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油藏精细化管理思路的推广,海上油田大量的油井安装了永久式测压装置,对井下压力监测数据的试井解释方法进行探索成为必要。利用变产量试井解释软件,结合油井生产历史、动液面数据、产液量数据,对井下压力监测数据的变产量试井解释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油井产量计量方式及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井产量计量是掌握油井的生产动态,分析储油层的变化情况,科学地制定油田开发方案的重要依据。目前中国油田油井产量计量在动态周期性计量的基础上,普遍采用多井集中计量方式;对于拉油的油井,可采用静态计量方式,对于开采后期的油井,针对其普遍低产少气的特点,可采用活动计量或软件计量方式,其中软件计量应用最多的是液面恢复法、功图法;20世纪末国内外研制开发的多相流量计可同时计量管道内油、气、水的产量,是油井产量计量技术的发展方向。详细介绍了常用的油井产量计量方式及其应用范围,对于油田的生产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孟庆萍 《吐哈油气》2008,13(1):36-38,41
油井产量计量是掌握油井的生产动态,分析储油层的变化情况,科学地制定油田开发方案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油田油井产量计量在动态周期性计量的基础上,普遍采用多井集中计量方式;对于拉油的油井,可采用静态计量方式,对于开采后期的油井,针对其普遍低产少气的特点,可采用活动计量或软件计量方式,其中软件计量应用最多的是液面恢复法、功图法;20世纪末国内外研制开发的多相流量计可同时计量管道内油、气、水的产量,是油井产量计量技术的发展方向。该文详细介绍了常用的油井产量计量方式及其应用范围,对于油田的生产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任丘潜山油藏高含水期的开发特点及堵水治理的现状,提出了今后堵水的选井原则及对策,介绍了1995年以来,针对不同油茂条件和井况所采取的堵水措施,施工12井次,可对比的9井次,有效率在达100%,年累计增油1.11×10^4t,平均单井增油1116t。指出: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的堵水,复堵,注水泥等措施可有效封堵主要出水裂缝,控制含水率上升;减缓产量递减;为提高堵水效果,要中大堵剂用量,封堵半径,油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张力完井工艺在采油井特别是抽油井和压裂井中的应用。其最大特点是在油井生产过程中,油管柱始终呈竖直拉伸状态并保持一定的张力负荷,从而完全消除了因抽油杆上,下运动而造成的油管珠弹性伸长,提高抽油井泵效10。经配套完善后,可广泛用于低渗油田的抽油,注水及压裂作业中。  相似文献   

6.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油井合理工作制度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井工作制度不合理,将导致油井不能发挥其合理产能。对塔河油田部分典型缝洞单元内的无水采油井、含水采油井和高产井,用经验统计法和类比法进行了工作制度合理化分析,得出控制碳酸盐岩油井合理工作制度的方法和做法。对无水采油井,应尽量控制压锥,延长无水采油期;对含水采油井,采用控制或保持液量的方法;高含水后期,水油比趋于稳定时,可放大压差、提高产液量;对高产井,可适当提高单井产量。研究结果可以为碳酸盐岩油井的稳油控水提供理论依据,为油井的动态分析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广利油田莱1,莱36断块微型构造与油井生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广利油田莱1,莱36断块的微型构造,沉积微相以及动态因素对油井生产的影响,根据这两个断块上所打的15口调整生产井6年多时间的大量资料及静态研究成果,得出的结论是:处于正向微型构造上的井(简称正微井)高产,处于斜面微型构造上的井(简称斜微井)产量中等,处于负向微型构造的上井(简称负微井)低产,负微井平均单井累计产量已减至正微井的六分之一。分析了影响三类油井生产的因素和造成大的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相似文献   

8.
结合使用新的优化软件和商业油藏模拟软件,分别对采用和不采用智能油井控制装置完井的油藏产量进行了预测和优化。井下流量控制装置给非常规油井的生产带来了灵活性。利用它们可以单独控制多分支井的各个分支,从而实现石油产量最大化或对不需要的水或气产量最小化。文中通过案例介绍了一种智能井(即安装有井下传感器和流量控制器的油井)运行的优化方法。该方法需要把共轭梯度优化技术与包含一个详细的多井段油井模型的商业模拟软件结合使用。该综合优化技术用于解决涉及不同类型油井和地质模型,以及多次地质统计模拟结果(geostatistical realization)的问题。多个案例均说明,采用流量控制装置能够改善油井的预测生产动态,其中一个改善的程度高达65%。  相似文献   

9.
DeGHE.  G  王海霞 《国外油田工程》1999,15(12):39-39
油井运行多年后,产量降低。利用射流泵这一新技术,使低压井增压,可提高低压成熟井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QW-ZY型液体清防蜡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研制了QW-ZY型液体清防蜡剂。3-13井是濮13块中的一口油井,1999年1月12日加QW-ZY清防蜡剂后,到1999年1月15日产量上升到11.4t,抽油机运转电流从112A/105A下降到92A/85A,加药周期从10d增加到20d,加药后不再进行热洗,检泵周期从加药前的2个月延长到6个月,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1.
我国渤海湾地区油田进行了微生物采油现场试验,如大港、华北(二连地区)、辽河和吉林等油田曾进行过微生物吞吐、驱油和清蜡试验工作。大港油田于1995年4月~7月在第一采油作业区4口油井中,共进行了18井次微生物吞吐试验,总共注入微生物菌液量为12m3。试验效果证明4口油井清蜡周期普遍延长,有2口油井获得增油效果,其中7—17井经6次微生物吞吐处理后,共计增油达121t;本井在试验前需30天清一次蜡,而在试验过程中三个月未清蜡照常产油。同年10月~11月在港西四采油作业区开展以油层中的烃类(原油)为…  相似文献   

12.
要想经济有效地提高油井产量,在开井投产之前,即在钻井和完井过程中就得采取相应的技术策略,本文阐述了帕伊特.麦克英坦尔油田提高油井产量的钻井和完井技术策略及其矿场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3.
MOCO作业公司采用一种具有独特作用机理用于清除储层石蜡沥青质化学药剂 ,对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东南部的两口UpperWilcox油井进行了作业处理。虽然每口井的作业处理费用大约为$ 2 0 0 0 0 ,但作业井处理后的产量则提高了 3倍 ,作业费用投资在不到 3个月内便可回收偿还。油井作业 6个月后产量仍旧稳定在作业前的两倍之多。本文介绍了这种化学药剂的作用机理和两口井的现场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根据规模效益原理,确定区块的经济合理产量规模,应首先评价出油井的效益,再根据油井效益评价结果,优选出效益较好的油井,按照规模经济原理确定油田的经济合理产量规模.依据油井生产效益情况,油井可分为五类:效益一类井、效益二类井、效益三类井、边际效益井及无效益井.  相似文献   

15.
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上石炭统卡拉岗组(C2k)油藏为吐哈油田首次发现的裂缝一孔隙型火山岩油藏,其产量变化大、递减快,生产状况极不稳定。对于这种产量递减快,生产状况极不稳定的井,如何评价其产能难度非常大。深入研究确定单井产能,对于制定合理开发技术政策,实现科学高效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这里采用两种方法计算油井产能,方法一是利用油井递减规律,确定油井初始产量和年平均日产量的关系,通过计算油井年产量求取油井年平均日产量,用油井年平均日产量作为油井单井产能;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利用典型井的米采油指数法计算油井单井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两层分采井长期测压技术,在避免油井层间干扰问题的同时,能够获得全井合采抽油井的单层压力资料,应用先进的试井评价技术得到分层、合层的储层参数,搞清抽油井分层产量,进行油井产能预测,有效地指导区块开发生产。  相似文献   

17.
1993年李传亮提出的带隔板底水油藏油井临界产量的计算公式中不含油井打开程度的参数,即没有考虑油井打开厚度的影响。但是实际油井通常不可能刚好射孔到隔板处,因此,此公式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即在油井临界产量中附加一个由于射孔井段底端和隔板之间距离产生的油井临界产量。通过实例证明,经改进后的油井临界产量更符合油藏实际。  相似文献   

18.
抽油井不压井工艺技术在吐哈油田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彦立  李军  许云春 《油气井测试》2007,16(3):66-67,69
吐哈油田地层压力低,层内脱气造成抽油井气液比上升,出现了大批的低压、高气液比抽油井,针对这类油井维护作业地层易污染、产量恢复周期长的问题,开展抽油井不压井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共完成有杆泵不压井检泵26口、自喷井不压井转抽作业5口,成功解决了油套环空和油管内部的密封问题,避免了外来液体大量漏入油层,作业后无需产量恢复期,对地层无损害。  相似文献   

19.
为推广套管气定压回收工艺在长庆油田的应用,提高长庆油田采油井套管伴生气的回收利用,有必要探讨采油井套管气压对油井产量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采油井套管气压与油井产量的关系,分析认为采油井泵口压力为套压对油井产量影响的临界点。然后根据长庆油田抽油机井泵口压力的计算式,得到了长庆油田部分区块采油井的泵口压力和合理套压的设定值。合理套压的确定为套管气定压回收工艺在长庆油田的应用及其采油井套管伴生气的回收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越来越多试井资料证实,注水保持压力开发的油田,当井底流压低于饱和压力后,流入动态曲线向压力轴偏转并出现最大产量点。经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相渗曲线预测油井气液两相流入动态的新方法,考虑了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和油井井底出现气、液两相流动的影响,从理论上解释了上述实际问题,可用来确定油井最低允许流动压力和启动生产压差,预测不同含水、不同流动压力下采油井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