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C60白色清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展开试验研究,并进行了C60白色清水混凝土生产应用性研究,实施效果良好,成功研制出用于泵送施工的C60高性能白色清水混凝土。  相似文献   

2.
《国外建材科技》2021,(1):42-46
为探索采用白色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建造高强桥塔的可行性,采用白色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制备C60高强混凝土,研究水泥类型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坍落度、扩展度、含气量和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和力学性能(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同时复掺矿粉和不同含量石灰石粉以降低水泥用量。试验结果表明:白色水泥混凝土工作性更佳,掺入石灰石粉可提高浆体工作性;白色水泥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更高,但28 d和56 d抗压强度低于普通混凝土,其劈裂抗拉强度稍高于普通混凝土;水泥类型对混凝土弹性模量无显著影响;石粉的掺入会降低混凝土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彩色自清洁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自密实性能和力学性能.同时通过紫外光快速耐候试验仪,探索性研究了这种混凝土的表面自清洁性能以及其色彩艺术效果的保持性.以白色硅酸盐水泥、普通砂、石集料、5H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无机颜料、纳米光催化材料和添加剂等为原材料,经过配合比优化,研制出性能优异、表面达到镜面效果的彩色自密实混凝土.这种混凝土表面能够通过雨水、光照等自然条件达到自清洁效果,可用作大型建筑结构具装饰性能的免涂料外立面.  相似文献   

4.
对混凝土增效剂在西北寒旱地区混凝土中的使用及反应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混凝土增效剂在高寒干旱地区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优化和影响,研究表明,在掺入混凝土增效剂的情况下能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将粒度区间为45~80μm的较粗钢渣应用于各强度等级商品混凝土中,通过优化混凝土材料体系的颗粒级配来提升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实验结果表明:45~80μm钢渣在商品混凝土中以较低掺量取代水泥和粉煤灰后,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都有一定幅度的提升。强度等级对颗粒级配优化提升商品混凝土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中,较低的水胶比和胶砂比使得颗粒级配优化作用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以崇启大桥墩身混凝土施工为依托,结合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关键点,提出配合比设计方案,通过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各项耐久性能的分析和研究,最终得到配合比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7.
以崇启大桥承台混凝土施工为依托,结合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关键点,提出配合比设计方案,通过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各项耐久性性能的分析和研究,最终得到配合比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了混凝土增效剂对高强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的影响,验证了混凝土增效剂对高强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强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优化和改善作用,并对混凝土增效剂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分层度、坍落度、扩展度为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的评价指标,研究了矿物掺合料、砂率、增粘剂和减水剂对高强轻集料混凝土(LWAC)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粘剂、减水剂是影响LWAC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矿物掺合料、砂率对LWAC工作性能的影响则较小;在相同条件下,复掺减水剂和增粘剂比单掺减水剂更能改善轻集料混凝土的匀质性,同时对抗压强度也有所提高.最后提出了高强轻集料混凝土工作性能优化的试验配合比.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铁板砂岩陶粒最大粒径、胶凝材料用量、砂率、矿物掺合料、外加剂、陶粒预吸水对铁板砂岩陶粒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阐述了铁板砂岩陶粒混凝土拌合物浆体的特征以及工作性能的控制方法。基于对铁板砂岩陶粒混凝土的坍落度、扩展度、分层度和泌水度等因素的分析得出了对工作性能的评价方法。采用铁板砂岩陶粒混凝土配合比优化配制技术,配制出了工作性能良好的铁板砂岩陶粒混凝土。  相似文献   

11.
自密实混凝土在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高密度配筋型钢混凝土梁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通过对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及其工作性能研究、对梁主筋的优化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优化,使得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施工质量达到了设计及规范要求.总结出了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形成了可借鉴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石材》2016,(3)
采用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配制C30自密实混凝土,并研究石灰石粉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强度及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适量的石灰石粉可以优化混凝土中粉体材料的颗粒级配,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改善硬化混凝土的抗碳化和干燥收缩性能;之后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硬化后混凝土的强度、抗碳化性能和干燥收缩性能均明显变差;本试验中石灰石粉掺量宜控制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配制C30自密实混凝土,并研究石灰石粉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强度及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适量的石灰石粉可以优化混凝土中粉体材料的颗粒级配,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改善硬化混凝土的抗碳化和干燥收缩性能;之后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硬化后混凝土的强度、抗碳化性能和干燥收缩性能均明显变差;本试验中石灰石粉掺量宜控制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14.
张丽霞 《砖瓦》2024,(2):57-59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制,通过对A#、B#、C#、D#、E#五种不同石粉含量的人工机制砂进行拌合试验,研究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劈裂强度以及抗渗性等物理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劈裂强度普遍降低;在工作性能方面,低石粉含量10%和5%(D#和E#)有助于降低用水量和胶材量,同时表现较好的工作性能。最终结论指出,石粉含量的增加对混凝土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但在配合比设计中合理控制石粉含量可优化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5.
配制大流态浅白色C40清水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是P.W 42.5白水泥。由于白水泥的特殊性能,造成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不好,坍落度经时损失较大。通过对浅白色混凝土的配色、优化骨料级配,采用P.W 42.5白水泥、I级粉煤灰、优质钛白粉、新型聚羧酸减水剂,降低混凝土的用水量,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大流态浅白色清水混凝土的可操作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迁 《辽宁建材》2008,(1):42-44
本文对C80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及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普通原料和常规工艺,通过材料的优选和配比的优化配制出强度高、工作性能优良、耐久性能好的高性能混凝土,并且成本低、施工方便、易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海洋环境耐久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苑竹  魏新江 《混凝土》2007,(6):33-34,53
以混凝土材料成本为优化目标,以混凝土耐久性、强度和工作性能为约束条件,建立海洋环境耐久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数学模型.分析了表面氯离子浓度、保护层厚度对耐久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为辅助现场试验提供了优选思路,为优化结构初始成本提供了定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杨佳澎 《混凝土》2022,(6):185-188+192
研究了偏高岭土取代量对白色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测试了白色硅酸盐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胶砂强度以及白色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抗压强度,并同硅灰进行对比。采用扫面电子显微镜(SEM)对白色硅酸盐水泥胶砂试件进行了微观形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偏高岭土提高了白色硅酸盐水泥的标准稠度,缩短了凝结时间。适量的偏高岭土可以提高白色硅酸盐水泥胶砂强度。偏高岭土取代量10%时,白色硅酸盐水泥3、7、28 d抗压强分别提高了5.2%、9.6%、6.0%。偏高岭土中的活性Si O2和Al2O3能够消耗氢氧化钙,生成C-S-H凝胶,增强水化产物与骨料间的黏结力。偏高岭土对白色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流动性有不利影响,但有益于力学性能的发展。与硅灰相比,偏高岭土对白色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更有利。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超高泵送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决定:混凝土性能及泵送设施.在泵送设施确定后只能从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方面着手以实现混凝土的超高泵送.针对广州珠江新城西塔混凝土工程,阐述了混凝土配合比中粗骨料粒径和超细粉含量对超高泵送的影响.通过优化配合比,采用小粒径粗骨料,加入硅灰,降低泵送压力,以增强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增加黏度和抗离析性.  相似文献   

20.
将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偏高岭土应用于水泥基材料中,研究了改性偏高岭土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渗透性的影响。并运用压汞和SEM等方法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改性偏高岭土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还可以优化混凝土的孔结构和界面过渡区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