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为优化大枣浸膏制备工艺条件,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以大枣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的影响主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大枣浸膏的最优工艺为回流时间5h,温度80℃,乙醇浓度65%。在此条件下大枣浸膏的得率为37.61%。在卷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可柔和烟气,降低刺激性,提升卷烟品质。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甘草酸三钾在卷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甘草酸三钾与甘草浸膏的应用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卷烟中添加0.02%的甘草酸三钾就能有效地降低卷烟的刺激性,达到除杂与改善余味的目的,效果优于甘草浸膏,而用量仅为甘草浸膏的1/9.在烟草中加入甘草酸三钾还能改善烟支的燃烧性,有利于降低卷烟焦油量. 相似文献
4.
苏东赢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41-45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模拟卷烟燃烧过程,将枫槭浸膏分别在不同温度(300℃,600℃,900℃)下进行热裂解,将热解产物直接引入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进行卷烟加香实验.结果表明:枫槭浸膏裂解产物主要是醛类、酮类、酯类和杂环类物质,大多具有优雅的香味;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裂解产物变得较为复杂,这有助于提高卷烟香韵的丰富性.卷烟加香试验表明,枫槭浸膏在烟丝中的添加量宜控制在0.02%,可突出焦甜香韵和改善卷烟的抽吸品质. 相似文献
5.
芳酸果浸膏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及在卷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GC/MS法定性定量分析了芳酸果浸膏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62种挥发性香味成分。同时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该香料能有效去除卷烟的杂气,改善和修饰香气,使烟气柔和细腻。 相似文献
6.
7.
8.
模拟卷烟燃吸条件下款冬花浸膏的热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拟卷烟燃吸状态下采用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技术对款冬花浸膏进行了热裂解和裂解产物分析。结果表明:款冬花浸膏的热裂解产物中共鉴定出45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5-羟甲基-2-呋喃甲醛(21.19%)、糠醛(5.34%)、亚油酸乙酯(3.96%)、棕榈酸乙酯(3.89%)、2,5-二甲酰基呋喃(3.75%)、5-甲基-2-呋喃甲醛(2.68%)和2-甲基丁酸(2.32%)等致香物质。该结果为款冬花浸膏在卷烟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开发新的天然烟用香料,利用循环超声方法制备了含羞草浸膏,研究了提取时间、超声功率及提取温度对含羞草浸膏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提取条件。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技术分析了浸膏的挥发性成分,并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0 min,超声功率550 W,提取温度55℃。此条件下的浸膏得率为9.83%。②共鉴定出66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十六酸(8.032%)、十六酸乙酯(6.807%)、六氢金合欢基丙酮(6.032%)等含量相对较高。③含羞草浸膏能改善和修饰卷烟烟气,提升香气质,掩盖杂气,降低刺激性,改善余味。 相似文献
10.
11.
12.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近年来,竹叶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方剂中得以应用,效果良好,但应用并不充分,竹叶清热生津,除烦利尿,祛除温热毒邪而不恋邪留寇,契合了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温毒痰瘀交阻的病机,须重视竹叶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探讨啤酒花及其制品在啤酒生产中的应用,将对提高啤酒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起着十分重要作用。本文着重探讨α-酸酒花浸膏在啤酒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竹叶黄酮的结构,分离、纯化等工业制备技术,以及检测方法;重点探讨了竹叶黄酮的生物学功能,包括保护心脑血管、抗氧化、抑菌、增强免疫力、阻断亚硝化反应、改善记忆等生物学功能。对竹叶黄酮在功能性食品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17.
二氧化碳酒花浸膏在啤酒生产中的应用初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氧化碳酒花浸膏在啤酒生产中的应用初议索晓光,王佐民(黑龙江省轻工业研究所)胡晓东(黑龙江省食品工业公司)酒花作为啤酒生产的重要原料,它不但可以赋予啤酒特有的香气爽净的苦味,而且能增加啤酒的防腐能力,提高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随着我国啤酒生产技术的日臻... 相似文献
18.
19.
20.
竹叶抗氧化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叶抗氧化物(Antioxidant of bamboo leaves,AOB)是一种具有本土资源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高效经济的天然食品抗氧化剂,于2003年底通过国家评审,2004年4月被批准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允许的使用范围是:食用油脂、肉制品、水产品和膨化食品,最大使用量0.5g/k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