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压电晶体型前端为金属膜片结构的气缸压力传感器受到高温火焰热冲击的问题作了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专门设计了一种合理的防热罩,以减轻高温火焰对传感器的直接冲击.在一台增压柴油机上做了装与不装防热罩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罩对传感器具有一定的热保护作用,并能保证气缸压力频率分析精确值范围达到5kHz以上. 相似文献
2.
喷射火焰环境下液化气容器的热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PLGS数值模拟程序,引入喷射火焰环境下的容器外部边界条件,对盛有丙烷的水平圆柱体在喷射火焰环境下的热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为有效防止液化气泄漏、容器爆炸及火灾事故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温火焰图像处理比色测温法的数值方法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双色测温法是一种传统的比色测温法。近几年,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双色测温法开始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结合起来,进行了高温火焰温度的测量。本文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作为对双色测温法的改进,提出了一种迭代算法-双色校正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面阵CCD测量高温火焰温度分布的系统中。 相似文献
4.
接触热阻是衡量接触界面间传热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高温条件下高温合金GH4169界面间的接触热阻进行了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获得高温合金表面的真实形貌,并在ANSYS有限元软件中重建其表面模型,基于结构力学理论对接触界面微观结构的弹塑性变形进行模拟,以及传热学分析获得接触界面间的接触热阻值。研究了界面温度与接触压力对接触热阻的影响,同时考虑了高温条件下接触界面间辐射换热的影响,最后利用试验测试装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模拟与试验测试的结果两者之间的最大误差为12.6%,高温合金界面间的接触热阻随着界面温度和接触压力的增加而减小;接触界面温差随着界面温度的增加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11.
细致研究了CSP工艺中连铸,均热保温缓冲及其连轧过程对板坯/轧板传热的影响,建立了薄板生产热过程中板坯/轧板温度变化规律的二维非稳态数学模型,通过较精确研究连铸过程中坯壳-结晶器交界面传热,均热热保温过程辐射换热及其连轧过程中轧板-轧辊交界面传热模型,确定板坯/轧板在CSP过程中的复杂边界条件,模型计算结果与邯钢CSP生产线板坯实例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具有高效节能和低NOx排放等多重优越性,是一种新型燃烧技术。为了深入研究高温空气燃烧机理和低氮氧化物排放特性,将湍流N—S方程与扩散燃烧模型和热力型NO生成模型相结合,研究了低氧浓度条件下,燃烧参数,如燃气供应量,过量空气系数,进口空气预热温度以及进口空气氧含量对燃烧的影响,为发展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齿轮接触力计算方法对热气机振动响应计算的影响,用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其传动系统的刚柔混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模态分析验证缩减模型的正确性。分别使用Weber-Banaschek法以及有限元缩减模型的柔性齿轮有限元法进行齿轮时变啮合刚度计算,将不同齿轮时变啮合刚度的热气机整机机脚振动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Weber-Banaschek法计算得到的齿轮啮合刚度误差较大(13.5%);采用有限元缩减模型的柔性齿轮有限元法计算得到的齿轮啮合刚度误差较小(2.1%),其与理论值更接近。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为了给我国自主研发涡轮叶片提供理论基础,基于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模型对某型叶片的冷却性能进行了数值研究。对某型涡轮叶片的设计参数进行了试验设计,数值研究了主流出口压力、主流进出口压比、冷气与主流温度比及流量比对叶片表面的无量纲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并根据响应面模型拟合得到了叶片平均无量纲温度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根据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模型拟合得到的叶片平均无量纲温度的经验公式有较高的精度;在设计参数范围内,涡轮叶片的平均无量纲温度随着主流出口压力(120~140 kPa)和冷气与主流温度比(0.6~0.7)的增大分别提高了0.57%和2.81%,随着主流进出口压比(1.3~1.5)和冷气与主流流量比(3~8)的增大分别降低了1.14%和3.68%。 相似文献
19.
基于线性扰动假设对管道预混火焰的动态响应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得到了正弦扰动下火焰而脉动时域表达式.同时利用增强型电荷耦合器和动态压力传感器对管道预混火焰形状周期性变化过程进行相同步测量,研究了当量比和扰动频率对火焰面脉动的影响规律.理论分析和实验测量的结果一致,表明上述物理量的改变会直接影响火焰面脉动的褶皱数和褶皱振幅...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5 kW非共轴聚光型模拟器自行设计了太阳能热化学反应器,并建立了聚集辐照下反应器热性能数学模型。采用该模型计算并探究了太阳能模拟器功率、反应器内壁材料发射率、工作压力和进气速度对反应器内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太阳能模拟器功率以及反应器内壁面发射率将导致沿反应器中心线分布的温度升高;在同一进气速度下,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沿反应器中心线分布的温度会升高;在同一工作压力下,随着进气速度的增加,沿反应器中心线分布的温度也会升高。该研究结果对反应器参数优化及其热应力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