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累托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差热等多种手段分析,发现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某些层段沉积砂岩中存在累托石粘土矿物,但其不是伊利石层和蒙脱石层完全按1:1规则交替排列的典型累托石,可称“似累托石”。该累托石属于沉积-成岩作用成因,是在pH值为4~5的弱酸性水介质、120℃左右或更高一些的温度条件下,由钙蒙脱石加积转化而成的钾累托石。累托石的研究成果对于地层划分与对比、储集层物性及油气藏的形成等方面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划分、对比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实测盆地西部柯坪地区志留系露头剖面,将志留系划分为下志留统柯坪塔格组、塔塔埃尔塔格组、中-上志留统依木干他乌组,其中柯坪塔格组可细分为柯坪塔格组下段、中段和上段,塔塔埃尔塔格组细分下段和上段;并识别出6个地层对比标志层。塔中隆起缺失柯坪塔格组下段和中段,塔北隆起英买力地区缺失柯坪塔格组下段,满加尔凹陷及塔东地区柯坪塔格组发育齐全,塔中、塔北等地区依木干他乌组保存不全。柯坪地区、塔北地区以滨岸-浅海相碎屑岩沉积为主,塔中以河口湾-潮坪沉积为主,塔东以陆相河流-辫状河三角洲粗碎屑沉积为主。综合分析认为,志留系沉积前塔中和塔北是个继承性隆起,沉积古地貌东高西低,海侵从西北向东南,地层由西北向东南超覆,后期抬升导致志留系上部地层剥蚀,志留系独特的沉积特征显示了古地貌特征、物源方向和海侵方向。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地震地质层序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的地震和井下资料进行综合研究认为,巴楚隆起与塔中隆起之间可能存在震旦系;中、上奥陶统在塔西南坳陷南侧是否有分布,尚不清楚,下石炭统只分布在塔西南的西部,巴楚地区的卡拉沙依组与卡拉沙依剖面所定的卡拉沙依组不是同一组地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盆地南,北石炭系、二叠系对比意见。  相似文献   

4.
通过详细研究满加尔凹陷羊屋2井5894.6-6550m井段的几丁虫(共计12属45种),建立了8个化石带与1个化石层。根据这些组合面貌及其分布的主要层位,认为含有丰富生物化石的这套地层的时代应为中一晚奥陶世。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塔里木盆地东部奥陶纪地层划分对比问题,选择地层标准井——塔东1井开展了海相几丁虫生物地层学研究。研究认为:奥陶纪的几丁虫有13属33种,自下而上可划分5个组合带,其中Ancyrochitina alaticornis-Cyathochitina dispar组合带分布在突尔沙克塔格群,地质时代为早奥陶世早期;Cyathochitina calix组合带分布在黑土凹组,地质时代为中奥陶世大湾期末期—达瑞威尔期初期;Cyathochitina cf.campanulaeformis组合带分布在却尔却克组—杂土坡组第5段,地质时代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Acanthochitina barbata-Angochitina capillata组合带分布在却尔却克组—杂土坡组第2段底部,地质时代为晚奥陶世艾家山期;Cyathochitina macastyensis组合带分布在却尔却克组—杂土坡组第2段上部,地质时代为晚奥陶世艾家山期。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塔里木盆地群克1井和草湖1井采集的笔石标本作了分析研究:群克1井所含笔石地层的地质时代属晚奥陶世,相当西欧阿什基尔(Ashgill)期;草湖1井所含笔石的地质时代属早志留世早期,相当西欧兰多维利(Llandovery)早期。它们所含笔石地层的层位,可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地区的相应地层层位作对比,分别大致相当于下柯坪塔格组和上柯坪塔格组。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柯克亚凝析气田自1977年柯1井井喷发现,至今已有四十余年,开发进入中后期.气田目前存在油气产量低、采出程度低、剩余优质储量少、稳产难度大等问题.通过油气藏动态分析、产能评价、数值模拟等工作,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显示KKY凝析气田B气藏具备较大二次开发潜力.为了对柯克亚凝析气田进行更好的二次开发,本文将所学...  相似文献   

8.
对塔里木盆地塔中28 井岩心中采集的笔石化石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后认为, 笔石的地质时代属中奥陶世晚期和晚奥陶世早期, 相当于西欧地区卡拉道克(Caradoc)中、晚期;含笔石地层层位可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地区相应的地层层位对比,分别相当于中奥陶统的其浪组和上奥陶统下部的印干组。  相似文献   

9.
10.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共有10口探井钻遇了上奥陶统恰尔巴克组及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分属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恰尔巴克组/一间房组/鹰山组与却尔却克组/恰尔巴克组/一间房组/鹰山组2种不同的地层层序。恰尔巴克组为紫红、褐、灰色泥晶灰岩、泥灰岩及灰质泥岩,厚度17~25 m,属于斜坡相沉积,底部产Pygodus anserinus化石带。一间房组为灰色泥晶砂屑灰岩、颗粒灰岩及生屑灰岩,厚度80~120 m,属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相沉积,顶部产Pygodus serrus化石带。恰尔巴克组与一间房组分布在隆起边缘的低洼部位及隆起往坳陷的过渡区,在隆起的主体上分别为沉积缺失与剥蚀缺失。中央隆起区奥陶系分为隆起区、过渡区(A、B)与坳陷区,过渡区的西边界至少西推了100 km,中晚奥陶世区内为开阔台地—台缘—斜坡相沉积,不发育"萨尔干组"型的烃源岩,过渡区具备2套良好的储盖组合,为有利的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11.
塔中地区中下奥陶统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多口新钻井的古生物、岩性、电性特征,并结合薄片、电镜等微观资料,将塔中地区中下奥陶统自上而下分为中奥陶统一间房组、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与下奥陶统蓬莱坝组,鹰山组与蓬莱坝组可分别划分为4与5个段,它们在全区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在早中奥陶世,卡塔克隆起与塘古巴斯坳陷及古城墟隆起为统一的碳酸盐岩台地,卡塔克隆起缺失一间房组,鹰山组、甚至蓬莱坝组亦有不同程度的剥蚀,与上覆地层上奥陶统或下石炭统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塘古巴斯坳陷及古城墟隆起存在一间房组,且与下伏的鹰山组为连续沉积。  相似文献   

12.
轮南地区上奥陶统桑塔木组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晚奥陶世地层划分和对比目前尚未统一。在介绍桑塔木组的原始含义及其演变的基础上, 根据《中国地层指南及其说明书》关于组的含义及其建组原则, 重新厘定了桑塔木组的含义。同时对轮南地区上奥陶统桑塔木组及轮南晚奥陶世生物地层进行了划分与对比。认为其时代为宝塔期晚期至五峰期。新的划分与对比, 使研究的精确程度, 有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TZ30井中上奥陶统内潮汐沉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岩心观察和其他资料的综合研究,在塔里木盆地TZ30井中上奥陶统中鉴别出内潮汐沉积。TZ30井折中上奥陶统厚627m,主要由深灰色含笔石页岩组成。其中夹有3个发育砂级碎屑岩和颗粒石灰岩的层段。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轮南奥陶系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受资料条件的限制, 以往对轮南地区奥陶系内部的接触关系并不十分清楚。近期通过钻探和系统的地质研究发现了一些直接的地层不整合证据, 证明轮南奥陶系内部存在多期地层不整合。桑塔木组、良里塔格组、吐木休克组之间都是不整合接触, 而一间房组和吐木休克组之间则是整合接触。在连续的化石带里可能也会出现较长时间的地层不整合。  相似文献   

15.
塔西南坳陷下奥陶统风化壳中地开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开石发育状况直接反映了地开石形成时储集层溶蚀孔隙发育、连通程度和上覆地层的温度条件,因而研究地开石对油气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仅在陕甘宁盆地、塔里木盆地下奥陶统风化壳白云岩溶蚀孔中发现地开石,塔里木盆地地开石的发现表明,塔里木盆地西部,尤其是巴楚—麦盖提地区的下奥陶统风化壳是寻找天然气聚集的最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及周边综合地层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塔里木盆地近二十年来在地层沉积和构造研究方面的成果。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特别是盆地覆盖区)地层区划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共划分出1个地层区、11个地层分区和29个地层小区,并概述了各地层单元的边界及地层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是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位,但由于鹰山组顶部存在一个区域性的不整合面导致不同区块出露地层层位差异较大,给认识储集层的分布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根据生物化石、岩性组合特征、测井及地震资料,对鹰山组小层的发育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建立了鹰山组小层划分对比格架。将鹰山组自上而下划分为鹰一段—鹰四段,进而将鹰一段细分为2个亚段、鹰二段细分为3个亚段,地层出露和分布具有区域分带性和良好的可对比性,储集层的发育层位和小层分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这一研究成果为研究盆地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成因和分布奠定了可靠的地层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轮南下奥陶统沥青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在塔里木盆地轮南低隆起某些井的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集层中发现有沥青,它主要充填在碳酸盐岩矿物晶间隙中,含量1%~3%,沥青反射率1.05%~1.10%.结合该区埋藏史及古地温史推算出原油沥青化形成时间发生在早海西运动期,结合油气地质背景,推断油气藏形成于晚志留世-早泥盆世时期。因此,这套储集层沥青是早古生代油气藏在早海西运动期经抬升、剥蚀、风化、氧化作用而发生沥青化,后经热变质作用而形成,它与塔北、塔中下志留统沥青砂岩属同时代产物,下奥陶统储集层沥青的发现扩大了早古性代古油气藏存在范围。对于认识轮南地区复杂的油气成因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