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某超高层综合楼冷却塔及其附属管线施工体量大、工期紧、作业面窄、施工难度高等问题,先采用BIM三维建模技术进行管线路径漫游模拟,对冷却塔及其附属管线进行深化设计,包括管线预制安装、管线路径漫游模拟并出图、接驳口预制精准定位、平面布置三维深化、冷却塔机组内置管线设计优化、管线接驳口位置及接驳口管线尺寸优化。再采用BIM+模块化设计施工技术对大管径管线安装进行模块化设计施工,使得管线安装更高效准确,采用BIM预制拼接模拟使得管件焊接接口严丝合缝,使得管道下料更精准,成本把控更精确。预制加模块化设计安装使得现场焊接工作量大大降低,极大减少了现场立焊仰焊等高难度焊接作业,有效缓解了现场焊接作业对空间的需求,安装质量及安装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二维管线不能很好表达管线的空间分布,而三维管线则能够直观表达管线的空间位置关系,因此本文结合重庆市地下管线三维建模实际工作,开展了三维管线建模研究。介绍了城市地下管网参数化三维建模流程,重点对建模数据预处理、连接特征三维建模、附属设施建模、管线分块以及管线LOD生成方法进行了阐述。最后,本文开展了相关实验和应用实践,论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BIM技术在公路工程行业的应用日益增多,对BIM模型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桥梁模型构件数量多,精细化建模难度大,效率低。本文针对目前主流的Autodesk Revit建模软件,结合桥梁施工工艺,分析研究了一套预制连续梁桥参数化快速精细建模技术,包含预制T梁、预制空心板梁、预制小箱梁等类型所有预应力砼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快速精细建模,能够减少人工建模误差,提高建模效率和模型精度,从而为Revit软件预制连续梁桥建模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持,实现了BIM技术在公路工程中应用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三维地下管线通常在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后,采用大型数据库支持建立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建模呈现。成果的一些管线交叉、管径异常等问题无法在普查过程中被及时发现处理。针对这些,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ObjectARX技术的三维地下管线快速建模方法。应用本方法从管线数据库读取管点和管线数据,对地下管线普查数据进行三维建模,方便用户于AutoCAD环境中浏览、检查地下管线数据。  相似文献   

5.
地铁建设是公共建筑领域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安装工程更是地铁建设中最复杂的环节,由于涉及到的专业众多,各专业自身及与其他专业之间管线交叉频繁,施工阶段引入BIM技术,除解决各专业管线碰撞问题、减少后续施工返工率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外,为进一步提高工效、缩短工期,以较为复杂的冷水机房管线安装为例,探索了BIM技术在管道预制施工中的应用方法及流程。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在3DEXPERIENCE平台中进行城市地下管线建模时存在的知识工程模板实例化慢、管线位置数据批量处理困难等问题,论文给出了一种基于脚本的快速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编写脚本程序并结合知识工程模板中的用户特征,实现对管线宽度和高度的快速设定,以提高实例化速率。同时,能够自动批量化地导入与处理Excel中的管线位置数据,以实现快速建立模型。脚本程序在相关市政BIM项目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本建模方法较之前的手动建模方式相比,使用方便、速度快,建模效率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7.
结合上海浦东世纪大都会2-3地块项目的施工实际,介绍了BIM技术在室内机电系统弧形管线施工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弧形水管、弧形风管和弧形桥架的制作、加工方法及其相对应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经实践,效果良好,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预制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便道中的应用意义,探讨了预制技术的概念和具体的施工方法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后续工程提供了经验,以提高施工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机电管线安装过程中,预埋在楼板中的套管精度往往是影响机电安装质量与观感的关键所在。在BIM建模优化系统管线的基础上,统计出生成的套管坐标,通过全站仪及自主研发的套管辅助放样装置对套管进行精准放样,并通过套管辅助固定装置对套管进行固定,达到高精度预埋套管。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预埋套管精度低的难点问题,为后续提高机电管线安装质量及观感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管线三维可视化建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基于切片建立三维几何模型的思路出发采用三维Delaunay算法提出了一个新的地下管线(或地铁区间隧道)的三维可视化建模方法。该方法能自动对弯管建模进行处理,适于快速建模且适用面广。建立的管线三维可视化模型采用三角形片面边界表示,有利于管线数据结构的表达与快速可视化,及拓扑查询、面积体积运算等空间分析操作和应力应变分析、地铁、管线规划等专业领域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线综合管理业务中的必要性,列举了当前三维管线建模方法的利弊,提出了一种使用Skyline软件和3D Max软件结合,自动批量创建三维管线的方法。希望该方法可以提高三维管线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效率,为实现城市管线精细化、可视化、科学化管理提供思路,从而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建筑信息建模(BIM)的实施,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也为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运维直至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终结,都带来了新的技术变革。从设计阶段开始进行建模,到后续招投标阶段利用模型进行工程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阶段运用模型进行施工模拟、施工指导、构建施工状况跟踪、施工信息记录,在验收阶段进行施工模型对工程现状的还原,运维阶段进行维护维修信息的记录,每一阶段对模型的应用整合在一个信息数据库中,在数据库中对模型信息进行完善和应用。因此,设计阶段的建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设计阶段建模的过程,特别是综合管线的模型调整,是一个特别复杂的工作。综合管线的调整要求建模师有很强的专业综合能力和丰富的施工经验,这样才能优化出精确的模型,为后续模型的应用,特别是施工阶段,带来管理的便捷和成本的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为加快施工进度,澳门口岸人工岛管线检查井采用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井施工。由于本工程管网错综复杂,管线与井室接驳点位置皆不相同,加上管线口径存在差异,每个井室预留洞口规格均不相同,给预制井施工带来极大困难。通过使用BIM技术优化排水管线,参数化设计预制井相关设计指标,提高预制井开孔精准度,极大降低井、管对接时错漏的几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下管线错综复杂、管线事故频发、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日益增加的问题,采用StampGIS软件进行三维管线自动建模,并搭建一个基于WebGIS的三维管线应用系统,集成了场景浏览、查询、统计分析、断面分析、爆管分析和开挖分析等实用的系统功能,实现了虚拟立体环境下海量管线数据的高效管理和应用,大大提高了济南市地下管线管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促进管线信息共享,提高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决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轻钢龙骨建筑Revit建模复杂问题,使用C#编程语言和Revit API类库,结合《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和《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建筑技术规程》(JGJ 227-2011)开发基于Revit 2016的轻钢龙骨复合墙参数化建模插件,实现轻钢龙骨结构快速和精确的建模,为后续的专业分析、加工预制和施工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几种在欧美国家普遍应用的框架结构预制预应力楼盖体系 ,探讨了减低楼盖厚度、提高经济效益及设备管线的配套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研究PC装配式墙体系统中的相关集成技术,包括保温技术、外墙装饰技术、墙体门窗一体化技术、水电管线技术、预制整体卫浴技术、防水技术等。其中,保温技术包括预制夹心保温墙体和预制外墙外保温墙体;外墙装饰技术包括瓷砖饰面和石材饰面;墙体门窗一体化技术包括实心墙体门窗一体化和叠合墙体门窗一体化;水电管线技术是通过BIM技术预先确定穿墙管线位置;预制整体卫浴技术包括"钢筋混凝土"整体卫浴、"SMC"整体卫浴、"轻钢龙骨"整体卫浴;防水技术包括成型胶防水和非成型胶防水。应用上述相关集成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程度,加快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8.
综合管廊建设不仅有效利用了地下空间、美化了城市环境,而且给管线添加了保护层,加强了管线防灾抗灾的能力,防止管线受到外力伤害.综合管廊明挖预制拼装法的施工效率高,施工过程绿色环保,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重点对明挖预制拼装法施工过程中的构件预制、节段拼装、接头施工、廊体外包防水施工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为日后的相关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来稿精粹     
异形砌块在砖混结构住宅管线暗埋中的应用日益增多的管线暗埋对传统砖混结构房屋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妥善解决砖混结构住宅智能化管线暗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已研制出一种方便管线暗埋的建筑产品——异形砌块。异形砌块的制作。异形砌块是按照建筑模数和砌体结构施工验收规范,结合建筑水、电、暖、电信、管煤等专业管线的安装要求,预留一定沟槽的预制砌块。异形砌块可以采用粉煤灰、混凝土、矿渣等原材料进行工厂预制。异形砌块的砌筑施工。异形砌块的砌筑方法与普通砌块、粘土砖相同。异形砌块有两大类,一类适用于套管…  相似文献   

20.
王佳  缪爱伟 《城市勘测》2013,(5):164-167
基于地质雷达探测原理,论证地质雷达用于复杂公路管线探测的可行性。针对北京望京地区复杂公路,采用SIR-20型地质雷达对施工面地质情况、管线平面位置和埋深进行实测,探测结果表明:相对介电常数较大的目标体吸收周围介质的电磁波信号;最大反射雷达波强度出现在管线顶部;底部产生的雷达波图像中“弧形”宽度大于顶部。基于以上研究,提出针对复杂公路管线探测的设计方案及事故处理措施,同时结合现场制定地质雷达测试热力管线方案。研究结果验证了利用地质雷达探测热力管线的可行性,为后续安全动态施工设计提供了依据,也为地质雷达在复杂公路管线探测方面积累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