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乔慧 《华中建筑》2007,25(8):206-210
2005年澳门中请世界遗产获得成功,这和澳门长期致力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密不可分.在中葡文化碰撞和交叠的澳门,历史建筑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文章论述了澳门近年来在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发展与实践,希望给业内人士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陈炳华 《世界建筑》1999,(12):27-31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在过去的30年中,澳门建筑的发展与政策、经济、文化及人口增长的关系。描述了澳门政策在带动澳门成为一个国际城市方面的成就,并对葡萄牙建筑师们在澳门建筑发展和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作出肯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尝试梳理澳门军事建筑的起源和发展,以此揭示早期中西方文化在交流、碰撞中对澳门军事建筑变迁的影响。并基于文化线路理论,进一步阐释澳门军事建筑的一体化属性和特殊品质,以期为今后深入研究和科学保护澳门军事建筑遗产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澳门是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自16世纪以来,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港和西方耶稣教向远东伟教的中心基地,中国、葡国以及亚欧各族人民在此生活,多元传统民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共存。近500年来,未经破坏性战乱和政治动荡再加上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在长期汇聚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中西合壁式的澳门文化。城市景观和建筑风格也非常具有特色,各类历史文物佐证和建筑遗存丰富。1976年创1政府颁布了第一部保护文物建筑的法规澳门法令第34/76/M号,列出了文物建筑和地点名录。1982年成立文化司署,专门负责文化遗产做了全面普查和测绘,积极开…  相似文献   

5.
杨静 《建筑与环境》2012,(6):120-126
前言 澳门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桥头堡,几百年来各种文化在澳门这块土地上互相碰撞、交流,形成今天澳门独特的文化。澳门旧城区无疑是承载这些文化的重要载体,尽管经历了大量的填海造地,旧城区的核心区面貌依然得意保留,街区空间、大量的历史建筑分布在此。本文通过实地考察澳门旧城区,对澳门旧城区保护现状与街道特色做出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6.
传统村落一直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最鲜活、最生动的文化载体,它不仅紧紧维系着中华民族的“乡愁”,同时也见证着我国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脚步。从社区营造视角的角度来看,我们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不应该单纯地从旅游开发、建设景区来思考,而是应该将传统村落建设成一个以村民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生活空间。文章以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路环村为例,从社区营造视角出发,提出澳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可行方法和途径,即在塑造和建设地域文脉的基础上,不断发掘和发展传统村落本身的文化价值和内涵。  相似文献   

7.
澳门的建筑文化与文化建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澳门特殊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形成了澳门特殊的建筑文化。在被称为东方的蒙地卡罗和世界三大赌城之一的澳门,除了五光十色的博彩娱乐建筑外,还有一批展示着东西方文明和开展文化活动的文化建筑。在1999年12月20日我国将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将回到祖国怀抱之际,我们通过这一个侧面了解澳门。一、澳门的建筑文化特色澳门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南端,与珠海经济特区毗邻,由澳门半岛、山仔岛和路环岛组成。1998年土地面积为23.6km2(国澳门逐年填海造地以满足城市发展需要,1986年土地面积为16.6km2)。根据考古证实五千多年前我们的…  相似文献   

8.
面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澳门历史城区内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复杂问题,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委托同济大学完成了《澳门历史城区建筑修复技术指南》的编制.《技术指南》以建筑材料分类抓取共性,以建筑构件分类回应个性,构建了"抽屉式"指导保护修复实践工艺的框架.再以22处被评定的不动产为单位提出修复及维护建议,以更好地呈现历史建筑的纪念性、真实性和独特性等价值.《技术指南》指导了大炮台外墙第一阶段的保养维修工程,也因与管理方及工程承包商的互动而得以完善.《技术指南》为中国其他历史街区保护修缮法规相关技术指南的编制做出了有益示范.  相似文献   

9.
彭长歆  董黎 《华中建筑》2008,26(5):172-175
"共生"是近代早期澳门中西建筑文化共存发展的典型特征.该文以相关文献史料为依据,从赞助人、建筑师、工匠和文化受众的角度论述澳门早期建筑文化生态的形成,以及澳门中西建筑文化融合发展的"共生"模式对于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许政 《新建筑》2006,(5):27-30
澳门,这个孤悬海外的弹丸之地,本无任何资源或文化上的优势可言;这个近代移植于西方的中世纪胚胎,初无任何孕育成长的生机可望,然而却奇迹般地生存与发展着。通过梳理澳门文化遗产保护从单体建筑到整座城市的深化过程,提出澳门城市与建筑呈现的是一种文化共时结构,一种无胜无败、无强无弱、共存互补的文化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澳门的城市发展特点和多元化的建筑文化角度,对澳门威尼斯人度假村这一巨型综合体建筑的设计进行分析和介绍,强调植根于地区特色上的建筑设计和保存"记忆原型",是建筑设计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许政 《华中建筑》2006,24(8):168-170
该文通过疏理澳门文化遗产保护从单体建筑到整座城市逐步深化的过程,提出澳门城市与建筑呈现的是一种文化共时结构,一种无胜无败、无强无弱、共存互补的文化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13.
高武洲 《新建筑》2014,(3):152-155
澳门回归前后建筑法规的变化,影响着澳门建筑业的发展。作为建筑工程中关键文件的地籍图和街道准线图承载着建筑的重要信息和规划要求。通过分析与解读澳门法规对建筑的影响,建筑专业人士可以了解澳门现行法律制度、社会与经济发展、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矛盾,提出利于澳门建筑法理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建筑师、规划师、建筑开发者和城市管理者提供多方面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和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传统建筑风格不再是主流建筑风格,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里,城市地域性特征被人们遗忘,取而代之的是大同小异的高耸建筑物。在众多澳门历史城区中,岭南建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格,且在建筑装饰上也具有地域性的特色风格,故采取其中一种装饰材料灰塑进行分析研究。本研究通过考察分析以灰塑为例的装饰艺术,是如何在澳门郑家大屋和卢家大屋的岭南风格建筑中继承与发展的。并且澳门历史城区破损严重,需要修缮整理,故透过对澳门建筑装饰艺术的分析,进而归结出对于澳门历史城区修复保护的建议,为今后学者对岭南建筑装饰艺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鼓浪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在于多元文化交融发展形成的历史国际社区和世界不同文化和价值追求相互了解、共同发展的见证。提出鼓浪屿的保护理念为"当下真实社区生活"和"历史国际社区展示"的叠加,是"社区生活馆"加"社区博物馆"的综合展现。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包括现有社区生活的保护和文化复兴,以及以历史建筑为主的遗产本体的活化利用。重点阐述遗产地政府在社区保护所开展的积极工作,以及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原则与实践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岭南建筑的典型个案,来梳理挖掘在岭南建筑细节上所具有的西方建筑文化对岭南建筑文化的影响的表象,揭示出岭南建筑所独具的“开放兼容、多元并蓄”的文化个性。最后探索岭南建筑细节的发展启示,讨论有关岭南建筑的保护、规划和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田澳门私执业的建筑师于1980年成立名为”澳门私立建筑师协会”,创会人马斯华、陈炳华、佐立基、韦先礼、柯万钻五名私人执业的建筑师。随着澳门社会的迅速发展,建筑业对专业要求逐步提高,愿来的协会重新修订公章,于198年政府公报正式改名为“澳门建筑师机会”,招纳的会员包括了但任公职的建筑师。协会成立的前10年工作主要在于本地区的一些专业活动。其中较重要的最喜接参予政府制定许多有关建筑专业方面的政策和条例,与澳葡政府有密切的关系,是它的经常性咨询机构之一。进入90年代,协会开始重视加强弓国际建筑组织的关系。1989年…  相似文献   

18.
如何保护利用历史城区的建筑与文化资源,从博彩之都向世界旅游休闲之都转型,是澳门历史城区各种发展规划的重点。本研究以游人分布的视角展开调研,通过研究找到澳门历史城区活化的重要依据:游人分布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并以此因素为活化规划的依据,规划推出两个高等级的大型旅游项目,作为这片历史城区近期发展的策略,目前来说这是政治经济和社会的阻力最低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本期专辑描绘了澳门从1999年-2009年主权从葡萄牙管辖下回归祖国之后10年间的建筑与城市化进程。在这期间,澳门作为一个特别行政区经历了非凡的10年,在这10年间,澳门的发展是意义深远的,这次的主题也同样跟随澳门的发展方向转变,是从1990年代的"文化之城"到"亚洲的拉斯维加斯"和将来有可能的"知识之城"这样的顺序展开的。  相似文献   

20.
从澳门城市的发展历史、多元文化、空间特色、保护更新、规划设计和规划法规等方面,对回归以来国内地在澳门城市规划的相关研究新进展、新观点和重要成果进行了归纳与综述,并对未来澳门城市研究的方向和新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