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标签传播算法是一种常用的社区发现方法,具有近似线性的时间复杂度,但该算法存在随机性和不稳定性.为了解决标签传播算法存在的准确性低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节点重要性与相似性的标签传播算法(Label Propag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node Importance and Similarity,LPA IS).首先,基于节点重要性提出种子节点集和算法更新序列的获取方法.其次,利用节点重要性与相似性提出了一种计算标签综合影响力的方法,任意节点根据其邻居标签的综合影响力更新自身的标签.在真实网络和人工合成网络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5种典型标签传播类算法对比,LPA IS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算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且能够减少算法的迭代次数.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重叠社区发现算法SLPA虽然具有时间复杂度和性能上的优势,但标签传播算法内在的随机策略使得算法结果并不稳定。针对SLPA的缺点,提出一种高效稳定的重叠社区发现算法L-SLPA。先对网络进行非重叠划分,减少不同标签分配的数量,同时加入边界节点的考虑进行剪枝,以提高运行速度。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SLPA,该算法在降低运行时间和随机性的同时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快速稳定地发现复杂网络中的社团是近年来社团划分研究的热点。标签传播算法(LPA)具有接近线性的时间复杂度,能快速发现复杂网络中的社团结构,但是该算法在标签传播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和随机性,降低了划分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稳定的标签传播社团划分算法(S-LPA)。该算法利用改进的K-Shell算法来计算节点全局影响力,并结合能反映节点局部影响力的度值以及邻居节点信息,计算节点综合影响力;在标签传播过程中,根据标签影响力更新标签;当网络中所有节点的标签不再变化或者迭代次数达到最大值时,拥有相同标签的节点划分到同一社团中。在真实网络和人工合成网络上的实验结果表明,S-LPA算法不仅具有线性时间复杂度,而且提高了社团划分的质量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工程》2018,(3):60-64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增大,在时间复杂度上具有明显优势的标签传播算法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其内在机制存在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导致社团发现结果不够准确和稳定。为此,提出一种新的改进标签传播算法。在K-shell分解算法的基础上,构造节点重要性计算方法,利用节点重要性分析标签传播算法中的标签传播能力,通过节点重要性排序和标签传播能力制定新的标签更新策略,得出最终的社团划分结果。在人工网络和真实网络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标签传播算法是高效且具代表性的社团检测算法,其中不包含必需调节适应的相关参数,是大型网络社团检测的首选算法。标签传播算法具有较低的时间复杂度,但其随机性较强,且在标签传播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了社区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引力和鱼记忆标签存储策略的社区检测算法CDA-GM。通过融入节点信息熵的k-shell排序策略增强社区检测的准确性,利用节点间的引力更新标签,减小标签传播的随机性。在此基础上,引入鱼记忆节点标签存储策略,避免出现标签震荡,增强标签传播的稳定性。选择人工网络和真实世界网络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显著提高社区检测质量,获得准确的社区结构,与COPRA、SLPA、DLPA和COPRAPC算法相比,其标准化互信息值平均提高0.01、0.18、0.12、0.02,社区模块度平均提高0.04、0.02、0.07、0.01。  相似文献   

6.
针对多标签传播重叠社区发现算法COPRA存在的的随机性强、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标签传播思想的重叠社区发现算法。该算法通过LeaderRank算法来量化网络中节点的重要性,再根据量化值大小对节点进行团扩展,得到可重叠的最具重要性的粗糙团,分别对粗糙团和非粗糙团中的节点进行标签初始化,再通过合理的标签迭代顺序和改进的标签删选策略进行标签更新,直到达到标签传播的终止条件结束迭代过程。在人工网络图和真实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有效地增强了社区发现结果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在线社会网络的特性和现有社区发现算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语义网技术的在线社会网络社区发现算法ISLPA(Improved Semantic Label Propagation Algorithm),即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在线社会网络的社区发现和标识算法。ISLPA算法对语义标签算法SemTagP进行改进,在社区划分过程中将在线社会网络视为有向加权图,通过语义网和社会化标签技术,充分结合在线社会网络丰富的语义信息和网络拓扑特征进行社区划分。ISLPA算法不需要预先设定社区数量和大小,就能实现社区发现,并能根据标签自动识别划分的社区。算法接近线性时间复杂度,具有较高的效率。通过实验表明,ISLPA算法能有效划分和标识真实在线社会网络。  相似文献   

8.
多标签传播算法具有接近线性的时间复杂度,但用于重叠社区发现时存在精度低、稳定性差的问题。文中基于重叠节点更可能出现在社区边缘的思想,提出基于节点层级与标签传播增益的重叠社区发现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改进的基于节点中心度与社区分布约束的单标签传播方法发现非重叠社区,并在标签传播过程中利用局部信息同步计算节点中心度。然后根据节点中心度定义节点层级函数,标记节点在所属社区中的层级。最后基于节点间的标签传播增益,利用新的多标签更新规则,获得重叠社区结构。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由于社会网络的日益复杂,具有线性时间复杂度的标签传播算法越来越被广泛的运用,然而在标签传播过程中存在随机性,致使社区划分不稳定.因此,对节点标签初始化、节点更新顺序和节点标签传播选择过程这三个方面改进,提出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标签传播算法.该方法引入LeaderRank算法计算节点影响力,在此基础上选取关键节点并为这些关键节点赋予标签,节点更新顺序依据于节点影响力由高到低更新,在标签传播过程中考虑节点之间的传播能力.采用真实网络数据进行实验,和传统算法相比,论文算法在相关质量指标上均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基于标签传播的思想,提出一种新的重叠社区检测算法SLPA-TD(Speaker-listener Label Propagation Algorithm-Time Decay),针对现有标签传播算法更新标签的随机性造成的结果不稳定问题,引入节点的影响力排序;设计一种新的标签传播的Speaker-Listener规则,引入衰减因子λ表示历史标签影响随时间衰减的程度,综合节点属性和邻域结构信息进行标签选择,提高社区检测的准确性。分别在基准网络和真实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在线社交网络(Online Social Network,OSN)的快速发展,OSN蠕虫已经成为最具威胁的网络安全问题之一.为了防止OSN蠕虫的快速传播,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社团并行发现的OSN蠕虫抑制方法.首先将分布式图计算框架Pregel和基于标签传播的社团发现算法(Label Propagation Algorithm,LPA)相结合,提出了一种能够处理大规模OSN网络社团发现问题的并行LPA算法(Parallel LPA,PLPA).其次,文中在PLPA算法的基础上给出了3种社团关键节点的选取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OSN蠕虫抑制方法.最后,通过在两组真实数据集上进行的社团并行发现及OSN蠕虫抑制仿真实验证明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陈晶  刘江川  魏娜娜 《计算机应用》2022,42(4):1162-1169
针对标签传播算法稳定性不足、准确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融合K-shell和标签熵的标签传播重叠社区发现算法OCKELP。首先,采用K-shell算法减少了标签初始化时间,并利用标签熵的更新序列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其次,引入综合影响力进行标签选择,并将社区层次信息和节点局部信息融合提高了算法的准确性。在真实网络数据集上,OCKELP相较于重叠社区发现算法(COPRA)、基于多核心标签传播的重叠社区识别方法(OMKLP)、SLPA的模块度最大提升分别约68.64%、53.99%、42.29%,在人工网络数据集的归一化互信息(NMI)值上,OCKELP相较于其他三种算法也有着明显优势,且随着重叠节点隶属社区数量的增加可以挖掘出社区的真实结构。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重叠社区发现算法时间复杂度较高、社区发现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基于标签传播和COPRA方法,提出一种基于三级邻居节点影响力分析的重叠社区发现算法OCDITN。使用三级邻居节点影响力度量方法TIM(three-level influence measurement)计算节点间的影响力,根据节点影响力确定选择更新节点的顺序;在节点标签更新策略中,根据计算节点与其邻居之间的相似度确定邻居节点标签的更新顺序,计算各节点标签隶属度,发现重叠社区。实验分别基于人工模拟网络数据集和真实世界网络数据集进行测试,与SLPA、LPANNI、COPRA算法相比,该算法在EQ和Qvo两个评价标准上性能分别提升7%和12%,社区划分结果更稳定,社区划分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节点初始标签散乱及标签传播随机性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标签预处理与节点影响力的重叠社区发现算法。首先,计算节点影响力,逐步选择影响力值最大的节点作为中心节点;然后,用中心节点的标签对同质的邻居节点进行标签预处理,减少了初始标签数量,降低了后续标签传播的随机性,并初步识别出了重叠节点;其次,通过标签隶属系数识别重叠节点,用节点影响力值选择非重叠节点标签,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最后,以最大化自适应函数增量为目标,对内聚度弱的社区进行合并,提高了社区质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六个真实网络,所提算法在50%的数据集上具有最大的扩展模块度值;而在不同混合度、节点重叠度和节点最大归属社区数的人工基准网络上,该算法在标准化互信息(NMI)指标上都具有最好的性能。综上所述,该算法对各类网络都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且具有接近线性的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15.
标签传播算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社区发现算法,该算法为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分配一个初始标签,然后通过传播标签来发现复杂网络中的潜在社区,具有时间复杂度低的特点。当前基于标签传播的重叠社区发现算法存在忽略节点重要性差异、需要人为设置参数等不足。针对该类算法在重叠社区发现方面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多标签传播的重叠社区发现优化算法。该算法使用K-核分解方法找出若干个社区核心节点,以这些节点为种子节点,逐层向外传播标签;在进行标签选择的时候以邻居节点标签的种类来决定重叠节点的标签个数。实验表明,该算法明显改善了社区发现的性能,提高了划分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节点初始标签散乱及标签传播随机性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标签预处理与节点影响力的重叠社区发现算法。首先,计算节点影响力,逐步选择影响力值最大的节点作为中心节点;然后,用中心节点的标签对同质的邻居节点进行标签预处理,减少了初始标签数量,降低了后续标签传播的随机性,并初步识别出了重叠节点;其次,通过标签隶属系数识别重叠节点,用节点影响力值选择非重叠节点标签,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最后,以最大化自适应函数增量为目标,对内聚度弱的社区进行合并,提高了社区质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六个真实网络,所提算法在50%的数据集上具有最大的扩展模块度值;而在不同混合度、节点重叠度和节点最大归属社区数的人工基准网络上,该算法在标准化互信息(NMI)指标上都具有最好的性能。综上所述,该算法对各类网络都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且具有接近线性的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17.
马杰良  韩路  潘贞贞  宋艳 《计算机科学》2015,42(1):119-121,148
网络中的社团发现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在众多社团发现算法中,标签传播算法因简单快速而被广泛应用,但标签传播算法也存在结果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基于此对标签传播算法的初始化过程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核心图的标签传播算法.通过计算图中任意两点的k阶公共邻居,将具有最大相似性的节点及k阶邻居作为初始核心社团,并为其分配初始标签.通过上述过程,提取一些较为紧密的子结构来作为标签传播的初始社团,并给这些结构分配初始社团标签.在真实网络中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大幅提高结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社区发现能够揭示真实社会网络的拓扑结构和重要节点.由于具有线性时间复杂度,无需定义目标函数及目标参数,标签传播算法(LPA)作为经典社区发现算法被广泛应用在学术和实践领域.针对LPA算法更新顺序的无序性和标签选择的随机性,提出基于节点影响力的理性节点标签传播算法(RLPBNI).将节点影响力排序作为更新顺序,引入理性节...  相似文献   

19.
重叠社区结构挖掘旨在发现复杂网络中多个独立社区之间的重叠部分,其在社交、交通、舆情乃至反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基于标签传播的重叠社区挖掘算法在社区结构模糊的网络中表现出较强的随机性,导致准确度不高。针对重叠社区模糊边界导致的不确定性和低准确度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特征向量中心性与标签熵的标签传播算法ECLE-LPA。ECLE-LPA通过融合节点的K-核迭代因子与特征向量中心性来计算节点影响力并初始化节点标签,在标签传播过程中,通过节点标签熵和节点间亲密度更新节点标签列表及其标签隶属度,从而较好地克服了社区模糊边界的识别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Les Miserables、Polbooks、Football、Polblogs和Netscience等真实网络中,ECLE-LPA划分结果的EQ值普遍比对比算法提高了1%~3%;在社区结构模糊的人工网络中,ECLE-LPA划分结果的NMI值比其他标签传播算法提高了1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社区结构是复杂网络的重要特征之一,识别网络中不同功能的社区对理解复杂网络特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标签传播的社区发现算法通常以节点的直接邻居作为邻域更新标签,可能无法准确发现社区结构或导致得到的社区划分结果不稳定。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随机游走的标签传播算法(Local Random Walk Based Label Propagation Algorithm, LRW-LPA),利用节点的k步邻域内局部重要性指标选择重要性最低的节点作为起始节点,进行带重启的局部随机游走以确定起始节点的局部邻域;选择此局部邻域范围内出现次数最多且影响值最大的标签来更新起始节点标签。LRW-LPA采用带重启的局部随机游走过程能更准确地确定节点的合适邻域范围,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与LPA,BGLL,Infomap, Leiden, Walktrap等经典社区发现算法在12个真实网络和12个人工构造网络上的比较实验表明,LRW-LPA算法在标准互信息(NMI)、调整兰德系数(ARI)和模块度(Q)等方面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