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新型生物电化学-颗粒污泥反应器在不同进水氮浓度下的脱氮效能与产电性能,并从颗粒污泥的关键酶活性、胞外聚合物组分以及微生物群落分布等角度系统研究了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COD、NO3--N、NO2--N和溶解性甲烷在第Ⅰ、Ⅱ、Ⅲ、Ⅳ阶段(进水NO3--N和NO2--N浓度分别为60 mg·L-1和20 mg·L-1、100mg·L-1和40 mg·L-1、140 mg·L-1和60 mg·L-1、180 mg·L-1和80 mg·L-1)均得以有效去除,其中COD去除率在第Ⅳ阶段效果最佳,去除率达96%以上,NO3--N出水浓度在第Ⅱ阶段更为稳定,其去除率达99%以上,NO2  相似文献   

2.
毛霖  荆黎 《化学工程师》2022,(10):41-44
本文以污水处理厂的生活污水和污泥为试验对象,室内进行了100d试验,分析了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在处理污水时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通过构建周期性的厌氧/低氧环境后,60d内可试验该装置的启动,随后通过构建厌氧/缺氧/低氧环境,最终出水中PO4--P浓度在0.5mg·L-1以下、COD浓度在30mg·L-1以下、NH3-N浓度在0.2mg·L-1以下,PO4--P及NH3-N去除率都在90%以上,COD去除率在85%以上。研究结论可为进一步了解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处理污水污染物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减少污水中氮的排放,提出一种厌氧-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的污水处理体系,并对该污水处理体系的性能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厌氧反应器出水口的COD浓度约为82mg·L-1;短程硝化出水口的NH3-N浓度约为4~6mg·L-1,NO2-N和NO3-N浓度分别为34~38mg·L-1和4~6mg·L-1;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对NH3-N去除率约为88%~92%;连接后,系统出水口的COD浓度始终小于35mg·L-1,NH3-N浓度低于2mg·L-1;出水口TN含量降低至10mg·L-1以下,达到国家一级排放A标准;与传统的厌氧废水处理工艺对比,本实验构建的污水处理体系的COD去除率可达到传统工艺的效果,且在TN处理方面具备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4.
丙烯腈生产废水存在的丙烯腈、乙腈、氰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对活性污泥的硝化过程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极大的影响了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笔者采用SBR反应器进行生化小试模拟试验,分别研究了不同含量丙烯腈、乙腈和氰化物对活性污泥系统中硝化细菌去除氨氮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丙烯腈浓度<80mg·L-1、乙腈浓度<800mg·L-1时,出水NH3-N浓度低于1mg·L-1,去除率在99%左右,对该活性污泥系统中的硝化过程基本没有抑制作用;TCN<5mg·L-1时,NH3-N的去除率为90%左右,对硝化过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较小,TCN>10mg·L-1,NH3-N的去除率降至60%以下,对硝化过程的抑制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资源化利用污泥,采用CaO耦合80℃热活化过硫酸盐提取污泥中蛋白质,以市政污水厂剩余活性污泥为原材料,考察了较短时间内不同投量下CaO对过硫酸盐提取蛋白质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克干污泥投加200~250mg的CaO,同时处理时间控制在15~30min,能够显著提高上清液中总蛋白质质量浓度,从原泥的743 mg·L-1提高到6 000 mg·L-1左右。同时污泥中氨氮、总磷及多糖均从污泥中释放到了液相中,紧密附着型胞外聚合物在热碱和氧化作用下提供了大量蛋白质。  相似文献   

6.
昌盛  刘枫 《化工学报》2015,66(12):5111-5118
以糖蜜废水为基质,将两套厌氧接触式发酵制氢反应器(ACR)出水pH分别控制在4.5~5.0、5.5~6.0的水平,通过逐级提升进水COD浓度方式,系统对比分析基质浓度对乙醇型和丁酸型发酵制氢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乙醇型发酵制氢系统而言,当HRT 6 h,进水COD从5000逐步提升至12000 mg·L-1时,反应器的产氢效能逐步得到增强,但当COD进一步提升至15000 mg·L-1时,底物反馈抑制作用开始显现,因而在进水COD为12000 mg·L-1时,ACR产氢性能最佳,系统的产氢速率、污泥比产氢速率和单位基质氢气转化率分别为68.8 L·d-1、744.5 ml H2·(g VSS·d)-1、2.3 mol H2·(mol葡萄糖)-1。对于丁酸型发酵制氢系统而言,当HRT 8 h,在进水COD从5000提升至20000 mg·L-1过程中,ACR产氢效能总体呈下降趋势,在进水COD为5000 mg·L-1时,系统的污泥比产氢速率和单位基质氢气转化率最大,分别为159.6 ml H2·(g VSS·d)-1、1.0 mol H2·(mol葡萄糖)-1。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500~20000 mg·L-1的运行中,ACR乙醇型发酵系统的产氢效能优于丁酸型发酵制氢系统。  相似文献   

7.
在HRT为12 h,温度为30℃±2℃,进水pH为7.5,进水硫化物、硝酸盐氮和氨氮浓度分别为50~90 mg S·L-1,22~35 mg N·L-1和22~35 mg N·L-1条件下,能够实现氨氮、硝酸盐氮和硫化物3类污染物的同步去除,去除率分别达到97.3%、92.8% 和99%以上,而且去除的硫化物主要以单质硫形式存在,单质硫理论转化率达89%以上。间歇实验结果表明,S2-的存在能够促进NO3--N、NH4+-N的同步去除。研究结果为含硫含氮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马雪琦  张丹丹  赵鹤谦 《辽宁化工》2022,(10):1408-1411
某制药企业为提升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改造原处理工艺“水解酸化-AO法”为“微氧水解酸化-AB法”,在进水COD小于5 000 mg·L-1时,微氧水解酸化抗冲击效果好,臭气产量小,A段好氧+中沉池出水COD值可降至500 mg·L-1左右,B段好氧+二沉池出水COD值稳定小于100 mg·L-1。  相似文献   

9.
裂化催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盐度、高浊度、高氨氮、低C/N比废水难以处理。构建了电絮凝-半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组合工艺,考察了该组合工艺对实际裂化催化剂废水的处理效果以及处理稳定性。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处理裂化催化剂废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出水水质稳定在以下水平:浊度< 30 NTU,NH4+-N< 10 mg·L-1,NO2--N< 3 mg·L-1, NO3-< 40 mg·L-1,COD< 100 mg·L-1;通过进水氨氮浓度确定曝气时间的方式可以保证长期稳定的半短程硝化过程,出水NO2-/NH4+-N比值维持在0.9~1.4之间,满足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进水要求;同时在裂化催化剂废水的高盐度胁迫下厌氧氨氧化工艺能够表现出显著的厌氧氨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盐含油废水具有污染性强以及处理难度大的特点,采用单一的处理方式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因此,为了更加高效地处理高盐含油废水,采取强化絮凝联合生化处理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通过室内实验优化了相关处理参数。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FHR-2对高盐含油废水的絮凝处理效果最好,其最佳加量推荐为200 mg·L-1。一段生化处理阶段的水力停留时间推荐为40 min,污泥质量浓度推荐为4 g·L-1,废水的pH推荐为7左右。二段生化处理阶段的水力停留时间推荐为5 h,污泥质量浓度推荐为5 g·L-1,废水的pH推荐为7左右。目标高盐含油废水采取强化絮凝联合生化处理技术处理后的COD值可以降低至24.6mg·L-1,含油量可以降低至3.5 mg·L-1,达到了国家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1.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SHARON工艺半亚硝化特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遇光禄  陈胜  孙德智 《化工学报》2008,59(1):201-208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对城市垃圾渗滤液进行SHARON工艺研究。主要研究了该反应器的启动情况和氨氮浓度、溶解氧(DO)以及pH等因素对反应器半亚硝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HRT=1 d、温度30℃、DO=0.5~1.0 mg·L-1、pH=7.5左右、无污泥回流等条件下,经过4周的运行,成功地选择培养出亚硝化型生物膜,实现了短程硝化。研究表明通过控制进水氨氮浓度、DO和pH,可以达到出水半亚硝化的处理效果。当进水氨氮浓度为500 mg·L-1时,出水半亚硝化的控制条件是pH=7.0,DO=1.5 mg·L-1;而在进水氨氮浓度为300 mg·L-1时,控制pH=7.0,DO=1.0 mg·L-1,出水也可实现半亚硝化。最大可能计数法(MPN)测定发现,亚硝化菌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是反应器能始终保持高效稳定的亚硝氮积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陆瑶  杨洁  邵智娟 《水处理技术》2022,(2):134-137+143
在柱状序批式反应器内调查了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印染废水的可行性,并考察进水有机负荷率(OLR)对颗粒污泥形成规律及COD、氨氮的去除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OLR由1.0 kg/(m3·d)升高至7.0 kg/(m3·d)时,颗粒污泥质量浓度呈现上升趋势。当进水OLR为5.0 kg/(m3·d)时,颗粒污泥系统沉降性最好,污泥沉降指数(SVI30)仅为52.6m L/g。此外,进水OLR影响颗粒污泥粒径分布、胞外聚合物(EPS)含量及组分。当进水OLR为5.0 kg/(m3·d)时,颗粒污泥粒径主要分布于0.9~1.2 mm,且占比38.5%,EPS的含量升高至81.3 mg/g,显著高于其他进水OLR组别。进水OLR变化主要影响EPS内蛋白质(PN)含量变化,而对多糖(PS)含量变化影响较小。进水OLR能影响颗粒污泥处理印染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当进水OLR为5.0 kg/(m3·d)时,COD和氨氮去除率最高,且分别为79.5%和85.6%,而进水OLR对浊度...  相似文献   

13.
间歇低氧曝气下CANON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启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序批式反应器(SBR)接种短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污泥处理实际生活污水,在间歇低氧曝气条件下实现了CANON工艺的启动。同时,保证适宜的温度和污泥浓度对处理效果及系统的稳定也很重要。该运行模式下,可实现对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的抑制淘洗,短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为主导反应,自养脱氮体系稳定。系统稳定运行后污染物去除效果良好:进水总氮和氨氮质量浓度为63.9 mg·L-1和62.7 mg·L-1,出水总氮和氨氮质量浓度为12.3 mg·L-1和7.6 mg·L-1,总氮和氨氮去除率为77.8%和86.7%,总氮去除负荷达0.16 kg N·(m3·d)-1。试验研究为间歇低氧曝气运行模式推广应用于城市污水自养脱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琦  康宁 《辽宁化工》2023,(4):493-497+501
以ASM2D模型为基础、STOAT软件为工具,对改良DAT-IAT工艺进行外回流比、内回流比、DAT池DO质量浓度、温度单因素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外回流比对NH4+-N与TN去除成正相关,对TP去除成负相关;在一定范围内,内回流比与出水NH4+-N与TN去除成正相关;DAT池DO质量浓度对出水NH4+-N去除成正相关,对出水TN去除成负相关;当进水温度在10~16℃范围时,出水NH4+-N、TP出现不达标的情况。根据4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各影响因素对工艺出水水质的显著性大小和最佳工况。分析表明,当外回流比为140%、内回流比为150%、DAT池DO质量浓度为2.0 mg·L-1、温度为22℃时为改良DAT-IAT工艺的最优组合,在该条件下模拟时段内的工艺出水水质均满足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5.
张丹丹 《辽宁化工》2022,(11):1546-1548+1564
某钢厂现有的连铸浊环水系统排水中含有大量的氟离子,质量浓度在250mg·L-1左右,为满足下游污水处理厂的接收要求,计划建设一套处理能力为50m3·h-1的含氟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确保废水中的氟离子质量浓度从250mg·L-1降至10mg·L-1以下,截至目前,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且已经达到排放要求。整理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资料及运行调试数据,以期为日后同类废水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深度脱氮除磷,建立了硫铁耦合中试反应器,以污水厂生化出水为处理对象,通过改变进水NO_3~--N含量和水力停留时间(HRT),研究反应器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当进水体积流量为150~500 m~3/d(HRT=0.20~0.06 d),NO_3~--N、TP的质量浓度分别20、0.8 mg/L时,反应器出水的NH_4~+-N、NO_3~--N、TP的质量浓度可分别控制在1~5、1、0.3 mg/L,平均TN去除负荷(NRR)为0.08~0.11 kg/(m~3·d),最高可达0.19 kg/(m~3·d);当进水体积流量为150 m~3/d、进水NO_3~--N的质量浓度为30~45 mg/L时,反应器出水的NH_4~+-N、NO_3~--N的质量浓度均维持在1 mg/L以下,平均NRR约为0.17 kg/(m~3·d)。该硫铁耦合中试反应器具有良好、稳定的脱氮除磷能力,受进水负荷冲击影响较小,可为污水厂提标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流量分配比对改良A/O分段进水脱氮除磷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改良A/O分段进水工艺处理我国南方低浓度、低碳氮比城市生活污水。在进水COD/TN为5.16,HRT为8.7 h,SRT为15 d,MLSS为5.66 g·L-1,污泥回流比为75%,厌氧/缺氧/好氧体积比为4∶8∶10条件下,通过设置6种不同进水流量分配比,控制各好氧段DO为1~1.5 mg·L-1,经过150 d的连续运行,得到系统最佳流量分配比为20%∶35%∶35%∶10%;在此工况下COD、氨氮、总氮、总磷出水水质分别为33.05 mg·L-1、0.58 mg·L-1、9.26 mg·L-1、0.46 mg·L-1,出水优于国家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原水COD绝大部分作为厌氧释磷和反硝化脱氮所需碳源,系统对碳源有效利用率达74%;DO和ORP 的协同控制可以作为系统厌氧放磷段的控制参数;同时亦可作为缺氧段反硝化完成和好氧段硝化完成的指示性参数。  相似文献   

18.
采用ODS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0.01mol·L-1的Na H2PO4(pH值为5.5)-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 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10nm。福司氟康唑与其中间体二苄酯及起始物料氟康唑均能得到较好的分离。福司氟康唑的定量限为53.93ng·m L-1,检测限为16.18ng·m L-1;浓度在0.05~1556.28μg·m L-1,与峰面积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8%。氟康唑的定量限为14.49ng·m L-1,检测限为4.35ng·m L-1;浓度在0.02~20.70μg·m L-1与峰面积线性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03%。二苄酯的定量限为43.47ng·m L-1,检测限为13.04ng·m L-1;浓度在0.04~21.74μg·m L-1  相似文献   

19.
针对含油污水开展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聚合氯化铝(PAC)、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3种药剂复配实验,考察了复配组合、加药顺序、加药比例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剂加量相同的条件下,PDMDAAC、PAC、CPAM三者复配絮凝效果要优于PDMDAAC和PAC复配以及PAC和CPAM复配,且絮体紧实;通过对比实验,PDMDAAC在PAC之前加入水样的絮凝效果较好;在有机试剂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当PDMDAAC加量4mg·L-1、PAC加量30 mg·L-1、CPAM加量2 mg·L-1时,絮凝效果最好,水中悬浮物质量浓度为18.7 mg·L-1 mg·L-1,含油量为6.15 mg·L-1。  相似文献   

20.
李国浩 《当代化工》2024,(3):530-534
采用Fenton和絮凝处理的结合方式处理广东垃圾填埋场的滤液。实验采用不同的Fenton处理条件,包括p H值、H2O2/Fe(II)比例和用量以及反应时间,以确定最佳的处理条件。在最佳Fenton处理条件下,COD去除效率约为80%,进水质量浓度为624±80 mg·L-1,符合QCVN 25:2009/BTNMT的要求。同时去除了75%的色度、25%的氨和12%的悬浮物,为下一阶段的絮凝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絮凝方面,研究使用Ca O和聚合氯化铝(PAC)顺序处理滤液。经过Ca O(6 g·L-1,180 min)、PAC(1 500 mg·L-1)和A101(2 mg·L-1)处理后,COD、色度、氨和悬浮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99%、99%~99.5%和88%,出水可满足排放标准,毒性分析表明Fenton处理降低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