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完全可生物降解的聚碳酸亚丙酯/纤维素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表征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聚碳酸亚丙酯和纤维素之间的相容性较差,纤维素含量较少时,可以均匀分散在聚碳酸亚丙酯基体中;当纤维素含量增加时,纤维素会大量团聚。聚碳酸亚丙酯/纤维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力学性能等随着纤维素含量的增加也随之提高。纤维素质量分数为30%时,复合材料的T5%、T50%和Tmax分别达到256.6、313.1和308.0℃,比纯PPC提高了约50℃;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8℃,与纯PPC相比提高了16℃。另外,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45 MPa,大约是聚碳酸亚丙酯的5.6倍,同时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点为43℃,比聚碳酸亚丙酯提高了11℃。  相似文献   

2.
对可降解塑料聚碳酸亚丙酯(PPC)进行改性是改善其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的有效方法.综述了近年来改性PPC的研究机理,介绍了PPC的合成机理和热降解机理,主要阐述了PPC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方法.物理方法主要包括碳纤维、碳酸钙、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粘土、纤维素、有机蒙脱土(OMMT)等材料与PPC进行共混改性,化学方法主要...  相似文献   

3.
聚碳酸亚丙酯改性复合材料的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溶液共混法实现聚碳酸亚丙酯(PPC)与聚乙二醇(PEG)的共混改性,提高PPC的热性能。通过1HNMR、FTIR研究了共混物的相容性,表明聚合物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两者之间为简单的物理共混,相容性较好,而且共混物的亲水性随着PEG组分的增加而增强。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热分解温度(Td)都比PPC高,Tg和Td95%最高分别达到51℃和410℃,比PPC提高了29℃和130℃。可用于制备高性能的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4.
通过聚碳酸亚丙酯(PPC)与聚乙二醇(PEG)的共混,提高PPC的热性能、亲水性和降解性能。通过1HNMR、FT-IR、XRD研究了共混物的相容性,表明聚合物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两者之间为简单的物理共混,相容性较好。共混物热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最高为61℃,比PPC提高了39℃,Td50%和最高分解速率时的温度都在242~262℃范围内,高于PPC的Td50%(235℃)和Tmax(238℃);共混物亲水性是PPC的12~33倍,其溶液降解性最多比PPC提高16倍,而生物降解性能至少比PPC提高4~6倍。  相似文献   

5.
聚碳酸亚丙酯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聚碳酸亚丙酯(polypropylene carbonate,PPC)是一种新型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热塑性脂肪族聚碳酸酯。与其它聚合物进行共混改性是改善PPC基材综合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从PPC的合成工艺、性能特点和应用出发,综述了近十年来PPC与可降解聚合物、非降解聚合物、无机粒子等进行溶剂共混和熔融共混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PPC将来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毛晨曦 《山东化工》2013,(11):12-14
通过转矩流变仪制备了PPC/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纳米氧化锌,抑制了PPC“解拉链”降解;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速率最大温度随着共混物中纳米氧化锌加入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分别达到31.15℃和263.10℃,比纯PPC提高了17.66℃和49.4℃。  相似文献   

7.
《塑料科技》2013,(12):31-33
通过转矩流变仪制备了聚碳酸亚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PC/PMMA)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140℃下添加PMMA,抑制了PPC"解拉链"降解;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速率最大温度随着共混物中PMMA加入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分别达到38.40℃和268.10℃,比纯PPC提高了25.01℃和54.4℃。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剑麻纤维与聚碳酸亚丙酯(PPC)的界面作用力,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剑麻纤维进行表面预处理,在剑麻纤维和PPC熔融共混时,加入异氰酸酯预聚物(PUP)进行反应性共混改性。通过FTIR、TGA、SEM、拉伸测试等手段对剑麻纤维/PUP/PPC复合体系进行表征,研究加入PUP对复合材料微观相界面性质及宏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KH550硅烷偶联剂处理并加入PUP后,PPC与剑麻纤维在熔融共混时发生原位增容反应,复合材料的两相界面黏结性得到明显改善,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PUP与剑麻纤维存在一定协同效应,使得材料的耐热稳定性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采用熔融共混的方式制备了聚碳酸亚丙酯(PPC)/聚氨酯弹性体(TPU)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分析(FT-IR)、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悬臂梁冲击试验机、差示量热扫描分析仪(DSC)、热重分析仪(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仪、转矩流变仪对共混物的微观形态、相容性、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混体系中材料的相容性较好,聚氨酯弹性体的引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当聚氨酯弹性体的质量分数为40%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达到23.5 MPa,提高了约13 MPa;5%分解温度Tb5为353.3℃,较PPC提高了104.6℃。  相似文献   

10.
采用熔融共混法将聚碳酸亚丙酯(PPC)与壳聚糖(CS)共混改性,研究了CS含量对PPC/CS共混物相容性、玻璃化转变温度(Tg)、热失重温度和拉伸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CS改性PPC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PC与CS的共混属于简单物理共混,CS对PPC的Tg影响不大,但可显著提高PPC基体的耐热性能,扩大复合材料的加工温度范围。同纯PPC相比,PPC/CS共混物的TGA曲线向高温区偏移,共混物的5%分解温度(T-5%)较PPC提高了5159℃,其50%分解温度(T-50%)提高了1259℃,其50%分解温度(T-50%)提高了1221℃;另外,共混物的TGA曲线只存在一个高温区的失重台阶,这是由于CS的引入抑制了PPC在低温区的解拉链式降解,因而只有高温区的无规降解发生。此外,随着CS含量的增加,PPC/CS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不断增大,当CS含量增至20%时,材料的拉伸强度由纯PPC的4.7 MPa上升至12.5 MPa。  相似文献   

11.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简称BC)又称微生物纤维素,具有独特超细网状纤维结构、不含木质素和其他细胞壁成份,吸水性强、高生物兼容性、可降解性等优良特点,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细菌纤维素的菌种筛选、碳源优化、发酵工艺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细菌纤维素在肾透析膜、血管支架、皮肤代用品、化妆品膜、减肥代餐食品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The comparison properties of polypropylene (PP)/recycled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rubber (NBRr) blends and polypropylene/virgin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rubber (NBRv) blends were investigated. The tensile properties such as tensile strength, tensile modulus and elongation at break of PP/NBRv blends are higher than PP/NBRr blends. However, PP/NBRv blends exhibit lower stabilization torque and higher swelling percentage than PP/NBRr blends. Based on SEM, a finer morphology was observed in PP/NBRv blend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PP/NBRr blends.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PP/NBRr is better than that of PP/NBRv blends.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浸泡和交联法将肝素(Hep)固定在细菌纤维素(BC)上,研究了BC/Hep复合物的结构与力学性能。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表明,BC结构中出现了Hep的特征吸收峰;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显示,浸泡或交联后,在Hep的作用下,BC的结构变得紧密,结晶度下降,晶粒尺寸增大,其中交联法制备的复合物的结构与结晶性能变化更为明显。拉伸性能实验表明,与纯BC相比,浸泡和交联制备的BC/Hep复合物力学性能增强,交联法制备的复合物力学性能优于浸泡法,Hep溶液浓度为1.5 g/100 m L时其拉伸强度最大,可达到177.82 MPa,与纯BC相比提高了76.3%。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以经过预处理的棉花纤维素为增强体,将PMMA与棉花纤维素溶液按不同比例混合,利用溶液浇铸法制备PMMA/棉花纤维素复合薄膜,并利用热重分析、透光性分析以及拉伸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棉花纤维素含量的PMMA/棉花纤维素复合薄膜的性能。结果表明,与PMMA薄膜相比,PMMA/纤维素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均有所提升,PMMA/纤维素复合薄膜的热分解温度提高8.3%;随着棉花纤维素含量从0增加到15%,拉伸强度从10.53 MPa提升到55.95 MPa,最高提升了431%。此外,复合薄膜的光透过率随着棉花纤维素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棉花纤维素含量为7.5%时,复合薄膜不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而且具有较高的透光率,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琼脂、可溶性淀粉、明胶、壳聚糖等水溶性高分子物质制备改性细菌纤维素,并采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万能材料测试机等检测手段对改性细菌纤维素的结构、形态特征及物理性能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琼脂、可溶性淀粉、明胶均在一定程度上对合成的细菌纤维素的强力和结构有一定的影响,而壳聚糖由于本身具有抑菌作用,它的添加抑制了细菌的生长,基本上不能合成纤维素。通过TGA分析证实改性细菌纤维素中添加物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剑麻增强醋酸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剑麻(SF)进行乙醚化处理以改性纤维结钩和性能,得到改善纤维(ASF)。并通过挤出、模压工艺制备了剑麻增强醋酸纤维索(CA)复合材料。从纤维长度、结钩、热性能等力一面研究改性和加工工艺对SF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SF和ASF使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都得到了一定的增强。尽管ASF/CA复合材料在强度和模量上比SF/CA复合材料硝有逊色,但是由于ASF与基体相容性提高、柔韧性改善,从而其ASF/CA复合材料在断裂伸长率和冲山性能上优于SF/CA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7.
硝化细菌纤维素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细菌纤维素为原料,用硝硫混酸法合成出硝化细菌纤维素(NBC)。结果表明,采用硝硫混酸法合成硝化细菌纤维素未造成细菌纤维素的网状结构明显断裂降解,且合成出的硝化细菌纤维素安定性能达到A级硝化纤维素标准。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计算出硝化细菌纤维素的热分解活化能为212.53kJ/mol,表明硝化细菌纤维素热的稳定性优于硝化棉。  相似文献   

18.
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玻纤(GF)、SEBS和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用量对GF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PP/GF(65/35)、PP-g-MAH/PP/GF(15/65/35)的微观形态。结果表明:随着GF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增加,断裂伸长率降低,冲击强度先减小后增大,PP/GF复合材料断面呈脆性断裂;在PP/GF中添加增韧剂SEBS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但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均减小;在PP/GF中添加增容剂PP-g-MAH,可使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均得到提高,当PP-g-MAH/PP/GF为15/65/35时,复合材料性能优异,材料断面呈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19.
使用熔融浸渍法制备了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LFTPP-G),研究了不同纤维含量、不同牵引速度及不同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纤维在复合材料体系中起增强增韧作用,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随纤维含量增加而升高;提高牵引速度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