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可视性工程设计环境Agilent VEE以及它在仪器设备自动控制上的方便性和快捷性。详细讨论了如何建立一种基于Agilent VEE平台和GPIB总线技术的实用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可以完成数字电视音频电性能的自动测试,并且提高了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能够满足当前测试任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安捷伦科技为全世界的高等院校积极开发教学解决方案。 在控制实验室中,Agilent USB DAQ和VEE软件可用于实现组合的前馈和反馈控制。这种控制通常用于改善可测干扰存在时的控制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3.
周嘉  黄谭丰  郑宇堃 《电声技术》2023,(1):74-76+80
由于原调频广播“N+1”自动播出系统出现异常但无备件可更换,技术人员根据原系统运行原理,重建软硬件平台,成功更新了该系统的播出主控单元。对此,介绍无线调频广播“N+1”播出系统的工作原理,描述如何通过Agilent VEE Pro软件来解决更新过程中出现的硬件识别等问题,为设备的维护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2015,(5):162-16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心空调机房监控系统已成为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的核心。为解决旧式空调机房监控系统存在的各种问题,该监控系统的硬件采用PLC控制,软件采用NI公司的Lab VIEW软件,从而实现对楼室的温湿度和其它参数进行实时监视和控制。  相似文献   

5.
温室可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设计的基于PLC和MCGS组态软件的温室控制系统,使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监测温室环境参数,通过控制风扇、喷灌设备、补光灯、保温灯等设备达到控制温室温湿度、光照度的目的。系统可进行自动/手动控制的切换,使用方便,经过测试,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6.
陈祥龙  田小建 《电子设计工程》2013,(11):158-161,165
为实现低噪声放大器增益压缩特性的自动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LabVIEW仪器控制实现的自动化测量系统设计方案,并完成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的硬件部分由Agilent E4438C信号发生器、Agilent E4419B功率计以及GPIB总线和接口卡构成;软件部分使用LabVIEW图形化的编程语言设计开发了信号发生器和功率计的自动化控制程序,实现了两个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该系统除了可以自动配置仪器工作参数、读取并显示测量结果外,还增加了数据记录和后期处理模块,可以同步显示测试数据和测试曲线,这大大扩展了原有仪器的测试功能。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测量准确、自动化、节约时间、使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王丽红  王玲 《无线电工程》2010,40(2):51-52,64
针对现有信号发生器校准系统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视性工程设计环境(VEE)的信号发生器自动校准系统的设计方案。计算机通过通用接口总线(GPIB)控制信号发生器及测量接收机系统,实现对信号发生器和测量接收机系统的状态和参数的设置、测试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分析了信号发生器自动校准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信号发生器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正常,测试结果准确可靠,已成功应用于校准实验室中。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采用PLC和变频器实现电梯常规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对变频器和PLC芯片的合理选择和设计,以及通过PLC程序设计实现楼层计数、换速信号、开门控制和平层信号的数字控制,取代井道位置检测装置,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平层精度。该系统具有先进、可靠、经济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现代电子技术》2017,(9):121-124
环境温湿度对大型望远镜的成像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主要论述了大型望远镜温湿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采用SI7006-20A作为温湿度传感器,以STM32F103单片机作为处理器,通过CAN总线与上位机组网,实现环境温湿度的测量与显示。系统设计完成后,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对环境温湿度进行准确监测,可以为主动光学系统中的温湿度补偿与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虚拟仪器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测系统是以Agilent E4402B频谱分析仪为核心,应用虚拟仪器技术、LabVIEW语言和GPIB控制技术来开发应用硬件与软件.系统对监测到的广播电视无线发射信号进行数据自动分析、处理,完成对无线电视发射系统的自动监测分析.本文论述虚拟仪器技术在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测系统中应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将VISA、SCPI和LabVIEW图形化技术相结合,具有应用程序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功能齐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箔条和箔片的性能特性及其应用和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谭显裕 《雷达与对抗》1999,(3):10-17,56
从箔条和箔片用于干扰雷达测和扰乱、迷惑、转移或者引诱进攻出发,详细论述箔条、箔条云及箔片、箔片云的雷达散射截面、带度、平移速度、下降速度及转动等情况,空间和时间我、水平和垂直极化性能、多普勒频移效应以及频谱展宽特性等,通过箔条和箔片有效成火控雷达实例,提出对抗火控雷达的三个重要因素及其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电路原理"与"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整合与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兴学料不断增加,知识总量不断增长,迫使本科教育不断向着基础化方向发展,基础课程教学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愈来愈高。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基础知识已是电气类各专业的必要的教学内容。因此基础课程要从根本上整体优化课程结构。本文提出了电气类专业“电路原理”与“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将两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教学试验,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姜辉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0):185-188
在日本电视广播的发展过程中,电视信号技术、电视节目转播技术、发射机技术以及天线技术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技术在长达60多年的模拟电视广播中被大量的开发、使用,尤其是射频相关技术为日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主要介绍了日本电视广播中该相关技术的发展,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压电/电致伸缩材料及驱动器的新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压电/电致伸缩驱动器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驱动器,文章概括总结了几种压电/电致伸缩新材料的发展方向,同时还介绍了几种新型驱动模式和超声电机的研究动态,并对压电/电致伸缩驱动器的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5.
吴洁 《电子质量》2010,(4):15-17
文章介绍了针对特定电压变化特性的被测设备的、简单的、低成本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解析测量法,并将实际解析法测量计算结果与直接测量法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且符合标准规定的容差要求。  相似文献   

16.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高等院校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以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学院的信号与系统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为例,介绍了我院在信号与系统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的探索和实践。实践证明,本文提出的五维一体化线上线下课程资源建设和混合式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推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变革,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同类兄弟院校的同类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软件定义网络(SDN)架构给网络带来了卓越的灵活性和可管理性。为了给新型SDN技术与应用提供大规模可行性验证试验床与试点部署平台,提出了依托于CERNET的层次化跨区域SDN 异地验证示范网络试验系统的总体架构,建设了9个城市、13个节点的SDN验证示范核心网与包含3个数据中心的接入网,并对基于SDN的vCPE智能专线业务、IPv4/IPv6过渡技术、流量监控调度应用和数据中心应用进行验证与示范。  相似文献   

18.
李广成 《世界电信》2001,14(1):21-25
目前所谓的全光网络一般指基于DWDM传送技术的光传送网络(OTN)。由于OTN的节点采用OADM和OXC技术,为解决目前点到点的DWDM技术在应用中不能实现灵活组网和当网络失效时不能有效进行保护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使得OTN具有传输容量大、组网灵活、网络具有可扩展性和可重构性、易于升级等特点,可透明传输具有代码格式的不同速率等级的用户数字信号,能够同时适应用户信号种类用服务种类不断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张航 《现代电子技术》2008,31(5):66-68,70
作为3G的增强型技术的HSDPA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在WCDMA系统网络规划中HSDPA的规划方法研究的较多。由于TD-SCDMA标准出现较晚,对应其引入HSDPA后的规划还不太成熟。本文分别阐述了两系统的网络规划的基本方法,分析探讨了其中的异同,从而更好地指导下一步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  相似文献   

20.
面向国家“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双碳”战略需求,移动通信与网络需要在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前提下大幅度降低全网能耗,因此需要研究使用更少的能量传递更多信息(SMILE, send more information bits with less energy)的理论与技术。为了应对该挑战,仅靠无线传输技术的改进和硬件实现水平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系统和网络的角度探索能量的高效利用机理与方法。从能量的“节流”和“开源”2个维度展开,并针对日益增长的计算能耗给出解决方案。具体地,通过引入超蜂窝网络架构实现网络的柔性覆盖与弹性接入,使业务基站和边缘服务器在业务量较低时可以进入休眠状态,减少能量的浪费(即“节流”)。同时,大量引入可再生绿色能源(即“开源”),通过能量流与信息流的智能适配,大幅降低电网的能耗。进一步地,通过网络功能虚拟化、通信与计算资源的高能效协同,以及移动智能体的分布式计算与协同等手段,实现绿色计算与人工智能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