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MOS与SMAP过境时段表层土壤水分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MOS和SMAP都是为获取全球土壤水分信息而设计的专题卫星,均搭载了L波段辐射计。进行二者的横向对比是构建具有一致性的全球土壤水分数据集的关键基础。虽然SMAP、SMOS名义上的过境时刻是固定的,但二者的实际过境时刻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它们与地面实测数据三者之间难以匹配形成时序上严格统一的样本对,从而给土壤水分反演结果的精度评定带来困难。针对这一问题,以美国大陆地区为研究区,首先对2016~2017年SMOS、SMAP土壤水分数据的时间戳进行统计,判定二者过境的交叠时段;进而利用高观测频率、大空间尺度的实测数据,研究表层土壤水分在此时段内的自然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按照全部、无降水、有降水3种条件,在样本量分别为98.14%、99.51%和88.49%的绝大多数情况下,表层土壤水分的变化量为0.007 m3/m3、0.007 m3/m3和0.012 m3/m3, 远小于SMOS、SMAP的目标精度(0.04 m3/m3)。初步证实: ①SMOS与SMAP的土壤水分反演结果(L2数据)可进行直接比对;②过境时刻差异对验证误差的影响可不计。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地理位置特殊、环境特征显著,是地球系统作用的关键参与和决策者。利用大尺度的星载微波遥感数据开展其土壤水分研究,不仅能为理解典型地区对全球水、气、能、热交互机制的量化影响提供理论支持,还能够为证实遥感数据的可靠性提供实践依据。以SMOS(2011—2020)和SMAP(2016—2020)卫星土壤水分数据为主,以ISMN实测数据、GPCP降水数据、MOD16A2蒸散发数据、C3S地表类型数据为辅,利用土壤水分(年均值,■与时间之间的相关系数(Rxt),研究青藏高原土壤水分在季风及植被生长季(7—9月)的时空分布及长消特征;进而利用偏相关系数(Rxy,z),初步分析了土壤水分与降水和蒸散发的耦合关系。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土壤水分在时间上呈现先减(2011—2015年)后增(2015—2018年)随后波动变化(2018—2020年)的趋势,在空间上呈现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升高的趋势;大部分地区的土壤水分与降水的耦合表现强于蒸散发;SMOS和SMAP对青藏高原土壤水分时空特征的捕捉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选取淮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流域内的313个土壤水分观测站0~10 cm土壤体积含水量数据,使用多种指标分析SMAP卫星(Soil Moisture Active Passive)9 km分辨率土壤水分产品(L2_SM_P_E)精度的空间和时间(年、月、日尺度)特征,并讨论植被、土壤、地形...  相似文献   

4.
基于MODIS和AMSR-E遥感数据的土壤水分降尺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波传感器获得的土壤水分产品空间分辨率一般都很粗,而流域尺度上的研究需要中高分辨率的土壤水分数据。用MODIS逐日地表温度产品MOD11A1和逐日地表反射率产品MOD09GA构建温度-植被指数特征空间,并计算得到TVDI(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指数,它与土壤水分呈负相关关系,能够反映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模式,但并不是真实的土壤水分值。在AMSR-E像元尺度上求得TVDI与土壤水分的负相关系数,进而对VUA AMSR-E土壤水分产品进行降尺度计算得到0.01°分辨率的真实土壤水分值。经NAFE06(The National Airborne Field Experiment 2006)试验地面采样数据验证,降尺度后的土壤水分均方根误差平均值为6.1%。  相似文献   

5.
土壤水分是连接地—气系统的重要状态变量,微波遥感为准确获取大面积土壤水分信息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准确解读微波土壤水分产品质量、深入了解其误差的时空分布特征是通过数据同化等方法将其融入陆面模型,从而成功应用于地球科学领域的重要先决条件。基于Triple Collocation(TC)方法检验了风云三号C星(FY-3C)、土壤水分主被动卫星(SMAP)及高级微波散射计(ASCAT)这3种常用微波土壤水分产品在中国陆域的质量,并通过Hovm?ller图评估了3套产品捕捉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的能力。结果显示:①TC方法得到的分析结论与地面实测资料的验证结果一致,整体上SMAP优于ASCAT和FY-3C,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SMAP信噪比均最高,三者的TC信噪比分别为1.668 dB、-0.316 dB和-2.182 dB,同时三者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14、0.501和0.209;②FY-3C和ASCAT产品的精度在中国西北地区整体优于南部地区,3种产品均能较好地刻画土壤水分随纬度和经度变化的情况,3种产品展现的季节波动整体高于实测,其中FY-3C的季节波动在3种产品中最为剧烈;③FY-3C的质量比ASCAT和SMAP更易受到植被影响,但在裸土区FY-3C优于ASCAT。本研究基于TC分析提供了全国范围内3种主流微波土壤水分产品的误差和信噪比的空间分布,并通过Hovm?ller图评估了其描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的能力。研究结论可为微波土壤水分产品的同化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土壤水分在陆地和大气的能量交换和水循环中扮演十分重要的作用。以SMOS为代表的微波遥感卫星是目前获取全球土壤水分信息的主要途径,在其反演算法中,亮度温度(亮温)的模拟是求取土壤水分的重要前置环节。以L-MEB模型为核心,利用ISMN环境温、湿实测数据和SoilGrids土壤质地数据,研究关键辅助参量对亮温模拟的影响,以及利用丰富、可靠的实测数据模拟亮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在时间上具有瞬变性,对亮温的模拟产生随机性影响,而砂土和黏土含量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属于缓变类背景参量,对亮温的模拟产生系统性影响;研究模拟的H和V极化亮温与SMOS模拟亮温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59、0.65,初步证实了以ISMN实测数据和SoilGrids土壤质地数据作为辅助数据进行亮温模拟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7.
在果树生长旺期,利用Trim e水分速测系统对果园表层土壤水分采样后,对土壤水分的数据统计特征、变异函数、分形特征、合理取样数目及其等值线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后变程和基台值最大,变异系数和分维数最小,其值分别为38.09m、1.163、0.0888和1.846。在90%或95%的置信水平(Pl)和相同精度(Δ)下,降雨后土壤水分合理取样数目最少,此时土壤水分的空间等值线分布的变化程度相对也较小。这说明降雨有促使土壤水分分布趋于均匀及空间相关性增强的效应,但也可能导致在个别区域内出现明显的高低值;而随后的土壤蒸发则使土壤水分的结构性减弱,空间异质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地表土壤水分是陆地系统地气能量交换的关键参数,而喀斯特地区地表土壤水分是推动岩溶作用,影响土壤流失,造成喀斯特石漠化的重要因子,准确确定喀斯特地区地表土壤水分的分布及其动态变化对喀斯特地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及区域气候变化意义重大。以广西典型喀斯特地貌区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地表温度数据和植被指数数据,构建LST-VI特征空间,首先比较不同植被指数(NDVI、EVI、SAVI、FVC)在喀斯特地区的适用性,得出FVC为研究区LST-VI特征空间的最优植被指数因子,而后在归一化的T*-FVC特征空间内分析得出森林、农田和喀斯特山区3种典型的下垫面类型下土壤水分指标M0随时间的运动轨迹和规律,以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及原因。结果表明:相同的下垫面类型下土壤水分指标M0在T*-FVC特征空间中随时间的运动轨迹和规律相似,说明下垫面类型是影响土壤水分变化的重要因素。空间分布上,广西M0值域分布具有夏季小于冬季,西南部小于东北部,喀斯特地区小于非喀斯特地区的特征,农田M0季节变化较明显。总体上,利用归一化的T*-FVC特征空间实现了喀斯特地区土壤水分的时空动态变化监测。  相似文献   

9.
土壤水分在土壤监测中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对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以及水资源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遥感建模与反演理论的不断成熟,其逐渐成为分析土壤指标的重要技术与手段.因此,利用光学影像与雷达影像数据,以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为研究区域,分别建立以Landsat 8为数据源的土壤水分反演模型和由Landsat 8影像数据与GF...  相似文献   

10.
连续三年进行田间水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冬麦耗水量主要受生育期降水的影响;不同年份间对土壤水分的消耗量差别不大.对0~150cm土层水分的利用系数(WUC)为0.543~0.799,在中下部土层中有相当数量的水分是不能够被冬小麦利用的,其WUC降低到0.2以下.  相似文献   

11.
吴维勇  王英惠 《计算机应用》2009,29(11):3011-3014
为了实现部分重叠且不同视角的测量数据配准,提出多尺度特征点检测算法,可以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提取少量特征点。该算法包括离散曲率计算、双边滤波和特征点计算等步骤,特征点个数可以由尺度参数粗略控制。提出局部形状谱描述器来描述每个特征点的局部形状特性,首先利用局域点的距离和曲率信息构造关系矩阵,然后通过计算关系矩阵的特征值来构造谱描述器,利用该描述器可以方便地计算不同点集中各个特征点的对应关系,进而实现两个数据点集的配准。通过实例验证了该算法有较好的抗噪性和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12.
土壤水分的降尺度研究为解决被动微波产品的粗分辨率问题,更好地服务于流域小尺度应用提供了技术手段.以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为研究区域,基于SMAP土壤水分产品和MODIS产品等多种辅助数据,在地表分类数据的支持下,结合参量统计降尺度和时空融合降尺度发展了一种土壤水分混合降尺度方法,并利用SMAP 9 km产品和站点实测数据对降...  相似文献   

13.
基于混合粒子群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研究土壤水运动的重要参数。Van Genuchten方程(简称VG方程)是目前运用最广泛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方程。将VG方程参数计算问题转化为一个非线性优化问题,然后构建单纯形算法和基本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粒子群算法对其进行求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混合粒子群算法与普通遗传算法、混合遗传算法、基本粒子群算法相比,不但提高了收敛成功率、降低了迭代次数,而且对参数的取值范围也放宽了;采用混合粒子群算法计算参数的精度比非线性单纯形法和阻尼最小二乘法要高,且不需给出参数的初始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行人检测在自动驾驶、视频监控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话题。针对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人检测算法在分辨率较低、行人尺度较小的情况下存在误检和漏检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层特征的多尺度的行人检测算法。方法 首先,针对行人检测问题,删除了深度残差网络的一部分,仅采用深度残差网络的3个区域提取特征图,然后采用最邻近上采样法将最后一层提取的特征图放大两倍后再用相加法,将高层语义信息丰富的特征和低层细节信息丰富的特征进行融合;最后将融合后的3层特征分别输入区域候选网络中,经过softmax分类,得到带有行人的候选框,从而实现行人检测的目的。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在Caltech行人检测数据集上,在每幅图像虚警率(FPPI)为10%的条件下,本文算法丢失率仅为57.88%,比最好的模型之一——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MS-CNN)丢失率(60.95%)降低3.07%。结论 深层的特征具有高语义信息且感受野较大的特点,而浅层的特征具有位置信息且感受野较小的特点,融合两者特征可以达到增强深层特征的效果,让深层的特征具有较为丰富的目标位置信息。融合后的多层特征图具有不同程度的细节和语义信息,对检测不同尺度的行人有较好的效果。所以利用融合后的特征进行行人检测,能够提高行人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尺度下特征点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在不同尺度空间下特征点提取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构造图像设高斯金字塔和高斯差分金字塔,进行极值检测,然后在极值点中去除低对比度的点并消除边界点的响应,得到关键点,最后计算关键点的方位和模的大小,从而得到特征点.利用该方法把取得的特征点对图像旋转、亮度变化、尺度缩放等情况下保持不变,此外对视角变化、仿射变换、噪声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给出了实验参数,并且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土壤水分是地—气能量交换和全球水循环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水文、气象、农业等研究中的关键参数。高空间分辨率的土壤水分在探讨区域水文过程、生态环境保护及农业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Sentinel-1雷达数据发展了青藏高原地区高空间分辨率土壤水分反演算法,并获取了区域尺度空间分辨率为20 m的土壤水分。该算法首先基于地面数据、Sentinel-1雷达数据和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对水云模型进行了参数优化,其次利用优化后的水云模型构建了模拟数据库,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对模拟数据进行训练,构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土壤水分反演算法。为了检验该算法,利用Sentinel-1雷达数据反演了青藏高原站点区域土壤水分值,并使用站点实测土壤水分数据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反演值与站点实测值有良好的一致性,其相关系数为0.784—0.82,均方根误差为0.052 m3/m3—0.064 m3/m3。土壤水分反演值在时间序列上能够捕捉到土壤水分实测值的变化趋势。该研究可为青藏高原地区高空间分辨率的土壤水分监...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行人重识别方法所提取的特征辨识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多粒度特征的行人重识别方法。在训练阶段,该方法在卷积神经网络的不同尺度提取特征;然后对获得的多尺度特征图进行分块和池化,从而得到不同尺度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的多粒度特征,使用不确定性权重调节Softmax损失和三元组损失来对特征向量进行监督训练。在推理阶段,对所获得的多尺度多粒度的特征进行融合,使用融合特征在图像库中进行相似度匹配。在Market-1501和DukeMTMC-ReID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所提方法相比基准网络ResNet-50在Rank-1评价指标上分别提升了4.3%和3.6%,在mAP评价指标上分别提升了6.2%和6.6%。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增强提取特征的辨识力,提高行人重识别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黑河流域中上游为研究区,初步探究了利用AMSR2卫星的多频亮度温度数据估算土壤水分的方法。基于土壤水分和土壤发射率的统计关系,通过黑河流域上游的4个像元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内的实测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数据,采用了“四像元交叉拟合法”获得了统计系数,并用此方法估算出了黑河流域中上游的土壤水分。采用2014年7月至2014年10月内估算的土壤水分,连同与AMSR2的4个常用的土壤水分产品和GLDAS土壤水分产品在时间序列上,与八宝河流域WSN土壤水分地面观测展开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估算土壤水分精度明显高于上述5种产品。同时借助高程和土地覆被辅助数据,与GLDAS土壤水分在空间格局上进行了比较,发现估算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更加合理。该方法可为流域尺度的土壤水分反演与监测提供了一种简而易行的思想方法和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图像的变化检测是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变化检测对光照变化、相机位姿差异过于敏感,使得在真实场景中检测结果较差。鉴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可以提取图像中的深度语义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深度特征融合的变化检测模型,通过提取并融合图像的高级语义特征来克服检测噪音。方法 使用VGG(visual geometry group)16作为网络的基本模型,采用孪生网络结构,分别从参考图像和查询图像中提取不同网络层的深度特征。将两幅图像对应网络层的深度特征拼接后送入一个编码层,通过编码层逐步将高层与低层网络特征进行多尺度融合,充分结合高层的语义和低层的纹理特征,检测出准确的变化区域。使用卷积层对每一个编码层的特征进行运算产生对应尺度的预测结果。将不同尺度的预测结果融合得到进一步细化的检测结果。结果 与SC_SOBS(SC-self-organizing background subtraction)、SuBSENSE(self-balanced sensitivity segmenter)、FGCD(fine-grained change detection)和全卷积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FCN)4种检测方法进行对比。与性能第2的模型FCN相比,本文方法在VL_CMU_CD(visual localization of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for change detection)数据集中,综合评价指标F1值和精度值分别提高了12.2%和24.4%;在PCD(panoramic change detection)数据集中,F1值和精度值分别提高了2.1%和17.7%;在CDnet(change detection net)数据集中,F1值和精度值分别提高了8.5%和5.8%。结论 本文提出的基于多尺度深度特征融合的变化检测方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的不同网络层特征,有效克服了光照和相机位姿差异,在不同数据集上均能得到较为鲁棒的变化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立体匹配方法未充分利用图像中各个层级的特征图信息,造成对图像在不适定区域的特征提取能力较差.提出一种融合多尺度与多层级特征的立体匹配方法.通过在双塔结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前端设计一个池化金字塔层,提取图像的多尺度低层结构特征.在该网络模型的后端融合最后三层网络的高级语义特征来提取图像特征,并对图像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