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纺织原料性能的差别化和纱线品种的多样化,给纱线的应用带来复杂性。新型纺纱的纱线结构与环锭纱不同。传统的试验方法不能适用于鉴別环锭纱和气流纱,或者鉴别不同的气流纱。在使用不同来源的同类纱线生产机织、针织产品时,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同样纱支,且在捻度、强度、伸长等因素均非常接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医用编织缝线与捻合线的结构作了比较,总结了编织线的一些优点,并对影响缝线线径、性能的编织工艺参数进行试验、分析探讨,找到了比较理想的不同线号缝线编织工艺参数的配置。最后分析了不同编织密度对缝线性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分析了秤体的性能、给料工艺、以及各种给料方式的称量原理,提出了最佳的秤体结构设计参数及合理的称重方法。首次提出动态称量理论,并提供了一个新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6.
在对打浆机打浆效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打浆机结构及工艺参数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利用最优化技术获得了打浆机在一定条件下最佳的结构及工艺参数。所得结果对打浆机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烟叶配伍性评价方法及规律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烟叶间的配伍性及其变化规律,对河南烟区13种上部烟叶进行了两两组合试验,并对其配伍性进行了感官评吸评价,将评价结果转换为配伍性得分,利用配伍性得分分析了烟叶配伍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同小区烟叶间的配伍性较好;不同小区相同等级的烟叶相配时,等级越低,配伍性越好;不同等级的烟叶相配时,级差越小,配伍性越好。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立领造型的合体性和美观性,探究立领结构参数与造型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二者的理论模型,绘制不同领高、起翘量和领口旋转角度的64个立领样板,使用虚拟试衣技术完成立领二维到三维的转换,对立领造型参数进行测量,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偏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立领造型参数与结构参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领高与领深等7个...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豆粕挤压膨化系统诸参数(物料含水率、螺杆转速、机筒温度)对生产率的影响规律和挤压膨化系统最佳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主次排列为:螺杆转速、机筒温度、物料含水率。物料含水率26%。影响试验指标的主要因素是螺杆转速,试验因素其较优组合为:转速335r/min、机筒温度123℃。  相似文献   

10.
戴玮  张祖芳 《纺织学报》2002,23(4):38-39
在已建立的衣袖结构数学模型和几何参数运算公式基础上,对影响衣袖外观效果的重要参数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经编送经量的预测精度,测试了5种不同组织工艺参数下38种试样的送经量,并采用IBM SPSS19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各组织工艺参数因素与送经量间的关系;建立送经量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针背横移、针前横移与送经量成正相关且影响程度大,牵拉密度、机号与送经量成负相关且影响程度较小,总穿经率对送经量的影响程度很小;组织工艺参数对送经量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针背横移、针前横移、牵拉密度、机号和总穿经率;得出的多元线性预测模型具有较好预测精度,可为送经量的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油脂降解产物——甘油和脂肪酸受热降解生成丙烯醛的情况及其生成丙烯醛的途径。结果表明:在175℃加热条件下,甘油每小时生成丙烯醛平均量为106.95μg/kg,棕榈酸为551.33μg/kg,硬脂酸为263.23μg/kg,油酸为34 795.96μg/kg,亚油酸为24 395.15μg/kg;油脂热解生成的丙烯醛主要来自于脂肪酸的分解而非甘油,且不饱和脂肪酸生成丙烯醛的量远远高于饱和脂肪酸的;甘油主要通过脱水生成丙烯醛,饱和脂肪酸主要由于碳链在高温下断裂生成丙烯醛,而不饱和脂肪酸生成丙烯醛则是通过氧化,继而发生夺氢反应生成烯丙自由基,进一步断裂得到丙烯醛。  相似文献   

13.
引入Fadeo-Galerkin方法解决了三维非定常半周期Stokes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问题,在加强了初始条件后,得到了解的正则性结果。  相似文献   

14.
利巴韦林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核苷类广谱强效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临床医学,在畜禽养殖过程因利益驱使违规使用利巴韦林药物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导致在生产实践中多次发生畜禽利巴韦林中毒事件而被禁止使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利巴韦林在畜禽动物体内的代谢规律及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利巴韦林药物的基本理化性质、合成方法及药代动力学;并归纳总结了我国现行有效的该药物残留标准检测方法及其他新型检测方法,详细分析和评价每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旨在为食品安全工作者及科研人员提供参考,为肉食品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和保障人们食品安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豫西烟草脉斑病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 4年对烟草脉斑病 (马铃薯Y病毒的发生规律及 4种药剂的防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病在豫西烟区的初发期为 6月上旬 ,6月下旬~ 7月上旬进入盛发期 ;发病与气候、移栽期、施肥、蚜虫等因素关系密切。 4种药剂防效中 ,“金叶宝”2 0 0倍液药剂防效较好 ,其防效率达到 71.4 7%。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精纺毛织物结构参数与折皱性能的关系,收集了18 种精纺毛织物,应用JN-1型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动态测试仪进行折皱回复角测试,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构参数与折皱回复角间的关系。为了进一步分析各结构参数对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程度,找出对折皱回复角影响较大的结构参数,同时研究了织物结构参数与折皱回复角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精纺毛织物的折皱回复性不仅与织物原料、纱线线密度和捻度有关,还与织物经纬密、织物紧度以及面密度有关;除了纤维原料以外,纱线捻度对织物折皱回复性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盐渍海蜇加工过程中铝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鲜海蜇为原料,研究三矾工艺加工盐渍海蜇过程中铝的含量及其形态变化,为盐渍海蜇中铝的控制与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溶液浸取法提取海蜇样品中不同形态的铝,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各形态铝的含量。结果在加工过程中海蜇的总铝含量逐渐增加,鲜海蜇、初矾、二矾、三矾海蜇中总铝含量分别为12.10 mg/kg、99.80 mg/kg、440.04 mg/kg、701.49 mg/kg;海蜇中铝的主要形态为无机态铝,有机态铝的含量较低,鲜海蜇、初矾、二矾、三矾海蜇中无机态铝占总铝的比例依次为70.83%、79.41%、86.16%、93.10%;无机态铝中大部分为沉淀态的Al(OH)_3,在海蜇样品中均占总铝含量的50%以上。结论采用传统三矾工艺加工盐渍海蜇,海蜇中铝的含量显著增加,其中铝的形态主要为无机态。因此,盐渍海蜇铝毒性的大小可直接用总铝含量来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在不同品种肉鸡中的残留消除规律。方法 选用AA肉鸡、WOD168肉鸡、雪山鸡和狼山鸡为试验对象, 于出栏前3周开始按氟苯尼考25 mg/kg体重饮水给药, 连用5 d, 于停药后1、3、5、7、10、14 d采集肌肉、肝脏、肾脏、皮脂, 检测其中的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残留量, 并利用WT1.4软件计算休药期。结果 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可迅速残留于肉鸡肌肉、肝脏、肾脏和皮脂中, 残留物以氟苯尼考为主。停药后第1 d残留量达到峰值, 肾脏组织中的残留量最大; 停药后第3 d, 各组织中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的残留量进入快速消除期, 均低于最大残留限量值; 停药后第14 d已基本消除完全。利用WT1.4软件计算出AA肉鸡、WOD168肉鸡、雪山鸡和狼山鸡休药期分别至少为3.22、3.85、4.49和4.32 d。结论 氟苯尼考在慢速型肉鸡体内的休药期要长于快速型肉鸡, 但都小于5 d。  相似文献   

19.
矿产资源的开发可能导致水体环境遭受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又可从环境中迁移进入生物体,从而造成安全威胁。通过对7种重金属在水体、沉积物、浮游生物和鳙鱼中的污染情况和迁移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种重金属在水体中的含量均低于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Ⅰ类标准限量值;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排序为CdZnPbCuCrAsHg,综合污染分级已达到了重度污染程度;浮游生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排序为ZnCuPbCrAsHgCd;鳙鱼中的含量排序为ZnCuPbCrAsHgCd,所有重金属的含量均低于中国国家和行业标准限量;浮游生物中重金属主要取决于水体,同时受到沉积物的影响。Cd和Pb更倾向于从环境中迁移进入鳙鱼,而Zn和Hg更倾向于从食物链中迁移进入鳙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己唑醇在猕猴桃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 并进行膳食风险评估。方法 对猕猴桃中己唑醇开展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试验后, 样品经乙腈振荡提取, 固相萃取柱净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 得到残留试验的结果, 并对其进行膳食风险评估。结果 己唑醇在猕猴桃中的半衰期为9.2~10.2 d; 按照制剂用药量2857~4286倍液, 施药次数3~4次, 施药间隔期15 d, 最终残留量为0.052~0.49 mg/kg。距最后一次施药7 d后采样, 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商值(risk quotient of chronic dietary intake,RQ)<100%。结论 己唑醇在猕猴桃上的残留量是可控的, 建议中国将己唑醇在猕猴桃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暂定为1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