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马来酸锌离聚物(EPDM-g-MAZn)为界面改性剂,制备了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氢氧化镁[TPO/Mg(OH)2]复合体系。通过扫描电镜(SEM)、拉伸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氧指数(LOI)、垂直燃烧、热失重(TG)分别研究了不同用量EPDM-g-MAZn对TPO/Mg(OH)2复合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SEM分析表明:加入EPDM-g-MAZn离聚物的复合体系分散更均匀,提高了复合体系的界面相容性。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当离聚物用量为9份[以Mg(OH)2质量为100份计算,下同],断裂伸长率可以达到226%,拉伸断裂强度可以达到2.5 MPa;阻燃性能及TG结果表明:氧指数可以达到26.8%,垂直燃烧级别可以达到V-0级,无烟且无熔滴,炭层最致密,此时的阻燃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制备了超细Mg(OH)2改性阻燃聚丙烯(PP)复合材料,研究了Mg(OH)2、复合增容剂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OH)2经硬脂酸表面改性后,其在PP中的分散性及与PP的界面相容性明显得到改善,当Mg(OH)2用量为90份时,材料的氧指数达到27.5%;(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复合增容剂能明显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当复合增容剂用量为15份时,材料的断裂伸长率达到141.06%,缺口冲击强度达到22.24 kJ/m2,拉伸强度达到18.51MPa,氧指数增至28.0%.  相似文献   

3.
用硅烷类偶联剂,钛酸酯类偶联剂和硬脂酸钠对Mg(OH)2进行表面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氢氧化镁粒径减小,活化指数提高,吸水率和吸油值均显著降低。表面改性后的Mg(OH)2和十溴二苯乙烷复合与PP共混,阻燃PP的拉伸强度从15.8Mpa提高到18.2Mpa,极限氧指数(LOI)从25%提高到28%,可以制得阻燃PP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4.
李欣  管西龙  杨蕾  张军 《塑料科技》2008,36(3):80-83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PP/OMMT/Mg(OH)2/RP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锥形量热仪、OI、垂直燃烧测试。结果表明:PP/OMMT复合材料仅在锥形量热仪测试中表现出良好的阻燃性能,当加入Mg(OH)2时,体系的常规阻燃效果提高,RP的加入有效改善了OI及垂直燃烧测试的效果。RP与OMMT对Mg(OH)2均表现出协同作用。PP/OMMT(10%)/Mg(OH)2(20%)/RP(10%)在锥形量热仪测试、OI测试、垂直燃烧测试中均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对纳米Mg(OH)2表面处理,用之阻燃改性尼龙6,测定了Mg(OH)2/PA6体系的燃烧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Mg(OH)2的用量为40%以上时,Mg(OH)2/PA6的UL-94阻燃性可达V-0,氧指数(LOI)高于30%;当Mg(OH)2的用量为30%时,Mg(OH)2/PA6体系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缺口冲...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Mg(OH)2和APP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APP的阻燃效果明显好于Mg(OH)2,锥形量热仪测试结果表明在阻燃性能上填充150份Mg(OH)2并不优于填充70份APP的聚丙烯阻燃材料;而APP的用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刘玲 《中国塑料》2005,19(6):91-93
采用线形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作为复合材料主体,表面处理过的氢氧化镁(Mg(OH)2)为主阻燃剂,以微胶囊化红磷和自制硅类阻燃剂为核心的复合阻燃剂为阻燃增效剂,重点探讨了Mg(OH)2和复合阻燃剂的阻燃效果。结果表明,Mg(OH)2与复合阻燃剂并用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当Mg(OH)2用量40份,复合阻燃剂5~7份时,可获得较高的氧指数,垂直燃烧试验通过FV0级,且材料抗静电能力提高,力学性能、加工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无机阻燃剂Mg(OH)2制备了阻燃聚烯烃弹性体POE,着重考察了Mg(OH)2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阻燃性能、耐热性能、结晶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OH)2用量的增加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氧指数,改善其水平燃烧和垂直燃烧效果,但仅在Mg(OH):质量分数为65%时才能达到最佳的阻燃效果。大量填充未改性Mg(OH)2会导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急剧恶化,适当的表面改性可提高其力学性能。Mg(OH)2能够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Mg(OH)2对POE具有异相成核作用。Mg(OH)2用量较大时,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黏度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LLDPE/EPDM复合材料高效阻燃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EPDM)为基体,以经表面处理的氢氧化镁[Mg(OH)2]为主阻燃剂,微胶囊化红磷和自制阻燃剂S为核心的复合阻燃剂为阻燃增效剂,制备了阻燃性能优良的LLDPE/EPDM复合材料。重点探讨了Mg(OH)2与复合阻燃剂的阻燃效果及其对LLDPE/EPDM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OH)2与复合阻燃剂并用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当MS(OH)2用量为40份、复合阻燃剂用量为5-7份时,可获得较高的氧指数和垂直燃烧FV-0级的高阻燃性,且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0.
超细氢氧化镁粉的表面改性及其高填充聚丙烯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使用铝酸酯对氢氧化镁超细粉进行了表面改性试验;将活化后的氢氧化镁添入PP材料中,研究了铝酸酯改性对PP/Mg(OH)2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改性前后的粉体进行SEM分析、FFIR分析以及对填充PP材料新鲜断面的SEM分析,研究铝酸酯偶联剂改性氢氧化镁粉的效果和改性机理。结果表明:铝酸酯的最佳用量为Mg(OH)2质量的2.0%,改性温度应为80℃;改性可以使PP/Mg(OH)2材料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一倍以上、弯曲模量提高30%以上,并使材料的UL94阻燃等级提高一个等级,但不能提高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相似文献   

11.
将Mg(OH)2、弹性体接枝物、抗氧剂与尼龙6(PA6)共混制得阻燃PA6/Mg(OH)2复合材料,探讨了两种弹性体接枝物对PA6/Mg(OH)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弹性体接枝物A比加入钛酸酯偶联剂可以明显提高PA6/Mg(OH)2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某些力学性能。Mg(OH)2用量为20%时,加入弹性体接枝物A的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可达到38.4%;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比加入钛酸酯偶联剂时分别提高了64.6%和172.4%。  相似文献   

12.
超微细Mg(OH)2复合阻燃改性PP-R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制了超微细Mg(OH)2和少量的十溴联苯醚复配阻燃剂与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的填充共混复合材料,研究了复配阻燃剂的用量和硅烷偶联剂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阻燃剂用量的增加对材料拉伸强度有较明显的影响,用量在10份左右时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大;用硅烷偶联剂处理的填料可改善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复配阻燃剂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在用量为15份时,氧指数达到27%;用量超过20份,垂直燃烧性为FV-1级。微量发烟。  相似文献   

13.
刘智峰  梁鑫  涂兴文  何敏 《塑料工业》2012,40(3):101-103
分别采用钛酸酯偶联剂NDE311、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氢氧化镁[Mg(OH)2],将偶联Mg(OH)2与微胶囊化红磷复配无卤阻燃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HIPS).比较添加偶联剂前后Mg(OH)2无卤阻燃HIPS的综合性能,发现偶联改性可改善材料的阻燃性能、弯曲性能;比较不同偶联剂处理Mg(OH)2的无卤阻燃HIPS的综合性能,发现经KH550偶联剂处理后的材料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氢氧化镁阻燃硅橡胶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分别采用未处理氢氧化镁、有机硅处理氢氧化镁、硬脂酸处理氢氧化镁为阻燃剂,制备阻燃硅橡胶,研究了氢氧化镁种类对硅橡胶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电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阻燃硅橡胶的拉伸断面形貌,并通过热重分析对硅橡胶的阻燃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采用经有机硅处理的氢氧化镁为阻燃剂时,硅橡胶的阻燃效果优于采用其它两种氢氧化镁为阻燃剂的硅橡胶;有机硅处理氢氧化镁对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和电性能损害较小。添加60份有机硅改性氢氧化镁时,硅橡胶的极限氧指数达到36%,拉伸强度为6.4MPa,撕裂强度为32.9kN/m,邵尔A硬度为51度,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分别为5.8×1015Ω.cm和4.1×1015Ω,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分别为3.43和2.34×10-2。有机硅处理氢氧化镁在硅橡胶中分散较均匀,界面结合紧密,孔洞较少。  相似文献   

15.
庞锦英  莫羡忠  刘钰馨 《化工进展》2015,34(4):1050-1054
采用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作为增塑剂增塑聚乳酸,添加改性香蕉纤维和膨胀型阻燃剂(IFR)制备阻燃香蕉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偶联剂处理纤维的效果最好,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强度分别达到57.49MPa、101.80MPa,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结果一致;IFR含量为5份(以聚乳酸为100份计)时综合性能最佳,材料的极限氧指数达到了 32.8%,垂直燃烧实验达到了 V-0 级(UL-94),材料的拉伸和弯曲强度分别为43.97 MPa 和87.95MPa,效果最好.热失重研究结果表明,阻燃香蕉纤维的加入能明显提高聚乳酸的热分解温度和残炭量.  相似文献   

16.
羟基硅油对Mg(OH)2高填充HDPE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王艳丽  张勇 《中国塑料》2000,14(2):64-69
研究了超细Mg(OH)2填料用量、填料表面改性、羟基硅油用量等对于高填充高密度聚乙烯(HDPE)力学性能的影响。当超细Mg(OH)填料用量达到70份时,HDPE复合材料表现出明显的脆性拉伸断裂行为,用硅烷偶联剂物钛酸酯对超细Mg(OH)2填料进行表面改性,能提高高填充HDPE的拉伸强度,而对于断裂伸长率的影响较小,羟基硅油能有效改善高填充HDPE的韧性。在140份的高填充量下,用羟基硅油处理钛酸酯  相似文献   

17.
Four kinds of magnesium hydroxide (Mg(OH)2)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are chosen and mixed with ethylene vinyl acetate copolymer (EVA)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article size on the flame retardancy of composites, which is evaluated by limiting oxygen index (LOI) testing, horizontal fire testing, and cone calorimeter. When Mg(OH)2 filling level changes from 35 to 70 wt %, the composites filled with nano‐Mg(OH)2 do not always possess the best flame retardancy, and among the composites filled with micro‐Mg(OH)2, the composites filled with 800 mesh Mg(OH)2 show the best flame retardancy; however, the composites filled with 1250 mesh presents the worst one. So the effect of particle size on the flame retardancy of micro‐Mg(OH)2‐filled EVA is not linear as expected. All the differences are thought to result from both particle size effect and distributive dispersion level of Mg(OH)2. To prepare the composites with bett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lame retardancy, authors suggested that Mg(OH)2 of smaller size should be chosen as flame retardant, and good dispersion of Mg(OH)2 particles also should be assured. ©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100: 4461–4469, 2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