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概况1.1开发建设项目概况泰安市近几年各类开发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公路、管线工程、渠道(堤防)、输变电、火电、井采矿山类项目、水利水电类工程、城镇建设类和农林开发类工程等9大类、89项。各类开发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16130.22hm~2,其中平原区3720.83hm~2、山区6353.22hm~2、丘陵区6056.17hm~2。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输变电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为进一步强化输变电工程建设单位主体责任,加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事中事后监管,通过对湖北省11个典型输变电类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情况研究,分析不同建设阶段、不同防治分区、不同地貌类型区条件下的水土流失特点,揭示湖北省输变电工程建设的水土流失规律,为区域内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控制因输变电类开发建设项目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必须加强项目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以武汉戴家湖110 kV输变电工程为例,介绍了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实施情况,并对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价。最后指出,由于实施了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项目区各地表扰动类型侵蚀强度降低,土壤流失量明显减少,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均符合预期防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公路建设项目属于线状开发建设项目,一般具有土石方量多、对地表扰动剧烈、破坏植被严重的特点。公路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在时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空间地域分布一般都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同其它建设项目监测相比,其水土保持监测难度相对较大。针对公路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与治理特点,浅谈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和难点。  相似文献   

5.
相对于小流域监测和其他建设项目监测,火电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难度较大。根据火力发电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及其防治技术措施,对火力发电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指标及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北京市各类开发建设项目建设特点分析,提出各类项目监测过程中监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为以后北京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治理的基础。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不同,这就使不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各异。文中对不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探讨,注重实践资料的收集,分析了项目监测的内容和重点并阐述了监测指标体系及其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地面监测方法和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过程、特点、危害及其防治技术措施,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 失地面监测和预测方法及两者存在的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吴晓  吴宜进 《人民长江》2011,42(4):98-101
为控制因输变电类开发建设项目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必须加强项目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以武汉戴家湖110 kV输变电工程为例,介绍了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实施情况,并对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价。最后指出,由于实施了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项目区各地表扰动类型侵蚀强度降低,土壤流失量明显减少,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均符合预期防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开展水土流失监测是开发建设项目实施水土保持监管的重要手段。文章结合开发建设项目的特点,对其开展水土流失监测的内容,监测的方法,监测的技术进行探讨,并就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特高压塔基施工扰动区域快速自动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开发建设项目施工扰动区域和人为水土流失快速监测方法,针对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线路长、施工标段多、扰动区域分散、人为水土流失严重、监督管理困难等特点,以榆横—潍坊输变电工程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和高分2号卫星遥感影像,研究快速自动识别特高压塔基扰动区域、准确提取扰动面积的方法,选择平原农作物区、山地林区、丘陵草地区、平原草地区的33个样点(塔基)进行识别和分类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和高分2号卫星遥感影像可以快速识别施工扰动区域(范围),并准确提取施工扰动面积,与目视解译结果基本一致,与扰动面积实测值相比,相对误差最大值为11.77%、最小值为1.20%。  相似文献   

1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技术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续礼  杨树江 《治淮》2007,(1):32-3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各类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现象日益凸显。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监测工作,成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对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技术研究,对指导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一)流失发生的时空不均衡性侵蚀强度首先表现在建设区域内空间上分布的不均衡,土石方挖填量大、地形地貌复杂、降雨集中的区域或者部位,流失强度大;扰动程度小、土石方挖填量小、地势平坦、降雨量小的地方,流失强度一般较小,新增土壤流失量一般不大。在时间上的不…  相似文献   

13.
杨恺 《陕西水利》2013,(4):145-146
文章分析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总结现有水土保持监测手段,提出运用无人机技术,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该技术弥补了传统监测手段的不足之处,有效提高了项目监测的精度、效率及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田增刚  王玉太  杨洛宾 《治淮》2009,(10):47-4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是一项涉及多因子、多时段、多任务的系统性工作。由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开展较晚,技术体系与实践探讨研究仍在不断深入。如何借助现有技术手段进行科学监测,保障监测质量,为开发建设项目验收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是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者目前亟待研究的课题。笔者借助火电厂建设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5.
政策与法规     
16个水电建设项目被列为1993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国家计委公布了150个1993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水电项目16个。它们是:北京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福建水口水电站、湖北隔河岩水电站(含50万V输变电工程)、湖南五强溪水电站(含50万V输变电工程)、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海南大广坝水电站、广西岩滩水电站(含50万V输变电工程)、红水河天生桥—  相似文献   

16.
胡续礼 《治淮》2007,(1):44-46
针对建设项目水土流失产生特点,全面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已成为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一方面具有其专业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又与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督、水土保持监理、水土方案编制中流失预测、水土流失治理等各个方面相互联系,因此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与处理这些关系。一、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监督的关系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是一种政府的宏观执法管理行为;而水土保持监测作为监督工作的延伸,更加体现出微观服务性。这种服务性需求来源一方面表现在国家管理和行业管理的双重需求,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白音华二号露天煤矿水土保持监测试验区的布设和观测,分析确定草原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和方法,同时分析监测过程中对监测数据的影响因素,对探索相同地区类似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方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甘肃省电力工程重点项目750 k V永登-金昌-酒泉-安西输变电工程为研究对象,对输电线路建设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输电线路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及影响,并采用多种水土流失监测方法实地监测了本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类型、强度及范围。研究结果有利于促进该区输变电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于输变电工程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摸清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特点和环境影响因素,便于开展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工作,有效防治水土流失。以近年湖北省典型输变电工程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措施。结果表明:输变电工程实际水土流失面积相比方案报告书阶段均减少;各输变电类项目水土流失面积变化率在18.50%~36.59%之间,平均变化率为26.06%;输变电类项目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均较高,侵蚀级别均在中度及以上;各项目分区中,站区和塔基区占总水土流失量的比例较高,每年平均土壤流失厚度达3.86 mm。研究结果对于输变电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吴迪 《治淮》2007,(1):31-32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铁路、公路、水利、电力等开发建设项目建设活动日益频繁,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在进行工程建设的同时,其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现。为了切实遏制开发建设项目所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应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和防治情况进行全程动态监测。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是19项治淮骨干工程之一,同时也是国家“十五”重点项目。由于工程建设存在空间跨度大、影响范围广、扰动土地面积大等特点,对当地植被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毁,导致当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影响周边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因此,迫切需要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