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传统工程兵仓库管理存在的"手工操作、被动管理、盲目决策"等问题,运用物联网技术和信息系统集成技术,设计了一个可集成智能监控、智能仓储、智能感知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管理平台。实际应用表明,该平台可有效提高仓库管理效率,并为仓库安全监控和管理决策提供智能支持。  相似文献   

2.
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以自愈、安全、发电资源兼容、电力用户交互、电力市场协调、资源优化高效、电能质量优质、信息系统集成为主要特点的智能电网的实现,离不开精确的负荷预测技术的支持.风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接入智能电网,加剧了系统的随机特性,对传统的负荷预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信息系统的集成也为负荷预测提供了更广泛全面的数据支持,为新一代负荷预测技术提供了实现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为辅助结构设计与分析、项目施工管理及结构健康监测,研究一套结构状态智能模拟方法,提出建立结构状态智能模拟骨架,该骨架以软构件的方式集成,以可视化技术为表现手段,以工程数据库及XML标准转换文件为存储方式,以智能算法为智能模拟的辅助技术,备有可扩展的模拟可视化平台,具有数据无关性、可再用性、可扩充性及可嵌入其它系统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冲击地压成因复杂、各监测方法预警结果不一致且准确率低等问题,开展了多系统多参量集成预警模型及智能判识云平台的研究.首先建立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冲击地压多参量集成预警模型,以实现特定时刻下冲击危险程度的量化预警.模型集成了微震、地音、应力、电磁辐射等多源信息监测系统及“时-空-强”预警参量,通过遗传算法自动寻优迭代确定最佳预警参量组合、参量临界值及权重;然后,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技术、预警参量体系、多参量集成预警模型等开发了冲击危险远程智能判识云平台,该平台由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及可视化展示4部分组成,实现了监测数据智能挖掘、多源信息融合及冲击危险智能判识,提高了预警时效性;最后,以乌东煤矿典型近直立煤层为例,利用微震和地音监测数据及集成预警模型,构建了微震-地音系统多参量集成预警模型.应用结果表明,平台多参量集成预警模型集成了“时-空-强”多维预警参量和多源多频监测系统的优势,冲击危险预警能力优于单一预警系统,给现场相关人员提供了高效的防治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虚拟物流信息平台中智能配货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虚拟物流信息平台的特点分析,完成了虚拟物流信息平台中智能配货的设计及实现。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实现智能配货,完成优化配送功能,并利用面向对象设计语言JAVA加以实现,使其与虚拟物流平台系统合理集成。  相似文献   

6.
基于集成物联网理论、无线宽带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等关键技术,设计智能安全帽系统。围绕安全帽这一载体进行模块整合以及功能分解,现场实现网页端和移动端的应用,既满足了井下作业人员对智能安全帽的的安全需求,又解决了管理人员的监管需求。  相似文献   

7.
智能电网是电力、自动化和信息通信三大技术的综合,统一、高效、灵活和高生存性的通信平台是智能电网的必要支撑。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未来电力系统通信业务将转向大颗粒IP业务,业务传输所需的带宽将迅速增长。针对电力系统通信业务对光通信网络的新要求,提出在电力通信系统中采用PTN技术的必要性。文章根据电力系统通信的特点,分析了建立基于分组的统一通信平台的必要性,提出PTN技术更适应电力系统通信业务IP化的需求;介绍了作为IP网络发展趋势的PTN的历史和特点;特别是对PTN的实时通信支持能力和时间同步能力给予关注;论述了PTN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方案,对使用PTN建立统一分组电力通信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摘要:分布式虚拟设计和分布式虚拟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目前关于它们的研究多是分别进行,开发的系统低耦合,甚至是无关联的,这种状况阻碍了研究的实际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武汉理工大学智能制造与控制研究所提出并研制了一个分布式环境下集成的工作平台,该平台实现了虚拟产品建模、虚拟产品分析和虚拟数控加工等多个子系统的集成.本文重点介绍了该集成平台的框架结构及各子系统的关键实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武钢机械制造公司和武汉重型机床厂利用该平台开发复杂新产品时,缩短了开发周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该平台也为虚拟设计、虚拟制造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智能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电网建设已成为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的重点内容。由于智能电网需要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有机融合,因此在智能变电站中建设信息一体化平台,打破系统信息孤岛,实现变电站的全景数据采集和数据共享已势在必行。而智能变电站基于IEC 61850标准的统一建模和信息通信也为一体化平台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本文简要介绍了智能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的意义,并针对目前智能变电站的系统结构和技术特点提出了详细的平台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与环保以及用户对电能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智能电网作为一项新兴的电力技术已成为世界主流国家电力工业发展的趋势。坚强的智能电网能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更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本文从智能电网的基本理念、主要特征及应用价值出发结合我国的电网发展实际分析了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现状并对我国智能电网的实现路径提出了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研究水质、水压、水流量集中采集的管网多参数智能数据采集设备为重点,建立水质、水压、水流量数据集成采集的接口标准,解决目前管网数据分开采集监测现状,同时研究多参数智能监测系统与供水管网系统平台的数据交换接口技术,实现平台之间数据共享,对于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EP Server门户服务器建立结构化的集团公司内部网络信息平台,把公司总部和下属二级单位建立 在不同时期不同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的应用系统信息集成起来,通过W曲技术发布到企业内部共享平台上,最终建立企业综合信息系统平台及企业Intranet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室环境中,以现场分布式总线控制网络LonWorks技术为核心,将空调、电梯、安防、门禁、供电、有线电视、消防报警等设备的监控系统有机地集成为一体,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和控制,是一种新型组合式集控智能建筑实验系统的实现技术.体现了智能楼字的未来发展方向.该集成实验系统也满足了新型楼宇自动化专业的实验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4.
魏磊 《商品与质量》2022,(28):88-90
实现智能技术在仓储物流管理工作中的合理应用,可以使物流行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尤其在仓储物流管理平台的重要价值得到显现的情况下,确保智能技术的合理应用有助于物流产业传统业务模式的改良.本文首先对当前智能仓储物流管理平台的设计现状展开了分析,并结合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制定了提高智能仓储物流管理平台建设水平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基于智能电网管理平台的电能监测系统,对其设计方案及系统应用进行了介绍。该电能监测系统借助智能电网管理平台,对用户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实践证明该监测系统运行平稳,能实时捕捉电网、电力和用电信息,提升了企业的监控手段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机器人足球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它需要解决的敌对环境中多智能体合作完成特定目标的问题。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多智能体问题的研究日趋普遍,需要一个好的平台来满足研究的需求,真实的机器人足球系统起来昂贵且复杂,无法在教学与科研中普及,而虚拟系统则拥有方便快捷的优点,可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描述了一个基于icrosoft Windows网络环境的机器人足球虚拟比赛平台的实现。应用该系统不但可以完成对机器人足球队的设计与研究,还可以作为其它简单智能体控制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7.
经过对广大视障人士的使用习惯和需求的调查与研究,摩托罗拉正式发布针对视障人士的“朗明”全新语音智能操作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8.
南宁市快速环道智能交通系统是我国第一个以基于RPR为光传输技术、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建成的实时、开放的交通管理综合信息服务软、硬件系统平台,由南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和深圳键桥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科技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的智能化水平也获得了快速提高,如今智能电网逐渐步入现代电力系统,这让传统的继电保护技术饱受冲击,亟需革新。继电保护主要功能是保障一定区域系统之内的电力稳定安全的运行,因此继电技术是电力系统运行之中的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也是电力得以安全运行的关键。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智能电网环境下主要继电保护技术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并指出了在智能电网的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基于智能技术的电力变压器状态综合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力变压器状态的综合评估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综合采用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智能诊断系统等人工智能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具体实际,应用模糊处理技术,提出了电力变压器状态综合分析方法,并就状态的选取与处理、规则的描述、诊断推理过程作了深入探讨.现场应用实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