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室内颗粒物浓度大小与房间换气次数紧密相关。在房间无室内污染源,且只有渗透风作用时,当确定了缝隙颗粒穿透系数和室内颗粒沉降率的取值范围后,便可根据室内颗粒物质量守恒原理,由室内外颗粒物浓度求解房间换气次数。以一个仅渗透风作用的房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工况测量室内外颗粒物浓度,求得了各工况房间的换气次数。与此同时,采用示踪气体法测量获得房间实际换气次数,通过颗粒物浓度获得的换气次数与实际换气次数比较可知:颗粒物浓度采样时间间隔在30 min以上时,颗粒物浓度计算得到的换气次数与实际值偏差大于40%。但时间间隔控制在6~15 min左右时,计算得到的换气次数与实际值偏差为10%~13.6%,说明采用小于15 min间隔测量颗粒物浓度求解换气次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以中小学教室为研究对象,采用Airpak软件,对采用机械通风方式引入新风的室内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空气龄的分布进行模拟。模拟条件:换气次数为1.0、2.5、4.0、5.0 h~(-1),通风扇(抽气,新风由门窗缝隙渗入)安装位置分别为教室前后门位置、中间位置。通风机安装在教室前后门位置时,随着换气次数的增大,室外气流逐步深入房间,室内CO_2体积分数与空气龄均呈下降趋势。换气次数1.0 h~(-1)不满足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室内CO_2体积分数不得高于1 000×10~(-6)限值要求,换气次数为2.5、4.0、5.0 h~(-1)时可满足要求。通风扇安装在教室中间位置时,室内CO_2平均体积分数更低,对空气龄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空调房间的换气次数和送风温差,是决定空调系统经济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对空调效果有一定的影响。目前普遍的做法是根据空调精度要求,选取一定的送风温差,按热负荷的大小,求得送风量,并核算换气次数。对于同一空调精度要求的房间,由于热负荷不同,那么所求得的送风量也不同。但是,由于送风量和室内回流速度有关,按上述求得的送风量,往往回流速度不能满足要  相似文献   

4.
针对核电厂碘污染风险房间,通过合理假定气载放射性污染物泄漏率,分析了不同气流组织、不同换气次数方案下气载放射性污染物通风效果。研究表明:当碘泄漏率对应的房间无通风作用下的碘平衡浓度达到1DAC时,国内标准推荐的4 h-1换气次数有较大余量,将换气次数降低到1 h-1也能满足绿区要求;下送侧排和下送下排2种气流组织方式更有利于降低房间内气载放射性污染物浓度。  相似文献   

5.
对于没有机械通风的房间,建筑围护结构缝隙的穿透作用是室外颗粒物进入室内的主要途径。选取一个房间作为对象,通过示踪气体法得到房间换气次数,采用光散射法监测室内外颗粒物浓度。第一种方法是分析不同的因素对颗粒物穿透系数的影响,建立通过缝隙尺寸和换气次数计算颗粒物穿透系数的模型。第二种方法是根据室内外颗粒物质量浓度平衡关系式得到颗粒物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穿透系数。通过对比2种方法得到的颗粒物穿透系数与换气次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到颗粒物穿透系数随着换气次数的增大而增大,并逐渐趋近于1,换气次数一定时,细颗粒物的穿透系数大于粗颗粒物。  相似文献   

6.
采用示踪气体法(选取二氧化碳作为示踪气体)中的下降法(将一定量的示踪气体充入测试区域,在测试区域空气中示踪气体体积分数均匀后开始记录示踪气体体积分数的下降过程,通过记录数据可以计算出房间换气次数,从而得出待测外窗的通风换气性能),对上悬窗、内平开窗、外平推窗的通风换气性能进行测试。外平推窗的通风换气能力最强,上悬窗的通风换气能力最弱,内平开窗的通风换气能力居中。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测试期间,由于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在热压作用下,室内高温空气与室外低温空气在外平推窗的窗口处完成了换热。类似风帽的外平推窗,既促进了自然通风的进行,又避免了室外空气对室内气流组织的干扰。  相似文献   

7.
以CO2为示踪气体,采用干冰和人体呼吸产生CO2两种方法,在不同换气次数条件下测定了CO2浓度变化规律,建立了室内CO2浓度预测模型。由此得到存在门窗缝隙渗风时,室内人员处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室内外CO2浓度差与换气次数的函数关系,从而可算出最小换气次数。由实验可知,自然渗风时无人房间CO2浓度呈指数衰减;满足室内空气质量要求与节能要求的最小新风量为35m3/(人.h)。  相似文献   

8.
建筑通风是改善建筑室内环境的方法,同时建筑节能对室内通风也提出了要求。基于此,文章分析我国有关民用建筑室内最小通风量(新风量、换气次数)的标准规定及检测方法,探讨我国建筑通风对室内环境和建筑节能影响,阐述我国民用建筑房间自然渗透通风的现场实测研究现状,指出应明确民用建筑通风室内新风量的定义和完善室内新风量的验收规定,提出室外主风风速、建筑外门窗气密性等级是影响民用建筑房间自然渗透通风换气次数的主要因素,说明目前发展建筑节能中加强建筑通风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南京地区进行夜问通风的可行性进行预测,选取南京地区某典型办公楼,利用建筑全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进行了模拟研究。在典型气象条件下,分别考虑了通风时间,换气次数等因素对室内温湿度及空气比焓的影响。将室内空气焓值的变化等效为空气源热泵空调耗电量,通过对比空调的耗电量与通风风机的耗电量,得出最佳的换气次数,并进行了节能效果分析。结果表明:通风时间选择在室外温度较低的时间段内较为合适。换气次数在不同的通风时间下对应不同的临界点,当换气次数小于临界点的换气次数时,等效空调耗电量大于风机耗电量,此时具有节能效果。当通风时间为6:00~6:30时,换气次数为1-2ac/h时,等效空调的耗电量与风机的耗电量差值的绝对值最大,半小时通风的最大节能达到3.6kWh。  相似文献   

10.
解决夏季空调室内相对湿度偏高的一种方法对于夏季室内余湿量偏高的房间,经表冷器处理过的空气需经再加热到室内热湿比线ε上后送入房间,才能保证室内相对湿度不高于要求值。而这样做的后果是将浪费15%~35%的能量。若采取二次回风,可有限地降低室内相对湿度,但...  相似文献   

11.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由于其价廉、维护量少及能独立控制室温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在包括医院在内的公共建筑中。指出这种系统因空气过滤效率低不足以承担空气感染控制的重任,故不适合用在医院中有潜在感染风险的功能房间内。美国《医疗保健设施设计与建设指南》对各类房间提出了最小新风换气次数与最小总换气次数两个指标,并对是否可利用室内再循环机组有明确规定。这两项内容体现了医院空调系统的特殊性和感染控制的重要性。基于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不能满足感染控制要求的认识,但在医院设计中又广泛应用的国情,提出了一个强化该系统空气过滤的空调方案,期望能改善国内医院暖通空调设计。  相似文献   

12.
张丽丽  康健  温华 《暖通空调》2020,(S2):149-153
根据辐射防护要求、工艺要求、总体分级原则等,对某四代堆主体装置厂房通风系统总体设计进行划分,简单介绍了主体装置厂房系统遵循的规范、系统划分形式及系统原理图。针对特殊区域爆炸性气体环境房间通风系统设计规范排放浓度要求、换气次数要求等设计了防爆型事故通风系统。由于该厂址位于室外沙尘环境,对新风取风口处进行重点设计,设置了高效率、低压降、易清洁的防沙过滤装置,为后续核电项目尤其室外气象参数中沙尘环境恶劣的核电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Design Builder和Energy Plus软件,以成都地区白天室外最高温分别为30℃和32℃为代表日,采用相变材料结合夜间通风技术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房间的墙体结构、通风换气次数、通风时段对室内温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相变材料结合夜间通风能有效地改善室内热环境。换气次数为3 ac/h、通风时段在1:00~7:00时,相变房间的室内平均温度降低了1.0~1.5℃。相变房间减短了空调期,比普通房间节省电量60.9%。  相似文献   

14.
门窗缝隙与室内空气环境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然而二者有内在必然的联系。室外空气在风压和热压作用下,通过门窗缝隙渗透到室内,可以改善室内空气环境,提高空气质量。卫生标准要求室内空气中CO_2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必须换气,我国一般采用室内换气次数N=0.5/次n(换气次数指单位时间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换气次数对化学分析实验室气流分布和污染物排放效果的影响,通过测试平台对通风柜面风速进行实测,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模拟的可靠性.对典型化学分析室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5~16次/h换气次数下房间内气体分布特性,总结出不同换气次数对污染物排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满足通风柜面风速要求的前提下,房间控制区...  相似文献   

16.
非单向流洁净室设计时,由于事先无法准确获得室内发尘量资料,一般按洁净度要求利用相关设计规范确定换气次数取值范围,但所选用的换气次数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实际使用时是否能满足洁净度要求,是否会过大而造成能耗浪费。以一典型顶送侧回的ISO 6级非单向流洁净室为研究对象,利用正交实验方法,获得对室内洁净度影响较大的4个因素影响程度排序:室内发尘量、换气次数、送风口尺寸、尘源高度。在此基础上,在送风结构与房间污染源位置固定的洁净室内,进行不同换气次数下室内发尘量对室内浓度变化的特性实验。通过实验结果获得不同换气次数、发尘量时的颗粒物浓度计算拟合式,以此确定了ISO 6级下选用换气次数的室内最大允许发尘量,即按规范选用50~60次/h换气次数时室内最大允许发尘量为7.4×104~8.9×104 pc/(m3·min)。同样,还可确定在不同发尘量时需要的最小换气次数,比如室内发尘量为4.0×104 pc/(m3·min)时,此时ISO 6级洁净室只需nmin=27次/h...  相似文献   

17.
对3处用于无菌药品生产的无菌室进行了实测。通过调整房间换气次数及系统运行状态,测试分析了换气次数与洁净度和自净时间等的关系,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实测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当接近。当不考虑A级区贡献时,40h-1的换气次数即可保证B级区对于自净时间的要求。若考察7级至5级的自净时间,则所需的最小换气次数可降至约30h-1。当A级区占房间面积比例较大时,仅靠A级区的循环净化就可以保证B级区对于洁净度和自净时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利用实测方法研究了在停暖期通风行为对间歇供暖房间供暖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停暖期通风换气使蓄热体降温幅度增加,导致再次供暖时蓄热体吸热强度增大,供暖能耗增高;尽管停暖时长、室内热容对停暖期蓄热体的散热量影响很大,但几乎不影响停暖期通风造成的供暖能耗增加率;停暖期通风量与对应的供暖能耗增加率不是线性关系,当换气次数控制在4h-1以下时,供暖能耗仅小幅增加,约4%~7%,但换气次数较大(6.8h-1)时,供暖能耗增加率则高达28%~31%。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该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手术分类、湿度控制下限、病房通风要求、通风空调系统、能量回收、空气过滤要求。手术室分类由三类调整为两类。治疗室设计相对湿度的下限降至20%。病房最低换气次数要求由6h-1改为4h-1。调整了关于管道回风、多区域空调新风量计算、室内循环机组使用、风管衬里方面的规定。明确了医疗护理设施系统的能量回收利用及空气过滤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0.
美国传染性隔离病房的通风空调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清勤  狄彦强 《暖通空调》2006,36(1):73-77,84
回顾了美国传染病医院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美国不同时期医院在应对传染性疾病传播方面所采取的一些措施。介绍了美国隔离病房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方面的一些经验,包括空调系统、气流流向、房间气流组织、房间压力控制、换气次数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