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门窗》2017,(3)
我国的传统村落数量众多,风貌各异,它们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十分宝贵。但是现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村落很难再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和目标,所以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和传承延续正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西古堡是古蔚州"八百庄堡"中至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堡聚落。由于其地理位置独特,这里自古便是兵家争夺之地、商贸繁华之城。目前堡内仍留存着古代的整体格局,并保存有众多明清时期的古宅民居及其他建筑,是研究中原地区传统聚落文化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堡寨聚落作为中国传统村落原型之一,具有鲜明的空间格局与建筑形制特点。张壁古堡是在特定时代与地域背景下产生的堡寨聚落,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格局保留较为完整。该文由历史沿革入手,对张壁古堡在历史中由军堡向民堡的发展演变之历程做了整理分析,并从选址、整体格局与街巷系统等方面对张壁古堡的空间格局及其特色做了分析,期望对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堡寨聚落作为中国传统村落原型之一,具有鲜明的空间格局与建筑形制特点。张壁古堡是在特定时代与地域背景下产生的堡寨聚落,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格局保留较为完整。该文研究了张壁古堡村落格局中公共建筑、民居场院与空间格局的关系,并通过对建筑元素与装饰艺术的研究试图解读当地宗教与生产生活的演变,集中展示张壁古堡典型建筑所反映出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期望对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论文立足传统乡村聚落转型的视角,基于保护与更新相互和谐发展的理念,透过灵泉村聚落空间形态的诸多现象与问题,追忆失落的传统文化与场景,探寻历史聚落的原型及其历史演进的轨迹,重构聚落社会生活及建筑的现代地域特色,唤醒面对新机遇依旧麻木的群众去保护自己独有的风土文化与建筑文化资源,嫁接外部新生的现代元素,谋求聚落良性发展的适宜之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取地处湘黔渝三省交界处的舒家塘古村落作为研究对象,以传统堡寨聚落景观形态认知为基础,结合当地地理及人文环境对古堡聚落景观形态的生成、变迁进行研究。针对舒家塘古堡寨聚落的独特性,从园林景观角度出发,重点分析舒家塘堡寨聚落的防卫空间景观形态特色,同时结合古堡寨所处的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地域文化及历史背景来解析其景观要素及发展变迁,并针对性的从区域景观和聚落景观角度对舒家塘古村落景观形态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以来,在全球经济化、城市化的趋势下,回族聚落的空间形态面对着各种挑战。民族聚落作为最重要的城市遗产,在历史的传承中对于城乡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故而保护与传承这种重要的积极作用至为关键。当下社会的邻里关系缺失、城市风貌消失和文化肌理断裂等问题都加剧了对于区域特殊规划的研究与发展,研究以"历史—现代"为横向维度,以"实例解析—职能作用—发扬传承"为竖向研究框架,从遗产视野出发,通过调查研究、解析发现传统回坊"围寺而居"对于设计更新、风貌保护和文化延续具有积极作用,对于民族聚落的历史遗产保护和相关研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哲  韩凝玉  赵新民 《园林》2019,(7):36-41
传统聚落宗祠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与激活传统聚落宗祠是增强文化记忆和民族自信的现实需求。选取徽州宗祠,阐述其研究等诸多进展,通过对其保护与发展的现状梳理,解析四种保护方式及对应的发展现状:未纳入保护体系、福尔马林式保护、异地保护、保护基础上的更新,在此基础上反思存在的理论问题和亟待破解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传统聚落文化记忆保护与发展主要从建筑空间功能置换和文化内核凝聚进行积极应对。不仅激活聚落宗祠文化的基因活力,为转型发展的增长点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参考,更好发挥传统聚落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生态文明、文化繁荣、就业惠民等方面的作用,而且也为科学引导传统聚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际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城市历史街区及传统村镇聚落的保护与利用现实分析,提出其保护与利用原则和策略,使城市历史街区、传统村镇聚落的保护与利用并重、历史与现实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是我国一个大陆岛,经济及文化交流发展滞后,且相应冲击较小,使得其传统聚落相对沉淀较多原真信息,一直保持自身质朴、古拙的地域特色。时代发展推动传统村落的与时俱进,需要从地域特点出发,建立符合不同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体系。从研究海南岛传统聚落类型和特点着手,以历史文化名镇(村)、特色风情镇(村)、生态文明村三种方式为基础,探索建立覆盖海南岛全部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体系,明确每种方式的建构策略和建设途径,引导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有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古村落建筑群、历史建筑以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的文化生态保护区等文化遗产的分类.为了更好地保护区域层面保存至今仍较为完整的一些板块状的历史文化遗存,提出 "城乡历史文化聚落"的概念.这个概念包括三个要素:首先是跨越一个以上城市行政边界的区域性地理单元;二是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区域地理单元的、其生成历史和演化历程以及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方面有许多共同性和相似性的地域文化色彩;三是富集着丰富多样的、具有复合性和整体性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要素.笔者在过去提出的"系统性与关联性"特征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城乡历史文化聚落"具有的区域性与单元性、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等内在特征,认为这些特征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对历史文化价值的评估和认识.作为结论部分,反思了我国文化遗产认识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提出随着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保护与发展实践领域的拓展,认识方法应当从"分"走向"合",保护方法上从"分类保护"走向"整体保护".这里所提出的"城乡历史文化聚落",作为文化遗产的一种类型,正代表了这样一个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空废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堡寨聚落的普遍现象,延续堡寨聚落的历史文化,实现其可持续性成为城乡发展中的重要命题。以韩城柳村古寨为例,分析堡寨聚落的营建特征和现状问题,探讨其未来的发展定位,提出了具体的活化更新设计策略,为空废化堡寨聚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传统聚落与民居不仅保存了地域性营造技艺,为当地人留下"乡愁",同时还承载着地方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文章以青海省同仁县吾屯下庄村为研究对象,运用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理论,结合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场所精神等设计思想,分析当前聚落规划建设当中存在的疏漏与问题,探讨了现行规划当中的不足。文章最后提出了更为科学合理的保护发展方式及产业发展管理模式,归纳总结出该类型传统聚落保护与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台湾九份聚落保护与发展历程的深度解读与分析,辨析了商业化发展与传统聚落保护之间的深层关系,总结了过度商业化发展对九份聚落历史传统和文化特征传承与延续的负面影响和其规划工作所出现的问题。该文结合当前我国大陆地区传统聚落所面临的过度商业化发展的局面,提出了物质空间与历史精神并重、商业发展与文化特征融合、建构有效的控制导则体系、社区营建与保护发展统一的保护规划方法思路,试图以此避免传统聚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度商业化的问题。最后,强调了传统聚落的规划工作,必须建构在人文导向的基础之上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4.
长城沿线军事寨堡聚落,作为长城防御体系一部分,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居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本文采用地图分析法总结明宣府镇军事聚落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当前保护与再利用的现存问题,明确采取的整体性活化视角,提出"区域-聚落-单体"整体性、多层次的明宣府镇军事聚落的活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以军事堡寨型生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为研究视角,结合相关历史、考古及调研文献等资料,对甘青地区军事堡寨型生土聚落进行研究。在了解其历史、类型、分布及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案例研究法,通过探究军事堡寨型生土聚落起台堡村的历史演变、聚落特征与现状问题,提出针对军事堡寨型生土聚落遗址保护策略及村落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资源集约视角下以寨堡型聚落为研究对象,总结其自然调和、资源适配;由地而生、用尽其利;因地制宜、因材致用;景形共融,时空互文等适地性特征。以山西夏门古堡为例探讨传统聚落适地性营建原则、对策与空间营建模式。提出发展可持续性集约化聚落空间,提供当代新乡土建筑创作的再生原型以及黄土高原绿色窑居营建技术革新等当代聚落转型发展策略。为今后系统科学的保护和发展资源集约地区的传统人居聚落,创造适应地域性绿色建筑和适地性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资源集约视角下以寨堡型聚落为研究对象,总结其自然调和、资源适配;由地而生、用尽其利;因地制宜、因材致用;景形共融,时空互文等适地性特征。以山西夏门古堡为例探讨传统聚落适地性营建原则、对策与空间营建模式。提出发展可持续性集约化聚落空间,提供当代新乡土建筑创作的再生原型以及黄土高原绿色窑居营建技术革新等当代聚落转型发展策略。为今后系统科学的保护和发展资源集约地区的传统人居聚落,创造适应地域性绿色建筑和适地性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传统聚落遗产保护评价是聚落振兴工作当中的重要一环。而量化准则是评价体系客观、准确与否的重要指标。该文以国家法制法规及先前的研究为依据确定基础指标,分别采用网络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权重,然后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优化综合确定指标最终权重,并利用GIS采集各类型数据,拟建了一套较新、较客观、较理性的传统聚落历史文化保护量化评价体系,利用多种技术最大程度减少了历史聚落保护评价中的主观因素。最后利用该保护评价体系对河北井陉五个传统聚落进行保护评价并得出结论及建议,可对传统聚落历史资源的保护工作与进一步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赣南围屋是我国传统民居一种重要的建筑形式,保护和延续客家围屋遗产与文化脉络成为了当下迫在眉睫的问题。运用分形的自相似理论和迭代生成理论,分析围屋聚落、建筑与文化的分形特征,提出分形迭代的聚落保护和自组织扩展的设计策略;秉承维系围屋聚落"标度不变性"的空间保护和设计策略;遵循自相似的建筑修复和适应性改造设计策略以及分形的客家文化传承和相似性同构更新设计策略,为赣南围屋聚落的保护和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开采历史久远.同时带给我们的是一部丰富的工业建筑史.但现阶段不少矿区面临煤炭采空的问题.相比在原有平衡稳定发展条件下的煤炭工业聚落.资源枯竭型的工业聚落面临更加严峻的工业建筑保护和聚落更新发展问题.本文以豫北地区一处工业聚落现状为例.期望以此弓l起学术界对于资源枯竭型工业聚落保护和更新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