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顾洪 《治淮》2010,(10):40-44
<正>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始终把治理淮河当作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1950年淮河发生大水,政务院即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确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成立治淮委员会,统一组  相似文献   

2.
矫勇 《治淮》2010,(10):6-9
<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淮河治理工作,始终把治淮作为关系国家战略全局的一件大事来抓。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淮河成为新中国第一条开展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江大河。1991年的江淮大水后,国务院做  相似文献   

3.
自新中国成立,治淮就成为党和政府一直关心的大事。1951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此后50年间形成了3次大的治淮高潮。特别是199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确定实施治淮19项骨干工程。2003年淮河大水后,国务院召开治淮工作会议,做出了关于加快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4.
黄光寿 《治淮》1992,(2):23-23
淮河中上游历史上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究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地质学的观点来说,新构造运动和区域地质条件是淮河产生洪涝灾害的内因,而气象条件及人为因素则是淮河洪涝灾害产生的外因。一、新构造运动的影响 1、从《中国大地构造图》上可以看出:淮河中上游地段位于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的接壤地带,新构造运动在该地带表现为全新世以来的缓慢上升期,加之淮河已属老年期河流及黄河两次夺淮,使淮河的地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河道变迁、淤塞。  相似文献   

5.
王玉太 《治淮》2002,(9):3-5
淮河流域面积27万km~2,在中国七大江河中不算大,但淮河洪患频繁且严重,在国内外都是有名的。淮河洪患的特点及成因是什么?新中国成立以来做了哪些治淮工程及其成效如何?下面作简要介绍。 一、淮河洪患的特点及成困  相似文献   

6.
林怡然 《治淮》1996,(11):10-12
1996年6、7月淮河洪水,是1991年洪水以来出现的一次较大洪水。在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后,经过5年治理,淮河正阳关以上河道部分堤距已展宽,一些重要堤防也进行了加固处理。1996年洪水虽然量级不大,但淮河干流临淮岗以上河段水位较高。淮河干流除东风湖行洪区外,其它行蓄洪区却没有启用。因此,分析1996年淮河干流洪水特性,对于了解河道泄洪能力,合理确定整治措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贺骥  张楷弛 《水利发展研究》2010,10(11):41-43,54
水利工程综合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对淮河干流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投入运行后对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从生产布局、城市化、农业生产结构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8.
林怡然 《治淮》1993,(12):33-34
建国后历次的洪水表明,淮河干流在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洪水位有不断升高的趋势,或者说在同一水位,流量不断减少。1991年大水后,治淮的18项大型工程将陆续上马,治淮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维持和恢复淮河的泄量。通过近年淮河工作实践和实地查勘,笔者对淮河泄量的维持和恢复,谈以下两点认识: 一、淮河干流河道两堤堤距宽窄要适度,蚌埠至小柳巷河段两堤间泄量趋向改善;南照集以上河道较宽,明显淤积。近年我们对淮河干流涡河口以下河段进行泄量分析计算。采用的是80年代实测河道横断面图,参照50年代以来几次较大洪水,多次验证河道主槽和滩地的糙率,与这次分析验证的糙率,基本上是接近的。即主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2007年淮河大水的雨情、水情、工情和灾情及其特点,归纳总结了淮河防汛抗洪的应对措施和成效,指出了淮河大水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并对下一步淮河治理以及防汛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座历史的丰碑,记载着淮河儿女的百年梦想.这是一条飞腾的彩虹,铸就了淮河入海的千秋辉煌.淮河入海水道胜利竣工了!她头枕洪泽湖,脚踏黄海波,奔流东去,让千里淮河安然投入大海的怀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