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简要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及GM(1,1)预测模型的数学方法,通过某蝴蝶拱桥支架沉降发展状况的预测实例,说明该法在在建桥梁预测中的应用,为桥梁支架沉降变化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PDL(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某桥梁挠度预测,重点考虑了温度以及车流量对挠度的影响。借助EVIEWS软件对桥梁不同时期的挠度变形值进行预测,并与灰色GM(1,1)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DL模型具有比灰色模型更高的预测精度,其预测结果更为可靠,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灰色系统理论成功地解决了许多信息不完全的预测问题,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灰色模型的建立,是以等时距原始数据作为前提条件的。由于在实际应用时所获取的数据往往不是等时距的,难以建立其预测模型。为了克服灰色模型以上缺点,对灰色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不等时矩的灰色预测模型,并应用于某电厂烟囱基础沉降预测中。结果表明:改进灰色预测模型精度好。 相似文献
6.
7.
为提高城市用水量的预测精度,分析了GM(1,1)模型和灰色Verhulst模型,同时由于GM(1,1)模型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对基本GM(1,1)模型进行了新陈代谢改进,最后通过对实例的预测分析,改进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将灰色理论中的GM(1,1)灰预测模型运用于加筋土挡墙的沉降预测中,充分利用GM模型建模方便、预测精度高的特点,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说明此理论与模型在加筋土挡墙的沉降监测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介绍了不等时距的GM(1,1)建模及引入残差分析的概念,并结合典型的实际工程,对桩基的沉降作出了预测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建筑物地基沉降的灰色模型GM(1,1)预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运用灰色理论建立基于实际观测数据的沉降预测模型GM(1,1),并通过其与另外2个工程中常用到的模型在同一实际工程的沉降预测值和实际观测结果的比较,证明GM(1,1)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结果,可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7.
灰色GM模型在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灰色GM模型的基本原理及计算过程.以某地铁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根据测得的数据,采用GM(1,1)模型对基坑围护桩变形及基坑周围土体沉降进行预测.将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可知:采用GM(1,1)模型得到的预测值很好的拟合了实测值,预测精度高,利用GM(1,1)模型对围护桩进行变形及基坑周围土体沉降进行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19.
Liu Zengrong 《工程勘察》2008,(7)
既有铁路或公路下箱型框架顶进工作基坑的稳定性问题,具有不同于一般基坑的显著特征。依据变形预测理论,根据既有铁路下箱型框架顶进施工工作基坑的变形特征,建立了箱型框架桥顶进施工工作基坑的变形预测模型和方法。某既有铁路下箱型框架顶进工作基坑围护结构顶部与周边地下管线沉降和围护结构侧向水平位移的预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箱型框架桥顶进工作基坑预测方法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具有利用时间序列中的前一区间中的数据精确地预测随后区间的变形、并能及时地将预测进行修正的特点,可为类似于箱型框架桥顶进工作基坑这类施工工况特殊、周边环境复杂、变形量大且变形变化迅速的基坑施工提供即时预测。 相似文献
20.
《施工技术》2015,(15)
格栅式地下连续墙基础是一种新型的高速铁路桥梁基础,对于桥梁基础而言,其沉降控制已经成为高速铁路桥梁设计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对格栅式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的沉降计算还未见报道。基于格栅式地下连续墙基础的形式和承载特性,借鉴矩形承台群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作用的分层总和法。为了验证这种方法的合理性,通过数值模拟建模计算基础沉降,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可以得到两者的比值范围在0.64~0.78,本文推荐取0.7作为调整系数。与地下连续墙现场静载试验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按系数0.7调整后的沉降计算值与实测值十分接近,说明基于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的格栅式地下连续墙基础沉降计算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