5%内波动。在实现负载端电压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信号传输具有高速率低误码率的优点,传输速率为200 kbps时,误码率仅为0.1%左右,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导弹武器装备中信号的传输速率已步入Gbps甚至10Gbps级别。为了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保障装备的技战术指标,目前导弹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光纤作为高速信号的传输介质。由于前期弹上的信号全是电信号,线缆增加光纤通道后,对弹上光电复合缆的设计和工艺研究就有很强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数字信号传输性能分析系统,实现对数字信号传输性能的分析.系统采用FPGA为数字信号发生模块和分析模块控制芯片,按键输入传送控制信号给FPGA,FPGA产生频率步进可调的m序列,并进行曼彻斯特编码,信号经过模拟传输信道后,再由信号分析模块FPGA通过快速同步检测算法对信号进行同步提取,在示波器上测得眼图眼幅度等信息,实现了数字信号传输性能测试的功能.该系统密闭封装,人机界面友好,非常便于操作演示.  相似文献   

10.
刘卫平 《电力系统通信》2005,26(1):36-38,50
对电力线载波通信调制方式、其固有的信噪比、传输数字信号时的误码率指标以及抗电力线特有干扰的性能等进行分析,指出现采用的ASK或FSK方式不能满足安全自动装置(保护)信号对传输误码率要求的原因。提出在电力线载波通道中传输安自(保护)信号降低误码率的可能方式。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专用通道数据传输是通过Modem以点对点的方式实现的。为减少包括数/模、模/数转换在内的各种中间环节,设计了一种数字透传时隙复用设备。该设备由RS-232模块、E1模块和网管模块等组成。通过电平匹配并采用HDB3编码技术和时隙复用技术将RS-232信号转换成标准的E1信号,直接将厂站数据接入数字数据网完成信息传输。该设备在实际应用中有效地提高了通道的稳定性,降低了误码率,方便了厂站自动化设备的调试。  相似文献   

12.
为消除人眼视觉差别对彩色图像滤波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滤波算法VRDDF(visual sensitivity rough set directional distance filter)。对于被噪声污染的彩色图像,先用粗集理论对噪声做初步检测,在此基础上结合视觉感知灵敏度对噪声点做了进一步检测,有效的降低了误检率。再结合空间距离函数对DDF(directional distance filter)滤波算法作了合理加权改进,并作为后续滤波算法进行滤波,改善了滤波效果。该算法只对噪声点进行滤除而对非噪声点保持其值不变,可有效防止噪声传播。实验结果表明,该滤波算法和现有的滤波算法相比,在噪声滤除率、颜色保持,特别是在保护边缘细节方面均有提高,峰值信噪比平均可提高10%。  相似文献   

13.
对基于数字成像技术的发电厂、变电站图像监控系统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论述了由CMOS数字传感器与数字信号处理器有机结合构成的最小数字成像系统的原理特点,结合切换、分割、比较、网络通信与传输等一系列技术,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厂站图像监控系统。本系统采用体系结构的软件设计和面向对象编程方法,使系统功能强、图像质量高、速度快,具有对厂站现场实时监控、事故追忆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变电站引入的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交换机等数字信号处理设备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的信号传输延时,该延时甚至可能达到数个工频周期以上,进而引发继电保护等装置误动。目前基于稳态波形的延时测试方法和设备,无法反映相差大于工频周期的延时(整周期延时)。从原理上分析了数字化变电站信号传输延时产生的机理,并介绍了现有检测方法,提出基于编码测试波形、可检测整周期延时且无需接入脉冲同步信号的智能变电站信号绝对传输延时检测方法,并研制了相应设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传统基于数字化理论的电力载波机,无法满足实际电力信号的大距离以及稳定性传输需求。因此,设计基于计算机网络通信TCP/IP参考模型的电力载波机,依据计算机网络通信TCP/IP参考模型,基于网络接口层设计载波机总体硬件电路,包括网络层、传输层及应用层。网络层通过探索父节点组网算法以及路由选择策略等方案,解决载波信号衰减问题,提高载波机的有效通信距离。传输层采用可靠性传输算法通过ACK应答模式,获取丢失的数据,使用OFDM技术实现载波信号的解调,提高载波通信的稳定性。应用层采用数据处理线程调用网络层和传输层算法,实现载波数据的有效处理。实验结果说明,所设计的载波机实现了数据传递以及采集,网络层组网算法能够高效率组建网络,降低了通信丢包率,提高了通信平稳性,信号调制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6.
陈秀国 《电力系统通信》2010,31(8):48-51,57
在电力自动化传输的信号中,RS-232信号是一种应用最广泛、最常见的信号,具有原理简单、传输效率高、及时性强等特点,特别适用于电力自动化低速数据的传送。文章从RS-232信号的特点、传输方式和传输质量控制等方面作了较详尽的阐述,特别对信号测试提出了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低压电力线实测信道特性的OFDM分析和仿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根据大量实测数据 ,得到了 3种典型情况的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 ,基于此 ,对利用正交频分复用 ( OFDM)调制技术实现高速载波通信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研究。讨论了这种通信系统的抗多径干扰性能以及通信系统的参数问题 ,针对几种不同的信号调制方式和不同的发送功率 ,对OFDM系统的传输性能进行了时域仿真 ,结果表明 ,在具有一定的允许发送功率时 ,使用 OFDM技术完全可以实现低压电力线的高速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车载高清视频长距离、低损耗地传输,研究了基于吉比特多媒体串行链路(Gigabit multimedia serial link, GMSL)技术的车载摄像传输系统的框架及其原理。通过对车载摄像传输系统的硬件电路、硬件编解码以及视频信号编码原理的探究,设计了一款车载前视摄像系统。首先,根据调研结果,模拟出传输系统整体环境框架。接着,对供电电源以及视频信号初始编解码的研究结论加以实际运用,使其能够稳定编码并有效传输视频信号。然后,进一步探究加串器/解串器架构,在完成配置硬件的同时,对数据波形进行采集、归纳和总结。最后,分析恢复后所得的信号及图像质量并给予评价,从而完成对基于GMSL的车载摄像系统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本摄像系统实现了串行、解串的功能。该功能可以使用GMSL技术调制出能够有效传输15 m的视频信号。在主控对该视频信号解串后,最终能够得到稳定、实时的高清视频图像。研究成果表明,基于GMSL的车载摄像系统基本能够实现长距离、低损耗地传输分辨率为720 P的视频图像。进一步,此次研究成果能服务于当下的汽车自动驾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