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面对当前西安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丧失城市特色、古城风貌辨识度降低等问题,通过对景观文化形态的研究,以"文化"为因、"形态"为果,梳理城市景观空间演进规律,总结景观文化形态引导下的西安城市景观空间特征,以书院门步行街为案例研究其景观演进过程及当前景观空间的使用方式并提出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
黄进议 《河南建材》2021,(12):146-149
城市公园边界具有"柔性空间"的特性,是连接市民生活的重要绿色公共空间.福建省泉州市西湖公园景观资源丰富,区位上与不同的城市界面相接.文章通过公园东南侧拆墙透绿及景观提升工程项目的实践,探讨公园边界空间设计上景观生态、通勤休闲、文化内涵等功能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伴随"美丽乡村"等政策落地,传统徽民居村落得到发展.街道景观是传统村落中的重要组成,为完善徽民居村落的整体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搜集等方式,总结街道空间、街道内容物、街道文化等内容,探索街道景观中的元素构成与文化内涵.徽民居街道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承载村落日常交通与生活,受传统村落规划、地域文化影响,街道空间曲折有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六盘山魅力景观区传统村落艺术文化空间为研究对象,立足六盘山魅力景观区传统村落的艺术文化空间现状,从多元性、农耕性、开放性等方面梳理艺术文化空间的特点,探讨艺术文化空间在发展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意义。从整体上不单一的把六盘山魅力景观区定义为以保护为主的"国家公园"或"魅力观光区",而是从传统村落的艺术文化内涵上超越自然风景地域空间的范畴,维护中国民族本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以洪泽县东九道绿化景观设计为例,将"湿地文化""文物文化""歌舞文化""饮食文化""运动文化"结合起来,对洪泽县东九道现状进行了研究,并从文化、功能、空间、景观、交通等方面,提出了完善道路绿地景观,重塑河道景观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景观研究的文化转向与景观人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桐 《风景园林》2021,28(3):10-15
"景观"起源于地表形态研究,并作为地理学基本研究视野,经历了"区域特性""人地关系""文化史"等研究主旨的转换,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文化转向".存在主义视角下的景观的文化认知,需要以理解性方法解析其地方情感和意义维度,以获取"知觉知识"作为新的研究范式.而几乎同时,文化人类学研究领域的"空间转向"呼应了景观研究...  相似文献   

7.
立足当前城乡遗产保护从"资源保控"向"文化传承"的观念导向转变,聚焦山地历史城镇地域景观基因的保护传承问题。针对传统历史城镇形态保护方法"依形套式、附形失韵"的问题瓶颈,提出基于景观基因"双系统"识别解译的历史城镇空间特征保护与文化气韵传承关联操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城镇景观的格局关系、簇群形态、街巷空间、建筑风貌和地域文化的哲学基础、发展观念、实践思维、气质品性等方面,系统识别、解译了山地历史城镇的"空间基因"和"文化基因";并据此提出山地历史城镇景观基因配对关联的保护传承措施,以拓展既有遗产保护研究的理论认知,为山地历史城镇地域景观、文化的特征识别与保护传承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8.
城市景观特色辩识--乡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建筑》2005,25(5)
景观原是自然地理学名词,泛指地表自然景象.城市景观则是涵盖城市中自然的、人造的、艺术化的空间景象,它不仅是建筑、植物和环境设施等多元素综合的物质实体直观形象,还通过空间形象来表达文化内涵和精神意境.纵观近年来景观建设实践,各地不断有新的景观出现,人们在欣喜之余也有困惑,常有"似曾相识"、"千孔一面"之感.崇洋的多,研己的少;趋同的多,特异的少;跟风的多,创新的少.究其原因,是缺少对自己地域特征和文化的探索与创意,借鉴外来的缺少与当地实际融合.  相似文献   

9.
万敏  龚建  郭玉 《规划师》2007,23(5):31-33
景观异质性的概念出自景观生态学,将其延伸至人类文化系统中,就可以用于描述人文景观系统和系统要素的差异性,包括时间差、空间差、文化差、质量差、数量差等.只有深入研究景观的异质性特点,并结合景观的功能构成,才能发掘出更多的可经营因素.平顶山新城湖滨景观带规划将一艘报废的战舰设置在湖的中段,保留"农家乐"的田园餐饮形式和沙滩,根据地形特点设置12座桥梁,分别从综合差、文化差、时间差、信息差方面体现了景观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0.
生态与文化是校园景观突出的内涵.校园生态景观,应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按照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及多样性等生态设计原则,对校园景观空间进行优化重构,形成较合理的生态景观空间构型.校园文化景观,应在充分尊重场地文脉、结合地域文化、弘扬学校历史进程中的文化沉淀基础上,对其进行归纳、提炼和升华.  相似文献   

11.
王哲  朱捷 《中国园林》2024,40(1):86
后工业景观作为保护及利用工业遗产的重要范式, 体现出生态修复、形象展示、文化传承、功能重组和产业开发 的复合价值,已逐渐成为城市片区更新发展的重要抓手。根据 当前后工业景观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发现在高质量城市更新的 背景下,有必要从全局视角对成群成片的城市后工业景观更新 进行整体性、持续化、多维度地思考。在此基础上,引入景观 触媒效应的理论方法,剖析城市后工业景观触媒的特质,总结 城市后工业景观在山地城市中的显著特征与设计关键;提出通 过城市后工业景观触媒效应的激发推动老旧城市片区有机更新 的实施途径,从而促进山地城市朝着生态功能健全、山城形象 凸显、文化氛围浓厚、功能活力焕发、文旅业态兴旺的方向持 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钟和丽  罗越  林广思 《风景园林》2022,29(7):97-102
随着风景园林学科对设计与研究内在关系的关注,以更科学地搜寻设计问题、更合理地制定设计任务书为目标的风景园林策划的研究非常必要,但目前风景园林策划存在方法程序指导性弱、实践案例少等研究空白。以深圳市4个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研究法描述各城市公园案例的规划设计与建设过程,归纳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风景园林策划工作程序,由目标预设、实态调查与分析、概念与空间构想、目标论证、策划表达和后评估6个阶段构成。倡导在设计过程的开端,通过风景园林策划对城市公园的选址、类型、功能、规模和布局等设计要求及内容进行详细论证,以加强作为设计依据的设计任务书对方案设计与建设的准确指导,从而提升设计效率,保障设计效果。研究结果为城市公园的风景园林策划提供了一套清晰的可视化操作框架,提高风景园林实践中设计依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完善风景园林设计的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3.
雨水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生态效益,将雨水利用纳入城市景观设计,不仅有助于缓解水资源的短缺,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还能创造出多功能的水域空间和景观.文中探讨了城市公园雨水利用的设计方法,并以深圳某公园为例进行具体设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进步,城市公园景观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从而引发了对现代城市公园建设的进一步探讨。本文结合相关实例,论述了现代城市公园设计的理念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发生安全事件逐渐趋于常态化,并且损失也不断加大,非传统的城市安全隐患已成为严重的威胁,传统的园林防灾规划研究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阐明开展基于城市安全的园林规划设计研究的必要性,提出"安全园林规划设计"的概念,并尝试探讨其基本内涵、内容构成和规划程序,初步建立包括城乡安全绿地系统规划、行政分区安全绿地系统规划、社区安全园林规划设计的安全园林规划设计编制体系框架,以期拓展解决城市安全的新思路,满足日益紧迫的城市安全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16.
园林设计之于城市景观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6  
孟兆祯 《中国园林》2002,18(4):13-16
首先从概念方面探索城市,园林,绿化和景观,继而论证了城市景观的综合性和应遵循的理念“人与天调,天人共荣”,并结合实例印证这些理念,论文还简要地分析了生物的多样性与城市景观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主张为不同生态习的植物创造不同的生态环境以实现植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多样性,最后论述了城市景观的特色,指出竞相模仿的时风是不能形成特色的病因,而治病的良方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主要理法“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要因地制宜而不是因“宜”制地。  相似文献   

17.
发展都市型工业--以武汉佳海都市工业基地建设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阎魁  杨立峰  袁雁 《规划师》2004,20(12):65-69
武汉佳海都市工业基地规划以塑造生态型山水园区、延续历史化、促使多功能复合、强化园区意象为理念,形成中心综台区、工业街区和居住区,构筑标志性中心广场空间、南北中央大道城市化景观轴、东西生态景观轴和环状滨水景观带。它的建设完成奠定了武汉城市化的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景观生态学视野下的城市生态公园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邓毅 《新建筑》2004,(5):10-14
分析了城市生态公园的概念和类型,剖析了传统设计方法的主要不足,指出应该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对传统城市公园设计方法进行拓展与创新,应该从抽象的生态走向与具体空间格局相关的生态,并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提出了设计方法框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食品安全危机不断地出现在我们身边,人们对于健康绿色生活的愿望越来越迫切。文章通过规划手段,对现实中发生的一些关于人们的生活、饮食等相关问题从城市园林景观角度进行规划分析,通过利用城市农耕景观和城市园林景观相互结合的理论方法,提出了城市农耕景观规划的理论框架,进而给人们创造一个能够参与到环境营造和食品生产等一系列的活动的机会。文章提出了城市农耕景观的垂直空间规划、地域空间规划、水平季节规划和管理对策等,对城市景观规划研究领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推动了城市农耕景观的发展,使城市面貌更完善,食品更安全,进而打造我们的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对目前我国小城镇风貌存在问题认识的基础上,以黄麓镇为例,探讨小城镇风貌的定位、设计的基本原则,纵向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对景观风貌进行控制,横向上对街景、滨水景观、节点、标志物、风貌线、视线廊道、亮化等重要风貌要素进行控制,对小城镇风貌设计和塑造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