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本文根据反射地震剖面资料,分析大陆边缘的发展阶段,进而将大陆边缘划分出四个时期:初始期、年轻期、成熟期以及老年期。初始期是指在陆棚上很少有复盖,全部或部分暴露。在离散型边缘主要为断块和拉张;而在过渡型边缘主要为褶皱和剪扭。年轻期是指在陆棚上的盆地和海槽中有沉积物充填,同时也有礁的发育。在陆坡上有火山岩,同时只有少量沉积物复盖。在陆隆上没有沉积物。成熟期是指陆棚区有巨厚沉积层复盖。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反射地震剖面资料,分析大陆边缘的发展阶段,进而将大陆边缘划分出四个时期:初始期、年轻期、成熟期以及老年期。初始期是指在陆棚上很少有复盖,全部或部分暴露。在离散型边缘主要为断块和拉张;而在过渡型边缘主要为褶皱和剪扭。年轻期是指在陆棚上的盆地和海槽中有沉积物充填,同时也有礁的发育。在陆坡上有火山岩,同时只有少量沉积物复盖。在陆隆上没有沉积物。成熟期是指陆棚区有巨厚沉积层复盖。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石油普查趋向于超速发展,世界石油工业的原料基地增长急剧,油气燃料所占比重日益增加,天然气利用发展迅速。以1961年计世界煤产量为21亿吨,原油11.6亿吨,天然气达5900亿立方米;石油天然气能量的利用已超过了煤的利用。油气资源增长的主要途径是:扩大普查范围,开拓新的含油气区域和开展浅海陆棚、边远地区的资源调查,这些都收到了成效,其中大油气田的发现和开拓是后备产量和储量增长的重要因素;其次钻探较深层的油气藏,以及对老油田用新观点重新评价,也发现了许多新的和较深埋的含油气层;由于各种有效的提高油气藏采收率增产措施的实施,也扩大了可采储量。   相似文献   

4.
川西北地区超深井钻井的实践和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炽 《钻采工艺》1998,21(6):1-8,21
针对川西北矿区已完成的13口5000m以上的深探井钻井工艺,分析了超深井钻井面临的地质问题,井深结构,套管程序,钻井液使用和固井设计与施工等情况,提出了提高超深井钻井技术水平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某气体净化工厂从加拿大Delta(德尔塔)公司引进的第一套MCRC(Mineraland Chemical Resource Co.)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装置,为三级转化装置,日处理含H_2S53.6%的酸性气6.5×10~4m~3(其上游脱硫装置的处理量为56×10~4m~3/d),合同保证硫收率为99%,日产硫磺46.04t,该装置引进前是自行设计的,流程为:天然气脱硫→二级转化克劳斯硫磺回收→SCOT尾气处理,  相似文献   

6.
爆炸松扣是近年来引进的一项新技术。1981年3月,斯仑贝谢测井公司在新疆柯10—3井示范后,我们就自己设计了“中国式”的测卡—爆炸仪。先后在10多井次开展了这一工作,见到了很好的效果,为国家节约了上百万元的资金。  相似文献   

7.
川西北广元地区海相层系油苗和沥青来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西北广元地区长江沟剖面寒武系-三叠系中固体沥青大量产出,油气苗丰富,经饱和烃、芳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绝对定量分析研究认为,下寒武统固体沥青、泥盆系和下二叠统茅口组油苗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相似,显示早期有下寒武统烃源充注;三者之间芳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存在一定差异,除成熟度影响以外,可能后期有上古生界源岩充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油苗饱和烃、芳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与古生界沥青和油苗存在显著差异,而与上二叠统大隆组具有亲缘关系,也可能有下三叠统源岩的自身供给.  相似文献   

8.
川西—川西北地区上三叠统碎屑储集岩成岩作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西—川西北地区上三叠统包括须家河组和香溪群;主要沉积相类型有河流三角洲、海湾、湖泊和冲积扇.上三叠统储集岩主要由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岩屑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及少量长石砂岩组成.岩石碎屑颗粒含量81%~95%,碎屑中有较多长石和岩屑,具低的成分成熟度和高的结构成熟度.原始孔隙度的45.0%~77.5%是由于压实作用而丧失的.胶结作用对储层的破坏性仅次于压实作用,包括自生石英、长石、粘土矿物和碳酸盐矿物的沉淀.石英加大的深度可能大于1 800~4 080 m.受有机质影响,碳酸盐胶结物具较低的δ13C值(PDB),为-4.85‰~2.91‰;由于淡水淋滤和深埋藏,有较低的δ18O值(PDB),为-16.97‰~-7.86‰.溶蚀作用是对储集岩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以长石溶蚀最为常见.粘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无蒙皂石.镜质体反射率为0.81%~2.48%,推测古地温大部分在85~160℃.储集岩成岩作用已进入到晚成岩作用阶段的中期.裂缝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储集性能.由于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影响大,溶蚀作用影响小,储集岩以低孔、低渗为特征.  相似文献   

9.
1982年地质矿产部召开了“石油地质工作会议”,正式部署了二轮石油普查工作。概括起来二轮普查给物探提出了如下几方面的主要地质任务: 1、了解区域和深部地质问题,进行以圈出油气富集区块(带)为目的的选区评价; 2、普查和发现复杂构造圈闭、非构造圈闭,进行圈闭评价; 3、普查和发现与烃类有关的异常,进行异常评价(与圈闭评价一起同属于面积普查阶段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11.
华北盆地或称渤海湾盆地,是我国目前仅次于松辽盆地的第二大油气区。其中已建成胜利、大港、辽河、华北、中原五个大油田,为祖国四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它们是如何普查勘探的?回顾一下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对于今后的找油是有益的、必要的。限于篇幅,本文主要介绍地质系统的石油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地震地层学是近年来诞生的介于地震勘探和地层学(即沉积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利用地震资料可以查明更多的不整合和沉积间断,并进而推断地质历史中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史。利用地震反射的振幅、频率、连续性、反射结构等参数,可以明确地建立古水流体系和推断岩性、岩相和古地理环境。我国东部中新生代含油盆地的地震资料还显示出,重力滑塌和刺穿构造是个普遍出现的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13.
四川石油管理局川西北矿区 ,凭借雄厚的钻井实力、合理的报价、良好的信誉及跻身于玉门钻井市场技术服务的成功经验 ,继在玉门油田中标承钻Q2- 1井和Q2 - 3井之后又中标承钻Q2 - 6井。该井是玉门油田青西构造上的 1口开发井 ,设计钻井井深为 4 70 0m ,要求钻井周期为 5.8月 /台。川西北矿区已抽调钻机直赴玉门承钻 ,目前正在抓紧时间进行设备配套及搬迁工作 ,力争早日开钻。川西北矿区在钻井市场连续中标@吴月先  相似文献   

14.
1986年川西北江油二郎庙附近测制晚二叠世地层剖面时,发现此处上二叠统厚度是龙门山及米仓山前山带之冠,岩性及生物群落特殊,除底部有3~6m 铝土质泥岩、炭质页岩及鸡窝煤外,全部为浅色生物碳酸盐岩,并在长兴组顶部发现海绵礁灰岩。以二郎庙水根头剖面为例:上统总厚352.9m,下部吴家坪组厚162m,上部长兴组厚190.9m。吴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规模石油普查勘探从1955年开始。33年的勘探历程中,大约每隔10年就有一次储量增长高峰。50年代后期发现大庆油田。60年代发现胜利、大港和辽河油气田。70年代发现江汉、长庆、任丘、南阳和中原等一系列油气田。80年代以来出现新的情况:一是储采比下降很快;二是在东部老油区发现的新储量,主要是弥补老油区产量剧减;三是大庆、胜利和任丘等大油田出水量大幅度增长,有的达到70%;四是天然气储量始终没有大的突破,储量和产量增长很慢;五是新油区的发现还相当艰巨。因此人们都感到石油普查勘探形势很严  相似文献   

16.
黄汲清先生与松辽盆地石油普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黄汲清教授对松辽盆地石油地质普查工作的关心和指导,要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1954年,地质部成立普查委员会,李四光部长兼任主任委员,黄汲清、谢家荣任常务委员,负责技术指导.同年12月,根据国务院决定,地质部将石油普查列为重点,普查委员会即改为石油普查主管部门.1954年底至1955年初,为筹备第一次全国石油普查会议,黄汲清先生在总体部署安排中指出,找油工作应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首先应在一大批大、中型盆地进行,要在四川、鄂尔多斯、华北、松辽、准噶尔、吐鲁番、塔里木、柴达木等盆地安排地质普查队伍,并强调中、新生代大型盆地是主要工作对象.  相似文献   

17.
解放以来,新疆的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经过地质、石油部门的通力合作和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发现和开发了克拉玛依等油田,为促进边疆经济文化繁荣和巩固边防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地质矿产部、石油工业部、中国科学院和一些高等院校,通过多种渠道,采用不同方式,从内地组织力量,大力支援新疆的石油普查勘探,使面积达74万平方公里的新疆三个大中型沉积盆  相似文献   

18.
川西北龙门山前山带不同时代固体沥青和油砂的烃类组成表现出一系列共有的地球化学特征。其碳同位素值小于-32‰,指示前寒武系来源。C29甾烷相对含量大于C27和C28甾烷,推测与蓝细菌的贡献有关,三芳甾烷的分布具有类似的特征。出现较为丰富的24-正丙基胆甾烷和24-异丙基胆甾烷,分别来自远洋藻类和海绵动物的贡献。高丰度的孕甾烷系列化合物,表征还原和静滞的水体环境。重排甾烷的缺失,高丰度的30-降藿烷、C35藿烷和C24四环萜烷,以及丰富的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进一步反映出缺氧环境和较高的碳酸盐岩含量。本区固体沥青和油砂所拥有的特征,表明其来源于震旦系陡山沱组烃源岩,并与国外来源于同一时代的原油具有可比性。除此之外,UCM和25-降藿烷的存在,表明古油藏保存和破坏过程中曾经遭受了生物降解作用。古油藏是陡山沱组烃源岩在生油窗早期的产物(Rc为0.57%~0.84%),构造运动所引起的持续抬升以及之后的风化剥蚀和生物降解作用可能是古油藏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
川西北地区经历多期的构造运动,构造样式多种多样,构造特征复杂多变,对油气勘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川西北地区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和露头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总结,结果表明:其构造样式主要包括基底冲断与滑覆叠加构造、叠瓦扇逆冲断层、断层相关褶皱、反冲断层和背斜构造。以构造样式形成时间可划分出3个构造变形阶段:(1)印支期逆冲推覆阶段;(2)燕山期逆冲推覆阶段;(3)喜马拉雅期逆冲推覆—滑覆阶段。结论认为:各大构造样式当中,断层相关褶皱和高陡背斜可以形成构造圈闭和岩性圈闭,是目前实际的勘探目标;反冲断层组成的构造三角带可以形成构造圈闭和岩性圈闭,是潜在的有利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