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饮用水中异嗅异味不仅影响了感官性状,还降低了饮用水水质。介绍了饮用水中的嗅味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去除技术,特别是常见的两种嗅味物质土臭素和2-甲基异莰醇的典型去除工艺。并分析了吸附处理、化学氧化、生物处理和联用技术的去除效果及优缺点,指出了嗅味物质去除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叶子莹  刘成 《净水技术》2022,(12):131-136
利用小试试验和实际水厂调研结果,研究了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应对典型藻源致嗅物质——2-甲基异莰醇(2-MIB)突发污染的处理效能,探讨了该工艺对水厂应对突发污染能力的提升作用。研究结果表明,O3氧化可有效去除水中2-MIB,实际水厂设计条件下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其去除效果与O3投加量和氧化时间直接相关。BAC单元通过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有效去除水中的2-MIB,去除率可达90%以上,其去除效果与活性炭使用年限及过水流速有关。O3-BAC工艺整体改善了出水水质,并可以有效提升水厂应对2-MIB的能力,其最大应对质量浓度在1 000 ng/L以上,对2-MIB的去除率高于99%。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在应急处理后活性炭可能出现的污染物持续释放问题以及活性炭的适当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不同时期阳澄湖原水中藻类及嗅味物质的变化情况,解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于2017年4月~10月对阳澄湖原水中藻类、腐殖质、2-甲基异莰醇、土臭素等物质进行了连续监测,分析饮用水处理过程中藻类的去除情况,优化生产工艺,高效去除藻类的同时控制水中嗅味物质生成,提升水质,保障供水安全。结果表明,气温的增加有利于藻类繁殖,藻类生长旺盛时期,水中的腐殖质、2-甲基异莰醇、土臭素含量相应升高,各种物质浓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存在一定差异。春季养殖活动以及底泥中微生物共同作用可能是引起2-甲基异莰醇增加的主要原因,夏季嗅味物质的产生主要来源于藻类。工艺除藻过程中,次氯酸钠对藻类的去除率可高达97.24%,高锰酸钾对藻类去除率仅为28.16%。次氯酸钠除藻效果明显优于高锰酸钾,结合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可去除藻毒素等有机物质,降低二次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4.
姚子鸾 《净水技术》2023,(2):177-184
为有效应对原水藻类暴发事件,开展藻类应急处置工作,通过对湘江原水及出厂水中藻类、土臭素、2-甲基异莰醇(2-MIB)等指标的持续监测,分析了制水过程中藻类和致嗅物质的去除情况,研究了生产工艺的优化方案并分析了应用效果。研究显示,臭氧-活性炭工艺对藻类和致嗅物质的去除效果显著;常规工艺通过针对性的药剂组合投加可明显降低藻类和致嗅物质含量;单过硫酸氢钾由于活性氧的存在,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过有效应急处置后,出厂水未见明显的生物毒性。通过对不同工艺条件下藻类应急处理注意事项的总结,以期为不同工艺水厂的藻类应急处置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5.
沈雪 《净水技术》2021,40(z1):20-23,56
依托已有的中试试验装置,初步研究了纳滤膜对不同浓度嗅味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 表明:在一定投加浓度范围内,纳滤膜对2-甲基异莰醇(2-MIB)、土臭素(GSM)和二甲基三硫醚的去除率均在67%以上,最高可达100%;纳滤膜对不同浓度混合嗅味物质的去除,则随着嗅味物质的种类和投加浓度变化而变化,对可检出嗅味物质的总浓度平均...  相似文献   

6.
目前,水处理机构普遍认为,天然有机物会妨碍活性炭的吸附位点与异味化合物结合,进而导致对甲萘烷醇和2-甲基异茨醇的清除效率下降。腐植酸也被认为具有相同的作用。对于城市水处理系统来说,饮用水中异味化合物如甲萘烷醇和2-甲基异茨醇的清除至关重要。已证实,环糊精聚氨酯可清除水中有机污染物,但不会显著降低天然有机物的含量。我们希望确定在有天然有机物存在的条件下,该聚合物是否能够有选择地去除甲萘烷醇和2-甲基异茨醇。本研究以腐植酸为天然有机物代表,因腐植酸约占天然有机物的70%。研究表明,不同浓度腐植酸的存在不会影响甲萘烷醇和2-甲基异茨醇的清除,使用环糊精聚合物,90%的异味化合物被去除。同时,紫外分析表明只有少量的腐植酸(3%~20%)被去除。  相似文献   

7.
以苏州饮用水源地的主要异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土臭素等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对饮用水源地9种异味物质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苏州水源地的主要异味物质分别为是: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2-甲基异崁醇、土臭素等。异味物质浓度高的月份主要在4~10月。异味物质含量跟降雨量也呈现一定的相关。  相似文献   

8.
凹凸棒土吸附去除饮用水中典型嗅味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用水水源中通常存在有致嗅味物质,由于常规饮用水净水工艺对致嗅味物质去除效果不佳,导致饮用水有异嗅异味的问题。试验以水中典型的致嗅味物质二甲基异冰片和土嗅素为嗅味代表物质,研究了凹凸棒土作为吸附剂对嗅味物质的吸附行为,探讨了pH值、凹凸棒土投加量、水力条件、竞争吸附等对凹凸棒土吸附水中嗅味物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丁文捷 《广东化工》2010,37(12):195-197
随着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饮用水嗅味事件的不断发生,水中嗅味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从感官检测法、仪器检测法和其它检测方法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国内外嗅味物质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介绍了发达国家及国内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对嗅味的限定,指出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饮用水嗅味研究方面的差异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消毒副产物(DBPs)是饮用水消毒时由消毒剂与有机物或无机离子等前体物反应生成的一类污染物.文中基于水中的DBPs,介绍了臭氧-过氧化氢(O3/H2 O2)、臭氧-紫外(O3/UV)、臭氧-过硫酸盐、臭氧-超声(O3/US)及催化O3等高级氧化工艺在去除DBPs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比较各个工艺的作用机理、处理性能及优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嗅觉测试簿辨识、阈值及强度等级评价等几项培训来验证臭味层次分析法(FPA)测定嗅觉能力与性别、年龄、生活习惯等之间的关系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20~30岁人群100%符合筛选标准,且一半以上嗅觉测试达到优秀。女性嗅觉比男性灵敏,女性MIB(土霉味)平均嗅阈值低至2.77ng/L,但男性对生活中常见臭味更为敏感。此外符合嗅觉测试簿标准的20~30岁及40~50岁人群的嗅觉辨识度和强度等级评价精确度较高,但总体嗅觉辨识度及灵敏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12.
饮用水的消毒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晓莉 《广东化工》2003,30(5):53-54,35
本文论述了目前用于饮用水消毒的技术及它们的特点,并讨论了消毒技术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饮用水中的高氯酸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诤  付学起 《净水技术》2001,20(4):3-4,35
本文参考了国内外大量关于饮用水中高氯酸盐对人体的毒理作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特性,降解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和分析了研究现状,阐述了在我国开展相关研究的重要意义,提出有待深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研究进展与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研究是近年来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分析了管网中细菌再生长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系统论述了饮用水生物稳定性与其评价指标(AOC与BDOC)间的关系和特性,总结了生物稳定性在制水工艺和给水管网中的变化规律;并就制备生物稳定性饮用水的工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孙婧  赵阁阁  张运波  王洪波 《净水技术》2020,39(4):80-85,107
消毒是饮用水处理中特别重要的一步。随着工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源中检测出大量种类复杂的有机污染物质,在消毒过程中这些有机物与消毒剂反应会产生一些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的消毒副产物(DBPs),例如三卤甲烷、亚氯酸盐、溴酸盐等。因此,能否有效控制DBPs的产生成为了评价饮用水消毒质量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去除消毒副产物前体物是控制DBPs产生的关键。高铁酸盐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新型水处理剂,具有强氧化还原能力,处理后的水中基本不会产生DBPs且能有效地抑制一些常见DBPs。文中综述常见的DBPs及前体物的种类、DBPs控制方法以及高铁酸盐在饮用水处理中对DBPs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朱建文 《净水技术》2022,41(2):168-173
经过数十年的实践,有必要对我国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回顾和总结。文中以杭州主城区为例,总结认为新建水厂需考虑改扩建的需求,活性炭层下设砂垫层能有效降低活性炭出水的浑浊度,前置活性炭工艺需充分考虑活性炭的强度,避免光照能有效降低砂滤池藻类繁殖的风险。同时,对改造中采用臭氧活性炭及膜处理两种典型的深度处理组合工艺的主要设计参数及出水水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在水质上的差异主要是浑浊度和微生物。  相似文献   

17.
离子色谱法在饮用水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宇亮  方黎 《净水技术》2005,24(2):62-65
综述了离子色谱法在饮用水水质分析中的应用。离子色谱在饮用水分析上具有准确、简捷、快速等优点,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饮用水中硝酸盐的去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污染日趋严重,硝酸盐对人体健康有严重的危害。物化方法(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等)、生物反硝化、化学反硝化等工艺都可不同程度地去除作为饮用水的地下水中的硝酸盐,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本文综述了地下水中硝酸盐去除方法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根据砷在水体中的存在形式、性质和毒性,简要介绍了含砷饮用水的几种常规处理方法及其原理、优缺点,重点综述了氧化法的原理及研究进展,并对氧化法在含砷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氧化法在含砷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