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满足开滦矿区林西矿11#煤层综采工作面的开采需要,创新设计了折叠式抬底装置,以实现支架在移架时的自动抬底要求。该抬底机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不占用行人空间,解决了薄煤层支架移架难的问题,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王晶华  贾一  李传明 《煤矿机械》2014,35(9):154-155
根据薄煤层工作面开采需要,创新设计的薄煤层抬底机构,可以实现支架的抬底、回落动作,保证液压支架顺利移架和推溜,充分利用了薄煤层支架不多的结构空间,同时使支架具有足够的抬底能力。  相似文献   

3.
根据陕西黄陵金穗煤矿2号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特点,在支架的设计过程中合理选择支架的抬底机构,弥补支架由于自身空间的限制而造成的抬底机构不易布置,使支架能够实现抬底,顺利移架,维护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生产工艺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4.
正针对因地质条件变化造成液压支架抬底装置损坏的实际情况,陕西煤炭化工集团黄陵矿业公司瑞能煤业维修人员利用废旧材料自主加工完成了与之配套的液压支架抬底装置,从而避免了操作上的不便,确保了矿井正常生产。该抬底装置由抬底千斤顶、底座构成。其抬底千斤顶位于底座的前端,上端与底座过桥相接,另一端压在推移框架上,是实现抬底座的关键部件。该抬底装置的结构为双作用结构,主要由缸体、活塞、活塞杆、导向套及密封件等组成。在支架移架前,工作人员首先给抬底千斤顶供  相似文献   

5.
《煤矿机械》2017,(9):54-55
大采高支架在底座前端抬起时进行移架,会有支架倾倒的可能性。从支架的使用方面说明了支架采用抬底结构的必要性。从支架设计、制造、组装方面论述了支架在抬底并移架过程中,存在的不稳定性的原因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针对上述问题所采取的一些措施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雷鹏  刘剑 《煤矿机械》2023,(4):169-170
安山煤矿133101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遇到底板泡水软化导致液压支架陷底,出现移架困难,严重影响正常生产。通过分析液压支架陷底原因,制定了将抬底千斤顶改装在支架底座过桥前端及增加千斤顶缸径与行程的解决方案。经过对方案进行尺寸校核,提出后续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以解决液压支架遇到陷底情况时移架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重庆地区逢春煤矿S2611急倾斜薄煤层工作面开采难题,建立了工作面支架下滑、倾倒的失稳模型,分析了煤层倾角、支架自重、工作阻力等影响因素与支架下滑、倾倒安全系数之间的关系。以此提出了采用俯伪斜布置的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并研制了适用于这种开采条件的ZJY2400/8.5/15.5型液压支架,计算得到ZJY2400/8.5/15型液压支架的下滑、倾倒安全系数均大于1。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支架顶梁上安装防倒装置,在支架底座上安装防滑装置,在支架顶梁和掩护梁上安装活动侧护板,在支架底座上侧安装底调装置及改变支架的移架方式等技术措施,可以防止工作面生产过程中支架下滑和倾倒,有利于提高工作面支架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卫容芳  娄军辉 《煤矿机械》2012,33(6):156-157
在综采工作面上应用的薄煤层液压支架,由于支架自身空间限制造成抬底机构不易布置。在通过选用合理的凸轮机构,利用有限的空间,可以更好地解决薄煤层软底工作面支架抬底机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鞠晨 《煤矿机械》2022,(9):132-135
针对综采液压支架移架过程的自降现象,在分析抬底-推移机构原理基础上,建立了抬底-推移机构移架过程的力学模型,给出了抬底-推移机构出现自降式移架的主要原因,建立AMESim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提出了增加单向锁和联动的改进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推移千斤顶的移架压力小于抬底千斤顶的抬起压力是造成自降式移架的主要原因,对抬底千斤顶采用液控单向锁及收抬底与升柱联动的抬底回路能有效地解决移架过程的自降问题,为抬底-移架系统设计及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冰  刘俊 《煤矿机械》2013,34(7):60-62
为了提高薄煤层刮板输送机的使用性能,研制机头尾液压调高装置和节煤装置,改善了输送机对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适应能力;研制新型机头架,降低了输送机机头爬升高度;优化中部槽结构,采用新型扁平刮板链,降低了槽帮高度,提高了装煤效果,同时研制液压抬底装置,解决了工作面推进时中部槽的"飘溜"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薄煤层刮板输送机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可满足薄煤层高效开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大柳塔煤矿薄基岩浅埋煤层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薄基岩浅埋煤层矿压规律,防止薄基岩浅埋煤层工作面发生切顶事故,造成溃砂溃水事故,通过对大柳塔煤矿22614工作面现场矿压观测,得出了薄基岩浅埋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结果表明:工作面上覆基岩厚度大于10 m的区域,工作面顶板来压比较明显,支架动载系数相对比较大,工作面上覆基岩厚度小于10 m的区域,工作面顶板来压不明显,实测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大部分为5 400~7 200 kN,现有支架能满足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2.
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是我国煤炭开采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优选薄煤层采煤方法更显的尤为重要,薄煤层采煤方法的选择不仅受到地质条件的限制,而且还受到煤矿的设备水平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本文针对薄煤层采煤的特点,建立了薄煤层采煤方法选择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本系统中利用神经网络的改进算法“自适应学习法”训练网络,最终预测出采煤方法和工作面技术经济指标(工作面单产以及工效).  相似文献   

13.
含硬夹矸薄煤层高产高效工作面爆破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实现含硬夹矸薄煤层机械化高产高效开采工艺进行了论证,对工作面设备选型、爆破参数的优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结合兖矿集团北宿矿实例,给出了详细的计算方法,为含硬夹矸薄煤层实现机械化高产高效开采指明了方向,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汪芸  宋海涛  张刚  高鑫 《煤矿机械》2020,41(2):140-142
针对在低矮巷道进行薄煤层全断面低位孔钻探施工,分析了薄煤层矿区地质条件、巷道条件和钻探设备的需求情况,研制了一种薄煤层用低矮履带钻机。钻机从整体结构上控制了外形尺寸,设计了履带车体、翻转式调角装置和多级可放倒式稳固装置,配套成熟的动力系统及执行机构实现其功能的匹配,可远控操纵台及独立控制的行走操纵机构提高了钻机的高效性及先进性。在现场进行了工业性试验,钻机技术参数完全符合施工要求,验证了该钻机在低矮巷道、薄煤层进行低位孔全断面施工的适应性,为推动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浅埋深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留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矿井煤炭资源采出率,根据三不拉矿井的浅埋深、厚风积沙层、薄基岩煤层开采条件的特点,通过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计算,全面分析三不拉2-2煤层不同煤柱尺寸的受力和稳定状态,从而给出开采2-2煤层留设的合理煤柱尺寸,实现了矿井的最大煤炭采出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薄煤层地质条件和开采特点,研制了新型SGZ630/264刮板输送机。这种新型薄煤层刮板输送机,适用于煤矿井下薄煤层工作面,特点是驱动装置与工作面垂直布置、采用双速电机拖动新技术和软启动装置,强度高、可靠性好,杜绝三角煤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近距离上保护层5121(5)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基于其薄煤层地应力主导型突出危险的特点,分析了工作面本煤层及邻近层瓦斯涌出情况,设计了5121(5)工作面沿空留巷Y型下行通风方式,研究了该条件下近距离上保护层工作面回采瓦斯运移规律,提出了顶(底)板穿层钻孔抽采、地面钻孔抽采、尾抽巷抽采等多种瓦斯抽采方式,考察了5121(5)工作面回采瓦斯抽排效果及瓦斯涌出积聚状况。结果表明:保护层工作面回采过程瓦斯体积分数低于0.6%,被保护层卸压瓦斯预抽率达70.1%,针对薄煤层地应力主导型突出危险采煤工作面应用下行通风技术是可行的,结合合理的卸压瓦斯抽排方法能够满足近距离上保护层工作面回采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落陵煤矿近距薄煤层18上开采设计为背景,在总结该井地层特征和开采历史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相似模拟实验,对18上煤层开采过程中的矿压显现特征、覆岩移动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综采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初期来压和周期来压后工作面附近顶板破断情况;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讨论了薄煤层开采过程中顶、底板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并验证了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刘琳 《中州煤炭》2018,(3):194-198
缓倾斜薄煤层开采存在工作面空间狭窄、回采效率低、机械装备不配套及采煤工艺不完善等问题,为了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在对薄煤层赋存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工作面自动化开采设备进行选型,选用适应于缓倾斜薄煤层的液压支架、采煤机和刮板输送机等配套装备,并在斯派尔煤矿110701回采工作面进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在工作面长度170 m和煤层平均厚度1.3 m的条件下,试验工作面月产量最高达4.1万t,年产值最高达39 363.84万元。说明该套综采自动化配套装备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促进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