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染问答     
问:接枝处理对蚕丝深色染色坚牢度有什么影响?答:日本有人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2HEMA)、甲基丙烯酰胺(MAA)等三种接枝剂,探讨它们对蚕丝湿摩擦坚牢度的影响。接枝方法有2种:染色后接枝和染色与接枝一浴进行,以染色后接枝为例,浴比1:40,在加工浴中室温加入硫酸0.5g/l(PH<2),过20min,加人接枝剂溶液x%,再过20min,加入反应引发剂过二硫酸钾,用量为接枝剂的10%,30min升温至70℃,保温20min,再以15min升温至85℃,保温40min,降温水洗。结果为:(1)接枝处理增重率:用C、I酸性黑107…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酸碱处理法提取红枣膳食纤维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红枣5g,硫酸溶液浓度1.5%、硫酸溶液量150m L、硫酸溶液水解时间40min、氢氧化钾溶液浓度1.75%、氢氧化钾溶液量100m L、氢氧化钾溶液水解时间30min。在该条件下红枣膳食纤维提取率达5.1%。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电压和时间处理条件下对蚕丝织物进行电晕处理,然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蚕丝纤维电晕处理前后的表面形态结构的变化情况.通过强力、失重率和表面润湿性的测试分析了蚕丝织物的表面性能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显示蚕丝织物经电晕处理后,表面结构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吸湿性得到了改善,强力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高效提取罗布麻韧皮组织中的罗布麻纤维,利用化学-生物酶联合脱胶工艺除去罗布麻韧皮中的果胶和其他杂质。分析预酸、碱煮、酶处理在不同温度、浓度、时间条件下对罗布麻脱胶效果的影响;通过场发射高倍扫描电镜观察罗布麻脱胶前后的表面形貌特征,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了罗布麻纤维的化学结构。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脱胶条件为:在对织物质量1.75%的硫酸溶液,温度65℃,时间55 min的条件下预酸,在对织物重4.5%氢氧化钠、4%硅酸钠、2.5%亚硫酸钠、3.5%Z-16、温度70℃、时间105 min的条件下碱煮;在25 g/L JS-369、6 g/L双氧水、温度70℃、时间85 min的条件下酶处理;此时纤维断裂强力为13.5 cN,白度为76.5%,失重率为46.5%,果胶含量为5.13%,半纤维素含量为10.25%,木质素含量为0.98%。SEM测试结果表明,脱胶后的罗布麻纤维表面光滑平整。红外光谱图显示,罗布麻纤维的特征吸收峰有所减弱,说明化学-生物酶联合脱胶工艺可高效去除罗布麻皮中的果胶和其他杂质。  相似文献   

5.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引发海藻酸钙纤维接枝丙烯酰胺,通过红外光谱验证了接枝反应的发生.研究了不同接枝反应工艺条件对纤维物理-机械性能、吸湿性能和耐碱,性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处理工艺条件:等离子体处理功率为100 W,时间为4 min,丙烯酰胺用量为40%,反应时间为60 min.在上述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接枝海藻酸钙纤维,其断裂强力为4.99 cN,回潮率为23.9%,碱处理后的失重率为0.23%.  相似文献   

6.
翟睿  张学金  周小凡 《中国造纸》2020,39(12):35-40
本研究利用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氢氧化钠∶尿素∶去离子水=6∶4∶90,质量比)在高温条件下处理桉木枝桠材纤维以求改善其酶解(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纤维二糖酶的混合酶)性能。酶解工艺条件为:纤维绝干质量2 g、酶解浓度5%、底物酶用量(以纤维素酶活计)10 FPU/g、酶解转速150 r/min、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72 h,利用单因素实验探究最佳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在用碱量(以氢氧化钠计)11%、处理温度140℃、保温时间50 min的条件下,该体系对桉木枝桠材纤维酶解性能的改善效果最佳。在最佳条件下,纤维中苯-醇抽出物、木质素和综纤维素的脱除率分别为64.59%、56.45%和15.20%,同时处理后纤维中酶解总糖含量和总糖转化率分别为50.9%和81.18%,与经热水处理后纤维的上述两项指标相比分别提高了约133.5%。  相似文献   

7.
莫百春 《中国纤检》2012,(17):63-65
根据竹纤维/其他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质和产品特点,采用不同批次的竹纤维和其他纤维混合进行试验,确定了对竹纤维/其他纤维f包括羊毛、羊绒、蚕丝、锦纶、氨纶、聚酯)混纺产品,分别采用2.5%氢氧化钠法测试竹纤维/羊毛(羊绒)纤维含量、3.0%氢氧化钠法测试竹纤维/蚕丝纤维含量、甲酸/氯化锌(40℃)溶解法测试竹纤维/锦纶纤维含量、75%硫酸溶解法测试竹纤维/聚酯纤维含量,利用本方法能够准确便捷地溶解掉竹纤维与其他纤维中的一种纤维,从而求得相关纤维的含量,本试验还获得了不溶纤维的重量修正系数雅,经3个实验室验证试验,该方法测试结果与真值误差均在±1%以内。  相似文献   

8.
利用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溶液在-10℃以及中、高纤维浓度条件下处理蔗渣盘磨机械浆,以求改善其漂白性能,利用纤维质量分析仪、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处理前后纤维微观性能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用碱量6%、冷冻时间45min、纤维浓度15%、浸渍时间10min的处理条件下效果最佳。与原纤维相比,处理后纤维经过氧化氢和连二亚硫酸钠两段漂后白度可提高21%,此外处理后纤维表面有轻微的破损,而其他微观性能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探讨脱胶后剑麻纤维的可纺性能。采用化学脱胶法对剑麻进行处理,以残胶率、纤维直径和断裂强力为指标,分析了双氧水浓度、双氧水处理温度和时间、硫酸与氢氧化钠处理浓度和时间对剑麻脱胶工艺的影响,并纺制了剑麻混纺纱。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处理工艺为浴比1∶50,20 g/L的质量分数30%双氧水于60℃下处理1 h,质量分数8%硫酸溶液于常温下处理24 h,5 g/L氢氧化钠于90℃下处理2 h,所得剑麻纤维残胶率为5.45%,纤维直径和断裂强力分别为84.58μm、175.55 cN。认为:脱胶后的剑麻纤维具有一定的可纺性,可用于纺制剑麻混纺纱。  相似文献   

10.
合成纤维表面呈疏水性,是其许多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在用环氧乙烷(触媒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钾)接枝尼龙纤维时,接枝-纤维的吸湿性(%)随接技增重率的增加而提高。接枝增重率为56%时,纤维的吸湿率最高,为4.5%。吸水性同样也随接枝增重率的增加而提高。接技增重率为56%时,纤维吸水率为未接技试样的328%,但随接技增重率的增加,纤维强力却降低。未接技试样的熔点为216℃,接枝尼龙6在增重率为40%时的熔点为200℃。接枝对尼龙纤维性能的影响@解谷声  相似文献   

11.
李鹏  朱亚伟 《纺织学报》2012,33(12):5-9
 针对天然彩色蚕丝纤维精炼时色素随丝胶的去除而流失的问题,本文以保留天然彩色蚕丝纤维中色素和颜色特征值为目标,采用生丝接枝、交联和汽蒸的方法,探讨了不同工艺及条件对天然彩色蚕丝相对增重率和颜色特征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先接枝后交联的同浴工艺,对提高纤维相对增重率和表观色深度是有利的,其中以柠檬酸为酸介质,丝纤维颜色特征值的变化较小。预汽蒸后,先交联后接枝工艺整体优于先接枝后交联工艺。与未处理的丝纤维相比,处理后丝纤维的饱和度降低,色调偏向绿光。  相似文献   

12.
周天池 《纺织导报》2012,(12):60-62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将α-甲基丙烯酸接枝在聚酯纤维表面,后浸轧磷酸二氢铵溶液,研究其对涤纶纤维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接枝单体浓度25%,接枝反应时间6h,接枝反应温度100℃,磷酸二氢铵浓度25%。按此条件处理后,改性涤纶织物阻燃性能明显提升,限氧指数达到29.5。  相似文献   

13.
任煜 《国外丝绸》2001,(5):23-27
本文用甲基丙烯酰胺(MAA)处理蚕丝纤维,并调查了处理后蚕丝纤维的力学性能的变化。用MAA处理后,蚕丝纤维的断裂强度几科没有变化,但其刚性显著的增加。但当MAA形成的高聚物的含量达到大约300%时,蚕丝纤维的断裂伸长率显著减小。用MAA处理过的蚕丝纤维的横截面积是用未处理过的纤维及MAA形成高聚物的横截面积之和来计算,随着接枝上MAA的纤维的体积含量的增加,蚕丝纤维的杨氏模量线性增加。MAA处理过的蚕丝纤维中的MAA高聚物的杨氏模量测是上推改性纤维杨氏模量与纤维体积含量的关系来估算。估算发现:MAA高聚物在蚕丝纤维中的杨氏模量比测量MAA高聚物板材的声速模量大。  相似文献   

14.
聚乳酸(PLA)纤维较差的耐碱性增加了蚕丝与PLA交织物前处理脱胶的难度。文中采用碳酸钠和木瓜蛋白酶对蚕丝与PLA交织物脱胶。结果表明,织物于90℃碱脱胶60 min,当碳酸钠用量为2.00 g/L时,脱胶蚕丝表面光滑,脱胶充分;当碳酸钠用量为4.00 g/L时,PLA纤维表面出现了明显的刻蚀现象;织物纬向断裂强力随碳酸钠用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较佳的碳酸钠用量为2.00 g/L。酶脱胶最适条件为:木瓜蛋白酶(80万单位)4.00 g/L、65℃、pH值6.0、60 min;酶脱胶后纤维表面有沉淀物,在后续的60℃水洗中能被有效地洗除;与碱脱胶相比,酶脱胶织物的纬向强损更低,即PLA损伤程度更低,更适用于蚕丝与PLA交织物的前处理。  相似文献   

15.
真丝纱线的MAA接枝增重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甲基丙烯酰胺(MAA)作为真丝纱线的接枝增重单体,探讨影响增重率的各种因素,得出了接枝增重的优化工艺:单体MAA浓度为60%(owf)、引发剂KPS 4.74%(对单体重)、甲酸调节pH=3、非离子渗透剂A4g/L、浴比1∶20、80℃反应90 min;真丝纱线接枝增重后,纤维表面变粗糙。  相似文献   

16.
采用等离子体和壳聚糖接枝改性联合处理羊毛纤维。将羊毛纤维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再通过氮丙啶交联作用实现壳聚糖在羊毛纤维表面的永久性接枝改性。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接枝改性最佳工艺为:壳聚糖质量浓度15 g/L、交联剂用量0.1 g、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8 h。红外光谱分析及SEM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壳聚糖与羊毛纤维之间发生了接枝改性反应。正交试验得出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整理液质量浓度15 g/L、温度95℃、时间60 min、p H值为5。经低温等离子体-壳聚糖改性后,羊毛纤维的上染百分率、K/S值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7.
钱家鹤  马颖 《丝绸》1991,(10):11-14
2.浸渍处理将蛋白质处理溶液调节到0.2~2%浓度,浴比1:20~1:40,温度25~35℃,浸渍经过精练(全脱胶)的蚕丝,处理30~60min,浸渍中可放入适当的助吸剂,以促进丝纤维充分吸收蛋白质。3.固着处理吸附在丝纤维上的蛋白质如再次浸渍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单因素控制法,在碱性条件下,分别探究温度、质量分数对蚕丝蛋白纤维溶解的影响,通过显微镜观察不同溶解时间的蚕丝蛋白纤维形貌变化,确定其溶解的最佳工艺,并运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检测方法,研究蚕丝蛋白纤维的形貌和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蚕丝蛋白短纤维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温度60~65℃,碱液与尿素之比1︰6,溶解时间40~45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蚕丝短纤维的丝胶基本已经去除,表面平整光滑,蚕丝蛋白内部结构也没有发生变化。蚕丝短纤维的长度在2~3 mm,比较均匀,制备率40%~50%。  相似文献   

19.
采用接枝β-环糊精米糠纤维脱除猪油中的胆固醇,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初步得到了脱除猪油中胆固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120min,加水量40%(猪油质量),反应温度50℃,接枝β-环糊精米糠纤维的添加量8%。在该条件下,猪油中胆固醇的含量可从539.8mg/kg降低到72.1mg/kg,脱除率达到86.6%。比较了接枝β-环糊精米糠纤维、普通米糠纤维、β-环糊精对猪油中胆固醇的脱除效果。发现在一定反应条件下,接枝β-环糊精米糠纤维的脱除效果最佳。回收后的接枝β-环糊精米糠纤维在重复使用5次后,对胆固醇的脱除率仅降低了13.4%。  相似文献   

20.
真丝纤维的丙烯酰胺接枝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酰胺(AM)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对真丝纤维进行了接枝共聚反应,分析了接枝率的影响因素,测试了改性真丝纤维的形态结构和主要性能.结果表明适宜接枝率的接枝条件为:接枝单体4~6g/L,引发剂1.5g/L,70~75℃接枝120min.接枝改性后真丝纤维的断裂强力、延伸度、吸湿性和上染率都获得了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