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在波浪作用下无防护管袋堤坝的稳定性,试验中无防护管袋堤坝模型的坝高分别为26cm和30cm;坝坡坡比分别为1.0,1.5,2.0,2.5,波浪采用波坦分别为1/15和1/20,并区别是否有越浪现象。通过模型试验得出不同条件下坝体破坏时的临界波高及坝体稳定的影响因素,研究波高、波坦、越浪及坡比对无防护管袋堤坝所受堤前波压力、管袋底上抬波压力的影响规律,并给出无越浪情况下无防护管袋堤坝所受堤前波压强的简化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采用U形弯道模型,研究在弯道出口顺直段上建坝及不同坝高对水流纵向流速分布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弯道上建坝后水流的纵向流速变小,且坝越高流速越小,坝前顺直段流速偏离系数增大;高坝对弯道流速沿程变化规律的影响比低坝大;建坝后弯道水流的流速分布比无坝时更均匀对称;低坝对水流纵向流速在垂线上分布规律的影响不大,高坝会使纵向流速在垂线上的变幅减小。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河口及海岸防护工程、围海造陆工程等已广泛采用扁平型充填管袋筑堤技术,而国外采用的是圆形管袋.不同断面型式的管袋在波浪作用下其失稳的机理不同,当前扁平型充填管袋堤坝工程鲜有可以依据的设计准则.为此,模型试验主要对波浪作用下无防护扁平管袋堤坝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试验中无防护扁平管袋堤坝模型的原型坝高为4.2、6.3、8.4 m,顶宽5.25 m,管袋堤坝边坡坡比为1.25、1.5、2.0、2.5.研究了扁平型管袋堤坝失稳时的临界波高,提出了波浪作用下管袋堤坝的稳定公式,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可为扁平型充填管袋堤坝工程设计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了在波浪及水流作用下无防护管袋堤坝的稳定性,试验中无防护管袋堤坝模型的坝高分别为12cm,18cm,24cm;斜坡坡比分别为1.25,1.5,2.0,2.5;波陡分别为1/20和1/25。研究了波浪作用下无防护管袋堤坝所受堤前波压力、管袋底上抬波压力与波高、坡比及波陡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观察了波浪作用下无防护管袋堤坝位移的产生及发展,得出了各工况下无防护管袋堤坝失稳的临界波高。  相似文献   

5.
徐鹏云  滕飞 《吉林水利》2007,(10):16-17
通过松江水文站垂线平均流速与0.2相对水深流速资料的相关分析,推算出了0.2垂线平均流速实验系数。当流速较大实测深水流速有困难时,可仅测相对水深0.2处流速。算得流量与0.2垂线平均流速实验系数乘积即是松江站相应流量。  相似文献   

6.
透空式潜坝是一种兼顾生态和环境的新型整治建筑物。为深入了解透空潜坝附近水流特性,基于N-S方程和不可压缩气液两相流理论建立三维数值水槽,对梯形透空式潜坝附近水流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透空率、水深和流速对潜坝附近流场、紊动能和涡量等水流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同水流条件下,随着透空率的增大,坝后回流流速减小,坝后根部紊动强度逐渐增大,而坝后1~4倍坝高范围内紊动强度逐渐减小,涡量先增大后减小。透空率不变情况下,在相同断面平均流速条件下随着水深增大,透水率逐渐减小,潜坝附近紊动强度整体减小,但紊动范围变化不大,坝顶强涡量区面积减小。在相同水深条件下随着断面平均流速增大,涡旋回流强度逐渐增大,潜坝附近高紊动区紊动强度整体也增大, 坝体顶侧和透水圆孔附近正负涡量间隔分布,强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7.
用有限流速测点组合求和,是计算垂线平均流速的现行方法;而准确的特定测点相对位置,又是保证成果精度的主要条件.通过对垂直流速几种分布模式的描述,结合试验资料的分析,表明定位误差影响垂线平均流速误差的大小,与垂直流速分布有关,且随定位误差的增大而增大,并在一定的水深范围内,是随水深的变化而成反比关系。测速定位误差实质上是一种系统性的偏差,它与施测人员的素质和设备的技术改造有关。  相似文献   

8.
群潜坝对河道糙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型实验,运用能量方程反求河道糙率的方法,分析探讨了河道中修建不同间距的群潜坝后,河道糙率系数n和水深坝高比H/h(即河道中水深月与潜坝高度h之比)的相互关系。通过实验及其成果分析,可以得到,河道中修建群潜坝后,(1)河道糙率会增至原河道糙率的1.1—2.6倍甚至更大,具体大小取决于群潜坝的坝间距与水深坝高比H/h;(2)河道糙率随着河道中水深坝高比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而后基本趋于稳定;(3)河道糙率随着水深坝高比的变化可以分为减小区、增大区与稳定区,各区分界点处的水深坝高比与潜坝间距有关;(4)本实验条件下,减小区与增大区分界点处的水深坝高比为5.98~6.78。增大区与稳定区分界点处的水深坝高比为8.11。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0.2相对水深流速与精准垂线平均流速计算得出的流量相关关系分析,得出了0.2流速系数,为测流方案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实测资料 , 采用3点法、5 点法对比计算分析了原型和长江防洪实体模型的垂线平均流速两者间差异,同时比较分析原型与模型流速沿水深分布偏离程度。采用明渠对数流速公式探讨了模型变态后流速沿垂线分布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江防洪实体模型垂线平均流速与相对水深某位置处点流速的关系,观测资料分析表明,模型相对水深为 0.6 处的点水深处流速与垂线平均流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柴石滩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高103m,坝顶长309.8m。本文结合坝址的自然条件,介绍坝体断面分区、坝料、坝坡、趾板、面板、分缝与止水设计。  相似文献   

12.
充填管袋填筑的原理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林刚  束一鸣  林勇 《人民长江》2005,36(2):25-27,33
阐述了充填管袋填筑的基本原理,包括充泥管袋的固结理论、管袋在波浪及水流作用下的稳定性理论。从国外和国内不同的充泥管袋型式,各自得出一些理论计算公式,并应用于实践。固结理论考虑充泥管袋固结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结合单向固结理论,计算出充泥管袋高度的变化,进而得到平均固结度;采用静力平衡理论,对充泥管袋的稳定性进行理论分析,进而得到满足稳定的特征值,并得出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七一水库土石坝滑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西省七一水库土石坝进行非稳定渗流有限元模拟,得到各时刻的浸润线位置和渗透压力,再利用毕肖普法对上游坝坡进行稳定性分析,论证了该土石坝出现滑坡的原因,为该土石坝的加固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杨星  余挺  杨贵 《水力发电》2012,38(1):34-36,53
利用FLAC3D动力弹塑性模型对土石坝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着重讨论了FLAC3D进行土石坝地震反应分析时的地震波滤波和基线校正、动力边界条件设置、瑞利阻尼参数确定等关键问题,并用FISH语言实现了坝体初始剪切模量和体积模量随平均主应力的非线性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该土石坝发生了22.3 cm的竖向永久变形,坝顶加速度放大了2.9倍。  相似文献   

15.
由于深厚覆盖层具有一定的可压缩性,修建在其上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坝体会发生沉降,且最大沉降位于距坝顶2/3坝高处;受坝体的影响,坝基深厚覆盖层也会向上、下游发生水平位移;沥青混凝土心墙存在明显的应力拱效应,蓄水后减弱.以在120 m深覆盖层上修建坝高100 m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有限元分析为例,探讨了沥青混凝土心墙上石坝在深厚覆盖层上的应力变形特性.  相似文献   

16.
吴岭水库土坝渗流及坝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湖北省京山县吴岭水库土坝进行了有限元渗流计算和坝坡稳定性计算,在分析大坝基础部位的残坡积土、强风化砂岩的强透水性和下游排水体对于大坝渗流场的影响的基础上,得出渗流是引起下游坝坡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为大坝的加固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可供同类土坝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低山和丘陵地区的水电站设计中,因对河堤式副坝功能的理解不同,采用不同规范会导致差异较大的设计标准。将河堤式副坝视为民防工程时,设计标准低,其顶部高程低于拦河大坝;认为其主要功能为壅水以形成电站的水库时,作为永久建筑物,设计标准远高于前者,对应顶部高程大于前者。本文着重分析了在水电站库岸设计中出现这种分歧的原因、过程及处理,为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折线滑动面法,利用visual basic程序语言编制计算程序求解危险工况下的最小稳定安全系数Kc值。经计算,在三种工况下,水位在1/3坝高处、稳定渗流期设计洪水位以及正常蓄水位+地震,Kc值均满足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讨论了上游水位变化对坝坡稳定的影响以及折坡折点位置变化对坝坡稳定的影响,并验证了与文献[8]中所述利用公式法计算得出的相关结论一致性,即坝内最小Kcmin值的折面不会通过坝顶平面,只限于坝坡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靠近渠堤的坑塘是影响和危害河渠工程安全的严重隐患之一。以引江济淮工程中涉及坑塘和膨胀土的某一河道为例,运用GeoStudio软件建立了耦合渗流和稳定性分析的河道边坡计算模型,并对该边坡提出了相应的支护方案,分析了边坡支护前后的抗滑稳定性,并研究了填塘范围、坑塘水深及土体渗透性对边坡渗流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按支护方案进行支护后,各种工况下的渠道边坡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填塘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坑塘渗流在坡面的出溢点高程、减小渗漏单宽流量,进而提升河道边坡的稳定性;不同河道水位工况下,坑塘水深对坑塘水分在边坡内渗流和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均较小;膨胀土渗透系数越低,坑塘渗流在坡面的出溢点高程越低,渗漏单宽流量也越低,安全系数越高,膨胀土渗透性对坑塘水分在边坡内渗流和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均十分显著。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河道边坡的支护设计、填塘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湄江河湄潭县政府新区河段,基本没有防洪排涝设施,每遇暴雨就产生峰高、量相对较小的洪水汇流,造成县城、大片农田及村寨发生洪涝灾害。结合工程区的地形地质、河段治理范围等条件,对防洪堤布置、防洪堤轴线选择、堤型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分析,尤其对堤防结构、岸坡稳定性、护坡稳定性、河道清淤进行了详细的论证研究。推荐采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优越的浆砌石护脚、护坡结合卵石护坡+草皮护坡的防洪堤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