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天然彩丝的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氨基酸分析、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天然彩丝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并与普通蚕丝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天然彩丝纤维较普通白蚕丝细;天然彩丝的平均断裂强度为3.54 cN/dtex、弹性模量为76.7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17.5%、其截面形状和纵向形态与普通白蚕丝无明显区别;天然彩丝的结晶度为44.4%,比普通白蚕丝低;天然彩丝的丝素分子和普通白蚕丝一样也存在酰胺Ⅰ、酰胺Ⅱ、酰胺Ⅲ、酰胺Ⅴ,分子结构中存在无规卷曲结构、β-折叠结构和α-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2.
蚕丝纤维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为了研究并提高蚕丝的利用价值,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TGDTG分析仪等对桑蚕丝、柞蚕丝和木薯蚕丝的形态结构以及热学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木薯蚕丝的表面形貌与柞蚕丝类似,表面沿纵向存在多条凹凸不平的裂纹,而桑蚕丝表面平整光滑;从3种蚕丝的X-射线衍射强度曲线以及红外光谱曲线可以看出,3种蚕丝在整体结构上没有明显差异;从热分析的测试结果来看,木薯蚕丝和柞蚕丝的热稳定性较桑蚕丝好,其良好的热学性能特点为蚕丝复合材料的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用废弃柞蚕丝制备柞蚕丝肽,再用该丝肽对柞蚕丝绸进行抗皱整理.研究了丝肽、丝肽/柠檬酸、丝肽/乙二醛等对柞蚕丝绸的防皱整理效果,测试了不同整理条件下柞蚕丝绸的折皱回复角、撕破强力、白度等性能.结果表明:丝肽/柠檬酸体系整理柞蚕丝绸的综合性能最好,在优化整理条件下,柞蚕丝绸的折皱回复角可提高42.9%,撕破强力保留率和白度保留率分别为84.1%和90.2%,整理后柞蚕丝绸的柔软度及悬垂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一、柞蚕丝的生产2 0 0 0年全国柞蚕丝生产比上年有很大的提高 ,柞蚕丝产量达 16 48吨 ,比上年提高近 5 0 %。辽宁省柞蚕丝生产量在全国所占的比重下降 ,由前几年的 90 %以上 ,下降至 80 %左右 ,这主要是由于河南省柞丝缫丝业的发展所造成的。河南省 2 0 0 0年从其它柞蚕主产省购进柞蚕茧几千吨 ,用于缫丝生产 ,柞蚕丝生产量达 30 5吨 ,为历年之最。 1994~ 2 0 0 0年辽宁省柞蚕丝、柞绢丝的产量如表 1。表 1  1994~ 2 0 0 0年辽宁省柞蚕丝、柞绢丝的产量       单位 :吨年 份柞蚕丝柞绢丝19941797 14191995 2 2 748751998170 82 …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拉伸实验测试的高模低缩型PET工业丝和服用PET长丝的负荷-伸长曲线,进行计算转换得到纤维的模量应变曲线。通过声速法和X射线衍射实验测试纤维的取向和结晶,结合纤维结构及纤维应用讨论了两种PET纤维的模量应变曲线特点。  相似文献   

6.
利用自主研制的圆锥斜面强制牵伸抽丝装置对不同品种五龄桑蚕进行强制抽丝,通过拉伸测试、傅里叶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对不同品种牵伸丝与相应原茧丝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牵伸丝的力学性能均优于其对应茧丝,黄色雄蚕牵伸丝的力学性能更佳,其初始模量、断裂强度、断裂比功与伸长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17.35、4.55、0.75 cN/dtex与26.54%。牵伸作用会导致丝纤维晶粒尺寸减小、结晶度提高,从而赋予丝纤维更为优异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根据柞蚕丝的性能,深入分析了温度、湿度及车速对柞蚕大条丝产品质量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了柞蚕大条丝复摇生产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
管新海  白秀娥 《纺织学报》2006,27(11):94-96
采用熔融纺丝法将改性聚酯切片制成具有与柞蚕丝相似截面形态和结构性能的仿柞蚕丝聚酯纤维,分别探讨了仿柞蚕丝聚酯纤维和柞蚕丝纤维的截面形态和结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仿柞蚕丝聚酯纤维与柞蚕丝纤维具有相似的扁平状截面形态,其截面形态的均匀性较好;仿柞蚕丝聚酯纤维的取向因子、弹性形变、回弹率、柔量、功系数、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比柞蚕丝纤维的大,而其纤维的声模量和塑性形变比柞蚕丝的塑性形变小;随着定伸长率的增加,仿柞蚕丝聚酯纤维和柞蚕丝的弹性形变和回弹率都明显下降,但其塑性伸长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9.
贾艳梅  黎谦 《丝绸》2011,48(10)
自制纳米TiO2与柞蚕丝素的混合溶液整理柞蚕丝绸,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了纳米TiO2溶胶及其柞蚕丝素整理液的粒径,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方法对整理前后的柞蚕丝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整理前后柞蚕丝绸的紫外线透过率、悬垂风格、白度、撕破强力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制备的TiO2及其柞蚕丝素整理液的平均粒径(D50)分别为1.13 nm和14.2 nm;经纳米TiO2/柞蚕丝素整理后,柞蚕丝纤维表面有新物质固着,表面由光滑变得粗糙,柞蚕丝纤维聚集态结构无明显变化,整理后柞蚕丝绸的抗紫外性能和悬垂风格提高,白度和强力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木薯蚕丝的结构和性能,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力学性能等仪器与测试方法对桑蚕丝、柞蚕丝及木薯蚕丝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木薯蚕丝的形貌结构与柞蚕丝相似,木薯蚕丝表面有纵向的条纹及块状或颗粒状的结晶物,横截面面积较大且扁平,而桑蚕丝表面光滑,横截面较圆整;木薯蚕丝与柞蚕丝中存在 Ala-Ala-Ala 结构,而桑蚕丝不存在,可利用特征吸收峰区分不同品种蚕丝;木薯蚕丝既有α?螺旋结构,又有β?折叠结构,并以β?折叠结构为主,显示出了高度的结晶β?折叠结构;桑蚕丝、柞蚕丝、木薯蚕丝的线密度分别为3.13、6.13、4.18dtex;木薯蚕丝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均高于桑蚕丝,与柞蚕丝接近,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纳米TiO2壳聚糖对柞蚕丝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粒径分布为30~60 nm的纳米TiO2壳聚糖分散处理液,用该处理液对柞蚕丝进行改性,研究改性后柞蚕丝的结构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处理液中纳米TiO2微粒分散良好;处理液中的柠檬酸和马来酸酐作为交联剂与柞蚕丝和壳聚糖之间发生交联反应,柞蚕丝经处理后结晶度提高并有β化趋势;处理后柞蚕丝纤维的纵向表面具有轻微的纵向条纹;其力学性能包括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弹性模量和断裂功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差别化柞/桑弹力真丝的弹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宇岳  林红 《丝绸》2000,(12):24-25
对差别化/桑弹力真丝、柞蚕丝、桑蚕丝的急弹性和缓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柞蚕丝、桑蚕丝与柞/桑弹力真丝之间弹力性能的联系,证明了纤维材料的差别对纤维性能的重要影响,同时也探索研究了差别化柞/桑弹力真丝具有良好弹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丝素蛋白气凝胶的力学性能,采用尿素溶液体系对蚕丝进行脱胶处理后,经丝素蛋白溶解、稀释、冷冻干燥制备得到丝素蛋白气凝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光谱仪、红外光谱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对气凝胶的形貌与结构进行分析,并与碳酸钠脱胶蚕丝制备的气凝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非碱体系的尿素脱胶可降低对丝素蛋白的损伤,制备得到的气凝胶形貌完整,具有稳定的骨架结构,β-折叠结构相对含量为50.27%,结晶度为49.33%;压缩形变为70%时,尿素脱胶气凝胶的压缩强度为(32.36 ± 2.35) kPa,压缩模量为(119.31 ± 8.93 ) kPa,上述指标均远高于碳酸钠脱胶工艺制备的丝素蛋白气凝胶。  相似文献   

14.
新型蚕丝材料的纤维取向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双折射法、声速模量法等测试方法 ,研究了新型蚕丝材料与普通生丝的取向结构 ,探索了蚕丝纤维取向结构差异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为研制开发优质蚕丝材料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李春萍  潘志娟 《丝绸》2000,(7):37-38
根据桑蚕丝、柞蚕丝截面形态及面积大小的差异,利用显微镜与图像处理技术,对桑蚕丝和柞蚕的截面面积进行统计测定,以此为基础,藉助于普通生物显微镜,对娟丝落绵中桑蚕丝/柞蚕丝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管新海 《印染助剂》2005,22(11):21-23
通过对不同用量助剂溶液处理的野蚕丝纤维取向态结构、力学松弛特征和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不同用量助剂溶液对野蚕丝纤维分子运动、结构和力学特性的影响及其内在联系,为改善野蚕丝纤维服用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