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单片机的软件可靠性编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片机的可靠性分为两方面:一是硬件可靠性;二是软件可靠性.硬件可靠性主要涉及到单片机的质量、外围器件的质量以及一些防止干扰的措施(如采用光电耦合隔离、采用环绕地线等).随着电子器件生产工艺的日益成熟,单片机以及外围器件的可靠性已经很好了,因此,笔者在这里主要探讨一下软件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软件的可靠性问题,建立了结构简单的软件可靠性模型。通过实验验证,该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软件可靠性评估模型能对软件的最初的故障次数、单位的故障发生率进行估算,同时能对软件下一次的故障发生时间进行预测,为软件产品质量水平的判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周斌  谢银花 《广东电力》2010,23(4):9-13,44
根据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和保护系统的特点,探讨了保护装置和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定量评估方法。将软件可靠性研究分解为软件程序可靠性和软件数据可靠性研究,建立微机保护装置的硬件失效率模型和软件失效率模型,以及保护系统的马尔可夫模型,并求解出保护系统可靠性指标,包括保护可用度、保护拒动失效率和保护误动失效率。在已有的马尔可夫模型中增加了数据可靠性因子,考虑了由于人为计算失误,造成软件数据出错,最终导致保护系统失效的因素。最后以某地区电网220kV输电线路为例,估算出保护系统的各个指标。通过与已有文献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认为该算法较全面,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4.
电参数分析管理装置的主要功能是对电能表及其他电能计量仪表进行实时监督。它是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助项目。介绍了该装置的主要功能、软件设计、系统软件可靠性评估及硬件构成。  相似文献   

5.
提出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软件开发中运用软件可靠性工程的理论,以保证和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靠性的观点.建立了基于改进的JM模型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软件可靠性模型,改进模型在原有的JM模型基础上定义了故障消除概率,从而克服了原模型对于排错过程估计过于乐观的不足.该模型可以根据软件测试中搜集的故障数据,预测出软件系统可靠性增长的趋势,从而得出软件可以达到的可靠性指标及达到该指标所需要的测试时间.算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建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性模型,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根据Markov过程的基本原理和累积状态间转移频率性质,在对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构成以及故障方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系统进行划分,建立各子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使用模型组合的方法,在子系统模型的基础上,组合建立整个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教学模型.该方法有效地降低了采用状态穷举法时计算的复杂度,减小了求解维教并且加快了求解速度.通过一个算例和ABB公司的统计数据比较,说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的可靠性评估中,对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子系统划分的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系统划分的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运用故障树分析法(FTA)和时间频率法(FD)建立起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提出基于有效的直流可靠性基础数据统计的直流停运模型,方法普适性较高,可更好服务于可靠性数据的统计和共享.模型建立的故障树下行至主要元件层面且解决统计中存在重叠和缺漏因素,更加适用于工程应用.模型和方法可计及各子系统和主要元件对停运的影响,可以借此探索提高可靠性的措施,为寻求设备和子系统经济技术最优配置方案提供有效基础参数,并为解决"维数灾"提供组合模型.  相似文献   

8.
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装置是整个电力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其自身安全性是电网整体能否正常运行的核心点。对此,在详细分析继电保护装置自身安全性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继电保护装置隐性故障风险的评估方式。通过对继电保护装置自身安全性和电网实际需求要素的分析,建立继电保护装置隐性故障评估指标。依靠评估指标将系统故障详细划分为硬件子系统和软件子系统,并分别建立故障风险评估模型。最后通过Crluo模型仿真分析法进行模型分析,对可靠性指标进行收敛统计,实现风险评估。仿真实验表明,新设计的故障风险评估方法使用的分析模型比传统模型适应度高20%左右;新型评估方式整体评估准确度更高,对电流捕捉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微机保护的软件的性能是否可靠,是影响微机保护运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微机保护开发的整个过程中,应该强调软件的可靠性.简要介绍了衡量软件可靠性的几个要素,指出当前微机保护开发人员对软件可靠性认识的误区,提出一种微机保护软件开发的标准流程.文章强调,应该在开发流程上和开发制度上保证微机保护装置软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软件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软件开发中运用软件可靠性工程的理论,以保证和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靠性的观点。建立了基于改进的JM模型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软件可靠性模型,改进模型在原有的JM模型基础上定义了故障消除概率,从而克服了原模型对于排错过程估计过于乐观的不足。该模型可以根据软件测试中搜集的故障数据,预测出软件系统可靠性增长的趋势,从而得出软件可以达到的可靠性指标及达到该指标所需要的测试时间。算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DSP和虚拟仪器技术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由即时的电参量测试仪表向分布式监测和基于WEB的网络监测发展,给出了ADC和DSP为核心组成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子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及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2.
岑汉彬  杨宜民 《微特电机》2005,33(1):11-12,15,26
介绍了采用直流电动机作为执行元件的闭环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为提高电动机的快速性和控制精度,该系统采用了PID控制算法,并通过参数调试实验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和远程红外检测系统在变电站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一种由远程红外监控设备、通信控制及移动控制计算机组成的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监视、检测、控制系统,该系统是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子系统。本文还讲述了监视系统、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智能变电站间隔层装置的测试是现场调试的重点,目前现场针对间隔层装置的调试主要侧重于单装置的测试,不能真实反映间隔层装置间的互联互通关系。重点研究了间隔层装置间的互联配合测试,根据间隔层保护、测控、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装置的功能特点探讨总结了针对GOOSE报文联闭锁测试、纵联通道联闭锁测试、单间隔联调黑盒测试三类互联测试的原理;基于测试原理及需求,设计了专门的间隔互联智能测试仪硬件、间隔互联自动测试软件系统,并研究了对于不同测试原理的测试模板智能生成技术。通过对智能变电站间隔层装置互联自动测试技术的研究,现场调试更真实地反应了间隔层装置的互联关系,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了调试的质量,降低了电网的安全隐患,为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测试领域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ARM9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软、硬件设计及其实现,其中硬件部分的核心是三星的S3C2410X微处理器,是基于ARM920T内核的RISC型CPU,软件部分采用了源代码开放的Linux操作系统,主要对启动程序U—Boot、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各模块设计及系统运行等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基于ARM的智能电表和空调系统参数的多数据监测系统。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采用博创公司的嵌入式微控制器PXA270平台,软件使用了Modbus协议读取智能电表和空调端监测数据,上位机利用Linux Socket网络编程和C#编程实现监测。该系统比传统的数据监测系统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实时性,同时硬件的体积更小,功耗更低,扩展性更强。  相似文献   

17.
基于CMOS传感器OV7620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为微型飞行器空中侦察关键技术的研究,微型飞行器的主要作用是侦察、电磁干扰和攻击,但这些应用的基础是侦察,没有前期的侦察结果就没有后期的电磁干扰和直接攻击。因此,空中侦察是微型飞行器的主要应用成果。本文探讨了CMOS数字图像传感器应用于空中侦查的图像采集的可行性。阐述了CMOS图像传感器的一般特征,介绍了CMOS彩色图像传感芯片OV7620的性能。讨论了利用CPLD结合单片机进行采集电路设计,并使用C和VHDL语言设计采集程序,使用计算机串口进行图像传输。实验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硬件电路简洁,软件编程容易,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卷烟机供纸系统的等张力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以TMS320LF2407A DSP为核心的,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的新型卷烟机等张力供纸系统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及SVPWM算法的实现.系统硬件设计主要包括变频主电路、控制电路等几部分;软件设计通过调用定时器下溢中断服务子程序完成数据采样...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对土壤电阻率测量中的信号检测系统所进行的设计,主要是硬件和软件两部份的滤波设计,分别给出了硬件系统和软件滤波方法,并对滑动平均滤波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阐述基于Hamburger测控自动化软件开发平台(以下简称HAM平台)的组成,然后介绍了HAM平台的特点和结构,最后介绍已在一汽大众使用的车载音响测试系统。该系统是在HAM平台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整个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部分主要由测试仪表构成,软件就是HAM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