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张飞燕  温佳宇  韩颖 《爆破》2021,38(3):166-171
已上线运行的巷道掘进爆破安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实现了巷道掘进爆破方案设计、爆破施工、爆破危害监测与分析三个方面的实验教学内容;但尚未涉及井巷掘进爆破事故的应急救援.以井巷掘进爆破过程中的典型事故—炮烟中毒为例,借助虚拟仿真、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技术,采用3D Max软件建模及Unity 3D软件开发等手段,构建了巷道掘进爆破炮烟中毒应急救援虚拟仿真系统,实现了掘进爆破炮烟中毒事故演示、工人自救互救及救援人员救援两大环节实操.该系统是巷道掘进爆破安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拓展与延伸,既可用于安全工程、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实验教学,也可用于矿山开采、工程爆破等领域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教学.  相似文献   

2.
文摘     
《爆破器材》2007,36(2):32-32
影响铵油爆破剂炮烟生成的因素,经济的空气间隔爆破——可能性研究,粒状炸药组成及其制造  相似文献   

3.
炮孔因素对露天台阶爆破效果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蒲传金 《爆破》2008,25(1):25-28
钻孔爆破中,与炮孔有关的参数是影响爆破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分析了炮孔倾斜度、炮孔直径、超深和堵塞长度、孔距和排距、最小抵抗线等因素对爆破效果的影响,这对台阶爆破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颜景龙  张乐 《工程爆破》2011,17(1):74-77
分析了爆破工程中盲炮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提出了用隆芯1号数码电子雷管替代传统导爆管雷管,运用电子雷管精确延时可量化计算的特性,并结合分析爆破振动波的方法来识别盲炮.实际爆破试验和在工程中的应用试验表明,采用该盲炮识别方法具有准确性高、可行性强和易于实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张飞燕  刘柯含  韩颖 《爆破》2022,(2):55-62
为有效破解“爆破安全”课程真实实验难以开设的难题,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及其相关专利技术,展开融合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以爆破安全工程中的“巷道掘进爆破安全设计与实现”环节为例,开发了巷道掘进爆破安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可以实现爆破方案设计、爆破施工以及爆破危害监测的全工艺流程;配套开发了巷道掘进爆破炮烟中毒应急救援虚拟仿真平台,可以实现炮烟中毒事故动画演示,并可在虚拟环境中交互式完成工人自救互救、救援人员救援两项实际操作;研发了岩巷掘进爆破仿真模型及教学用模拟电雷管,可完成炮孔布置、雷管检测、起爆网路连接与网路导通性检测四项实践操作。基于此,进行了融合实验教学内容设计,研究探索型的线上实验具有启发式、探究式、多途径与多方案的特点;综合设计型的线下实验具有互动式、团队式与设计性的特点。教学实践表明:线上虚拟仿真实验不仅极大丰富了实验教学形式、增强了实验课程的趣味性,同时突破了时间、地域对于实验课程的限制,学生随时随地皆可通过网络完成实验任务;而线下实体仿真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其动手操作能力得以同步提高。融合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了...  相似文献   

6.
岩巷快速掘进爆破技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陈士海 《工程爆破》1998,4(3):22-25
井巷爆破历来是爆破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作者在岩巷掘进爆破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煤矿岩巷快速掘进爆破技术,给出了有关爆破参数和炮孔布置方法,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胡峰  王敏奇 《爆破》1990,7(1):38-40
通过试验研究,本文指出了采用斜眼微分爆破可安全拆除建筑群中建筑物,提高炸药能量利用率,减少炮孔数目,并且定向准确,大大减小了冲击波和飞石的危害作用,可获得较好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8.
郭东明  蓝樊革  张伟  朱若凡  叶贵川  赵志峰 《爆破》2023,(3):108-115+142
在爆破工作中,炮孔堵塞的效果对爆破工作的效果与安全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提高爆破效果、降低爆破成本,确定炮孔堵塞的最佳长度很有必要。结合爆轰波理论和理论力学,采用理论分析与LS-DYNA数值模拟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炮孔堵塞长度对爆破效果影响的研究,并通过现场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炮孔深度在0.6~1.4 m时,最佳的炮孔堵塞比例为0.38~0.54,且随炮孔深度的增大而减小,炮孔深度在1.6~2.4 m时,最佳的炮孔堵塞比例为0.36~0.38;炮孔深度超过1.2 m,同时炮孔堵塞长度≥1/2炮孔深度后,存在炮孔堵塞过长效应导致爆破效果不佳。径向不耦合系数R对炮孔的最佳堵塞长度具有显著的影响,当R≤1.8时,最佳炮孔堵塞长度随着R的增大而减小,当R>1.8时,最佳炮孔堵塞长度不随R改变。在大同王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8107顶回风巷进行了现场试验,分别对1.2 m和2.2 m的掏槽孔以及2.0 m的辅助眼进行试验,炮孔的最佳堵塞长度分别为50 cm、90 cm和80 cm,与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采用数值模型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某露天采石场爆破开采作业中的单孔爆破、双孔爆破以及多孔爆破进行研究,并进行了现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同等TNT当量下,双孔爆破时的有效爆破半径比单孔爆破时大53.04%;双排矩形炮孔爆破时的有效爆破面积比双排三角形炮孔时大3.11%。提出了露天采石场爆破开采时双炮孔布置、多炮孔双排矩形炮孔布置以√  相似文献   

10.
刘益超  郭进平  李角群  程平  方晅东 《爆破》2021,38(1):64-69,152
地下矿中深孔爆破炮孔布置设计直接影响爆破效果和生产成本,前期研究提出的基于单源最短路径的优化算法极大提升了布孔优化设计的效率,但不能完全满足生产实际的应用.分析了炮孔布置与中深孔爆破参数的关联性,将炮孔孔底距作为主要控制调节参数,应用多源点最短路径的动态规划思想,基于Floyd算法建立中深孔爆破扇形炮孔排面优化设计算法...  相似文献   

11.
盲炮一般比较隐蔽,为露天深孔爆破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为有效控制盲炮的产生,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提出盲炮的处理方法和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在爆破过程中,应加强岗位培训、完善现场管理制度、优化爆破设计、提高爆破作业的精度和安全度,从而在源头上控制盲炮的产生及盲炮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厂房近区中深孔爆破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曹跃  黄平路 《爆破》2005,22(1):56-58
介绍了中深孔爆破技术在厂房附近山坡平整开挖中的应用情况,介绍了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方量较大的工程爆破开挖方案的选择、爆破参数的选择、起爆网路的设计和爆破安全技术校核等技术问题.其中爆破参数主要涉及到抵抗线、炸药单耗、炮孔深度、单孔装药量;安全技术问题主要涉及到爆破振动危害的防范、爆破飞石的防范和爆破安全警戒距离的确定.对爆破效果进行了分析,给同类工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马迹山港区建设工程中对山体爆破及强夯作业进行的监测数据为分析对象,对强夯振动与爆破振动信号波形进行对比,并基于小波分析方法,借助Matlab程序小波工具箱对振动信号进行多分辨率分析、频谱分析,提出了爆破与强夯激励下的地震波性质的区别.为优化爆破及强夯施工方案,减少施工中的地震波危害提供参考;为地震勘探中以强夯代替井炮作为激发源的可行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耸建筑拆除爆破失控事故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跃  余德运 《爆破》2004,21(4):86-88,99
在烟囱、水塔类等高细建筑物的拆除爆破中,失控事故偶有发生.为吸取教训,提高爆破安全控制力度,收集一些烟囱、水塔爆破失控实例,予以分类,进行初浅分析.经分析研究表明:烟囱、水塔爆破在选取合理爆破参数的同时,还应开设定向窗,采用分段毫秒爆破.  相似文献   

15.
许秦坤  陈海焱 《爆破》2010,27(4):113-115
从爆破时粉尘和炮烟的源解析、粉尘特性入手,综述了当前很具有代表性爆破粉尘有效控制手段,并从经济实用的角度评述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同时提出要针对不同爆破对象的特点(如材料、干湿度、结构等)采取适当的爆破工艺及防护措施,避免防护过当或防护不足,从而达到优化爆破过程、提高爆破防护措施的性价比,最后,对今后爆破防护措施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刘毅 《爆破》1990,7(1):19-24
烟囱、水塔爆破拆除时,由于建筑物附近常常存在需要保护的结构物或建筑物,因此烟囱、水塔倾倒对地面的冲击危害是爆破控制目的之一.目前,通常采用以下三种倾倒方式:原地坍塌、折迭坍塌和定向倒塌.经分析可知,最基本的是定向倒塌.在倾倒的过程中,一是实现烟囱、水塔稳定倾倒的条件,二是控制爆破破坏范围.本文就这两个方面结合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7.
王立国 《工程爆破》2006,12(2):64-67
陆浑水库溢洪道泄洪闸墩基础0~1.0m以上需爆破拆除,距右墩21m处有一栋三层危房。在施工的过程中,采用了分层间隔装药结构和水平预裂爆破,通过现场试炮和震动效应观测,确定了爆破安全标准。根据试验结果对原来的爆破方案和爆破参数进行了优化,指导了施工,没有对危房造成进一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淮海战役纪念馆改扩建工程人工挖孔桩基础岩石爆破实践情况.通过对爆破场所所处地理位置、地层岩石性质及岩石风化程度等进行分析,并结合爆破操作要求制定了爆破技术方案.爆破参数中,单位用药系数取为1 200~1 600 g/m3,药孔布置10个,药孔间距为30~50 cm,药孔圈距为20~35 cm,药孔深度为1.0~1.2 m,总装药量为1.5 kg,在爆破过程中,所有装药均采用密实性装药结构,起爆网络采用串联形式.同时通过控制同段起爆的最大药量,采用橡胶轮胎炮被,及时排除炮烟等措施来保证操作安全.此项桩井爆破工程实践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岩石爆破损伤理论对单个炮孔的爆破损伤特点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形成爆破损伤区的损伤临界值、损伤判据以及测定损伤值的方法。在现场开展单孔爆破漏斗试验,利用钻孔声波波速试验测得炮孔周边岩石的纵波波速,并根据提出的损伤值测定法和损伤门槛值0.19判定爆破损伤区,对爆破漏斗和爆破损伤区的几何特征进行了定量比较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爆破损伤区体积大约是爆破漏斗的2.3~3.0倍。其中,爆破损伤区边缘至炮孔轴线的最大距离是爆破漏斗边缘至炮孔轴线最大距离的1.65~1.83倍;爆破损伤区深度是爆破漏斗深度的1.02~1.13倍。形成爆破漏斗对应的临界损伤值为0.63,是损伤门槛值的3.3倍。爆破损伤区远大于爆破漏斗,但其间有较好的几何相似性,工程实际可以根据单孔爆破试验形成的漏斗对单孔爆破损伤区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0.
韩新平  李世丰 《爆破》2015,(4):64-68
为改善某露天矿生产爆破中在炸药单耗确定的情况下存在大块率和尾矿率较高、爆破后底板不平整出现根底与洼地等情况,对相关爆破参数进行理论分析研究,设计了4组爆破方案。建立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爆破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决策后针对爆破方案进行现场深孔台阶爆破试验。采用SplitDesktop 3.1软件对爆破后岩石块度和爆破开挖后根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该矿区的最佳爆破方案,钻孔直径120 mm,炮孔超深0.5 m,炮孔底部间隔高度0.5 m,炮孔密集系数1.5,底盘抵抗线4.5 m,炮孔充填长度3.5 m,采用三角形布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