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节约能源,提高音质,降低成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国家广播电视工业总局于去年向全国收音机工厂下达了“关于加快研制优质、节能、低成本的台式晶体管收音机”的任务。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全国共有18个省市、49个厂家研制出62种型号的晶体管台式收音机120台,经四机部三所统一测试和试听,并与同类型号的电子管收音机(红灯711-3)进行了对比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电声性能上有27种型号(占43.5%)的晶体管收音机达到了电子管收音机的水平;有11种(占17.7%)样机音质较好,其中有5种接近电子管收音机的音质水平,它们是:红灯711-2B、杭州JTD-2、  相似文献   

2.
陈汉燕  徐蜀 《无线电》2010,(11):29-32
春雷101型10管调频/调幅交流电子管收音机是上海无线电三厂的产品。在十大台式电子管收音机中此机面市最晚,大约1974年开始投放市场。在国产收音机中,春雷101是唯一具有实用调频广播接收功能的电子管收音机。  相似文献   

3.
陈汉燕 《无线电》2009,(10):4-6
国产电子管收音机的起步和发展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10年中,这无疑是收音机生产中最辉煌、最值得骄傲的一段历史。旧中国的收音机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电子管等关键元器件要靠从国外进口,当时市面上出售的收音机,多数是小作坊的组装机,无论性能还是工艺,都远远不能与欧美收音机相比。  相似文献   

4.
张建雄 《无线电》2010,(6):85-87
20世纪初,电子管收音机问世,人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1923年1月23日,美国人在上海创办中国无线电公司,播送广播节目,同时出售收音机(以美国出品最多),其种类有矿石收音机和电子管收音机。从此在中国的大地上便有了电子时代的产品——电子管收音机。  相似文献   

5.
陈汉燕  徐蜀 《无线电》2011,(11):76-79
民国时期国内流行的收音机主要有三大类:一是舶来品.二是组装机。三是国产机(其实未必全部国产,至少电子管要进口)。  相似文献   

6.
陈汉燕 《无线电》2010,(1):25-28
从收音机的体积和性能指标来看,国产大型台式电子管名机至少应有十种,这还不算它们的衍生系列产品。这十种收音机按照配置、性能指标和存世的稀有程度综合排序.  相似文献   

7.
陈汉燕  徐蜀 《无线电》2010,(4):40-44
上海132型电子管收音机、上海广播器材厂1959年出品,系上广电生产的第二款台式一级电子管收音机。在1959年9月举办的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上,该机与双龙戏珠版的上海131型收音机双双亮相,成为建国10周年的献礼之作。1959年第10期《无线电》杂志的封2刊登了132型收音机在展览会展台上的照片,同年的11期对132型收音机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8.
在八十年代以前,我国生产了大量的电子管收音机。由于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这些电子管收音机几乎被人们遗忘了。而用电子管制作的功放或前级,其音质非一般晶体管机可比,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废旧的电子管收音机来制作胆前级。本文介绍一种如何利用电子管收音机制作性价比较高的胆前级的方法。一、拆板把电子管收音机底板取出,由于其上灰尘较多,故将底板上除管座外  相似文献   

9.
陆全根 《视听技术》2007,(11):71-72
乘着电子管在音响中复苏的东风,收音机也随之出现了"仿古"风。当然,既有电子管也有晶体管"仿古"收音机。由于这些收音机大多出自Hi-F1音响公司之手,因此从外观到内在的电路及音质设计引起了不少音响发烧友的关注。本刊今年第8期中曾就收音机的声音定位问题进  相似文献   

10.
我爱收音机     
现在还有人在听收音机?收音机,曾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那样重要的位置,曾几何时。家里有台120多元的红灯牌电子管收音机(图1)是非常奢侈的物品。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仿古木壳式收音机又见于市场,古色古香另有韵味,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久己忘却的电子管收音机。当然在收藏界从来就有一批人在关注电子管收音机,只是为数不多。古董收音机的收藏比起其它古董来难度大得多,不能出声的古董收音机其实只是一堆垃圾。而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收音机至今仍能出声谈何容易,没有点  相似文献   

12.
如水的音乐     
对电子管声音的记忆,缘于17岁时的一个清晨,当时我公休去到二哥家,他是一个光学仪器厂的工程师,平时的业余爱好抽烟(烟瘾很大)、喝茶(茶瘾也很大)、玩乐器(曼陀琳、笛子)、嗓子也很好!他在那个年代唱李双江的歌,可以乱真!基本上他算是一个“通音律”的人,他还有一个宝贝——“红灯”牌电子管收音机,那个东西给他贫乏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带去了些许的亮色;那个清晨,南国的水气在桉树林间缭绕,纯净的阳光透过桉树枝叶射在弥漫的、如纱的雾霭上,成了一大束、一大束的、可以见的光影,他就在那样的一个早晨,打开了电子管收音机,记得当时收音机里放的是“边疆的泉水清又纯”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李谷一的  相似文献   

13.
田浩 《无线电》2012,(8):94-97
20世纪50—60年代的某些国产普及型电子管收音机集中体现了无线电工业技术人员的创造力,这些机型的普遍特点是:采用超外差式电路,通常只有中波段,在总体或局部电路设计、机芯结构或外观设计等方面具有独创性。  相似文献   

14.
陈强 《无线电》2012,(6):64-67
近年来,随着电子管音频放大电路的逐步升温,一些老的优质器件越来越不好寻觅了,尤其是老电子管收音机里的输出变压器,再就是电源变压器也很难找到了,胆机的关键器件输出变压器,在以前大多是使用老的电子管收音机里的输出变压器。  相似文献   

15.
赵春云 《无线电》2012,(8):91-93
飞利浦B7X43A调幅、调频立体声电子管收音机是德国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产品,该收音机属于高档级别,是很有收藏价值的。如果维修调试技术参数准确,单从音质、音色的角度讲(本机具有回音功能),飞利浦B7×43A调幅、调频立体声电子管收音机在收听调频立体声广播电台时(把自己的头部距离收音机1m左右的位置上,并且头部对准收音机的中间部位.如图1所示)不仅能反映出左右声道的强度、音调和音色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陈汉燕  徐蜀 《无线电》2010,(8):28-31
飞乐牌271型7管电子管收音机是上海无线电二厂出品的一级收音机。在此系列的前几篇文章中曾经提到,上海广播器材厂1958年开发出上海牌131型7管收音机后,在131型收音机的机芯结构和电路基础上,又陆续推出了132、132.1和133型收音机。  相似文献   

17.
张全定 《无线电》2011,(7):82-83
笔者是收音机爱好者和收藏者,对电子管收音机更是情有独钟,近来以30元的低价由废品收购人员那里购得一台旧凯歌593-2型电子管收音机.该机虽然年代久远,有些陈旧不堪,一些漆皮都已经掉了,但作为爱好者,笔者仍然觉得她多少还是有点使用和收藏价值的.  相似文献   

18.
前言电子管收音机品种繁多,造型别致,是高雅的艺术赏品与聆听音乐的名器。20世纪50年代几乎是居家必备的装饰品,60年代晶体管收音机的问世,以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等优点,将电子管收音机打入冷宫,被人们所遗忘。近年来国内外音响爱好者为追求电子管收音机独特的韵味,丰富的谐音,温暖而柔美的音色,以及它高品味的艺术造型而情有独钟,还有不少厂商正在设计与制造新品,电子管收音机重出江湖之日即将来临。对于青年一代音响爱好者来说,对电子管收音机会感到陌生,特别是接收原理、电路分析、制作维修等方面非常渴望了解。为此,今特撰写一组电子…  相似文献   

19.
通常,电子管前置放大器采用线性三极管或锐截止五极电子管。何谓“线性”?通俗地说,就是经电子管放大后的输出信号的变化率等于输入信号的变化率。这类管子的放大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认为是恒定的,其栅极金属丝绕成等节距的螺线。那么,难道还有“非线性”电子管吗?当然有!超外差收音机的变频器正是利用电子管的非线性特点工作的,收音机的自动音量控制也是因为管子的非线性才得以实现。这类管子的放大因素μ是变化的,  相似文献   

20.
陈汉燕  徐蜀 《无线电》2010,(2):18-23
上海131型电子管收音机是上海广播器材厂(以下简称上广电)1958年的产品,是我国正式发布的第一台一级收音机。有关该机的最早信息,是由《无线电》杂志1958年第4期的一篇名为“无线电工业的喜讯”的报导披露出来的。报导称,“上海广播器材厂试制成功141型一级收音机”,并附有收音机的图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