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明确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效应,本文对中国汽车总产销保有量、新能源汽车产销保有量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趋势分析法预测未来变化趋势,并对新能源汽车减少油料消耗、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还重点探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未来我国锂、钴、镍、石墨、稀土资源供需形势的影响。结果显示,2020年和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00万辆和820万辆;2020年和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分别为632万辆和3 262万辆。短期内(2025年之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对节约油料消耗、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作用不大。新能源汽车产量爆发式增长,将对未来我国锂、钴资源的供需形势产生重要影响。我国有必要加强锂、钴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并在全球对锂、钴资源全产业链进行提前布局,以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稳健发展,保障中国锂、钴资源的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2.
《中国矿业》2006,15(1):21-21
截至2005年12月16日12时,塔里木油田当年产量已突破1000万t,2005年油气产量当量达到1000万t。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近10年飞速发展,保有量已突破500万辆,首批汽车动力电池即将退役,亟需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处理工艺技术及装备.本文分析了动力电池破碎产物的物料特性及影响细碎与剥粉效率的关键因素,采用实验室型细碎机开展试验研究,考察不同转子转速、物料粒度、风机转速、转子类型及高温热解等设备和工艺参数对剥粉效果的影响.单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量及保有量一直里高速增长势态,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7655多万辆,与2008年底相比,同比增长3.92%。其中,汽车6962多万辆,摩托车9122多万辆,分别增长7.66%、1.89%。汽车的大量使用,使我国许多城市产生了严重的大气污染。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许多城市、地方政府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最有效的措施是安装机外汽车尾气净化器。  相似文献   

5.
2005年全球稀土市场及其发展趋势(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2005年稀土市场主要特点 2005年,全球稀土市场的几个特点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首先,稀土年消费量达到10万吨REO的规模(表1)。 其次,新材料领域消费稀土已超过稀土消费总量的50%。  相似文献   

6.
宋洪芳  高玮 《稀土信息》2006,(11):26-29
目前,全世界稀土消费量已达10万吨,稀土消费主要应用在新材料、玻璃、石油/化工及冶金/机械等领域,其中应用在新材料领域的比例最大,已达到55.1%,新材料领域主要是稀土的永磁、抛光粉、发光、汽车尾气净化催化、贮氢及技术陶瓷等材料领域。新材料消费稀土第一大用户是稀土永磁,第二大用户就是稀土抛光粉,2005年全世界稀土抛光粉需求量约2万吨。  相似文献   

7.
经过十几年的研究与开发,稀土农用产品“常乐”已在中国广泛使用。“常乐”可使小麦、甘蔗、苹果、西瓜、花生等十几种农作物增产8~10%,可使甜菜、甘蔗、西瓜等作物的含糖量提高0.5%左右。1986~1989年我国已累计在6200万亩(~400万公顷)耕地上施用稀土,共增产粮食约7亿kg,糖15万吨,增加农业经济效益约5亿元。现在稀土农用已成为稀土元素应用的一个新领域,年消费“常乐”约1000吨。稀土在牧草、养鱼、养鸡、养猪等方面的应用技术也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8.
我国稀土出口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稀土工业概况我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经过40多年的奋斗,我国的稀土工业已形成南北两大工业体系,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部产生了质的飞跃。同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供应国,产品产量达到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继多年来我国稀土产量稳步增长之后,2003年我国稀上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产量继续保持适度增长。  相似文献   

9.
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是世界稀土深加工产品最多的公司,1997年继续扩大汽车尾气净化用的稀土催化剂ACTALYS”的生产,在法国本上拉罗歇尔投产第二个工厂,随后将在美国得克萨斯和日本神户各投产一个类似工厂。ACTALYS”是汽车尾气控制中催化转化装置的关键组分,热稳定和催化性能良好。世界各国汽车尾气净化需要这种稀土催化剂,1996年约600万辆以上的新汽车安装了使用ACTALYS””的转化器,预计1997年将有1500万辆汽车使用。ACTALYS”是专供汽油引擎用的催化剂。该公司还生产专供柴油引擎用的稀土催化剂EOLYS”。罗纳普朗克公…  相似文献   

10.
《金属矿山》2006,(3):28-28
根据最终统计,2005年我国铁矿石产量快速增长,全年铁矿石产量达到创纪录的42049万t,比21304年增长35.6%;进口铁矿石达27526万t,较2004年增长32.28%,增长率低于2003年0.58个百分点、低于2004年8.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稀土信息》2006,(3):10-11
记者从2006年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稀土办在包头召开的重点稀土企业座谈会(北方地区)上获悉,2005年我国稀土行业总体保持了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特别是我国稀土新材料继续保持了迅猛的发展势头,国内稀土应用量已经达到5.19万吨,几乎占到稀土冶炼分离产品的一半,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2.
我国稀土生产、市场需求和价格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稀土生产能力过剩 自1995年以来,我国的稀土企业由于市场的推动,尤其是钕铁硼永磁材料、发光材料的迅猛发展,拉动了生产能力逐年增加。1995年稀土生产能力约为7万吨(REO计),到1999年已达到11万吨,2000年超过12万吨,远超过了世界稀土产品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13.
行业动态     
2003年我国机械行业发展有五大利好因素2003年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面临五大利好因素,预测会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但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幅度不会像2002年那样大。2003年机械行业预期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21 000亿元,增长13.5%,实现利润不低于2002年水平。重点产品汽车的产量将达360万辆左右,其中轿车产量将达140万辆左右;数控机床将达2.8万台,发电设备产量将达2 500万kW。一批重大成套设备及新产品研制将取得突破,新产品对机械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将达35%以上。农业机械以及食品包装机械等,随着农民收入的逐步提高,预计会在近几年相对低迷的…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铸铁生产国,产量达到了1300万吨以上。稀土在铸铁中的应用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稀土铸铁所占份额为25%~40%。稀土在铸铁中的应用主要是作为铸铁生产中的“三剂”,即球化剂、蠕化剂、孕育剂以及用于特种铸铁的变质剂。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稀土合金生产厂年生产能力已达到20  相似文献   

15.
《稀土信息》2009,(10):30-30
丰田汽车公司已经与矿业公司签署了意向书,探索和发展加拿大巴瑟斯特地区,意在开发用在混合动力车的矿产。日本彭博社报道,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车占据了混合动力车市场销售的半壁江山,至今已经销售超过100万辆。加拿大西部大矿业集团公司最近表示,日本汽车制造商的材料采购部已经瞄准了本杰明河附近的稀土金属。  相似文献   

16.
据钢开发协会(CDA)报导,1997年美国矿山铜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90万t.锡及银合金的辆消耗为377万t,较1986年的357万t增长5.3%.CDA称,电解铜产量增长1.2%为58万t,冶炼钢则增加了54%,达到170万t.1997年美国精炼钢产量为240万t,较上年增长44%,精钢消耗增长5.8%,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产销数据显示,在汽车市场传统淡季的7月,我国汽车产销环比下降,同比小幅增长,其中商用车产销环比降幅明显大于乘用车。今年前7个月,我国国产汽车产销累计达到1046.24万辆和  相似文献   

18.
从2006年2月起,上海市将对未达到国家Ⅰ号标准(相当于欧Ⅰ标准)的高污染汽车采取限行措施。随着2007年和2009年后国家实行更严格的国Ⅲ、国Ⅳ排放标准.将有更多达不到环保标准的汽车“退役”。从上海市科委获悉,上海科研人员正通过纳米技术攻关解决汽车排污.第一代净化器已达到欧Ⅲ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我国稀土产品占国际市场的80%,但稀土毕竟不是结构材料,用量有限,预计2002年世界稀土消费量8万吨,而我国年产量已达到8万多吨,冶炼分离能力达到10万多吨,所以产品价格一直下滑,商家已无利可图,因此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是今后必经之路。 1.简化流程,开发新工艺。包头稀土精矿  相似文献   

20.
《煤矿支护》2005,(2):34-34
2005年一季度,我国原煤产量达到42327万t(调度数),同比增长11.9%。其中国有重点煤矿累计生产原煤24210万t,同比增长10.4%;国有地方煤矿累计生产原煤6354万t,同比增长1.8%;乡镇煤矿累计生产原煤11763万t,同比增长21.9%。三类煤矿原煤产量分别占全国累计原煤产量的57%、15%、28%。全国煤炭库存达到10500万t,同比增加6.6%。全国煤炭出口累计完成1959.8万t,同比减少225.6万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