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IPv6的移动互联网络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移动IPv6支持主机在Internet上移动,但它并不支持任意一个网络在Internet上移动。快速增长的移动数据业务需求推动着IPv6(其是移动IPv6)和3G不断向前发展。文章介绍了移动IPv6的工作机制和移动IPv6中的关键技术,然后分析了移动Ipv6直接应用于移动网络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移动IPv6作一些改进来支持移动网络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基于IPv6的移动数据网络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v6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移动需求,并将移动IPv6作为IPv6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IPv6在移动环境下可更好地支持端到端以及多媒体业务.随着IPv6标准的成熟,移动网络中逐渐引入IPv6也成为通信网络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首先介绍移动数据通信和IPv6技术的发展现状,然后探讨了在移动网络中引入IPv6的策略,并给出了3G网络环境下IPv6地址分配方式以及移动IP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移动IPv6协议的优点,列举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最后给出了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扩展移动IPv6以实现网络的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深入研究和分析移动IPv6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指出了移动IPv6只支持单个节点移动这一局限性,针对这一局限性,提出了扩展移动IPv6协议以实现网络的移动,并对这种网络移动机制的原理和实现做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网络设备日益普遍的移动需求,国内外研究人员不断对移动IPv6(MIPv6)进行改进,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层次移动IPv6(HMIPv6)。文章在介绍层次移动IPv6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描述宏/微移动切换以及重叠区域内切换的过程,分析层次移动IPv6的技术优势,总结目前层次移动IPv6网络的管理方式,并指出该技术面临的问题和改进方向,概括网络部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移动TPv6原理,在基于PXA270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平台上移植了对IPv6有良好支持的 Linux操作系统及图形系统,随后在WLAN环境下采用MIPL实现移动IPv6协议,搭建了移动IPv6试验床,测试了开发的嵌入式移动IPv6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分析移动IPv6技术的工作原理,与IPv4技术的比较以及移动IPv6的安全性等内容,展现了移动IPv6技术的优势;重点阐述了移动IPv6技术在未来3G核心网中的应用,体现了移动IPv6技术在下一代移动通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移动互联网是因特网发展的一种趋势。IPv4已不能满足互联网发展的需要,而新一代的IPv6为移动互联网提供了保障。本文在分析了移动IP的基本原理后,具体论述了IPv6对移动性的支持,并通过与IPv4的比较,突出IPv6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移动IPv4和移动IPv6的工作原理,比较了两者的技术优劣。有了移动IPv6后,移动节点可以跨越不同的网段实现网络层面的移动,即使移动节点漫游到了一个新的网段上,它仍能保持IPv6地址不变并与其它节点进行通信。移动IPv6继承了移动IPv4的许多基本特征,并吸取了IPv6的优点,它必将替代移动IPv4。  相似文献   

9.
移动IPv6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移动IPv6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移动IPv6中的关键技术。最后介绍了移动IPv6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移动IPv6及其在3G网络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快速增长的移动数据业务需求推动着IPv6(尤其是移动IPv6)和3G不断向前发展。对移动IPv6的通信原理以及3G数据网络的基本结构与协议栈进行了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移动IPv6在3G网络中的实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移动IPv6概述     
文章分析了IPV6支持移动性的优势,概述了移动IPv6协议,并对一些热点问题,如快速切换、平滑切换、移动管理、AAA和服务质量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适合IPv6/IPv4灵活转换的GT64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描述了一个基于点击软件的IPv6/IPv4通用转换器(GT64)的设计和应用。GT64有3个主要部件:1个地址端口转换器———APT和2个协议转换器———PT64和PT46,能够在大多数的网络应用中完成地址、端口和协议在IPv4和IPv6两个协议领域之间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13.
IPv6的安全体系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对IPv4协议安全方面的一些缺点进行了分析,讨论了OSI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给出IPv6新的网络安全机制,详细描述了IPSec所提供的网络安全服务与实现原理,并对IPSec的两个安全协议———AH和ESP作了较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从搜索引擎看IPv6网络增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根据“网络指南针”IPv6搜索引擎近一年来积累的IPv6网页数据,概括了全球IPv6站点数量的增长情况,分析了IPv6站点与IPv4站点引用率的差别,最后得出关于IPv6网络增长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5.
IPv6的迁移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结合IPv4向IPv6过渡的各种解决方案在具体网络设备中的实现,介绍了各种过渡机制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6.
Until the 18th Century emergence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locally produced metallic and non-metallic raw materials infl uenced s o c i e t a l a n d economic advances. Communities and regions a cqui re d r e p u t a t i o n s f o r the quality of their p r o d u c t s b a s e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on the qualities of the r a w ma t e r i a l s . T h e I n d u s t r i a l Revolution foster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small, guild-governed enterprises to increasingly larger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as also influential in advancing and dissemina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knowledge crucial to commercial growth. 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grew, they increasingly needed raw materials with known and assured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7.
景为平 《电子器件》2002,25(4):392-396
雷达系统中天线控制电路完成上位机的初始化和扫描角度控制,要求具有高可靠性和低静态电流,用专用集成电路进行设计具有明显优势.采用Verilog HDL语言描述了系统的逻辑功能,超前进位结构的加/减法器提高了电路的工作速度.利用0.6 μm CMOS工艺完成了天线控制电路的物理实现,芯片面积为1.695 mm×1.631 mm.  相似文献   

18.
掺饵光纤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是它的饱和增益特性和噪声系数.本文首先用两个经验公式,介绍了一种用于模拟掺饵光纤放大器性能的简单方法.接着给出了一个超定方程组,对这种方法作了进一步的改进.最后分别给出了利用改进前后的方法计算所得到的结果,同时对计算结果和测量数据作了比较,比较显示我们的方法有着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Mathews  N.A. Riris  A. 《Electronics letters》1980,16(17):650-651
The letter presents an analysis for the bit error probability (b.e.p.) of a two-link binary coherent phase-shift-keying (c.p.s.k.) system corrupted by additive Gaussian noise and consisting of a direct phase regenerator (d.p.r.) followed by a coherent receiver. Equivalent signal/noise ratio (s.n.r.) degradations due to imperfections in a practical d.p.r. are evaluated at the 10?6 b.e.p. point.  相似文献   

20.
A system called p.s.f.o.l.d. is described which exploit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uccessive pitch periods of a speech signal. This system is a differential one and can employ various types of encoders. We describe a p.s.f.o.l.d. system using a 1st-order d.p.c.m. encoder and show that for a speech utterance this system has a peak signal/noise ratio which is 6 dB larger, and has an increase in dynamic range of 13 dB, compared with a 1st-order d.p.c.m. code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