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力供应必须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电力供应短缺将会制约经济的发展;电力供应能力过剩将会降低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任何电力供需的不平衡度将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及电力行业的效率。提出电力供需指数的概念并给出定量评判全国电力盈亏的计算方法,对我国历年电力供需盈余给予了评判,对今后电力供需形势给予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力需求与供给的总量平衡及其结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1978年以来,中国电力的消费和生产持续增长,但在1997-2001年间,电力供应出现了相对过剩。2001年后,供需情况迅速逆转,中国大部分地区开始持续缺电。电力需求增长的提速、一次能源(原煤、水电)供应的紧张均是其原因。对比世界电力消费水平,中国仍处于低水平阶段,以后的增长空间较大。而中国电力的供给侧在将来必然会受到环境保护、一次能源供应的限制,供给侧的结构也将相应变化。文章在总结中国电力需求与供给的增长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力供需的结构及其变化特点,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电力工业发展形势 第一,电力需求不断增长,电力供应能力显著增强。2002年全社会的用电量是1.64万亿千瓦时,到2006年已经增至2.84万亿千瓦时;全国电力装机由2002年的3.57亿千瓦,增加到2006年的6,23亿千瓦,4年间增长超过70%;全国发电量由1.65万亿千瓦时,增加到2.8万亿千瓦时,4年间增长超过70%,使我国一度出现的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4.
刘勇 《湖北电力》2007,31(A02):22-23
通过分析电力营销和社会能源压力日益紧迫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提出电力需求侧管理和电力营销是相辅相成的观点,通过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降低高峰负荷增长,提高用电的效率,从而为电力营销创造良好环境,而电力营销的日益成熟,则反过来又能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基准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电力与经济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如何保持电力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文中采用智能工程的方法,模拟经济发展的多种途径,寻找电力发展的α-优越解,作为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基准限。模拟显示:我国发电装机应保持每年投产3000万~3800万kW,电网输送及供电能力也要增加相应的容量,才能以最小的风险,最大可能地减少电力供应不足或过剩的概率,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尽可能地保持电力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目前的电力工业、电力结构入手,通过电力弹性系数这个通用的衡量指标来有效的说明电力需求、电力供应、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阐述目前我国电力经济面临的问题,提出新形势下我国电力的发展思路与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7.
节能新机制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独特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电力行业节能现状和节能潜力以及EMC所采用的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分析,阐述了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独特作用。说明EMC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中既能促进电力行业节能工作的开展,又可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电业政策研究》2007,(11):23-28
2007年前三季度,受经济快速增长因素影响,电力消费高速增长,电力供应能力持续增强,全国范围内电力供需形势总体继续缓和。但是受需求增长强劲、电网建设相对滞后等因素影响,仍有14个省级电网出现时段性、季节性供电紧张,其中广东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2009年我国电力需求增速将大幅回落,电力生产能力增强,平均发电利用小时将继续下降,出现电力过剩。受下游行业用电需求不足影响,2009年我国电价将保持平稳。”1月31日,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2009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报告,对2009年我国电力行业的供需情况进行了预测。此外,报告还对煤炭、石油等行业供需形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关于2004年电力供需情况和2005年形势分析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年,也是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电力需求的高速增长。一年来,全国电力行业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快结构调整,深化体制改革,克服困难,千方百计保障电力供应,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对电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电力需求侧管理就是通过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引导用户电力需求,改善电力消耗模式,提高终端电能使用效率,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当前,电力需求侧管理已成为应对电力供应紧张的重要和有效的手段。本文介绍了2003年深圳加强需求侧管理的一些做法,并针对今年更趋严峻的电力供应形势,提出了进一步做好需求侧管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电力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内蒙古电力供需形势,从自治区经济、电力需求和电力供应等方面分析了造成电力短缺的原因,提出了应对当前缺电局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邵千龙 《华东电力》2004,32(2):9-11
介绍了浙江省在电力投资建设和电力产品市场领域引入竞争机制采取的措施,以兰溪电厂、乌沙山电厂为例说明在厂址产生和电源项目业主产生中采取比选和招投标模式;电力市场采用"单一购买者 差价合约"的竞价上网模式。并指出浙江省在政府指导下在电力行业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正20多年的电力体制改革说明电力体制改革有难度。在有电的100多年里,电力一直是垄断经营的,现在要引入竞争机制。原来认为在电力行业中引入竞争机制的模式是很好的,经过实践检验根本不行。发达国家更换多种电力体制改革模式,也没有找到最合理的一种,有的发生了电力危机,有的出现了缺电的苗头,有的完不成节能减排任务,总之,还在试错过程之中。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比发达国家的难度更大,不仅有在电力行业中如何引入  相似文献   

15.
●要抓紧研究和加强用电需求侧管理的政策和办法,合理引导消费。●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巨大的电力需求,在加快开发和建设的同时,要抓好节约,提高效率,保护环境。●加强用电需求管理,合理引导电力消费。●加强电力需求侧的管理,是当前和长远电力事业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于近期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有关办法和政策。●加强需求侧管理,不仅是缓解当前电力供应紧张的有效办法,也是适应经济快速增长、保证电力行业健康发展的战略措施。●国家电监会正在总结推广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河北等地的经验,重点从调整价格政策、推广蓄能…  相似文献   

16.
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可有效缓解电力供应的压力,并满足不同环境的电力供应需求,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有效性。本研究主要探究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旨在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和需求响应的概念,以及我国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及需求响应的现状,分析了电力需求侧管理与需求响应的实现方式以及两者对电力供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北京电力供应再次告急。此次“电荒”波及的范围已远远超越了2005年,仅在上半年,全国就有24个省市区尝到了缺电的苦头。与此同时,在江苏、河北、北京等地,人们却看见一场对抗缺电的战役正在悄然进行:空调调高1℃、避开高峰期生产、高耗能企业轮休,供电量并没有瞬间增加,而供电秩序却似乎在瞬间变得井井有条。是电力需求侧管理在发挥作用。作为一种有效的用电管理方式和平衡电力供需的重要途径,电力需求侧管理于20世纪90年代初即被引入中国。有专家指出,在2004年迎峰度夏的过程中,电力需求侧管理发挥了30%的作用,有效地缓解了一些城市的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如今,电力需求侧管理已经被提升到了一种战略的高度,不仅仅是为了应对“电荒”,电力需求侧管理将成为今后电力管理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屠三益  李昭阳 《供用电》1999,16(6):53-55
继本刊1998年第5期《电力供应工业分散管理的国际动态》一文之后,本文进一步介绍放宽管制(或分散管理)中出现的电力市场的结构模式,重点阐述其中独立系统运营人和电力交易的职责和活动范围以及电力市场的运作。初步说明电力商品的交易如何在市场经济中引入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20.
《电业政策研究》2005,(6):25-52
电力行业作为一个传统垄断行业,以往注重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面。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理论的不断完善,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电力行业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电力体制改革的潮流,陆续从发电到售电环节引入了竞争机制。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规避市场风险就自然成为各市场竞争主体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