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建筑物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建立灰色动态GM模型,作出沉降预测,并获取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陈启  林少恒 《山西建筑》2008,34(17):316-318
简要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及GM(1,1)预测模型的数学方法,通过某蝴蝶拱桥支架沉降发展状况的预测实例,说明该法在在建桥梁预测中的应用,为桥梁支架沉降变化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伟等 《工程勘察》2014,(2):82-85
介绍了PDL(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某桥梁挠度预测,重点考虑了温度以及车流量对挠度的影响。借助EVIEWS软件对桥梁不同时期的挠度变形值进行预测,并与灰色GM(1,1)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DL模型具有比灰色模型更高的预测精度,其预测结果更为可靠,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工程数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灰色预测的方法,对建筑物基础的最终沉降变形进行预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最终沉降量计算,并与实际观测值相比较,具有较高的精度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灰色系统理论成功地解决了许多信息不完全的预测问题,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灰色模型的建立,是以等时距原始数据作为前提条件的。由于在实际应用时所获取的数据往往不是等时距的,难以建立其预测模型。为了克服灰色模型以上缺点,对灰色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不等时矩的灰色预测模型,并应用于某电厂烟囱基础沉降预测中。结果表明:改进灰色预测模型精度好。  相似文献   

6.
沉降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张仪萍  张土乔  龚晓南 《工业建筑》1999,29(4):45-48,57
阐述了灰色理论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并指出沉降灰色模型预测法与Asaoka法是一致的,从而为灰色理论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城市用水量的预测精度,分析了GM(1,1)模型和灰色Verhulst模型,同时由于GM(1,1)模型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对基本GM(1,1)模型进行了新陈代谢改进,最后通过对实例的预测分析,改进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将灰色理论中的GM(1,1)灰预测模型运用于加筋土挡墙的沉降预测中,充分利用GM模型建模方便、预测精度高的特点,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说明此理论与模型在加筋土挡墙的沉降监测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沉降预测的变系数灰色GAM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色理论在路基沉降预测课题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避开一般灰色建模采用的灰色GM(1,1)模型,而根据灰色建模思想,用代数多项式拟合离散数据列,建立了灰色代数曲线模型。将代数多项式的系数设为时间的参数即变系数,并运用拉普拉斯条件极值法推导其递推公式;根据变系数估值序列的特点,运用灰色GM(1, 1)模型对变系数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
滕瑞振 《山西建筑》2004,30(12):35-36
介绍了不等时距的GM(1,1)建模及引入残差分析的概念,并结合典型的实际工程,对桩基的沉降作出了预测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地基沉降的灰色群优化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筑地基的沉降观测一般是时间非等间距的;分析了基于灰色理论建立的非等间隔数据GM(1,1)模型进行预测所得出的结果的误差变化,得出需要进行预测的后续时间越长,误差就越大;用越久远的数据建立的非等间隔数据GM(1,1)模型进行预测,所得出的相同后续时间的结果误差越大;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模型群,进而对模型群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非等间隔数据GM(1,1)模型群的优化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2.
地铁路基沉降监测是变形监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交通运营的安全问题。为准确对地铁沉降进行预测,在灰色GM(1,1)模型及BP神经网络模型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某地地铁沉降监测数据,采用灰色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对地铁监测数据进行预测。通过监测数据和预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组合模型对地铁沉降数据预测较为准确、精度较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灰色模型要求原始实测数据是等时距的特点,基于某项目实测数据,利用三次样条插值良好收敛性、优越稳定性以及二阶光滑度的独特性质,将实测数据转化为等时距序列,建立非等时距灰色模型,并采用控制变量法,对时间间隔和观测次数这两种因素进行精度分析,为构建高精度非等时距灰色模型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三次样条插值具备强大插值...  相似文献   

14.
对隧道围岩变形的预测方法有很多,但是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而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隧道围岩变形的短期预测有着较好的效果.但是大量的施工实践证明,初期阶段施工对围岩变形的预测精度影响非常显著.针对隧道工程围岩变形机理的特性,文章提出了施加政策因子的优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施加政策因子模型成功消弱了外界影响因素对预测的影响,预测精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郭菊彬  宋吉荣  张昆 《建筑科学》2006,22(6):54-56,68
基坑开挖全过程的地表沉降量可用Logistic生长模型来描述。考虑到模型适用范围和预测精度等问题,结合工程实例,比较了模型中参数K的三种估计方法.并用线性回归获得另外两个参数α、r,应用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拟合精度都较高,其中以三点法最优;在沉降发展的时间预测上,根据模型的数学意义,以拐点法最优三点法和四点法预测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6.
建筑物地基沉降的灰色模型GM(1,1)预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晓亮 《安徽建筑》2006,13(6):143-143,151
文章主要运用灰色理论建立基于实际观测数据的沉降预测模型GM(1,1),并通过其与另外2个工程中常用到的模型在同一实际工程的沉降预测值和实际观测结果的比较,证明GM(1,1)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结果,可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7.
灰色GM模型在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伟 《建筑科学》2011,27(9):75-78
介绍了灰色GM模型的基本原理及计算过程.以某地铁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根据测得的数据,采用GM(1,1)模型对基坑围护桩变形及基坑周围土体沉降进行预测.将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可知:采用GM(1,1)模型得到的预测值很好的拟合了实测值,预测精度高,利用GM(1,1)模型对围护桩进行变形及基坑周围土体沉降进行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鉴于高速铁路桥梁在前期施工时,随着荷载的增加桩基沉降较大的基本特征,引入一种新的数学模型——幂指函数模型,用来预测桩基在桥墩施工后的沉降。分析了函数的基本特征,介绍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结合新建崇礼铁路桥项目工程实例,比较了指数函数模型、Logistic函数模型和幂指函数模型对桩基沉降的预测情况,对三种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利用幂指函数模型对桩基沉降进行预测可以得到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9.
既有铁路或公路下箱型框架顶进工作基坑的稳定性问题,具有不同于一般基坑的显著特征。依据变形预测理论,根据既有铁路下箱型框架顶进施工工作基坑的变形特征,建立了箱型框架桥顶进施工工作基坑的变形预测模型和方法。某既有铁路下箱型框架顶进工作基坑围护结构顶部与周边地下管线沉降和围护结构侧向水平位移的预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箱型框架桥顶进工作基坑预测方法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具有利用时间序列中的前一区间中的数据精确地预测随后区间的变形、并能及时地将预测进行修正的特点,可为类似于箱型框架桥顶进工作基坑这类施工工况特殊、周边环境复杂、变形量大且变形变化迅速的基坑施工提供即时预测。  相似文献   

20.
格栅式地下连续墙基础是一种新型的高速铁路桥梁基础,对于桥梁基础而言,其沉降控制已经成为高速铁路桥梁设计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对格栅式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的沉降计算还未见报道。基于格栅式地下连续墙基础的形式和承载特性,借鉴矩形承台群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作用的分层总和法。为了验证这种方法的合理性,通过数值模拟建模计算基础沉降,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可以得到两者的比值范围在0.64~0.78,本文推荐取0.7作为调整系数。与地下连续墙现场静载试验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按系数0.7调整后的沉降计算值与实测值十分接近,说明基于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的格栅式地下连续墙基础沉降计算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