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赖氨酸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赖氨酸发酵的经要求,以黄色短杆菌WSHL1为产生菌进行摇瓶条件下的赖氨酸发酵条件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较佳氨源配比;经在发酵过程中添加几种氨源的试验,发现酵中后期添加适量有机氮源利于发酵;考察不同初始硫酸铵和葡萄糖浓度对发酵的影响,确定了适合工业生产的浓度范围;采用分批补料培养方式,最终赖氨酸盐酸质量浓度为85.5g/L。  相似文献   

2.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通过发酵生产得到γ-聚谷氨酸,再经过提取纯化得到纯品。γ-聚谷氨酸作为一种新型的微生物絮凝剂,具有用量少、无污染等优点。通过研究表明,最佳絮凝介质为1 g/L的高岭土溶液,γ-聚谷氨酸的浓度为0.2 g/L时絮凝活性最好,最佳絮凝条件为自然pH值和室温,最佳的助凝离子是Cu2+,当Cu2+的浓度为0.2 mol/L时助凝效果最好,此外γ-PGA比聚丙烯酰胺具有更好的絮凝活性,对花园土的絮凝率能达到32.1%。  相似文献   

3.
以葡萄糖为碳源,对真养产碱杆菌生产PHB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在摇瓶补料条件下,细胞干重和PHB质量浓度可分别达到35.1g/L和28.3g/L,PHB对葡萄糖的产率系数为0.36g/g。  相似文献   

4.
γ-聚谷氨酸是一种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具有较强保健功能的生物高分子,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因筛选方法效率低下,导致其菌株选育效率难以提高.研究筛选出一株高产γ-PGA(γ-聚谷氨酸)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生化与分子鉴定发现,该菌株为纳豆枯草芽孢杆菌.根据菌株的产物特征,系统分析了酪蛋白板初筛、多孔板复筛和摇瓶复筛,结果发现三者筛选结果基本一致,且多孔板复筛与酪蛋白平板形成的纳豆菌的圈径比具有线性关联.在此基础上,应用ARTP辐照纳豆菌群,并仅用酪蛋白平板法,快速筛选出一株γ-PGA高产菌株,产量较出发菌株提升了22%,且遗传稳定性良好,表明酪蛋白平板透明圈快筛方法有效,大幅压缩了筛选的时间,显著提升了菌株诱变选育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枯草芽孢杆菌D—核糖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21进行了摇瓶条件下的D-核糖发酵条件的研究,主要考察了添加木糖、pH、溶氧水平以及采用补糖方式对发酵的影响,确定了D-核糖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D-木糖50g/L初始pH7.0,初始葡萄糖浓度为150g/L,碳酸钙20g/L,并在发酵36h后,在装液置为35mL的500mL三角瓶中添加0.75g/mL的葡萄糖溶液2mL,S2菌可积累D-核糖达51.1g/L.  相似文献   

6.
利用自行筛选获得的一株产γ-聚谷氨酸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ZJUTZY,制备了γ-聚谷氨酸(γ-PGA)样品.考察了其分子量分布和对Ca(OH)2的絮凝活性,结果显示,该菌所产γ-PGA的分子量分布范围为40~110 kDa,其最佳絮凝条件为:γ-PGA添加浓度为0.08 g/L,絮凝体系的pH为6.0,适宜温度为40 ℃.添加Mg2+,Ca2+,K+能促进其絮凝活性,而添加Fe3+,Co2+,Mn2+则对絮凝活性有抑制作用.Bacillus subtilis ZJUTZY产γ-PGA的最高絮凝率可达46.99%.  相似文献   

7.
聚唾液酸的摇瓶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突变株JYL-11(Escherichia coli)的摇瓶发酵工艺条件:在山梨醇40g/L,K2HPO4 20g/L,NH4Cl4g/L,MgSO40.9g/L,蛋白胨1.5g/L,起始pH值7.8,装液量35mL(250mL的三角瓶中),转速250r/min,培养温度37℃,接种量为4%(体积分数)的条件下,聚唾液酸产量达到3.5mg/mL,比优化前提高了1.0mg/mL,提高幅度为40%。  相似文献   

8.
发酵生产谷氨酰胺转移酶的摇瓶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摇瓶条件下,以淀粉为碳源,蛋白胨及酵母膏为氮源,对Streptoverticillium mobaraense生产谷氨酰胺转胺酶(MTG)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法生产谷氨酰胺酶的适宜初始pH值,淀粉质量浓度,接种量分别为6.1,2g/dL,10%MTG酶活最高可达1.83umol/(min·mL)初始加入硫酸铵对菌体生长影响不大,但对MTG的合成却产生抑制作用,初始加入纯氨  相似文献   

9.
采用实验室分离的一株高产 γ-聚谷氨酸(γ-PGA)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 γ-聚谷氨酸。利用单因素优化实验选择最佳碳源、氮源及发酵前体,响应面分析法Box-Behnken。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蔗糖60.39 g /L、硫酸铵6.00 g /L、谷氨酸钠93.27 g /L,γ-PGA产量达到70.285 g/L。将发酵提纯后获得的产品与尿素混合制备成叶面肥对辣椒进行喷施,辣椒的株高、茎粗、挂果数、果重以及叶绿素含量等显著增加,喷施10 g/L 尿素 + 0.6 g/L γ-PGA增产效果最佳,γ-PGA复合肥料的生物可降解性、环境友好性和保肥增效特性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L-亮氨酸摇瓶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发酵培养基pH值、发酵温度、摇瓶装液量、摇瓶转速等发酵培养条件对L-亮氨酸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500 mL三角瓶装液量50 mL,置旋转摇床上转速220 r/m in,pH 7.0、培养温度28℃,发酵72 h,产L-亮氨酸18.54 g/L。  相似文献   

11.
重组大肠杆菌生产谷胱甘肽合成酶系的摇瓶发酵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重组大肠杆菌E.coli II-1摇瓶发酵生产谷胱甘肽合成酶系的工艺条件,确定了E.coli II-1的最适产酶条件,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 g/L)为:葡萄糖10,蛋白胨5,酵母膏2.5,K2HPO4.3H2O 4.0,KH2PO4 1.0,FeCl3 0.2 ,MnCl2.01,CoCl2.01,CaCl20.1,ZnCl2 0.02,H3BO3 0.01,NaMoO4 0.01,NaCl1.0,Na2SeO3 0.02,发酵起始PH7.2,灭菌后加入无菌氨苄青霉素至100ug/mL,每个三角瓶装液量为100毫升,培养前期的温度控制在37度,后期将温度降为35度,拥护档转速200r/min,发酵周期16h,在此条件下,重组大肠杆菌E.coliII-1的谷胱甘肽合成酶系的活性为862.3U/L。  相似文献   

12.
γ-聚谷氨酸是一种由L-谷氨酸和D-谷氨酸通过脱水缩合而成的聚合物,为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其分子呈直链状,含有大量酰胺键和可游离的羧基,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柔韧性、生物相容性、黏着性、稳定性与吸水性等特点。因其分子中谷氨酸聚合度的差异较大,所以γ-聚谷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较广,可为10万至200万不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γ-聚谷氨酸性质迥然不同,应用也千差万别,领域涉及化妆品、食品、母婴用品、农业、临床治疗、地质研究及地震分析与预测。主要介绍了γ-聚谷氨酸的研究经历与生产方法的改进过程,阐述了其结构特点及与之对应的理化性质,概述了其物理诱变、化学诱变及基因改造等育种方法,总结了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对应的应用范围及新发掘的应用领域,并提出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案,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微小毛霉凝乳酶摇瓶发酵的基本条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利用微小毛霉摇瓶发酵合成凝乳酶的基本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在质量分数为2%的麸皮水解液中,起始pH6.0,装液量30ml/250ml三角瓶,35℃,振荡速度120t/min条件下摇瓶发酵72h可达产酶高峰。  相似文献   

14.
以CM-3为实验菌种,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玉米浆用量、摇瓶装料量、初尿量、接种量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在玉米浆0.3%、摇瓶装料量20ml、接种量5%、摇瓶产酸达到6.12%,得到了较好的摇瓶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15.
利用5 L发酵罐,探讨了枯草芽孢杆菌B53在甘油、谷氨酸、柠檬酸等为碳氮源的培养基上的分批发酵过程.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pH值在6.7-5.5范围内缓慢下降,菌体在发酵前期短粗,中期变得细长弯曲,发酵后期有芽孢产生;同柠檬酸和谷氨酸的消耗相比,甘油的代谢比较快,在甘油消耗比较快的阶段伴随γ-PGA的快速合成;γ-PGA从发酵12 h后能够检测到,84 h左右达到最高,之后有所降低;γ-PGA的相对分子质量在发酵54 h以前基本没有变化,但之后相对分子质量范围逐步变宽;分批发酵产量达18.61 g/L.  相似文献   

16.
大肠杆菌^60Co诱变育种及其发酵生产聚唾液酸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产聚唾液酸菌侏大肠杆菌WX-J11进行^60Co诱变,筛选出高产突变株WX-J4,其聚唾液酸产量可达1001mg/L,通过优化发酵条件即在250mL的摇瓶中,250r/min转速下,37℃恒温培养65h,起始pH值为7.8,装液量为40mL,使聚唾液酸的产量提高到1500mg/L。聚唾液酸在菌体生长停止后释放到培养基中,动力学上表现为次级代谢产物,此外,还对聚唾液酸的提取、水解和唾液酸的纯化作了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讨论摇瓶发酵控制条件对红霉素发酵水平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最佳发酵条件为A1B2C2D2前期发酵、中期和后期发酵三阶段发酵温度分别为31℃、33℃、29℃,发酵起始pH值为6.7,摇床转速控制为:0-48h为220r/min,48-96h为300r/min,96-144h为220r/min,144-168h为150r/min。优化后菌株UL5的发酵水平比优化前提高15.54%。  相似文献   

18.
L-亮氨酸产生菌TK0303的摇瓶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L-亮氨酸产生茵黄色短杆菌TK0303(Met^- 2-TA^r α-AB^r β-HL^r SG^r Rif^r800μg/mL)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经种子培养条件及培养基、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后,采用该最佳条件,L-亮氨酸产量由19.2g/L提高至25.2g/L.  相似文献   

19.
20.
以交联γ-聚谷氨酸(γ-PGA)为吸附剂,亚甲基蓝为吸附质,研究吸附时间、溶液pH值和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对交联γ-PGA吸附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交联γ-PGA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16 h后基本饱和;在碱性条件下,交联γ-PGA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明显高于在酸性条件下的吸附量;交联γ-PGA的吸附量随着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最终趋于饱和.同时,吸附机理研究表明,亚甲基蓝在交联γ-PGA中的吸附是Langmuir型,饱和吸附量为0.878mg/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