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应用数值分析方法求解了表面波度对线接触往复运动工况下的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的影响.分析中假设所研究的润滑油服从Ree-Eyring流变模型,使用3种冲程长度,并使这3种冲程下冲程中心的卷吸速度值完全相等.表面波度扰乱了压力、膜厚和油膜中层温升的分布.由于表面波度的影响,一个周期的两个冲程内的油膜的变化不再一致.同光滑表面接触相比,表面波度在一个周期内提升了油膜中的最大压力和最大温升,降低了最小膜厚和摩擦因数.表面波度对油膜中最大压力的变化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Ree-Eyring流变模型来描述润滑油的非牛顿性质,求得了关于线接触热弹流润滑问题的百余组完全数值解.结果显示,接触曲率半径对油膜有重要影响,但润滑剂的流变性质在大滑滚比中轻载工况下对油膜的影响不大,条件是在分析中使用准确的粘压粘温关系式.本文系统地考察了载荷、卷吸速度、滑滚比、综合曲率半径等参数对线接触热弹流润滑膜的压力分布、温度分布、摩擦系数和油膜厚度的影响,提出了最小膜厚的新公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一种数值求解弹流润滑问题的直接解法,这种解法具有计算精度高、收敛速度快、适应性强的优点,并能用以解决重载问题。本文得到了关于等温稳态线接触弹流问题的三十余组解,并从中回归了可应用于工程润滑设计的最小膜厚公式和中心膜厚公式。  相似文献   

4.
椭圆比小于1的点接触弹流润滑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椭圆比小于1.0的点接触弹流润滑问题,采用一种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法,使得椭圆比小于1.0的工况可由椭圆比大于1.0的工况只改变膜厚方程即可得到.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利用多重网格技术求解等温线接触弹流润滑问题的方法及程序实现.在算法上对压力迭代过程进行了简化;提出了弹性变形计算中弹性矩阵与修正矩阵的压缩表示形式,大大地降低了程序所需内存量;在10-13≤U≤10-9,10-6≤W≤10-2的广大参数范围内给出了算法的稳定区域.通过与其它解法及经验公式对比说明了多重网格技术将成为未来弹流理论研究中的主要数值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7.
《Planning》2022,(2):189-192
我国学者原创的洋壳流力学,以海底扩张理论为基础,进一步认为海岭顶部涌出的物质不只是向两侧作简单更新和扩张运动,同时存在复杂有序的后续相互力作用。如运用宏观统计的方式,发现太平洋洋壳流以一定的运动方向、力作用与陆地、海岭相遇,必然产生相对应的具有鲜明特点的地形地貌,并绘出该区域现代洋壳流运行路线,由此推出地壳表面地形地貌的形成,是洋壳流运动与陆地相互力作用的结果。洋壳流力学分析方法使地球从南端到北端,从东半球到西半球之间的地质力学分析更细腻,更精确,更能体现全球地质运动的整体性,为一种领先的新地质力学理论。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9):1341-1344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频率捻转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对胃运动频率和波幅的影响,探讨不同频率捻转针刺手法作用规律。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60次·min~(-1)针刺组和120次·min~(-1)针刺组。体积分数20%乌拉坦麻醉后暴露胃体部,经十二指肠放置球囊于胃窦部,分别用60次·min~(-1)、120次·min~(-1)两种频率的均匀捻转手法针刺足三里,使用Biopac生理记录仪记录针前、行针时、留针时和出针后的胃运动,对胃运动频率、波幅进行提取分析。结果:60次·min~(-1)捻转手法抑制大鼠胃运动,120次·min~(-1)捻转手法对大鼠胃运动呈现促进趋势,出针后抑制或促进胃运动作用逐渐减弱。结论:不同频率捻转针刺手法对健康大鼠胃运动作用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9.
杨程亮 《山西建筑》2022,(9):133-136
从弹条制造公差与固有振动特性之间的关系出发,通过有限元分析了制造误差对弹条在自由状态和组装状态下的模态特征及其变化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在制造公差影响下,0 Hz~2000 Hz范围内Ⅲ型弹条在自由状态和组装状态下分别具有四阶模态和两阶模态;Ⅲ型弹条在制造公差范围内的同阶振型相同,频率以一定规律变化;在制造公差范围内,Ⅲ...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16)
针对绿色植物油高温润滑性能差的问题,通过四球摩擦实验研究了层片状纳米粒子(纳米WS2、纳米MoS2和纳米石墨)在不同工况(温度、负载和速度)下对菜籽油润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层片状纳米粒子可有效提高菜籽油的极压性能和各工况下的抗磨减摩性能,可显著减轻高温下摩擦表面的磨损,改善磨损表面形貌,使磨损表面粗糙度降低75.5%~87.1%,从而延长菜籽油的服役寿命和摩擦副的使用寿命;其中纳米WS2的改善效果最佳,可使最大无卡咬负荷和烧结载荷分别提高13.4%和66.7%,使菜籽油的磨斑直径和摩擦因数在常温(25℃)下分别减小25.8%和8.3%,在高温(250℃)下分别减小48.3%和21.9%,并且含纳米WS2润滑油的抗磨减摩性能随温度、负载和速度的变化幅度最小,这主要缘于纳米WS2具有比纳米石墨更高的金属表面吸附能力,并具有比纳米MoS2更好的耐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11.
某些润滑油组分在润滑过程中会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形成不流动层,另外,有时固体表面会镀上一层有机或无机膜,考虑到上述两种润滑状态,建立了加入不流动层的点接触弹流润滑热模型,进行了完全数值分析,得到了新模型下的压力分布与油膜形状,并研究了不同厚度的不流动层对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不流动层的厚度较小时,对润滑性能的影响较弱,可以忽略,但随着不流动层厚度的增加,影响逐渐增强,因而不可忽视.在温度场的计算中,引入逐列扫描法求解了固体、不流动层及油膜内各点的温度,从而验证了用数值方法求解考虑不流动层模型的可行性,并通过求解具体算例验证了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反常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现象的热粘度楔润滑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综述了青岛理工大学润滑理论研究团队对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简称弹流润滑)两种反常现象和与之相关的热粘度楔润滑机理研究的主要成果.本研究从理论上完整揭示了弹流润滑中热粘度楔效应的重要作用,证明了学术界前辈对零卷吸条件下热弹流润滑膜的存在和关于热粘度楔效应猜想的正确,并完成了对Kaneta表面凹陷的理论解释与数值仿真.Kaneta表面凹陷现象是Ka-neta等1992年发现的,为了理解Kaneta表面凹陷,各国学者先后提出了五六种尝试性理论或假说,而本研究的数值仿真雄辩地证明了这种现象产生于热粘度楔机理,从而引起了学术界对热粘度楔效应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毛培芳  陈祝林 《工程机械》1993,24(6):16-17,39
介绍一种能直接测定齿面啮合过程中,弹流润滑状态参数的试验装置,并以工程机械用齿轮为实例,阐述了它的基本测试原理和方法。这为进一步完善齿轮弹流润滑的测试技术,促进工程机械用齿轮润滑机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结构振动实验的方法、连续介质快速拉格朗日分析的基本原理及FLAC^3D提供的桩结构单元。针对土木工程中桩基础承受横向荷载的问题,阐述了根据FLAC^3D进行往复载荷作用下拟静力数值仿真实验的过程和方法。对往复循环荷载作用下横向承载桩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对分析结果及相关参数的取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赵波 《山西建筑》2007,33(28):314-316
结合电气化铁路既有线改造工程,分析了接触网施工的特点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制定了解决对策,论证了既有线接触网施工的顺序,重点对现场交桩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提出了如何根据现场实际制定、优化施工方案的基本条件和原则.  相似文献   

16.
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OpenSEES,基于纤维模型法和柔度法,通过选择适宜的单轴材料本构模型,建立起十字形钢混凝土柱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OpenSEES模型能很好的反映十字形钢混凝土柱滞回环的特点,此次模拟的结果可为十字形钢混凝土结构数值模拟和地震反应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8,(4)
针对油泵齿轮现存的齿轮端面粗糙度高、硬度低、批量加工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往复旋流复合光整加工工艺方案。本文详述了该方案的加工原理,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推导出齿轮上任意点的切削速度、切削角公式;从理论角度对比分析了齿轮在往复旋流复合光整加工的工艺方案与旋流式滚磨光整加工工艺方案下的运动特点,明确齿轮在往复旋流复合光整加工工艺下转动时切削速度和切削角的变化规律;对该工艺的4项参数进行分析,明确了该参数对油泵齿轮上某点切削速度和切削角的影响。采用MATLAB软件对本文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案能同时加工多个齿轮,且由于该工艺中增加的升降运动而使得齿轮端面产生了轴向端面切削角,既解决了油泵齿轮现存问题,又为优化完善该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吴旭峰 《山西建筑》2014,(7):156-158
介绍了各类铜(合金)接触线及内包式钢铝复合接触线的结构及其尺寸,通过磨耗计算得出了磨耗剩余高度与磨耗面积对应的关系,即磨耗换算表,通过磨耗测量,及时补强或更换接触线,以确保电气化铁路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我国89抗震规范中一、二、三(四)级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措施,完成了以剪跨比、轴压比、加密区体积配箍率为基本设计参数的24个混凝土悬臂柱试件低周反复荷载(位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一、二)抗震等级的试验柱表现为水平裂缝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压区混凝土压碎的弯曲型破坏,低(三、四)抗震等级的试验柱局部出现一定宽度的弯剪裂缝、最终为压区混凝土压碎的弯剪型破坏;试验柱的轴压比显著影响其滞回性能,侧向变形能力随轴压比的增大有降低趋势;轴压比和剪跨比相同时,柱位移延性系数随加密区体积配箍率的增大而增大;轴压比和配箍率相同时,大剪跨比(7.27)的试验柱位移延性总体上小于相对应的小剪跨比(5.0)柱位移延性;按Park能量法的屈服位移、承载力下降至85%的极限位移确定的位移延性系数,62.5%(15/24)的试件小于3.0,其最大值为3.86,最小值为2.27。对比已有试验结果发现,本文按89规范的加密区体积配箍率下限要求(0.6%~1.6%)的试验柱,位移延性系数偏小、极限变形能力不大。  相似文献   

20.
Colloid retention mechanisms in partially saturated porous media are currently being researched with an array of visualization techniques. These visualization techniques have refined our understanding of colloid movement and retention at the pore scale beyond what can be obtained from breakthrough experiments. One of the remaining questions is what mechanisms are responsible for colloid immobilization at the triple point where air, water, and soil grain mee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how colloids are transported to the air-water-solid (AWS) contact line in an open triangular microchannel, and then retained as a function of meniscus contact angle with the wall and solution ionic strength. Colloid flow path, meniscus shape and meniscus-wall contact angle, and colloid retention at the AWS contact line were visualized and quantified with a confocal microscop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colloid retention at the AWS contact line was significant when the meniscus-wall contact angle was less than 16°, but was minimal for the meniscus-wall contact angles exceeding 20°. Tracking of individual colloids and computational hydrodynamic simulation both revealed that for small contact angles (e.g., 12.5°), counter flow and flow vortices formed near the AWS contact line, but not for large contact angles (e.g., 28°). This counter flow helped deliver the colloids to the wall surface just below the contact line. In accordance with DLVO and hydrodynamic torque calculations, colloid movement may be stopped when the colloid reached the secondary minimum at the wall near the contact line. However, contradictory to the prediction of the torque analysis, colloid retention at the AWS contact line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ionic strength for contact angles of 10-20°, indicating th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 was involved through both counter flow and capillary force. We hypothesized that capillary force pushed the colloid through the primary energy barrier to the primary minimum to become immobilized, when small fluctuations in water level stretched the meniscus over the colloid. For large meniscus-wall contact angles counter flow was not observed, resulting in less colloid retention, because a smaller number of colloids were transported to the contact l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