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自适应逆控制管道有源消声系统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前馈有源噪声控制中,由于次级通道传递函数往往是非最小相位系统,直接使用传统的FXLMS算法时,导致系统的性能下降。提出一种基于NMP逆控制的自适应前馈有源噪声控制FXLMS算法,在电机、风机、通风管道系统上进行实时ANC实验,结果表明较传统的前馈FXLMS算法ANC系统消声性能有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阐述自由声场中基于多点声源阵的有源噪声控制策略.结合实验测量的某型号110kV变压器噪声数据,运用多声源阵有源控制策略对其低频噪声进行有源控制.通过对仿真结果分析,总结出控制系统中次级源与误差传感器个数、它们的空间排布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理论上次级源与误差传感器的个数越多,控制效果越好.但过多的次级源与误差传感器必然...  相似文献   

3.
自适应有源消声器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源消声是噪声控制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它有着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一台可完成自适应有源消声的控制系统,为有源消声技术的工程化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有源消声的理论进展与发展趋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有源消声的成功和发展持续不断地激发着人们的研究热情,使其成为噪声控制领域非常活跃的一个方面。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有源消声研究的深入和高速信号处理芯片的问世,有源消声逐渐朝着三维空间尤其是封闭空间,自适应消声方向发展。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几年有源消声所取得的成就。指出了一些最主要的最新研究动态,就今后一段时期有源消声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并指出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有源消声是一种有效的低频噪声控制方法.而次源声反馈问题一直是影响管道有源消声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从传递函数的角度分析了管道有源消声的次源声反馈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通过实验验证,此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基于智能模糊控制策略的有源消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源消声是一种有效的低频噪声控制方法,由于空间有源消声过程具有时变性和非线性,传统的自适应算法不能进行很有效的控制。本文采用智能模糊控制策略,建立了基于智能模糊控制策略的有源消声系统,通过实验与传统自适应控制算法的消声效果作对比分析,证明智能模糊控制器不但控制速度快,易于实现,而且消声效果明显优于后者,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有源消声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有源消声技术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消声次级系统的特性分析,指出了这一领域尚存的问题,明确了当前研究的重点和技术关键,指出了对一维管道问题,单极系统是较为简单的次级结构,成功应用的关键在于现代控制技术的使用,可望近期有简单应用产品;对于三维空间的有源消声,当前的首要问题应在弄清消声物理机制的基础上寻找简单而可行的消声次级单元,它的实用化仍需借助现代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8.
吕广庆 《声学技术》1989,8(2):44-49
本文在回顾有源消声技术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消声次级系统的特性分析,指出了这一领域尚存的问题,明确了当前研究的重点和技术关键。指出了对一维管道问题,单级系统是较为简单的次级结构,成功应用的关键在于现代控制技术的使用,可望近期有简单应用产品;对于三维空间的有源消声,当前的首要问题应是在弄清消声物理机制的基础上寻找简单而可行的消声次级单元,它的实用化仍需借助现代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9.
在有源噪声控制研究中,次级通路特性对保持系统稳定及快速实现多通道自适应算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首先研究了次级通路特性与自适应有源控制算法及实现的关系,然后对典型的次级通路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以封闭空间声场多通道有源控制为例,对次级通路建模及应用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弹性结构封闭空间有源消声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外力激励弹性结构条件下封闭空间有源消声问题。首先根据声弹性理论,提出分步代入法求解初、次级声场,然后以封闭矩形和圆柱空间为例,研究了不同介质条件下有源消声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弹性结构封闭空间有源消声,当结构-声腔耦合较弱时,次级声源基本上只能抵消声腔模态;当结构-声腔耦合较强时,次级声源不仅能抵消声腔模态,而且对抵消与声腔模态耦合良好的结构模态辐射声也有作用。  相似文献   

11.
前馈有源噪声控制方法可在较宽的频带有效,使之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前馈有源噪声控制中,直接使用传统的FXLMS算法时,由于次级通道传递函数往往是非最小相位系统,导致系统的性能下降,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非最小相位系统逆控制的自适应前馈有源噪声控制FXLMS算法,用带宽随机噪声信号和实测风机通风管道噪声信号进行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较传统的FXLMS算法有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12.
针对有源噪声控制中次级通道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问题,建立次级通道模型集以覆盖次级通道的不确定性,每个模型都有一个相对应的采用Modified FXLMS算法进行权值更新的自适应滤波器。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算法首先依据切换准则实时判断当前次级通道所处状态,选出最匹配的次级通道模型,同时把采用最匹配模型进行权值更新的自适应滤波器的参数复制给参与控制的滤波器。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多模型自适应的有源噪声控制算法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前馈有源噪声控制(active noise control,ANC)方法可在较宽的频带有效。在前馈有源噪声控制中,直接使用传统的FXLMS算法时,由于次级通道传递函数往往是非最小相位系统(non—minimum phase,NMP),导致系统的性能下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NMP逆控制的自适应前馈有源噪声控制FXLMS算法,用带宽随机噪声信号作为噪声源进行仿真实验研究,在一通风管道上进行了实时ANC实验,结果表明较传统的FXLMS算法有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顷 目 作 者 用戮 页戳 综 述八十年代噪声控制工作的进展 徐之江13环境安静的法制保障——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 防治条例》颁布 程 越1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的颁布——我国环境 噪声控制的重要里程碑 邢志红23有源消声评述 吕广庆24 专 曰 研 究组合微穿孔板吸声结构 马大献33应用功率谱测量振动表面声强 姜 哲等43地面反射和衰减效应对声源频谱的影响 尹坚平等49局部振动对人体的危害及其控制方法 吴国梁419一个高效的管道有源降噪系统的试验研究 史铁林53自适应宽带有源消声:算法及实现 陈克安58机器噪…  相似文献   

15.
使用无指向性次级声源对空间区域进行有源噪声控制会导致空间内声场不规律,在控制点处降噪的同时会造成控制区域外的其他区域噪声增大的不良影响。提出使用具有指向性的相控阵平面扬声器阵列代替传统无指向性扬声器,实现指定区域有源降噪并且减少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对一个区域进行有限元声场仿真,分别用单扬声器和扬声器阵列作为次级声源对0°、30°和45°方向上的指定区域进行噪声控制,控制前后对比表明,扬声器阵列的降噪量比单扬声器大,对其他区域的声压级影响更小;扬声器阵列能够在更大的空间内对指定区域进行噪声控制。在半自由场消声室内开展的有源噪声控制实验结果验证了声场仿真的结论,在0°、30°和45°方向上的指定区域处,对300 Hz、400 Hz和450 Hz单频噪声控制均获得25 dB以上的降噪量,同时控制点外其他区域噪声无明显变化。研究表明,采用相控指向性扬声器阵列作为次级声源可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有源噪声控制,以满足时变和空变环境的降噪需求,实现跟随式空间降噪。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前馈式有源噪声控制系统原理及FxLMS算法。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前馈式自适应有源低频噪声控制系统,采用LMS算法实现次级通路辨识,采用FxLMS算法实现自适应有源噪声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频率为300Hz的低频噪声,能够取得14dB左右的降噪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前馈式有源噪声控制系统中次级通道在线建模精度低及建模信号与控制信号相互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次级通道在线建模有源噪声控制算法。根据主动控制环节与建模环节的误差能量比,分别调节两个环节的收敛因子,利用主动控制收敛因子和建模收敛因子的调节方式减小二者的相互干扰。在建模收敛因子调整过程中引入梯度下降方法,对步长设置检测阈值,当步长达到阈值,对收敛因子采取梯度变化。仿真结果表明,针对混频信号的有源噪声控制,这种算法对比已有算法能获得较快的建模收敛速度和较低的稳态误差,且可以获得较高的降噪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一个自适应有源消声控制系统以及一个以点声源为次级源的声系统,就如何实现空间最佳消声效果问题进行了讨论,给出了误差传声器的个数及空间位置与空间消声效果之间的关系,提出误差传声器应放置在实现消声后声压的极小方向上。所得结论在实验中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19.
对四冲程柴油机(4-85)的排气噪声的机理和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波形合成的原理,控制高速信号处理芯片TMS320C25合成次级声源的声波,可以实现宽带消声。对柴油机的排气噪声进行了有源消声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柴油机排气噪声设计了一套有源消声系统,并对高速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为基础的控制单元进行了仿真试验,该系统采用了转速信号作为次级声源输入,并以自适应同源谐波滤波为控制模型,保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本系统有很好的消声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