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用机器人主动嗅觉来自动寻找和定位毒气泄漏、火灾等气味源在防灾、反恐、探险等场景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室内环境中机器人气味源定位方法对于策略切换阈值敏感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多机器人气味源搜索的风向人工生态系统优化算法WAEO.该方法将机器人看作生产者、消费者或者分解者,通过三者的能量传递机制进行算法的优化,使算法在劣势初始位置时依旧保持稳定的性能.同时,考虑到气味源扩散的特点设计了离散风向系统,在生态系统中增加了追风者角色,从全局和个体维度引入风向信息和层次化利用风向信息.通过与两种常见粒子群算法的对比实验,发现WAEO算法可以减少味源定位的搜索时间,提高搜索成功率,特别是在机器人数量较少时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3.
4.
5.
对于使用移动机器人在风速/风向变化较大的气流环境中定位气体泄漏源的问题,我们建立了一个定位模型.模型的输入为机器人在定位过程中实时获取的多传感器信息(激光信息、视觉信息、气体浓度信息、风信息等),输出为相应的搜寻行为或策略,主要包括避障行为、随机搜寻、视觉搜寻、化学趋向性搜寻、风趋向性搜寻、路径规划和气体泄漏源定位等.利用矩阵的半张量积理论,我们确定了这个模型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结构矩阵.根据多传感器的测量信息,结构矩阵产生相应的搜寻行为或策略,由动态机器人有效地完成,以确定气体源的位置.本方法的可靠性经过机器人实地实验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6.
基于扩展微粒群算法模型控制群机器人协同搜索目标时,成员机器人在社会经验和自身认知,主要是社会经验引导下逐步向目标趋近.由于社会经验仅从成员机器人的认知中“选举”产生,未形式化地融合多个机器人的经验,因此文中从群机器人通信子系统在本质上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事实出发,引入集体决策机制,改进社会经验的生成模式.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测距定位方法来估计目标位置,并将估计值作为社会经验引入现有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当群体规模够大时,采用文中社会经验生成模式可使协同搜索速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室内湍流环境下多机器人气味源搜索算法存在历史浓度信息利用率不高、缺少调节全局与局部搜索的机制等问题,提出头脑风暴优化(BSO)算法与逆风搜索结合的多机器人协同搜索算法。首先,将机器人已搜索位置初始化为个体,以机器人位置为中心聚类,有效利用了历史信息的指引作用;然后,将逆风搜索作为个体变异操作,动态调节选中一个类中个体或两个类中个体融合生成新个体的数量,有效调节了全局和局部搜索方式;最后,根据浓度和持久性两个指标对气味源进行确认。在有障碍和无障碍两个环境中将所提算法与三种群体智能多机器人气味源定位算法进行定位对比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平均搜索时间减少33%以上,且定位准确率达到100%。该算法能够有效调节机器人全局和局部搜索关系,快速准确定位气味源。 相似文献
8.
可移动机器人的马尔可夫自定位算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尔可夫定位算法是利用机器人运动环境中的概率密度分布进行定位的方法.使用该
方法机器人可在完全不知道自己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传感器数据和运动模型来估计自己的位置.
但是,在研究中发现它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概率减小到零后就无法恢复.对只有距离传感器的机
器人在对称的环境中仅仅采用该算法就无法确定位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中给出了修正算
法,并建议在机器人上装上方向仪(如指南针或陀螺仪等),然后利用定义的一个角度高斯分布
函数来构造新的机器人感知模型.在此基础上详细地阐述了一种新的自定位技术.最后,采用仿
真程序验证了机器人在对称环境中运动时这一新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规模的未知环境,对一种SA-PSO(Simulated Annealing-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算法的多机器人构建地图方法进行研究。多机器人构建地图,即将多个机器人建立的局部地图融合成全局地图,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环境地图的绘制。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搜索局部地图之间的最优转换矩阵来进行地图配准;再根据局部地图重叠区域匹配的成功率设计自适应概率函数,即重新进行地图配准的概率;最后将配准后的局部地图融合成全局地图。该方法有效解决了PSO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引起的地图融合失败问题,提高了地图融合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于其组网成本低、覆盖范围广、能耗低及工作时间长等优点,近年来在军事、化工、商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针对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化工厂中有毒气体泄漏源的定位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气体泄漏源定位算法。算法假设气体扩散满足高斯烟团模型,应用Taylor级数展开将测量模型线性化之后,根据高斯-马尔可夫定理对其作最佳线性无偏估计(BLUE)。经过重复迭代,获得较为精准的泄漏源位置。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与已有的基于最小均方误差(MSE)的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相比较,定位精度更高、收敛速度快,并且所需的存储空间更小。本文中的算法可应用于毒气泄漏、火灾早期监测、易燃易爆气体泄漏等场合。 相似文献
11.
群机器人在未知动态环境下进行多目标搜索时,存在碰撞预测和搜索效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碰撞几何锥和改进惯性权重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的多目标搜索策略。首先,根据静、动态威胁物的不同分别引入碰撞锥(CC)和速度障碍法(VO),提出了简化复杂障碍物的膨胀几何法(SG)和一种改进CC和VO的碰撞几何锥模型(CGC);有效解决了复杂不规则威胁物的避碰预测问题,并根据CGC模型作出威胁评估报告以确定最优避障方向。其次,提出一种改进惯性权重的粒子群优化算法(IWPSO),提高了搜索效率同时有效解决了粒子群优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最后,将两种改进的方法(CGC-IWPSO)相结合以实现群机器人的多目标任务搜索,相比于简化虚拟受力(SVF)、自适应机器人蝙蝠算法(ARBR)、具有运动学约束的粒子群算法(KCPSO),本文方法在搜索时耗、能耗以及避障次数上分别至少减少了15.59%、 10.14%、 14.12%。 相似文献
12.
13.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6)
针对RoboCup标准组比赛平台仿人机器人NAO定位的特殊问题,在研究通用Monte Carlo定位算法基础上,构建NAO的运动模型和感知模型。通过增加一组随机粒子,改进通用Monte Carlo定位算法,增强MCL算法对于定位失败及仿人机器人NAO被"绑架"问题的适应性。最后通过仿人机器人NAO的静态定位、动态定位以及被"绑架"后的定位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黄蜂群算法的群机器人全区域覆盖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当前覆盖问题的定义、分类和应用,使用三元组表示法形式化地描述了区域覆盖的问题定义.简要介绍黄蜂群的固定响应阈值模型,详细说明了群机器人基于固定响应阈值模型的黄蜂群区域覆盖算法.应用概率分析的方法对机器人的平均移动概率、响应阈值和刺激量的关系进行数学分析,从而指导响应阈值的选取.通过选取不同的区域大小、机器人数量以及响应阈值进行仿真实验,说明区域覆盖率、重复覆盖率与响应阈值、刺激量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5.
多源信息融合算法主要应用于移动机器人对有害气体泄漏源的搜寻。为提高搜寻效率,用视觉传感器和嗅觉传感器共同获取环境信息,其中 嗅觉传感器 采用多气体传感器代替单气体传感器以提高测量的可靠性,测量位置也由单点向多点转变,并选用合适的算法分别实现各级数据的融合,最终决策移动机器人的搜寻方向。数据表明, 加权平均法用于融合同类气体传感器的数据,可减小噪声和仪器故障的影响;最小二乘法可最优估计未知参数,用于反求泄漏源信息,可初步估计泄漏源的位置和流量;概率赋值方式可容纳多种信息途径共同判断泄漏源,从而更合理地确定搜寻目标。 相似文献
16.
17.
18.
针对传统的室内多机器人SLAM算法存在探索任务分配灵活低,重叠度高,导致地图融合和建图精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一个基于PSO算法的多机器人协同建图与路径规划系统。首先,采用SLAM系统中的Gmapping算法作为基础算法,加入PSO算法将地图融合问题转化为最优求解问题,即找到两个地图重叠度最高的转换矩阵,实现地图融合和多机器人协同建图。结果表明,相同室内环境下,单机器人的平均探索时间为216 s,探索覆盖率为73..38%;而双机器人的平均探索时间仅为47 s,比单机器人的探索时间低了169 s;且双机器人的探索覆盖率为99.69%,比单机器人高出了26.31%。由此说明,双机器人的探索效率和探索覆盖率更高。对比于现有的EKF-CSLAM算法和基于因子图地图融合算法,本算法的建图精度高达99.75%。地图融合和建图精度明显更佳,进一步说明提出的融合算法可提升多机器人室内环境协同建图的效率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20.
湍流烟羽环境下多机器人主动嗅觉实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一种用于实现主动嗅觉(也称气味/气体源定位或化学烟羽跟踪)的多机器人协同搜索策略. 将蚁群算法与逆风搜索相结合用于协调多机器人的运动方向. 蚁群算法可有效调动机器人朝信息素高的区域运动且保证机器人之间的距离不会过大; 逆风搜索可降低算法过早地陷入局部最优的概率. 为正确判断转移方向, 蚁群算法中还增加了对历史信息的考虑. 在源头确认方面, 本文提出了气味/气体浓度持久性判断结合机器人旋转计算流体质量通量散度的方法. 仿真表明, 本文的主动嗅觉搜索策略可适用于湍流烟羽环境, 且可有效地逃脱浓度局部最优和风场的漩涡, 另外可最终确认源头位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