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重点研究了传动机构齿轮精密制造技术中,硬质合金插齿刀磨削用碟形金刚石砂轮的内侧进给、外侧进给和交替进给修整方式,对砂轮整形精度的影响规律,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进给方式修整后的碟形砂轮磨制硬质合金插齿刀时,对插齿刀齿形精度的影响,同时采用粉末冶金棒、GC杯形砂轮、D/GC杯形砂轮3种修整方法,修整碟形金刚石砂轮,与原有修整方法进行对比试验,使修整后的碟形砂轮磨制整体硬质合金插齿刀而获得的齿形精度,分别提高了2.3倍、2.6倍和5.3倍。  相似文献   

2.
对金刚石微粉烧结棒修整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进行了试验研究。以反映砂轮平面度的端面跳动和径向跳动作为修整效率的评价依据 ,通过试验对比了主轴转速、砂轮组织参数和修整棒进给速度对砂轮修整效率的影响 ,认为低主轴转速下修整棒对金刚石砂轮的修整效率较高、砂轮参数对修整效率的影响很小以及修整棒进给速度与修整效率呈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对金刚石微粉烧结棒修整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进行了试验研究.以反映砂轮平面度的端面跳动和径向跳动作为修整效率的评价依据,通过对主轴转速、砂轮组织参数、修整棒进给速度3个方面进行对比试验,得出了以下结论:低主轴转速下修整棒对金刚石砂轮的修整效率较高,砂轮参数对修整效率的影响很小以及修整棒进给速度与修整效率呈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GC杯型砂轮修整金刚石砂轮修整机理以及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GC粒度与碟形金刚石砂轮修整效率间的关系模型,通过模型的分析表明:不同粒度和浓度的金刚石砂轮应采用相应粒度的GC杯型砂轮来修整,浓度越低、粒度越小时应采用的GC颗粒越大,反之则越小。为检验模型的可靠性作了两个验证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100#粒度、100%浓度,200#粒度、100%浓度的树脂结合剂碟型金刚石砂轮分别采用60#和100#粒度的GC杯型砂轮修整时效率最高。最后,在模型及实验基础上分析了GC粒度与常用金刚石砂轮修整效率间的关系,并对模型的应用进行了推广。  相似文献   

5.
我厂大批量生产永磁铁氧体元件,产品需要进行磨削加工。由于该材料属于难磨材料既硬又脆。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我们采用金刚石砂轮进行磨削加工。虽然金刚石砂轮比较耐用,但是金刚石砂轮也和普通砂轮一样,磨削表面会产生磨钝和凹凸不平现象。使生产效率下降,产品加工面粗糙度增大,磨削精度降低。如遇这种情况普通砂轮可以用焊有大颗粒金刚石的修整器,进行修整后继续使用。而金刚石砂轮因无法用上述方法个整,只好换上一只新的砂轮。旧砂轮丢弃一旁十分可惜。我们通过现场检查分析,认为金刚石砂轮上压铸的磨削层有3mm厚,粘结的金刚石颗粒固然非常坚硬,但是结合剂却能容易地被磨削掉,失去结合剂的金刚石颗粒会自动地脱落,暴露出  相似文献   

6.
碟形金刚石砂轮变速修整的磨削力特征和系统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建立杯形砂轮修整碟形金刚石砂轮修整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砂轮接触刚度对磨削系统稳定性和磨削力的影响。通过杯形砂轮修整碟形金刚石砂轮的修整力试验,对磨削力的信号特征、变化规律进行了数理检验。结果表明:磨削力信号是一种平稳的周期性非正态振动信号;砂轮接触刚度增加,径向磨削力增加,系统稳定性下降;低速磨削时磨削力最大;砂轮变速磨削,径向磨削力降低,修整效率最佳。  相似文献   

7.
对杯型砂轮修整碟型金刚石砂轮的修整系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杯形砂轮磨损刚度、碟型金刚石砂轮磨损刚度以及两砂轮间的接触刚度对修整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明显,其中两砂轮间接触刚度的影响因具有双倍效应,故最为显著;在系统稳定的前提下提高两砂轮间的接触刚度可提高修整质量和修整效率。在此理论基础上对原有专用修整装置进行了改进,从而大大提高了修整效率和修整质量。  相似文献   

8.
电火花修整金刚石微粉砂轮的磨削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于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微粉砂轮来说,电火花修整法是一种高效的修整方法,本文讨论了电火花后青铜结合剂金刚石微粉砂轮磨削工程陶瓷的磨削力、磨削工件表面粗糙度特性,并同常规磨削法修整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碟形超硬磨料砂轮修整器。该修整器采用SiC和金刚石磨料杯形砂轮作为修整工具可以对刚性较差的大直径碟形超硬磨料砂轮完成修形和修锐工作,并利用变频器实现修整时的无级调速以达到最佳修整效果。通过以修整力为研究对象对修整器的系统工作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该新形修整器的工作稳定性好,可以满足超硬磨料碟形砂轮的精密修整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金刚石修磨轮修形环面蜗杆砂轮的理论分析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面蜗杆砂轮磨齿工艺是硬齿面齿轮精加工的重要方法,技术难点之一是用齿轮式的金刚石修整滚轮对蜗杆砂轮进行修形,本文探讨了齿轮式金刚石修形轮的制作方法,应用空间啮合理论对蜗杆砂轮磨齿修形及加工的啮合状况进行了分析,并用自制的金刚石修形轮在NZA蜗杆砂轮磨齿机上进行了修形及加工试验,试验证明,自制的金刚石修整轮精度完全符合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单层钎焊金刚石砂轮的修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贝  傅玉灿  苏宏华 《中国机械工程》2014,25(13):1778-1783
为满足单层钎焊金刚石砂轮高效精密加工的性能要求,对磨粒有序排布单层钎焊金刚石砂轮的修整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磨粒有序排布的钎焊金刚石修整工具对钎焊砂轮进行了修整,该修整方法通过修整工具粒度的变化以及修整速比的调整来控制砂轮形貌,从而使氧化锆的磨削表面粗糙度达到了精密加工的水平。对砂轮形貌进行了观测统计,数据表明,砂轮磨粒的等高性得到明显改善且避免了磨粒端部的严重钝化。  相似文献   

12.
利用模压成型技术和真空钎焊技术制备出了磨粒把持力大、力学性能优良的多层钎焊金刚石砂轮;采用在线电解修整技术促使磨钝的磨粒及时脱落,使砂轮在磨削过程中始终保持锋利性;并开展了基于多层钎焊金刚石砂轮在线电解修整技术的超细晶硬质合金精密磨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磨削条件下,多层钎焊砂轮在线电解修整磨削力较无修整时的磨削力下降了33.7%~57.9%;多层钎焊砂轮在线电解修整磨削技术能有效提高加工表面质量。当进给速度为30 mm/s,磨削深度为15 μm时,无电解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为0.35 μm,而在线电解修整磨削表面粗糙度仅为82.1 nm;多层钎焊砂轮在线电解修整磨削残余应力仅为无电解磨削时的38.2%~49.5%。且在线电解修整磨削表面完整性较好,没有出现表面/亚表面裂纹等相关缺陷,可实现超细晶硬质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高效精密加工。  相似文献   

13.
大尺寸光学玻璃元件主要采用细磨粒金刚石砂轮进行精密/超精密磨削加工,但存在砂轮修整频繁、工件表面面形精度难以保证、加工效率低等缺点。采用大磨粒金刚石砂轮进行加工则具有磨削比大、工件面形精度高等优点,然而高效精密的修整是其实现精密磨削的关键技术。采用Cr12钢对电镀金刚石砂轮(磨粒粒径151 μm)进行粗修整,借助修整区域聚集的热量加快金刚石的磨损,可使砂轮的回转误差快速降至10 μm以内。结合在线电解修锐技术,采用杯形金刚石修整滚轮对粗修整后的电镀砂轮进行精修整,砂轮的回转误差可达6 μm以内,轴向梯度误差由6 μm降至2.5 μm。通过对修整前后的金刚石砂轮表面磨损形貌成像及其拉曼光谱曲线分析了修整的机理。对应于不同的砂轮修整阶段进行熔融石英光学玻璃磨削试验,结果表明,砂轮回转误差较大时,工件材料表面以脆性断裂去除为主;随着砂轮回转误差和轴向梯度误差的减小,工件表面材料以塑性去除为主,磨削表面粗糙度为Ra19.6 nm,亚表层损伤深度低至2 μm。可见,经过精密修整的大磨粒电镀金刚石砂轮可以实现对光学玻璃的精密磨削。  相似文献   

14.
复合电加工修整金刚石砂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复合电加工修整金刚石砂轮技术,其方法简单实用,不仅能够修整金属结合剂的砂轮,也能修整树脂结合剂的砂轮。详细介绍了复合修整机理及修整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钎焊单层金刚石砂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武志斌  徐鸿钧  肖冰 《中国机械工程》2001,12(12):1423-1424
单层高温钎焊超硬磨料砂轮具有传统砂轮和电镀砂轮无法比拟的优异磨削性能。利用高频感应钎焊的方法,以Ag-Cu合金和Cr粉为钎料,在一定的钎焊工艺条件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现了金刚石与钢基体间的牢固化学冶金结合。扫描电镜分析发现在Ag-Cu-Cr与金刚石的界面之间形成CrC,与钢基体结合界面之间形成(FexCry)C,这是实现合金层与金刚石及钢基体之间都有较高结合强度的主要因素,并在相同的磨削参数条件下与电镀砂轮进行了对比实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