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讨部分糊化淀粉浆液黏度对浆液性能影响的规律。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蒸汽升温方式分别在62℃~67℃制备了6种不同黏度的部分糊化淀粉浆液,对浆液的黏度、糊化度、结晶度、粒径和膨胀势进行测试,并应用SPSS统计软件的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功能对测试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的黏度与结晶度呈负相关,结晶度随黏度的增大而降低;黏度与平均粒径、膨胀势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粒径和膨胀势值均随黏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大;黏度与平均粒径、膨胀势呈明显的线性关系。认为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建立起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的评价分析方法,运用此方法,可以直观、有效地对部分糊化淀粉浆液黏度性质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2.
探讨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的制备方法和黏度性质特点。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分别采用恒温法和蒸汽升温法制备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研究了其浆液黏度和黏度稳定性,并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制备温度、浆液浓度和制备时间对其浆液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法64℃制备的部分糊化淀粉浆液具有黏度低(5 mPa·s~7 mPa·s)、黏度稳定性好、低温不凝冻、不分层等特点;影响部分糊化淀粉浆液黏度性质的因素从大至小依次为制备温度、浆液浓度和制备时间。认为:蒸汽法64℃制备的部分糊化淀粉浆液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制备黏度稳定且均一的部分糊化淀粉浆液需严格控制制备温度,其次为浆液浓度和制备时间。  相似文献   

3.
探讨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的制备方法及对纯棉纱的上浆效果。将原淀粉和变性淀粉PR-Su混合,采用恒温水浴蒸汽法制备部分糊化淀粉浆液,测试了室温条件下浆液的黏度、pH值、黏度热稳定性,并采用部分糊化淀粉浆液在室温下对纯棉纱进行上浆。试验表明:部分糊化淀粉浆液具有较低的黏度和优良的黏度热稳定性;在相同配方下,部分糊化淀粉浆液所浆出的棉纱耐磨性能提高、强伸性能改善、毛羽值降低,基本达到完全糊化浆液浆出纱的质量指标。认为:部分糊化淀粉浆液上浆技术是一种低碳、节能、环保的新型浆纱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糖化过程中使用玉米淀粉为辅料的糊化质量控制及常见问题的处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压对玉米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叶怀义  邵延文 《食品科学》1997,18(10):33-34
本文采用DSC法研究了玉米淀粉经400MPa以下的高压处理后,其糊化特性的变化。处理压力越高,保压时间越长,则糊化温度降低越大。400MPa处理30min,糊化温度降低2.37℃,糊化焓则在300MPa,30min的出现最低点。  相似文献   

6.
7.
将支链淀粉加入到玉米淀粉中组成混合纺织浆料,采用RVA和XRD研究了支链淀粉含量对淀粉浆料流变性以及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支链含量的增加,淀粉浆液的峰值粘度、谷值粘度、末值粘度逐渐降低,衰减值和回生值也逐渐变小,达到峰值的时间缩短,加入支链淀粉有利于淀粉糊化和浆液稳定;同时,淀粉膜的结晶度随支链淀粉含量增加而减小,晶体尺寸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8.
玉米淀粉的上料及糊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产品做辅料生产啤酒在日本、美国应用非常普遍,目前我国许多啤酒厂也已经开始使用,一些工厂的玉米淀粉使用比例达到50%~100%代替大米。根据工作实践和收集的资料,我们综合了在使用玉米淀粉时遇到的三个问题(玉米淀粉的上料,上料过程中的粉尘和玉米淀粉的糊化)以及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不同比例(100:0、75:25、50:50、25:70及0:100)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混合物的糊化及凝胶特性。结果表明,玉米淀粉的峰值黏度(3.07 Pa?s)、最终黏度(2.99 Pa?s)、稠度系数(11.31)及流体行为指数(0.39)均显著低于马铃薯淀粉(分别7.04 Pa?s、3.98 Pa?s、33.18和0.62),而糊化温度(76.18℃)显著高于马铃薯淀粉(71.05 ℃),混合物的相应值均介于2种纯淀粉之间,但并不呈线性关系,凝胶的破断力和水分子状态等参数也呈类似特征,表明2种淀粉在搅拌下加热糊化时发生了相互作用。静置状态下加热测得的凝胶化焓值呈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10.
研究半糊化浆液中糊化度与浆液黏度和糖量计读数值之间的关系。将原淀粉和PR-Su按质量比3∶2进行混合,利用专用调浆桶调制半糊化浆液,观察了半糊化浆液与完全糊化淀粉浆液的不同之处,并测试了不同糊化度下淀粉浆液的黏度和糖量计读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半糊化浆液中含有吸水膨胀后处于不可逆吸水阶段的淀粉大颗粒;半糊化浆液的糊化度分别与浆液黏度和糖量计读数值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认为:在调浆过程中,可以通过测量浆液黏度和糖量计读数值掌握半糊化浆液的糊化度。  相似文献   

11.
邱蓉  孙杰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9):350-352
豌豆淀粉富含34%的直链淀粉,其糊化温度低且具有较强的凝胶性能。本文介绍了酸处理醋酸酯豌豆淀粉的特点和凝胶糖果用淀粉的选择,列举了酸处理醋酸酯豌豆淀粉在凝胶糖果中的应用及优势。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一种新的玉米淀粉辅料加工工艺,即在糊化锅内将淀粉直接糊化、糖化制成糖浆,然后直接导入煮沸锅,与麦汁一同煮沸、发酵。新工艺与传统工艺比较。大大缩短了麦汁过滤时间,制成的糖泉与麦汁成分相近,具有较传统工艺更高的麦芽糖.同时淀粉糊化后不需煮沸,节约了蒸汽能源。  相似文献   

13.
低温加酶挤压玉米淀粉糊化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淀粉加酶挤压转化规律,以中温α-淀粉酶为外加酶,利用双螺杆挤压机对玉米淀粉进行了糊化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糊化程度的挤出物;在单因素研究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了机筒温度、螺杆转速、物料水分和酶浓度对挤出物糊化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机筒温度为71.35℃、物料水分31.81%、转速133.96r/min、酶浓度3.15u/g条件下,挤压玉米淀粉糊化度的最优值为55.31%。  相似文献   

14.
采用布拉班德黏度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测定芒果皮粉的添加对玉米淀粉和大米淀粉黏度、热特性、透光率、沉降率、凝胶硬度与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芒果皮粉添加量(0%~15%)的增加,2种淀粉的起糊温度逐渐降低,玉米淀粉糊峰值黏度在添加15%芒果皮粉时显著升高,崩解值增大;大米淀粉糊峰值黏度呈降低趋势,崩解值先降低后升高,2种淀粉回生值都显著降低。芒果皮粉的添加显著降低了2种淀粉的糊化和老化焓值及贮藏中透光率与沉降率的下降程度,减小玉米淀粉凝胶的硬度,降低了2种淀粉凝胶色泽的变化程度。说明芒果皮粉的添加影响淀粉的糊化特性,且影响趋势随淀粉品种不同而异,但能有效抑制2种淀粉的老化。  相似文献   

15.
对柠檬酸钠影响玉米淀粉糊化性与成膜性的机制进行研究。在5%的淀粉悬液中,按质量浓度分别加入0.0%、0.05%、0.1%、0.2%、0.4%、0.8%柠檬酸钠,混合液搅拌并加热至充分糊化。通过对淀粉膨胀度、溶解性、透光率、吸水性、凝沉性、电导性及红外光谱的测定,探究柠檬酸钠对玉米淀粉糊化性的影响。再分别添加上述浓度的柠檬酸钠,制备玉米淀粉-甘油-海藻酸钠复合膜,检测并分析膜的机械性能、水蒸气阻隔性、透明度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添加柠檬酸钠提高了淀粉膨胀度、溶解性、透光率、吸水率,降低了淀粉凝沉性;提高了淀粉基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热稳定性,降低了膜透明度及水蒸气透过率。柠檬酸钠参与了淀粉糊化和成膜过程中分子间理化相互作用,改变了玉米淀粉糊化性与成膜性。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质量比(0100,2575,5050,7525,1000)的红薯/玉米淀粉混合物为原料,用不同试验方法研究其糊化及流变学特征。布拉班德糊化结果表明:玉米淀粉成糊温度(77.7℃)高于红薯淀粉(73.2℃),红薯淀粉峰值黏度(513BU)大于玉米淀粉(281BU),混合淀粉的崩解值及回生值介于单一种类淀粉之间;动态频率扫描结果表明:玉米淀粉的储能模量约是红薯淀粉的4倍,混合淀粉的模量介于单一品种淀粉之间,均为弱凝胶;稳态流变曲线表明:被测样品符合Herschel-Bulkley模型,均为非牛顿型流体,相较于单一淀粉,红薯/玉米淀粉混合物触变性假塑性更强。剪切结构恢复力结果表明:红薯/玉米混合物淀粉凝胶抗剪切能力低于玉米淀粉。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测定结果表明:玉米淀粉具有较高的热焓值,红薯/玉米混合淀粉热焓值降低。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and time for the regiospecific oxidation of primary alcohol groups in corn starch with 2,2,6,6-tetramethyl-1-piperidinyl oxoammonium ion (TEMPO) and sodium hyphochlorite (NaOCl). The study also elucidated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fully oxidized corn starch (FOCS) prepared at optimum temperature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partially (10%, 20%, and 30%) oxidized corn starches (POCS). The reaction time rapidly decreased up to 30 °C, and then gradually decreased. Selectivity, yield, and viscosity were drastically reduced at temperatures higher than 35 to 40 °C. Optimal oxidation temperature for the production of FOCS was determined as 35 °C. Regiospecific oxidation of the primary alcohol group without oxidation of the secondary alcohol group was confirmed in 13C-NMR and IR spectra. Water-binding capacity, swelling power, solubility power, and transmittance of POCS increased as the degree of oxidation increased. Hardness, gumminess, and chewiness of corn starch gel containing POC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native corn starch gel at 1-d storage, but the values of the starch gel containing POCS were smaller than those of the native starch gel after 1-d storage. However, springiness and cohesivenes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among the samples regardless of storage time.  相似文献   

18.
淀粉糊化及其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淀粉糊在食品工业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淀粉糊性质直接影响食品品质。该文介绍淀粉糊化特性及其检测方法,详述各种检测方法在淀粉糊中应用实例,并指出其中优缺点;提出今后淀粉糊检测方法发展方向,为淀粉糊在食品工业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玉米淀粉挤出物的酶解力与糊化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变挤压机的系统参数(挤压机螺杆转速、套筒温度、喂入料水分含量),研究了系统参数对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玉米淀粉挤出物酶解力与糊化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挤压机螺杆转速对玉米淀粉挤出物酶解力及糊化度的影响较小;套筒温度对玉米淀粉挤出物酶解力及糊化度的影响较明显,套筒温度为60 ℃时挤出物酶解力最高,普通玉米淀粉、高直链玉米淀粉、蜡质玉米淀粉三种挤出物的酶解力分别为1.102、0.948、0.926;喂入料水分含量对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玉米淀粉挤出物酶解力及糊化度的影响最明显,随着水分含量升高,酶解力先增大后减小,喂入料水分含量为25.0%时不同直链含量玉米淀粉挤出物酶解力最大,普通玉米淀粉、高直链玉米淀粉、蜡质玉米淀粉挤出物的最大酶解力分别为0.862、0.948、0.861,同时糊化度呈下降趋势。这为研究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玉米淀粉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