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海洋生物作为独特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其主要功能特性逐渐受到研究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在抗菌、抗氧化、抗心血管疾病、抗癌、神经保护、抗炎、抑制肥胖与益生元活性等方面的功能特性,并对其未来的开发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绿豆功能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豆是一种在温带、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的豆类植物,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绿豆富含多种优质蛋白、氨基酸、维生素、膳食纤维以及钙、镁、铁、锌、磷等多种微量元素,绿豆也富含20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多糖、黄酮、多肽、甾醇、酚类、有机酸等,具有抗氧化、抑菌、降血糖、提高克疫力、降低胆固醇等多种活性功效。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兲于绿豆中黄酮、多糖、多肽等活性成分的研究情况,主要包括提取斱法以及活性应用等斱面,以期为推迚绿豆高值化利用、促迚绿豆深加工产业发展及杂粮功能食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海棠在我国分布广且有地域优势,果实、叶片和花等器官富含脂类、糖类、维生素、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和黄酮、类胡萝卜素、多酚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后者具有抗氧化、抑菌、降血糖、抗肿瘤等健康作用,为典型的具有一定健康功能的植物。本文综述了海棠植物中类黄酮、类胡萝卜素、酚类、单宁、多糖类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其中海棠果多酚等水提物有较强自由基清除能力,促进葡萄糖分泌,激活肿瘤抑制基因起到降血糖抗肿瘤作用,为海棠果生物活性物质在功能性产品研究,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微藻是适于发酵和生物培养的一种微生物生化组合。大多数微藻产生特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类胡萝卜素、抗氧化剂、脂肪酸、酶类、聚合物、肽类、毒素和甾醇。由于微藻可以控制、优化培养条件,将能成为新的药品、特种化学品和功能食品的经济资源。本文对微藻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保健功能、微藻与人类营养方面的研究以及微藻食品的新发展做了较全面的介绍,以期对微藻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微藻是适于发酵和生物培养的一种微生物生化组合。大多数微藻产生特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类胡萝卜素、抗氧化剂、脂肪酸、酶类、聚合物、肽类、毒素和甾醇。由于微藻可以控制、优化培养条件,将能成为新的药品、特种化学品和功能食品的经济资源。本文对微藻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保健功能、微藻与人类营养方面的研究以及微藻食品的新发展做了较全面的介绍,以期对微藻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蔓越橘中的原花青素、花青素、黄酮醇、酚酸、白藜芦醇、熊果酸和环烯醚萜等生物活性物质以及它们的抑菌、抗氧化、抗肿瘤等功能特性进行了综述,为蔓越橘作为一种新型食品的进一步研究和相关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绿豆为材料,研究了其萌发过程中绿豆蛋白的功能特性(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性、起泡性、乳化稳定性、起泡稳定性)及抗氧化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金属离子螯合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萌发时间的不断延长,绿豆蛋白的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性、起泡性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乳化稳定性和起泡稳定性得以增强。其中,溶解性萌发24 h时达到最高,萌发96 h最低;萌发的绿豆蛋白持水性、持油性和乳化性相对于未萌发的分别提高了1.57倍、4.13倍和2.47倍;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较未萌发的分别提高了43.8%、46.6%和61.3%。此外,萌发过程中的绿豆蛋白抗氧化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萌发促进了绿豆蛋白的抗氧化性。其中,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金属离子螯合率均在绿豆萌发36 h达到最大,较未萌发的分别提高了73.8%和31.0%;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萌发48 h达到最大,较未萌发的提高了81.7%。随着绿豆萌发时间的延长,绿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和抗氧化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萌发中期(24~48 h)达到最大。因此,萌发提升了绿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和抗氧化性,扩大了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高了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斌  许晖 《食品工业科技》2006,27(7):122-124
探讨了新型保健绿豆纤维功能饮料的生产工艺,对影响产品品质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了生产绿豆纤维功能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张斌  许晖 《食品工业科技》2006,(07):122-124
探讨了新型保健绿豆纤维功能饮料的生产工艺,对影响产品品质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了生产绿豆纤维功能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绿豆纤维功能饮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新型保健绿豆纤维功能饮料的生产工艺.对影响产品品质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了生产绿豆纤维功能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
绿豆凝集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豆凝集素是豆科类凝集素的一种,除了具有血红细胞凝集之外,还有α-半乳糖苷酶活性,是一种特殊的植物蛋白。硫酸铵沉淀实验发现,凝集素的血凝活力集中在0 ̄50%饱和度范围内。为了提高绿豆凝集素的提取率,在磨浆缓冲溶液中分别加入了β-巯基乙醇、蔗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半乳糖为保护剂。结果发现,只有β-巯基乙醇能够明显地提高凝集素的提取率,蔗糖对凝聚素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硫酸铵沉淀后采用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lmethyl Cellulose)阳离子交换分别进行了梯度洗脱和间歇式洗脱。  相似文献   

12.
绿豆乳生产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绿豆为主要原料,添加脱脂乳粉、优质白砂糖、蜂蜜和桂花等辅料,经蒸煮糊化、均质和杀菌等工序生产绿豆乳饮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绿豆乳饮料的主要配方、绿豆乳稳定的工艺条件和杀菌条件。  相似文献   

13.
发酵与发芽处理对绿豆淀粉黏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绿豆进行发酵及发芽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绿豆淀粉黏度的影响。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VA)测定了不同处理的绿豆淀粉糊化特性。结果表明自然发酵对绿豆淀粉黏度影响不大,只有峰值黏度略有下降:生物混合发酵可使样品的峰值黏度和热浆黏度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最终黏度下降。绿豆发芽后提取的淀粉其黏度变化较大,其峰黏度上升1248.00mPa·s,热浆黏度上升698.00mPa·s,淀粉的黏度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4.
该文选用木瓜蛋白酶水解绿豆分离蛋白,主要研究pH、温度、酶浓度及反应时间对酶解反应影响,并对酶解液功能特性进行系统研究。实验表明:酶解后绿豆分离蛋白溶解度、乳化能力、发泡能力大大提高,但粘度下降。  相似文献   

15.
采用抗坏血酸(AA)对绿豆分离蛋白(MPI)进行改性。比较了不同pH值下改性前后MPI的功能性质。结果表明:当温度55℃、pH10、时间30min时,0.5%的AA可使MPI的溶解性、起泡性及其稳定性、乳化性及其稳定性和粘度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同时MPI的等电点由4.7漂移至5.2。  相似文献   

16.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最早是在动物体内发现的一种含硒酶,近年来在许多植物中也发现了该酶的存在,并发现适当浓度的外源硒能提高GSH-Px的活性.本文以绿豆为实验材料,用NaSe2O3 作为硒源,对绿豆进行富硒处理,研究适当浓度的NaSe2O3对绿豆GSH-Px活性及绿豆中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富硒处理可以促进绿豆GSH-Px的合成;无论是浸泡过程还是萌芽阶段,经富硒处理的绿豆其GSH-Px的活性都比对照样高;特别是在富硒处理5 h后,绿豆GSH-Px活性显著增加,比对照提高了59.38 %;而绿豆中GSH的含量则是先下降,后升高.  相似文献   

17.
花生壳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花生壳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黄酮、黄色素和膳食纤维等,具有抗菌、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生理功能。本文综述了花生壳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功能的研究进展,为合理有效地综合利用花生壳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绿豆乳酸菌饮料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绿豆淀粉的糖化、饮料的均质和添加稳定剂等三个方面对绿豆乳酸菌饮料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选用的α-淀粉酶的最适pH值为6.5~7.0,最适底物浓度为30%,最佳糖化条件为70℃、100min。绿豆乳酸菌饮料的最佳稳定条件是:PGA添加量0.2%;CMC添加量0.2%;发酵豆乳的终点pH值为4.1~4.2;豆乳浓度为1∶10;20MPa压力下均质两遍。  相似文献   

19.
对绿豆(phaseolusradiatuslinn)在不同萌芽期蛋白质、氨基酸、总糖、还原糖、矿质元素、异黄酮和皂甙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总糖外其余物质含量在萌发期均较对照增加。在萌芽13h后,还原糖含量达到最大值,较对照增加172.7%;萌发26h后,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较对照增加9.2%和15.9%;萌发39h后,异黄酮和皂甙的含量出现最大值,分别较对照增加54.8%和138%。在绿豆萌发后矿质元素增加较显著的有Fe、Ca、Cu和Zn。萌发达13h时,Fe含量出现最大值,分别较对照增加65.9%;萌发达39h时Ca、Zn、Cu含量出现最大值,分别较对照增加39.6%、27.7%和117.6%。结论:食用绿豆芽或对绿豆芽进行加工可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20.
绿豆中苹果酸脱氢酶的性质及生物进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报道了豆科植物来源的苹果酸脱氢酶——绿豆苹果酸脱氢酶的纯化及表征。前期实验结果已于2005年发表于JournalofFoodBiochemistry,本文对该绿豆中苹果酸脱氢酶的性质及生物进化等做了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苹果酸脱氢酶对底物草酰乙酸的米氏常数为112μmol/L。酶活性受金属离子效应物影响,其中KCl对酶有激活作用,CaCl2和MgCl2对酶活影响不大,ZnCl2、PbCl2和CuSO4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酶活作用。锌离子对该酶的作用属于非竞争性抑制。通过Edman降解法测定其N-氨基酸序列为N-ASEPGPERKVAVL-GAAGGIG-20,与其它植物来源的苹果酸脱氢酶的同源性分别达到75%~95%。采用CLUSTALW多序列比对软件产生的进化树结构,与绿豆亲缘关系由近至远依次是大豆、苹果树、西瓜、土豆、芥菜、苜蓿、番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