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针对焦化废水的固有特性及其各种生物脱氮工艺的特点,阐述焦化废水生物脱氮技术的发展过程,分析、比较各种生物脱氮工艺或其组合工艺的适用性和处理效果,并对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焦化废水生物脱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外生物脱氮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对厌氧-好氧(A/O)工艺、厌氧-缺氧-好氧(A/A/O)工艺、简捷硝化反硝化工艺以及同时硝化反硝化(SND)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5.
新型A/O/A直流脱氮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型A/O/A直流脱氮工艺处理焦化废水,考察了对COD和NH4^+ -N的去除效果。四个月的连续流试验表明,在进水COD平均为2470mg/L、NH4^+ -N为102mg/L的条件下,系统出水COD和NH4^+ -N平均浓度分别为120、10mg/L,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由于无回流,因而与工程上常用的A^2O^2工艺相比,动力消耗节省了约50%,而占地面积却仅为其1/3。前置厌氧池减轻了好氧段的负荷,改善了对COD的去除效果;出水分流则为缺氧池内的反硝化提供了较充足的碳源,避免了投加甲醇的额外花费。 相似文献
6.
高效微生物/O-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氨氮的去除是焦化废水处理工程的关键。在浙江某焦化厂废水处理工程中,采用高效微生物(HSB菌种)与O—A—O处理工艺相结合,在不外加碳源情况下将废水中的氨氮从600~800mg/L降到15mg/L以下,氨氮去除率为95% ~98%,总脱氮率>80%,并且出水COD基本维持在100mg/L以下,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对物化+A/O生化组合工艺处理电工合金材料工业废水的设计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对高氮低碳(高氨氮、低CODCr)废水处理的短程硝化反硝化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8.
9.
SMSBR去除焦化废水中有机物及氮的特性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选用一体化膜—序批式生物反应器 (SubmergedMembraneSequencingBatchReac tor ,简称SMSBR)处理焦化废水 ,考察了能否通过膜分离的强化作用提高生物处理系统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 ,使出水COD达到新的排放标准 ( <10 0mg/L) ,并提高脱氮效率。研究结果表明 :在HRT为 32 .7h ,平均COD容积负荷为 0 .4 5kg/ (m3·d)的条件下 ,出水COD可以稳定在 10 0mg/L以下 (平均为 86.4mg/L) ;要使COD达到新的排放标准 ,进水COD容积负荷应低于 0 .67kg/ (m3·d) (该负荷下出水COD在 10 0mg/L上下波动 ,平均为 10 6.3mg/L) ;好氧段存在明显的反硝化现象 ,使COD的去除得到强化 ;在保证系统温度、碱度、溶解氧和不受进水COD负荷冲击的情况下 ,出水NH3-N可低于 1mg/L ,但泥龄太长所产生的微生物代谢产物抑制了硝化反应过程中的硝酸盐细菌 ,使好氧段出水NO2 -N/NOx-N平均为 91.1% ,因此系统获得极其稳定高效的短程硝化作用 ,有利于进一步脱氮 ;按“缺氧 1—好氧—缺氧 2”方式运行时 ,若“缺氧 2”的HRT>8.4 4h ,可实现 81.34 %的反硝化率 (外加碳源 :COD/N为 2 .1g/g) ,平均TN去除率为 87.2 % ,最高达 90 .2 %。 相似文献
10.
11.
复合型生化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复合型生化反应器,并在工程现场,结合小试的结果进行了其处理实际焦化废水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污泥浓度为4 g/L、温度为28℃下,厌氧水解10 h后,焦化废水的B/C值可由0.29升至0.62,可生化性明显改善。在5个月的连续流试验中,系统对COD、总氮、氨氮、挥发酚的去除率分别为94.1%、80%、93.3%、99.97%,出水COD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出水氨氮、总氮、挥发酚、硫化物、氰化物浓度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基于污水厂运行数据的低温生物脱氮强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太湖流域8家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数据,结合动力学分析,探讨了低温生物脱氮的强化措施.动力学分析表明:温度对硝化、反硝化效果的影响较大,温度每降低1℃,硝化菌比增长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分别降低10%和9%.当污水厂的污泥负荷≤0.12 kgBOD5/(kgMLSS·d)、泥龄≥12 d时,出水NH3-N全面达标(GB 18918-2002一级B).当BOD5/TN≤3时,对TN的去除效果与碳氮比呈显著正相关;而当 BOD5/TN>3时,碳氮比对TN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小,但此时对TN的去除效果与对NH3-N的去除效果呈显著正相关;约有50%的污水厂因原水碳源不足影响反硝化效果.最后提出了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厂实现低温脱氮的优选参数及强化运行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低碳源城市污水的强化脱氮除磷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在活性污泥释磷规律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中试,对常规A2/O工艺进行改进,提出适用于低碳源城市污水的强化脱氮除磷工艺.结果表明:富磷污泥中的NO3--N浓度较高时,在厌氧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反硝化吸磷使PO3-4-P浓度不断降低,当NO3--N由2.75 mg/L降至接近于零时才开始表现出释磷;对于低碳源城市污水,由于大量未被反硝化的NO3--N随回流污泥进入厌氧区,干扰厌氧释磷的正常进行,导致常规A2/O工艺的除磷效果较差,出水TP平均浓度为1.04 mg/L;调整厌氧、缺氧、好氧停留时间比进行强化厌氧后,出水TP平均浓度为0.48 mg/L,达到了GB 18918-2002标准的一级A标准,去除率较常规A2/O工艺提高了21%,同时出水COD、TN、NH3-N也能稳定地达到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4.
膜生物反应器去除焦化废水中氨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气提升循环流化床内安装膜组件构成膜生物反应器,用其处理焦化废水,考察其对NH3-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膜的截留作用使世代周期长的硝化菌被截留在反应器内并富集成为优势菌种。在严格控制反应器中的温度、DO和pH值的条件下,系统出水NH3-N能够稳定在5 mg/L以下,去除率>95%。在系统的整个运行过程中,对NH3-N的去除主要受温度、DO、pH、HRT、进水NH3-N负荷等因素的影响,其中pH和HRT的影响较大。系统能够在高NH3-N负荷下长期运行,但负荷不宜超过0.63 kgNH3-N/(m3.d)。 相似文献
15.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焦化废水中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经常规生化工艺处理后的焦化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中试考察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和可行性。通过测定生化呼吸曲线及相对耗氧速率来判定焦化废水可生化性的提高程度及活性炭生物膜的成熟情况。结果表明,该工艺用于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是完全可行的。在臭氧投加量为15 mg/L的条件下,可显著提高焦化废水的可生化性,臭氧氧化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10.13%。采用自然挂膜方法培养生物膜,生物膜的成熟时间为25 d左右。在生物活性炭稳定运行后,其对COD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28.75%和43.80%,出水COD和氨氮的平均值分别为87.50和7.6 mg/L,均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6.
采用无机陶瓷膜对焦化废水进行了除油的中试研究,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在废水温度为60℃、油浓度为200mg/L、流量为1.0m。/h、压差为0.2MPa和反冲洗时间为20min的最佳操作条件下,陶瓷膜的除油率〉75%,处理后废水中的含油量〈50mg/L。 相似文献
17.
在浙江某制革公司废水处理工程中,针对制革废水含有铬鞣工艺废水的特点,将铬鞣废水单独分流预处理,实现铬泥的回收利用。综合废水采用初沉和气浮二道物化处理单元强化预处理,从而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通过兼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实现了制革废水的达标排放。介绍了废水处理改造工程的组成、各处理单元的设计参数及运行操作方式,可为制革废水的达标排放和提标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的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理化特性的变化情况,采集了南京市江心洲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单元的污泥,分析了各种污泥的含水率、pH、EC、CEC、LOI、TN和TP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污泥的pH、EC、CEC、LOI、TN和TP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且随污水处理流程呈规律性变化.初沉池污泥、脱水前混合污泥和脱水污泥的pH、CEC略高于生化污泥和二沉池污泥的;而EC、LOI、TN和TP则低于生化污泥和二沉池污泥的.二沉池污泥和脱水前混合污泥的理化特性对比结果表明,该污水处理厂最终处理污泥(脱水污泥)的理化特性主要由初沉池污泥的理化特性决定.脱水处理会导致污泥中TP、CEC、pH的下降及EC的升高. 相似文献
19.
对乌鲁木齐河东污水处理厂AB工艺的实际脱氮除磷效果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AB工艺处理鸟鲁木齐城市污水的除磷效果优于脱氮效果,对TP的去除率平均为80%;A段对TN的去除率平均为44.7%,经过B段后NH4^+—N含量升高,使AB工艺对TN的总去除率降至35.7%左右。A段厌氧污泥进入B段可以取得稳定的除磷效果,去除率平均为96.2%;B段污泥进入A段对AB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没有产生明显影响。B段出现NH4^+-N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该段的水力停留时间未达到硝化所需时间的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