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研究氨氮和有机氮化合物共存体系加氯消毒条件下N-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生成规律,采用50mg/L氨氮加氯消毒再与30mg/L 的二甲胺(DMA)反应,首先研究了反应时间、氯胺浓度、pH值、氯氮比(自由氯与氨氮的质量比)对NDMA生成量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选取废水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3种有机氮化合物尿素、甘氨酸、苯丙氨酸,重点考察了这3种有机氮化合物对氯胺以及对NDMA生成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和氯氮比对NDMA生成量影响最大;氨氮溶液中加入有机氮化合物后加氯消毒,会使生成一氯胺浓度的峰值点向氯氮比增大的方向移动,同时会降低同一氯氮比下NDMA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2.
利用改性沸石填充电化学反应器对30 mg/L的模拟生活氨氮污水进行处理试验研究,考察了电流密度、氯离子浓度和初始pH对该反应器处理氨氮污水的影响,并对各因素下反应器处理低浓度氨氮污水的反应结果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13.19 mA/cm2、初始pH为7.89、氯氮比为6.2时,其氨氮的去除率可达到96.71%;各因素交互作用对于该体系下氨氮去除效果影响大小为:电流密度&氯氮比>电流密度&pH>氯氮比&pH。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组装电化学氯化装置处理养猪废水生化出水,考察了废水氨氮的降解历程。因素影响分析表明,随着氯离子投加量的增加(0~2 000 mg/L),氨氮平均去除速率逐渐上升(0.044~2.502 mg/min);当氯离子质量浓度为1 000 mg/L,初始pH=9时,氨氮最大去除率达98%以上仅需90 min。电化学氯化脱氮过程表明,氨氮降解主要依靠间接氧化,即活性氯与氨氮作用生成氯胺、氯胺转化为氮气2个阶段;体系脱氮过程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4.
MAP化学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氯化镁和磷酸氢二钠为沉淀剂,研究了磷酸铵镁(MAP)化学沉淀法去除模拟废水中氨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MAP化学沉淀法对初始质量浓度为500~10000mg/L的氨氮废水有很好的适应性,能达到去除水体中高浓度氨氮的目的。氨氮初始浓度、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沉淀剂投加比例等操作条件,对氨氮的去除率有明显影响,在实际操作中,控制反应温度为25~35℃,pH值为10,镁、氮、磷的量比为1.2∶1∶1.2较适宜,在此条件下反应20min,对初始质量浓度为1000mg/L的氨氮废水的去除率达98.7%。  相似文献   

5.
紫外/氯耦合处理饮用水中氨氮的响应面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响应面优化法,研究紫外/氯耦合处理饮用水中氨氮的效能。考察氯氮质量比、紫外辐射时间和pH值3个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氨氮去除的影响,采用二阶方程进行数学模拟,并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紫外/氯耦合技术能有效去除氨氮,三因素均对氨氮的去除影响显著,各因素的交互作用也显著存在。数学拟合模型的相关系数较高(R2=0.992),模型回归性好。满足饮用水氨氮出水要求(0.5 mg·L?1)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氯氮质量比4.00,紫外辐射时间6.00 min和pH值7.5。验证实验结果与预测值的偏差仅为0.64%,响应面拟合方程可用于氨氮去除率的预测和最优工艺条件的确定。紫外/氯耦合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方法,具有投药量小、去除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宗刚  刘玮晴  蔡佳 《当代化工》2021,50(11):2521-2525
通过水热法对二氧化钛进行氧化石墨烯负载改性,并对复合材料光催化去除溶液中氨氮的能力进行了考察,探究了催化剂使用量、溶液pH、温度及初始NH4+-N质量浓度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提高了对紫外光的利用率,能有效处理氨氮废水.在紫外光照射下,当反应温度为30℃、溶液pH值为11、催化剂用量为0.5 g·L-1、初始氨氮质量浓度为50 mg·L-1时,氨氮去除效果最好,为79%.且在处理实际黑臭水体时,对氨氮去除率可达71.7%.  相似文献   

7.
周国娥  梁建军 《氯碱工业》2012,48(11):29-31
通过氧化水合肼装置副产盐渣中的氮化物,研究了不同的氧化剂、盐水中碱含量、通氯量、反应温度、终点pH值对处理后盐水质量的影响。中试结果表明:饱和未处理盐水中碱(折碳酸钠)含量为氮含量的10倍、反应温度为40~45℃时,通氯量为氮含量的12倍,终点盐水的pH值为7~8,可将饱和未处理盐水中氮质量浓度(有机氮化物和无机氮化物)由450.0 mg/L降至小于1.0 mg/L。某公司将处理后的饱和盐水用于生产离子膜法烧碱,跟踪查定结果表明:离子膜电解槽运行良好,不仅可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还解决了水合肼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响应面优化法,研究紫外/氯耦合处理饮用水中氨氮的效能。考察氯氮质量比、紫外辐射时间和pH值3个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氨氮去除的影响,采用二阶方程进行数学模拟,并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紫外/氯耦合技术能有效去除氨氮,三因素均对氨氮的去除影响显著,各因素的交互作用也显著存在。数学拟合模型的相关系数较高(R2=0.992),模型回归性好。满足饮用水氨氮出水要求(0.5 mg·L-1)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氯氮质量比4.00,紫外辐射时间6.00 min和pH值7.5。验证实验结果与预测值的偏差仅为0.64%,响应面拟合方程可用于氨氮去除率的预测和最优工艺条件的确定。紫外/氯耦合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方法,具有投药量小、去除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复合二氧化氯在饮用水消毒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消毒剂含量定义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该文提出"总有效氯"为复合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中有效氯含量的定义,即pH在中性条件下,二氧化氯折算成氯的质量浓度乘以1(从ClO2还原到ClO2-,氧化价态变化值为1),再加上氯气质量浓度。"总有效氯"可用国标推荐五步碘量法的第一步(pH=7),方法应用简单、结果稳定、可靠。测定饮用水中余氯用DPD分光光度法比碘量法更好。如果二氧化氯与氯比值为1.0,则国标中的"有效氯"是"总有效氯"的2.3倍。  相似文献   

10.
以次氯酸钠为氧化剂,对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氨氮模拟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有效氯与氨氮的摩尔比n(Cl2/NH3-N)、反应时间、p H值、温度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Cl2/NH3-N)为1.7,反应时间30 min,p H值7~9,温度15~25℃。同时研究了加入次氯酸钠后的氧化还原电位(ORP),表明可通过ORP的变化为运行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姜智超 《水处理技术》2020,46(2):104-107
以臭氧/紫外光协同技术处理中低浓度氨氮废水,采用批实验对该技术处理中低浓度氨氮废水的特性进行研究,考虑了pH、臭氧流量、温度、氨氮初始浓度和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中氨氮去除率随pH、臭氧流量、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大而增加,在pH 12.0、反应温度30℃、臭氧流量14.0 L/h时,反应时间120 min后氧化锰厂废水氨氮去除率达96.2%,处理后废水氨氮质量浓度由220 mg/L降至8.36 mg/L,达到GB 31573-2015直接排放标准。与臭氧、紫外光处理氨氮的对比实验表明,臭氧/紫外光协同技术表现出较高的氨氮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2.
折点氯化法具有反应速度快、氨氮脱除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氯碱等行业中,但反应过程中产生二氯胺致使废水中余氯浓度过高,无法满足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安全技术规定(HAB004—2002)。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超重力技术强化折点氯化法处理氨氮废水的新工艺,利用超重力技术强化传质的特点,实现次氯酸钠和氨氮的快速反应以及二氯胺的有效去除,研究了超重力因子(β)、氯氮比(Cl/N)、pH和液体流量QL等操作参数对氨氮脱除率和余氯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Cl/N=11、β=30、pH=6~8和液体流量QL=80L/h时,氨氮去除率>95%,余氯浓度<1.5mg/L。与传统反应器相比,二氯胺去除效果明显,处理后的水中氨氮满足烧碱安全生产技术规定,此方法对于氯碱行业中低浓度氨氮的去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吹脱法处理粉煤制气工艺高浓度氨氮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吹脱装置,对通辽市通顺碳素厂恩德炉粉煤制气工艺产生的1 716.2 mg/L的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温度、pH值、曝气量和吹脱时间对试验的影响。确定了适宜条件为温度25℃、pH为11、曝气量1 m3/h、吹脱时间150 min,该条件下出水的氨氮脱除率可达99.52%,氨氮浓度为8.28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含金属氨络合离子的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氨氮的质量浓度高达10 g/L以上的球镍废水采用空气吹脱技术进行处理,由于废水中氨氮浓度过高,且存在一定量的金属离子与氨形成金属氨络合离子,影响氨氮去除效果。采用延长吹脱时间和加入硫化钠破坏络合作用的方法,提高吹脱效率。试验证明,在反应进行至8~10 h后,加入适量硫化钠,可提高氨氮去除效果,并且对废水中的金属络合离子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反应进行到34 h后,氨氮去除率达到99.1%;进行至46h后,氨氮去除率达到99.98%,氨氮的质量浓度由初始的12 870 mg/L降至3 mg/L。处理后的出水氨氮和铜离子分别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和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采用鸟粪石沉淀法回收高浓度含磷废水中的磷,以MgCl2·6H2O和NH4Cl作为沉淀剂,考察了pH值、搅拌速率、反应时间、沉淀时间、镁磷物质的量之比、氮磷物质的量之比对磷的去除效果及氨氮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反应条件为:pH=9.5,n(Mg)∶n(N)∶n(P)=1.25∶1.05∶1,搅拌速率为200 r/m...  相似文献   

16.
刘锋  李昂  冯震 《涂料工业》2021,51(1):56-61
采用混凝-生物接触氧化-芬顿高级氧化组合工艺对水性涂料废液进行处理研究.重点考察了该工艺对涂料废液COD、氨氮和SS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pH升高对涂料废液中的SS、COD有去除效果并且能够避免混凝时发生板结,当pH为10时,COD由148 000 mg/L降至46 000 mg/L,SS质量浓度由18 500 mg/...  相似文献   

17.
利用次氯酸钠处理电镀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生化出水,研究了反应时间、p H值和次氯酸钠投加量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ORP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 H值在6~8之间,反应时间为10 min,次氯酸钠与氨氮的质量比为8∶1和9∶1时,出水氨氮的质量浓度分别小于15和8 mg/L,可满足GB 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氨氮排放的要求。ORP变化和次氯酸钠的投加量有较好的规律性,并在实际工程中实现了ORP控制次氯酸钠的自动投加。  相似文献   

18.
以Ni~(2+)、总磷和氨氮为考察对象,采用Fenton氧化和沸石吸附联合处理化学镀镍废水。探讨了Fenton破络及协同氧化非正磷酸盐时,H_2O_2的质量浓度、m(Fe~(2+))∶m(H_2O_2)、初始pH值对Ni~(2+)和总磷去除率的影响。另外,研究了沸石吸附氨氮时,沸石量、吸附时间、吸附pH值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_2O_2的质量浓度为6.66g/L、m(Fe~(2+))∶m(H_2O_2)为0.06、初始pH值为3时,破络完全,非正磷酸盐转化率为99.45%;同时,Ni~(2+)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72%和91.88%。当沸石量为8g/100mL、pH值为7、反应时间为60min时,氨氮的去除率为86.30%。  相似文献   

19.
将高效节能微波脱氨技术应用到煤气化污水的脱氨过程,实验研究了微波条件下pH值、反应温度和处理时间等因素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氨氮初始浓度为7 112.7 mg/L的污水,pH值为11以上,温度为80℃,微波处理20 min氨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